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2017年汉台渔业以“激情、干净、超越”作风建设为动力,梳理责任书、制定作战图、订立军令状,工作亮点突出。 ——建成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接受复检的2家全国示范场全部合格;建成省级水产良种场1家;新建水产类专业合作社3家,引进稻田渔企1家;建设大鲵驯繁企业8家;建立循环水养殖基地1处,“零用药”养殖示范1处,稻田生态养殖示范2处,产地水产品抽检100%合格;动员8家渔企帮扶30户贫困户76人;省、市部门主要领导多次到汉台指导调研。 ——全区养殖面积12698亩,实现水产品产量7040吨(其中大鲵1310吨),实现渔业经济总值 4.71亿元,渔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3万元,单位获得全市水产技术推广先进单位荣誉。 技术推广服务不断创新。依托汉台是陕南唯一的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平台,引进长丰鲫夏花6万尾、松浦镜鲤夏花4万尾、长丰鲢夏花12万尾养殖3处,效果良好;中科3号鲫鱼、斑点叉尾鮰、黄辣丁等养殖面积达到340亩;进行池塘“循环水低碳养殖”试点,改善了养殖尾水排放现状,减少面源污染隐患;自动投饵、食场水车增氧、水流增氧、底增氧等设备和生态调水、底排水技术不断推广扩大; 建成70平米的泥鳅大棚孵化设施,孵化鳅苗2000万尾,为规模化养殖和稻田养殖奠定了苗种基础;大鲵标准化养殖档次进一步提升,养殖达到16.75万平米,存量95万尾;开展稻田综合种养420亩。 水产品质量有效保障。将所有养殖水库和10亩以上养殖池塘、大鲵驯养繁殖企业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建立台账,更新监测数据库,实行重点动态监管;将鱼饲料、渔药的使用作为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重心,开展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和重点湖库生态健康养殖专项调查整治、大鲵养殖环节质量专项整治3次;逐户发放《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册》、禁用渔药兽药清单及危害告知书,进一步明确主次关系,进一步传递责任压力,落实告知100余户;建立了一处60亩“零用药”养殖示范点;在2家企业开展产地水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提高群众质量自律意识。 以质量抽检强化监管。接受农业部现场监督抽检2批次2个品种7个样品,涉及5户210亩;送检农业部渔业产品质检(西安)中心2批次4个品种9个样品,涉及6户754亩;单位快检8个品种24个样品,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48次,涉及16户1226亩,抽检面积占养殖水面的17.2%,均全部合格。 水生物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向汉江增殖放流鲢鱼、鳙鱼、草鱼19万尾;在封江禁捕期,对市区劳动西路、东塔南路河鱼市场进行了连续4次清理整治,依法收缴、放生河鱼7种,40余公斤,取缔了非法销售摊点;结合汉江综合整治包抓和东排洪渠河长制包抓工作,沿江巡查30余次,驱离下网人员8次;妥善处置一批鳄龟,消除了对江河鱼类资源损害的隐患。全年出动渔政人员120余人次,开展专项行动6次、处理群众举报和110转报电鱼25起、发放传单300余份、收缴捕鱼船5艘、电瓶及电磁脉冲器6个、粘网26张、渔获物70余公斤500余尾。 渔业船舶监管有序。通过资料核查、实地拍照、网上申报、证书制作、领导签批等大量具体工作,共有34户39艘机动渔船获得了“三证合一”证书;举办了二期渔船安全生产培训班,培训100余人次,与养殖船主签订《汉台区机动渔船安全生产责任书》39份,发放《汉台区机动渔船安全使用操作规范》50余份并要求养殖户认真落实;为全省渔业船员培训班提供了实操场所,全区共有24户渔业养殖户通过严格考试取得了省渔业局颁发的《渔业船员证书》,为全区机动渔船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渔业产业脱贫扎实推进。制定了渔业产业扶贫措施和脱贫攻坚科技与人才计划,出台了全区稻鱼综合种养产业脱贫指导意见,印发了汉台区渔业产业脱贫试点实施方案,整合资金10万元,建立渔业扶贫示范点4个,辐射、帮扶、带动31户83人脱贫;探索扶贫方式,动员8家渔业企业,采取双向选择,以长期打工、短期雇工、入资分红、技术培训等帮扶方式,帮扶30户贫困户76人,并建立完善扶贫台帐;将脱贫带动工作与渔业项目挂钩;邀请省、市专家组织举办了渔业产业扶贫科技培训班3次,参加培训210余人次。 通过对单位帮扶村的数据核查、清洗工作,严格队员驻村工作制度,积极谋划扶贫项目,组织村组干部及贫困户现场参观特色水产养殖,单位职工包扶的10户33人,有7户落实贷款34万元,2016年脱贫4户11人,2017年脱贫5户18人,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保证所包扶村帮扶户按期脱贫。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