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023-04-15 互联网艺莲园33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2001年在饶河县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茬地发病率3%-30%,美葵茬个别地块发病率达50%,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wwW.ShengxueLi.coM1发病原因1.1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连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致病真菌的子囊盘萌发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1.2栽培条件其一,茬口条件。在前茬种植美葵的地块或大豆连续重茬多年的地块中,菌核在土壤中逐年积累,数量不断增多,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就可形成初侵染源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2001年在饶河县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茬地发病率3%-30%,美葵茬个别地块发病率达50%,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

wwW.ShengxueLi.coM

1发病原因

1.1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连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致病真菌的子囊盘萌发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

1.2栽培条件其一,茬口条件。在前茬种植美葵的地块或大豆连续重茬多年的地块中,菌核在土壤中逐年积累,数量不断增多,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就可形成初侵染源,侵染向日葵、茄科类作物和大豆等寄主植物。

其二,品种选择。通过对大豆菌核病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大豆品种其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如合丰25连作2年的发病率约为8.2%,合丰35连作2年以上发病率为3.3%。

其三,肥料施用。施用氮肥过多的田块,大豆生长繁茂,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差,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有利于大豆菌核病发生。调查中发现,发病重的地块一般亩施尿素4-5kg,二铵10-12kg,硫酸钾3-4kg,大豆株高99-108cm,发病率达43.5%左右。

2为害症状

大豆菌核病致病真菌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茎部或分枝产生褐色病斑。湿度高的病斑上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并渐渐形成白色不规则颗粒状菌丝团,后变灰色,直至最终形成黑色菌核,分散排列在病株茎部内外。后期病斑组织破碎,露出木质部,严重的整株死亡。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也能侵染豆荚,在荚内、外成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3防治措施

3.1农业措施其一,精选种子。选择优质、早熟、抗病品种,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其二,深翻。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病株残体腐烂死亡。

其三,轮作。与非寄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其四,排水与施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适量少施氮肥可减轻发病。

其五,铲趟。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减轻发病。

3.2药剂防治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于菌核病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在该致病真菌子囊盘萌发盛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以上方法均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菌核 大豆 规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