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浙江省台州市“十二五”渔业发展回顾及“十三五”产业发展思路探讨

   2015-12-11 互联网艺莲园473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台州市是渔业大市,渔业产值占台州大农业的一半多,渔业的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市场供给、促进城镇化建设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适应新常态,更新发展理念,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渔业现代化,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渔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十三五”产业发展思路,以求抛砖引玉。一、台州市“十二五”渔业产业发展回顾“十二五”以来,台州各地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渔业的意见》(台政办发[2012]37号),大力推进现代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台州市是渔业大市,渔业产值占台州大农业的一半多,渔业的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市场供给、促进城镇化建设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适应新常态,更新发展理念,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渔业现代化,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渔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十三五”产业发展思路,以求抛砖引玉。一、台州市“十二五”渔业产业发展回顾“十二五”以来,台州各地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渔业的意见》(台政办发[2012]37号),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渔业产业发展成就斐然。201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预计154.3万吨,其中海洋捕捞108.9万吨、水产养殖45.0万吨;渔业产值预计150亿元。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出预计比2010年增长33%。其中,渔业二、三产业占64%,比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渔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台州市“十二五”渔业产业发展主要成就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三门蛇蟠省级现代农(渔)业综合区1个;建成省级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建成省级特色渔业精品园23个。依托渔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了全市水产养殖品种质量和产业档次,在海水养殖技术创新、设施化水平等走在全省前列。如浙江宏野公司发明了南美白对虾伞式温棚多茬养殖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养虾方式,并带动了设施化养虾业的发展;玉环中海公司开创海陆联动养殖方式,成为浅海贝藻养殖防台的范例;椒江新浪合作社率先在省内利用铜网围海养殖大黄鱼,并带动了围海养殖的兴起;椒江大陈岛公司利用福建大黄鱼繁育技术优势,发展南北接力养殖取得成效。水产养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增强,浙江宏野公司、三门湾公司和三特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生态养殖与洁水渔业发展迅速。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养殖塘生态化改造,全市累计投入7816万元,完成生态化改造21909亩。开展稻鱼生态养殖,种养轮作,全市累计投入3065.3万元,面积发展到18445亩。利用大、中型水库等大水面,发展水库有机鱼生产,全市洁水渔业发展到9.1万亩。在沿海推进浅海生态高效水产养殖模式,优化鱼、贝、藻间养、轮养复合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碳汇渔业;同时鼓励使用配合饲料,减少鲜活饵料,减轻对环境与水产资源的负面影响。目前椒江大陈岛、乐清湾、玉环中鹿岛等已成为台州浅海养殖的重要基地。水产种业建设取得成效。围绕对虾类、海水蟹类和海水贝类三大主导产业及名特优新品种筛选出一批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苗种生产企业加以培育,全市形成了具有一定技术优势、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种苗产业群。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渔技合作,在种苗繁育技术上有所突破。如浙江宏野公司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种苗试产,玉环县中海公司成功进行了鲍鱼规模化育苗,临海玉龙公司突破了三文鱼受精卵繁育技术。三门汇丰、东航公司各投资千万元新建水产育苗场并试产,壮大了水产种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成省级规模化繁育基地7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远洋渔业有所突破。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了印尼、缅甸和伊朗3个远洋渔业项目,投产52艘远洋渔船,合作发展过洋性远洋渔业取得突破。水产加工、流通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基本形成椒江加止,温岭松门、上马水产品加工集聚区,改善了水产品加工业基础条件。水产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鱼糜制品、冷冻品、休闲食品和海洋生化制品4大系列产品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2015年水产品加工值预计达到70亿元。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市建有水产品交易市场16个,2015年水产品交易量预计达到80万吨,交易额超100亿元。水产品流通体系日趋成熟,产地市场辐射能力增强,订单销售、流通配送、连锁经营和网上交易等多元化的市场业态基本形成。休闲渔业发展与提升并举。我市形成了内陆山区以休闲、垂钓、品鲜为主要内容的城郊休闲渔业带;沿海以渔村风情、观赏鱼养殖、渔区品鲜、海上观光捕鱼为主要内容的海洋休闲渔业带。全市现有休闲渔业经营主体143个(其中休闲渔船30艘、观赏鱼养殖4家),从业人员1160人,年接待游客约51万人。全市建成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4家,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各地结合现代渔业建设,融入“渔”文化,涌现出一批科普型渔业观光基地和渔文化博物馆,既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现代渔业及渔文化,又进一步提升了休闲渔业文化的内涵。(二)“十二五”渔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渔业发展水平。我市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发展渔船一线保鲜和冷藏加工运输船,完善了海洋捕捞业冷链建设,稳定了国内海洋捕捞业;抓住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开放远洋渔业的有利时机,合作发展过洋性远洋渔业取得很大突破。开展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培植优势养殖主导品种,创新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初步形成了对虾、青蟹、海水鱼、缢蛏等特色优势水产养殖产业带;通过组织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推动了设施化养殖的发展,涌现出了池塘覆膜、海陆联动、标准化生态型围塘和工厂化养殖等多种水产养殖方式创新的典型,走出了一条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新路子。