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稻田养小鱼
稻田养鱼方法: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清沟消毒。种稻放鱼前应排干沟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好田埂、田坡,维修好排灌设施。鱼坑、鱼沟可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化开后在鱼沟、鱼坑泼洒。
(2)培肥水质。稻田养鱼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采取基肥重施、追肥轻施的原则。基肥以动物粪肥、绿肥、塘肥等为主,每亩鱼沟、鱼坑可施腐熟的畜禽粪肥300~500千克,用于培育浮游生物。
(3)把好进水。稻田鱼坑、鱼沟进水要经过密眼筛绢过滤,严防野杂鱼和敌害进入。2、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品种一般选择耐肥力强,叶茎粗壮,抗倒伏力强,抗病害强的高产品种。
3、稻田养殖对象稻田养殖的鱼类应以草食性的草鱼、鲂鱼和底栖杂食性的鲤、鲫、罗非鱼为主养对象,可少量搭配鲢、鳙、鲮、泥鳅、银鲴等,还可以养殖虾、蟹、蛙等名优水产品。养殖河蟹、蛙等还需要再改进稻田设施,增加防逃的围栏。
4、鱼种放养稻田养鱼可以培育夏花、鱼种或养殖商品鱼,各地放养情况千差万别。放养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应考虑放养品种、水源好坏、水体深浅、田土肥瘦、饵料生物多少、管理水平高低等因素。稻田养鱼的放鱼时间,因稻作季节和鱼种规格不同而各有差异。早稻田、中稻田放养鱼苗或夏花时,可在整田或插秧后放鱼。如果放养10厘米左右的鱼种,则须待秧苗返青后才可放鱼,以免造成浮秧。晚稻田养鱼只要第一次耙田结束就可放鱼。一般在不影响禾苗生长的前提下,稻田养鱼应尽量早放,以延长鱼类生长时间。放鱼苗种时一般应选在早上八点至九点进行,并且要特别注意水的温差,搞好水温和水质的过渡。
5、稻田养鱼的日常管理
稻田养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有如下几点。
(1)加强养鱼稻田的巡查,以免因漏洞、崩塌或拦鱼设备的损坏而逃鱼,同时及时发现敌害、鱼病,并及时处理。
(2)做好水的管理,保持一定水位和良好水质;注意水温,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出现死鱼。
(3)适当投饵,且根据养殖种类、个体大小和数量、摄食状况、饵料种类及水温、水质等水环境条件,正确掌握投饵量。
(4)合理施肥,正确处理施肥与养鱼的关系。施肥的目的是养稻,也可培育水中浮游生物喂鱼。施肥要根据水质和水稻生长状态而定,做到因田施肥、看苗施肥。施肥宜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少用化肥,且应少量多次,每次以稀肥为主。施肥时注意阴雨天、闷热天不施肥。
(5)正确使用农药。农药使用前,为保证鱼的安全,应逐渐排水,把鱼集中到鱼坑、鱼沟中;或提高水位,降低农药浓度;或将鱼安全转移。使用农药时注意天气情况,突变、闷热、阴雨天不施药,应选晴天进行。撒粉剂药物应选晴天清晨有露水的时候进行。
(6)注意偶发情况。如天气突变、山洪暴发等,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
如果在稻田里面养鱼,那对水稻有没有什么好处?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在全国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综合性养殖方式,构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和体系管理。在其中,“喂鱼”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包含鱼种、贝类(目的是为了小龙虾)、蟹类等水产品养殖小动物,是饲养与综合性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的物质。
生态设计说白了,稻田养鱼运用排水沟为鱼、虾、蟹给予栖居自然环境,养殖鱼类等动物能够消除水稻田里的有害昆虫,还能够一部分消除绿色植物碎渣和有机物残余物。与此同时,养殖的小动物也将转化为排泄物和代谢产物,进一步富饶水体,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此外,因为水稻田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种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质的清晰度,从而使水里浮游动物提升。除此之外,水稻田自身又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因而,稻田养鱼灵活运用生态学原理,降低化肥的使用,增强产品质量和健康营养水准,完成饲养生态体系的稳步发展,是一种翠绿色、无污染、当然、纯天然可持续的养殖方式。
