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年来,响水县以创建“省级平安渔业示范县”为主线,坚持夯实基础、强化监督、突出保障、锐意创新,努力提高渔业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了连续16年较大渔业安全生产零死亡,无事故目标。    响水县拥有一个国家级一级渔港、4个群众性渔港、3个渔船停泊点。全县在册登记海洋渔业船舶98艘、内陆渔船760艘,从事捕捞业人员5300多人,年均水产品总量12万吨以上,海洋渔业年生产总值突破18亿元。响水县坚持“织牢一张平安网、构建一张平安链、撑起一把平安伞、铺就一条平安道”,扎实抓好创建“省级平安渔业示范县”工作。    强基固本,织牢“平安网”。响水县各级部门十分重视平安渔业创建工作,坚持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基层组织抓起,从基础制度建起。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安监、渔业、海事、边防、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县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末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既总结部署又签订责任状,将海洋渔业列入安监重点行业,明确与安全管理责任,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具体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形成县镇村三级渔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目前,响水渔监在编人员21名,配有渔政执法船1艘、执法艇3艘、渔政执法车3辆,各镇区都配备专兼职渔政安全员,涉渔企业也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全县渔业安全隐患集中上报及相关管理。提高海洋捕捞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严格执行编组编队安全生产制度,将全县所有海洋渔船纳入三个渔业协会,共编入13个组,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入会渔船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定期召开渔业协会人员会议,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奖惩措施。为推动渔业安全管理,该县相继出台了《响水县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使渔业安全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轨道。    强化监督,构建“平安链”。响水县渔监部门始终坚持把责任担在肩上,落到实处。从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负责的高度,通过强化监督手段,在关键对象、关键部门、关键时刻等诸多方面,构建起完备的平安链条,切实把好“四个环节”。一是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从县、镇、村到船主、船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对照渔业安全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实行奖惩兑现。二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运用安全月、咨询日、减灾防灾日、开捕节、海洋日等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通过组织渔业技能大比武、焊工技能大赛,运用举办“相约平安渔港”、“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展示富有地方特色的渔业安全文化,让“渔业安全”这一主题词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着重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在渔船管理方面,做到应检尽检,尤其是在通讯、导航、消防等安全设施配备上,坚决按规定要求配载,检验率达百分之百,确保渔船处于适航状态。在渔港管理方面,成立了渔港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港内渔业生产秩序,为近百艘渔船进港避风、补给、交易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在船员管理方面,设立了五等职务船员培训机构。近三年来,响水渔监部门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渔民1500多人次。四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采取“四个强化”---强化管理、强化培训、强化事故报告、强化执行。全县每年确定一个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工作重点,所有隐患都做到限时整改、跟踪检查、验收登记,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大投入,撑起“平安伞”。响水县在“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十分注重必须的物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除每年设立58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安全救助外,还准备投入近亿元,建成了国家级一级渔港,海洋渔船信息指挥中心,配备了100吨级的渔政执法船体 ,有效的增强了海上救助应急处置能力。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渔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他们设立了渔业保险专门办事机构。按照80万元全覆盖的要求,做到应保尽保、一船不漏。正因为如此,全县渔业应急管理能力,有了大大提高。近5年来,渔政船成功实施救助6起、救船6艘、救人70人次,渔业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