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6080116254492.jpg>    一尾尾清水鱼在流动山泉水的坑塘里游来游去,鱼塘边上大人和孩子一边观赏着鱼儿吃草,一边议论:“原来开化清水草鱼这样养出的......名不虚传”。7月30-31日,由开化县水产协会、开化漂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起并组织的第二届开化清水鱼探索之旅如期举行,来自杭城消费者代表的9户家庭、20多人走进开化,开展了观鱼嬉水、割草喂鱼、摸青蛳比赛等乡村休闲避暑体验之旅。据悉,仅此一项活动就为当地村民带来了6000多元收入。而这只是开化力推清水鱼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小小场景。    近年来,开化围绕打造亿元清水鱼产业,按照“对接市场、扩大规模、做优品牌、创新服务”思路,走高效、生态、绿色的发展模式,利用优质水资源,着力打造清水渔业,成功打造开化清水鱼(何田)综合体,力推升级版“鱼香小镇”,推进开化清水鱼(长虹)综合体建设,并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发展庭园式、一家一塘式养殖,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同时,依托好山好水,打造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集生产、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休闲渔业基地,引导发展渔业文化服务产业。目前,全县已发展清水鱼养殖、观光、餐饮等休闲渔业基地40余家,“品清水鱼、游国家公园”在杭城百姓中已成时尚。并成功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1个、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1个,2015年由清水鱼衍生的休闲渔业产值已达5000万元。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6080116260947.jpg>    除此之外,开化专门制定了《开化清水鱼养殖技术规范》县地方标准,为养殖清水鱼提供技术支撑。并在积极参加展会推介的同时,大力开辟电视媒体、互联网推介,使开化清水鱼成为国家公园的生态形象,如通过央视“远方的家-北纬30°”、“科技苑”、“创富路上”等节目进行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和非洲、欧洲食客来吃鱼。并引导在外创业的开化乡贤建设配送中心,确保清水鱼运输、存放后质量不下降,目前已建成杭州滨江、义乌城区等3个清水鱼市外配送中心。“其中,通过开化清水鱼滨江配送中心不仅让清水鱼游上了杭城市民的餐桌,还通过各种活动把杭州游客引到开化参观和休闲旅游,助农增收,起到了很好的‘双游’作用。”县水产推广站站长、县水产协会秘书长占勇军介绍,这几年,全县还同时深入挖掘开化清水鱼的历史文化、研究清水鱼的营养价值、建设公用品牌等,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开化清水鱼文化体系,让开化清水鱼“有口碑、有品牌、有文化”,提升了清水鱼的附加值。仅何田乡通过发展  “鱼香小镇”,年游客数就突破10万人次,清水鱼全产业链产值从800万元上升到4000万元,原本一条五六十元的清水鱼现在可以卖到100多元,由此给乡村游等其他业态带来的回报也在逐渐增加。“到2015年年底,全县清水总产出1.3亿元,其中农户直接收益2800多万元,户均增收5400多元,其中开化清水鱼何田综合体荣获‘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