水稻田鲫鱼更为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生长发育,每一年金秋时节时节,大家本地还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金秋时节石锅鱼节,在节日期内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前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稻田中喂鱼的模式在我们广西乡村获得了普遍的发展趋势。在其中根据稻田养鱼可以利用鱼来吞掉稻田里的虫害和野草。与此同时水稻田里的鱼排出的排泄物又可以返回来做为化肥提供给水稻,互相促进,一同生长发育。而且到秋天水稻收种之时也是稻田鱼收获之日。
稻田养鱼在大部分地区赢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稻田养鱼针对环境条件比较合适。特别是对于水资源很严格,如果是在一些备受环境污染非常大的地方进行稻田养殖,一般稻田鱼存活率非常低,难以营销推广。
技术性难度较大水总面积较大的鱼塘养鱼,对繁殖技术的要求就高些,何况是水质不大“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因为水质总面积比较小,因而,对水体、环境温度、自然环境等规定更加严苛。并且,对其农田灌溉、锄草、晒田,对幼苗、水稻开展上肥、杀虫和收获时,稍不注意都会对水质较浅不广里的鱼种造成危害,甚至造成毁灭性打击。
此外,“稻田养鱼”操作的多元性和繁锁性,让很多农民不肯进军或从这当中撤出,她们如想喂鱼,乡村有些是河、塘等水质等待她们前往饲养,并且,养殖的经营规模会比稻田养鱼大很多,更合适它的投入和发展趋势,而且技术水平和操作难度也需要小得多。
稻田可以养鱼吗
在稻田水面养鱼不仅能获得鱼产品,还能利用鱼吃稻田的害虫和杂草,排出肥料,翻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是高效的养殖模式。那稻田养鱼有补贴吗?每亩产量是多少?一百亩能养多少?
稻田养鱼有补贴吗?
小规模养殖显然没有政策。目前政策支持大型农场合作社等开发团体。
如果养鱼规模超过50亩,政府将每亩补贴一千元。某市财政局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1日以后达到标准的养鱼农户可以向当地农业部申请渔业资金补贴,每户农户可以补贴1000韩元。
稻田每亩1亩稻田湿曲产量1200斤,水稻植物之间间隔大,可以加强稻田通风,为鱼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水稻不减产,也不需要施肥或捉虫。“如果管理得好,每亩田100斤鱼一千斤的粮食不是问题。”
放养种类包括鲤鱼、草鱼、非鲫鱼、鲫鱼、胡子、可行性研究等。冬天闲田水比较深,但也可以养鲢、鳀鱼。可以单独饲养或混养。一般稻田水浅,所以混养时种类不能太多,以鲤鱼或草鱼为主,搭配鲫鱼或胡子鲶鱼等。鱼种放养量取决于水稻的结合方式、鱼的种类、是否投入饵料等。
例如,用夏花种植鱼种时,每公顷放入15,000到30,000条鱼。饲养食用鱼时,每公顷放入2250至6000条鱼。诱饵取较高的限度,粗粮取较低的限度。用大沟在稻田养鱼可以适当提高放养密度。要利用冬季闲置的田地种植“夏花”,每公顷放置30 ~ 60万条尾巴,在放养前10 ~ 15天用生石灰消毒稻田。
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增产。稻田养鱼是扩大内涵、再生产,是对国土资源的回收利用,无需额外占用耕地即可生产水产品。各地经验表明,稻田养鱼不仅不会影响水稻产量,还可以促进水稻增产。养鱼稻田一般能使水稻产量增加5% ~ 10%,较高产量增加14% ~ 24%。
在稻田养鱼可以增加社会水产品供应,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近年来,江苏、四川、贵州等地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稻田养鱼可以平衡上市,对稳定水产品供应、降低市场价格、满足“菜篮子”需求、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不足、交通封闭的地区,稻田养鱼、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地区长期存在的“吃鱼困难”问题。
稻田养鱼可以明显增加农民收入。稻田养鱼既增加粮食,又增加鱼,可以少给稻田化肥,少撒农药,节省劳动力,增加收入,增加支出,一般来说,养殖稻田可以增加每个农户220元的收入。实施高水平的水稻工程,稻田养鱼,每亩可增加350元。利用稻田养殖名称特优可行性研究及稻-鱼-蘑菇三元复合养殖,每亩田地可超过一千元。
稻田养鱼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为在稻田养鱼,所以相应地加强了田埂,挖沟,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助于防洪抗旱。部分丘陵地区实施水稻工程,武当田蓄水量增加200立方米,极大地提高了抗寒能力。在干旱多的缺水地区,养鱼的稻田数量低,可以有效地减缓干旱。表明稻田养鱼对环境改善作用主要有良好的灭虫效果。养鱼的稻田在可行性研究前比蚊子幼虫密度低80%。据调查,主要是稻田养的鱼摄取大量蚊子幼虫和螺类,可以降低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
有关于稻田养鱼你了解多少?如何在稻田养好鱼呢?
