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六亏六补& quot湖北荆门渔业确保增收

   2016-08-04 互联网艺莲园400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6月30日以来,湖北荆门连续遭受两次超强降雨袭击,平均降雨量为600多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达1100多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其中沙洋县马良镇12小时降雨量达660毫米,创今年全国气象监测自动站最高纪录。超强降雨给荆门水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截止7月26日,该市渔业受灾面积51.02万亩,涉及渔民9642户。为尽快恢复生产,确保完成全年渔业规划目标,荆门市按照“六损六补”的补救措施,迅速掀起了恢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6月30日以来,湖北荆门连续遭受两次超强降雨袭击,平均降雨量为600多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达1100多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其中沙洋县马良镇12小时降雨量达660毫米,创今年全国气象监测自动站最高纪录。超强降雨给荆门水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截止7月26日,该市渔业受灾面积51.02万亩,涉及渔民9642户。为尽快恢复生产,确保完成全年渔业规划目标,荆门市按照“六损六补”的补救措施,迅速掀起了恢复生产热潮。  灾情损失管理补。针对渔业灾后恢复生产实际,荆门市水产局迅速印发《渔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手册》,制定《荆门市渔业灾后生产技术培训方案》,把受灾群众纳入渔业科技重点培训对象,受灾大户纳入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积极与市委人才办联系,举办了职业渔民专业技术培训班,对渔民进行灾后渔业生产技术的精准培训,目前全市共举办灾后复产技术培训12期,指导渔民加强投喂,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力提高了灾区渔民恢复生产的技术水平。全市将通过先进技术和高效模式使渔业平均单产水平达到750公斤以上,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水产品产量。  成鱼损失鱼种补。对成鱼逃逸的鱼池,市水产局迅速组织渔民开展拉网并塘,对空余池塘积极开展鱼种投放。针对本地苗种存量不足的实际情况,市水产局组织苗种生产企业紧急从湖南、广州调运苗种1.2万吨,钟祥市与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联系,调度泥鳅鱼苗0.2万吨投放受灾鱼池,确保全市养殖面积放满放足。同时该市还迅速开展了秋繁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补进亲本,加强亲本培育,对空余池塘组织投放夏花、鱼苗,培育鱼种,解决明年苗种供应,力争通过来年苗种销售弥补受灾损失。  养殖损失捕捞补。针对堤硬冲毁,成鱼逃逸水库和大江大河的实际情况,荆门市迅速组织专业捕捞渔民成立专业捕捞队,开展成鱼捕捞。沙洋县采取统一鱼网规格的方式,组织专业捕捞渔民在汉江及其入口等天然水域开展大规格成鱼捕捞,并积极帮助鱼民联系销售渠道。目前荆门市已在灾后突击捕捞水产品捕捞2.5万吨,力争全年捕捞产量新增5万吨以上,突破7万吨,通过水产品捕捞,确保全市水产品总量、渔业产值和渔业人均纯收入三不减。  池塘损失河库补。荆门市牢牢把握连日降雨使湖泊、水库得到扩面增容和外来鱼类流入,湖库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的有利契机,全面加强湖、库渔业生产管理。东宝区积极推广生物鱼肥等化肥替代产品,对湖库水面按照功能划分为禁投、限投和精养三类,指导小型水面和无饮用灌溉功能的承包业主实行精细化管理,既维护了渔业生态环境,又确保湖、库鱼类正常生长。该市今年力争加强湖库管理,提高湖库水产品养殖产量1万吨,增加全市水产品养殖产量。  家鱼损失名特补。荆门市成立了三个养殖技术服务专班,利用科技下乡服务契机,积极帮助渔民制订养殖规划,调整养殖结构,在抗灾复产投种过程中指导渔民提高名特水产苗种放养比重,大力推广名优水产品养殖,调度龟鳖、黄颡鱼等名特水产苗种1.2万吨,将通过名特水产品价格优势减少渔民损失,增加渔业产值。  设施损失项目补。为迅速恢复生产,市水产局积极向省、市领导汇报,多方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抗灾自救的资金支持,京山县积极交通、水利、电力、民政等部门资金,将渔业受灾区的道路、水电进行优先改造,并将受灾渔业基地优先纳入项目补贴范围,极大的调动了渔民恢复生产积极性。同时该市还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多方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了创业贷、抵押贷和贴息贷等多种融资途径,掇刀区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将养殖证作为抵押,有效解决了渔业基础设施修复的资金投入,为渔业抗灾复产争取了第一时间。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

 
标签: 荆门 湖北 渔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