组织实施渔业转型促治水三大工程,开展鱼塘生态化改造、稻鱼共生和对禁、限养区的整治,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水产加工业相对滞后,制约我市渔业发展的问题,积极鼓励水产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开展低值鱼类和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利用我市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促进了“渔家乐”等休闲观赏渔业蓬勃兴起。狠抓资金投入,改善渔业基础设施。在各级政府“强渔惠渔”政策的支持下,我市实施以现代渔业园区、鱼塘生态化改造、水产加工、标准渔港等为重点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渔业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发展后劲增强。“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渔港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成,渔船避风难、锚泊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推进现代渔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区建设,全市投入约5亿元创建现代渔业园区,使我市水产养殖设施得到很大改善,防灾防病害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基本形成椒江加止,温岭松门、上马水产品加工集聚区,极大地改善了水产品加工业基础条件。推动科技进步,激发渔业发展活力。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推动现代渔业建设的核心动力。“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渔业企业、组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的新机制,建设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全市有30多家渔业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商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水产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南美白对虾多茬养殖技术、海陆联动养殖设施、水产种苗培育、海洋生物深度加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实施渔业科研专项、渔业科技入户和渔民技能培训工程,强化渔业科技示范推广效果,提升渔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渔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纳能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渔民。(三)主要问题从外部资源、经济环境来看,传统养殖水域不断受城市化、工业化的挤占,养殖滩涂海域被征用、围垦,渔业发展的水域、土地资源制约增强;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加剧,部分渔业水域丧失了原有功能,水资源约束加剧;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传统渔场缩少;国际上渔业资源争夺和渔业利益冲突加剧,远洋渔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渔业生产成本上升,渔业生产经营成本也步入上升通道。从产业内部来看,渔业产业分散、组织化程度低、规模经营少等现象比较突出。二、“十三五”渔业产业发展思路的探讨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台州渔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十三五”台州渔业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质量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科技创新,集约高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出去”战略,促进渔业国际化发展;培育渔业龙头企业,创建渔业特色乡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渔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建立适应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促进渔业稳定、健康发展。(一)推行人鱼和谐的捕捞业、鱼水和谐的生态渔业,实现渔业绿色发展。打击非法、违规捕捞,优化捕捞结构,坚持放流增殖,修复振兴近海渔场;落实规划和管理措施,保护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如青蟹、缢蛏自然种苗资源保护;强化对水产养殖生产过程废物排放的有效管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如发展池塘循环水养殖,浅海藻、贝养殖或藻、贝、鱼间养,鱼塘生态化改造,稻鱼共生(种养轮作)等;发展洁水渔业,争取覆盖全市的水库、山塘,科学搭配鱼种,控制鱼苗放养量,不施肥不投饵不用药,打造有机鱼生产基地;突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品质的管理与提升,推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认证、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生产管理措施,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物质装备,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利用海湾或岛屿屏障,发展铜(钢)网围海养殖,突破海水养殖发展空间;借助工业化生产的理念,发展工厂化养殖,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单位水体产出率;改善基础设施,加快现代水产种业工程建设,突破南美白对虾规模化育苗技术,培育国家级、省级良种场和规模化繁育基地。(三)对接“一带一路”,鼓励发展远洋渔业和企业赴国外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和渔船修造,推动渔业“走出去”。扩大伊朗远洋项目生产能力和基地建设、推进安哥拉、俄罗斯远东、毛利坦尼亚等远洋项目的前期启动工作、探索三变柬埔寨等地的水产养殖项目的实施可能性。(四)大力发展水产加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利用渔港腹地,规划、建设水产加工园区,促进产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重视冷链物流建设,培育名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水产加工业。(五)开展“特色渔乡小镇”创建活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建集渔业、文化、休闲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渔乡小镇”,推进渔业向业态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生态经济化转变,打造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集聚区。如石塘镇、大陈镇、蛇蟠乡等发展休闲渔业,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者: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金锋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