近年来,稻田养鱼新模式非常火热,因为稻田养鱼能除草保肥、造肥、松土、除虫,还能改善水稻的通风换气条件,使水稻增产,获得一定的鱼产量,增加收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养鱼新模式,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稻田养鱼技术的注意要点。
凡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的早中晚稻田或囤水田都能养鱼。稻田养鱼应加高加固田埂,开掘鱼沟鱼溜,安装拦鱼栅。稻田养鱼有稻鱼并作、稻鱼轮作和稻鱼间作。
稻田养鱼的放养品种以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宜,如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鲢鳙鱼可放养一些,鳊鱼不宜放养。
稻鱼轮作,投饵饲养,每亩放大规格草鱼种100~120尾,鲤鱼、鲫鱼150~200尾,鲢鱼30~50尾,鳙鱼10~20尾,每亩可产200~250千克。放养时间宜早,单季稻田养鱼或稻鱼连作养殖食用鱼,一般在秧苗移栽返青后放养。稻鱼轮作可在收稻后立即灌水养鱼,到翌年插秧前捕鱼。
稻田养鱼施肥以农家肥、沃叶菌肥为主。使用化肥要掌握安全浓度,避免直接洒到鱼沟里,也可半块田半块田的轮施。
以上就是稻田养鱼的一些要点,希望能给想要搞稻田养鱼模式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借鉴之处,具体操作还得按照实际情况来。
稻田养什么鱼最好养 稻田养鲤鱼好还是草鱼好
稻田养鱼在新化农村很普遍。
一、稻田养鱼的好处
1可消灭水田中的越冬害虫、飞蛾等。
2鱼类可消除水田中的野草,疏松土壤,可以实现免耕。
3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省土地、能源、肥料和农药。
4可提高稻谷品质,促进稻谷高产,可实现“鱼-稻”双丰收。
二、稻田养鱼应具备的条件
1水源充足,稻田进水、排水方便,田埂不漏水。
2水质良好,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3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温暖通风处更适合鱼、稻的生长。
三、稻田养鱼基本设施建设
1田埂改造 田埂必须加高到08米左右,顶面宽60~70厘米,以利于割稻淹茬时灌入深水养殖成鱼。田埂改造的方法很多,可用三合板、水泥板、砖块护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造后田埂要不怕山洪冲击,并可以防渗漏,实现养鱼安全。
2鱼坑建设 鱼坑是鱼类栖息场所,鱼坑的大小应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全稻田内的鱼类为宜,并能够将全稻田内的鱼类养活,不致因水体缺氧而造成养殖鱼类死亡。
3鱼沟建设 鱼沟是鱼类进退鱼坑的重要通道。鱼沟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一般分布成“井”“田”“目”字型。
4拦鱼设施 包括进水口、排水口拦鱼设施,且在拦鱼设施前必须有面积足够大的拦污设施,以防杂草、浮漂等堵塞拦鱼设施,造成水流不畅而溢水逃鱼的情况。拦鱼设施的面积以洪水期最大过水面积为准,拦鱼设施必须设计牢靠、安装稳固。
四、放养鱼苗
一般放养3~6厘米长的鲤鱼苗为主,在插完早稻5天后,放养鱼苗。在收割早稻时,要把鱼苗寄养到池子里,等插完晚稻后,再放养进去。到收割晚稻时,大个鲤鱼捞出,小个鱼留下,作下年稻田鱼苗。
五、稻田养鱼中施肥与施药技术
