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十二五”以来,滕州市渔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质量安全化和渔业标准化建设,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强化渔业重点项目实施,全市渔业生产呈现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渔业经济的稳步增长。先后荣获“全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市”、“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山东省渔业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先进集体”、“枣庄市水利和渔业工作先进集体”、“滕州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被评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市淡水养殖试验场被评为“省级诚信建设基地”和滕州市级文明单位。     预计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5万亩,水产品产量6万吨,年均增长14.8%;渔业总产值达到9.2亿元。主要体现在:  (一)鱼塘开发势头强劲。我市煤矿资源丰富,在煤炭大量开采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表塌陷和严重的生态破坏。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采煤塌陷地近10万亩,主要集中在滨湖、西岗、级索、大坞等镇。“十二五”期间,为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生态鱼塘建设,我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后出台实施了《滕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滕州渔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滨湖镇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滨湖盖村、辛安现代渔业园区单体规划》,在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标准化鱼塘开发的任务目标、实施地点和完成时限,细化建设标准,整合项目资金,配套完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加强美化、绿化,努力打造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基地。同时采取政府协调、企业出资、上级资金扶持等措施,每年开挖标准化鱼塘面积均在6000亩以上,促进了全市现代渔业的发展。  (二)特色养殖亮点纷呈。依托渔业各类项目带动,我市成功引进推广了“台鳅、水蛭、小龙虾、中华鳖、河蟹”等优质品种的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通过引导辐射,全市现已形成多个“优质水产品”特色养殖区。水蛭苗种生产等特种养殖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市发展泥鳅养殖3000余亩,中华鳖300余亩。全年孵化泥鳅、水蛭苗6亿尾、中华鳖5万只。全国领先水平的温室甲鱼苗种孵化大棚落户姜屯、柴胡店古薛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微山湖湿地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渔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其中微山湖湿地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市现有农业部评定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省级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5个,水产品获“无公害”、“有机”认证总数44个,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4.6万亩。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先后实施了滨湖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项目、全省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省级“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河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淡水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养殖池塘浮动草床水质调控技术研究、草鱼人工免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滨湖盖村渔业园区、恒发渔业建设园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南水北调滕州沿岸区网箱网围清理等渔业项目20余个,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4500余万元,培植和扶持了一批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企业。其中,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已连续三年落户我市,每年争取上级扶持资金500万元。恒发渔业园区和浩源渔业养殖园区被评为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滨湖辛安祥龙休闲渔业园区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园区。   (四)科技服务全面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全市遴选了20名水产技术指导员和200户渔业科技示范户,安排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对渔民采取集中培训、分户帮包、实地指导等形式,帮助养殖户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技生产技能。每年,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达15次以上,年均培训渔民3000人次。同时组织全市不同范围的渔业合作社负责人、水产养殖大户等到浙江、江苏、河南、广东及我省内泗水、沂南、即墨、莱州、临清、冠县、郯城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与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截止目前,全市各类渔业园区及养殖基地全部配备了投饵机、增氧机、渔业通管理软件等各项设施,提升了园区和基地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自2010年以来,我市连续5年争取上级资金200万元举办了阳光工程渔业科技培训班,累计培训渔民3000余人,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和养殖大户采取课堂授课与现场观摩实践相结合,为渔民传授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户的养殖水平,提高了全市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省海洋与渔业厅王伟杰副厅长三次参加了培训班开学典礼,我市新型渔民科技培训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被评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五)质量安全全面提升。一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强化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和隐患排查整改为重点,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打非治违”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监管工作,每年年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15次,下发各类宣传材料及文件1000余份。对全市养殖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户,建立联系卡和登记卡制度,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联系人与指导员,定期检查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对突出问题、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实行集中整治和专项检查,实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严查严惩违规养殖行为。二是组织开展“物化补贴”发放活动,免费向养殖户发放鱼苗、渔药、微生物制剂、饲料等物化补贴,每年发放金额均在40万元以上。三是连续四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对荆河、薛河、马河、户主水库等重要水域放流鲢鱼、鳙鱼等鱼种,通过放流活动对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四是组织渔政执法人员定期开展渔政执法大检查活动,在茂源大桥、龙泉广场、荆河公园、上善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渔业违法案件多发区域,张贴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全力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持了全市良好的渔业养殖环境和安全形势的稳定。  (六)渔业资源管理有序。一是渔业船舶证书“三证合一”换证工作稳步推进。组织船检人员对本辖区从事渔业生产的所有渔船逐船进行核查登记,对渔船重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积极推动渔船及船用装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逐步实现渔业养殖用船的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二是全面推行养殖证登记核发工作。目前,全市共换发新版养殖证119本,覆盖水域养殖面积7.68万亩,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率达到76%。三是认真落实各项惠渔政策。扎实开展渔业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将中央对渔业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补贴资金按规定及时准确发放到渔民手中,十二五以来共计发放燃油补贴资金1200万元。四是大力发展渔业合作组织。全市以建立各类渔民经济合作组织20个,入社养殖面积达2万余亩。通过项目扶持和跟踪指导服务,培育了一批产业优势明显、运行机制规范、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合作社。其中,滨湖兴湖渔业合作社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社、滨湖鑫鲜养鱼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第一批渔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