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n2016062511343564.jpg[/imG]记者方叶  名片: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小传:出生于1987年2月,20岁留学德国,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大学,信息自动化硕士,获德国DAAD奖学金。2012年回国后从事再生塑料贸易。2015年初在奉化创办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他精力充沛,有理想,爱“折腾”,用实际行动响应“创新创业”国家战略。他的故事有普通人酸甜苦辣之平淡,也有开拓者勇立潮头、踏歌而行之绚丽。他,就是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人叶宁。  坚定信念学成归国  1987年出生的叶宁,是在余姚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长大。“大二的时候我作为交换生去德国留学,念完本科后获得了硕士奖学金,于是不用花钱又把硕士念完了,并且积累了在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大陆集团宝贵的工作经验。”叶宁说,出国前他已经坚定信念,在国外增长见识、锻炼能力,而后回国干一番事业。  于是,他用4年时间修完了原本6年的学业,积累了1年工作经验后就果断回国创业。“绿卡不绿卡的,我一点都不在乎,国外什么新鲜空气、高福利,也和我无关。因为时不我待!”叶宁笑着说。  创业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可以继承的产业,学成归来后,叶宁更多需要考虑的是生计问题。  回国后,他依托余姚慈溪雄厚的塑料产业,进口德国的再生塑料,卖给本地客户。除了德语,这生意和叶宁所学的专业知识关联度不大,但不同于高科技项目,它门槛低,有启动资金就能运转起来。“刚开始那会,也吃过不少大亏,记得做生意的第3个月,因太相信老外的信誉,被骗了2个集装箱的货,一夜打到解放前,还负债40万元。”  此后,叶宁在中德两边不断跑,宁可少赚点,也要保证发货时在场监督。慢慢地,供应商多了,销售渠道也拓宽了,债务很快还清。  让渔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考虑到再生塑料行业是夕阳产业,又污染环境,发展前景并不好。而此时移动互联网势头正劲,完成原始积累的叶宁果断转战阵地,从自己熟悉的专业信息自动化入手,瞄准海上互联网的空白,组建团队历时一年成功开发了“海上WiFi”通信终端和App,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渔民在没有手机信号的茫茫大海依然可以和岸上的家人、朋友联系,而且免费。  2014年在宁波鼓楼人才峰会中,叶宁的项目被奉化创投基金看中,双方一拍即合,海上鲜成功引入第一笔500万元风险投资。叶宁也作为新奉化人,在市经济开发区创办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出海捕鱼“失联”后,叶宁注意到,传统渔货交易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中间环节多等弊病,但其市场巨大,非常适合用互联网的方式加以改造。“我们很想帮渔民把海鲜卖得更贵,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受传统思想束缚的船老大有时根本不相信。”那段时间,叶宁起早贪黑,身兼数职,既是董事长,又当技术员、销售员,赴沿海各地开拓市场,去石浦、莼湖等地走村入户搞宣传。  通过海上鲜平台交易海产品,中间环节减少了,上下游交易的效率提高了。目前,在象山港海域,已有500多艘渔船安装了“海上鲜”的船载WiFi,平台交易额突破3亿元。  叶宁表示,公司在年初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计划在今年内再与2000艘渔船合作,并拓展到舟山、台州等周边海域,到2018年将业务扩展至全国。未来,“海上鲜”平台还将不断进行功能升级,打通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和社区O2O,打造出一个海鲜产业的生态系统。  “我坚信,只要方向对,然后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达到最终目标。”叶宁和他的“海上鲜”正扬帆起航,向梦想不断地前进。  创业感言:  创业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高昂的创业激情,要忍受创业的艰苦。无论何时何地,心理素质第一重要,简单来说,就是看你能不能坚持下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