1施肥技术 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稻田施人畜粪1500公斤为宜,这样可使稻禾、鱼均肥壮。如施用化肥,一般以尿素和钾肥为主,在施用时,不能撒在鱼类集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同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施肥,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过2天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晴天施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一次施肥不要过多,阴雨天气不能施肥,闷热天气鱼类浮头时也不能施肥。
2施用农药技术 养鱼稻田施用农药应坚持生物农药为主、剧毒农药禁用的原则。在稻田里施用农药,一定注意将药物喷洒在水稻上。施药注意事项:天气突变、闷热天气时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气候突变时鱼类会出现一时不适,如果在此时施用农药多会中毒。下雨天气不能施用农药,因为下雨时施用的农药会顺着被雨打湿的禾秆流入田中,等于在田水中施用农药,鱼类较难承受。施用液体农药时应选择晴天下午禾苗晒干时进行,并要求对准禾叶喷洒,而不能朝着田面喷洒,以免药液入水伤鱼。撒施粉剂药物时应选择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可利用露水的湿润粘住农药,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稻田养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赚钱方式,在农村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稻田养鱼,既可以种稻子也可以养鱼,两不误,丰收好的时候还是挺赚钱的。那么,稻田养什么鱼最好养?稻田养鱼一亩能养多少鱼?一起来看看我带来的介绍吧!
稻田养什么鱼最好养
所有适合池塘养殖的品种都可以在稻田养殖,但稻田一般以鲤鱼为主,也可以养一些鲫鱼、罗非鱼等。
1、鲤鱼在浅水中生长良好,杂食性,可以吃杂草种子、幼根、嫩芽、地下小茎,以及一些丝状藻类和各种昆虫、软体动物、水蚯蚓、浮游动物等。生产和自我繁殖,因此它们是稻田养鱼的理想选择。
2、草鱼也能在浅水中生长,吃各种杂草。草鱼主要在水田养殖,为池塘、湖泊和堰提供大型鱼类。
3、罗非鱼不仅适合浅水生活,而且耐高温,杂食性,能吃很多藻类。比较适合晚稻田放养。但由于罗非鱼是热带鱼,不适合在冷湿田放养,难以越冬,所以目前并未广泛推广。
4、鲫鱼一般适合浅水生活,杂食性,易产鱼苗,肉质好。它也是稻田养鱼的好品种。
稻田养鱼一亩能养多少鱼
1、水稻插秧后,一到两个月就可以下鱼苗养殖了,稻花田里大多数养的都是些,鲫鱼,鲤鱼,草鱼。
2、它们吃着稻花田里的水稻,杂草和害虫长大的,所以就叫它们为稻花鱼。稻花鱼在南方特别受欢迎,稻花鱼在稻田里长大的,而且还是生态鱼,纯天然的所以销量很好。
3、它的肉质非常鲜嫩,营养价值很高,价钱也高,就是繁殖量有些低。
4、如果在南方那边一亩地或许能养1千多斤稻花鱼吧!
稻田养鲤鱼好还是草鱼好
稻田只能养鲤鱼,而且效果特别好,长势也特别快因为鲤鱼可以吃到田里面的害虫,而且鲤鱼的生命力顽强,因为稻田里面的水不是太深,加上中午温度会很高,难免氧气会不足,这时其他的鱼有可能就不能存活。
稻田里面是不能养草鱼的,顾名思义,草鱼,他是以食草为主,如果你把草鱼养在稻田里面,那么草鱼,他就会把水稻给吃了,那么就失去了你在稻田里面养草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