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锦鲤水的深度应该要多少才合适?
饲养锦鲤,水深最好是在50厘米以上,8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普通鲤鱼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鱼,锦鲤也保留这种特性。它们可以在小到鱼缸,大到户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饲养,它们很快会长到30厘米长或者更大,所以使用传统的室内鱼缸还不如一个圆形的塑料盆。锦鲤是冷水鱼类,所以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的水深最好有半米或更深。
扩展资料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锦鲤健康时会向四面扩大游动,生病的锦鲤会离群独游,病症严重时会蹒跚游动、摇晃不定,甚至没有气力停止游动以至撞到池壁。
锦鲤生病时食欲会减退。喂食时尽量观察情况,直至吃完。注意不要有吃剩的料沉底腐烂从而影响水质导致鱼病加速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锦鲤 (高档观赏鱼)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
池塘是养殖鱼类的栖息地和生长环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间接影响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两者都会影响池塘的鱼产量。养殖食用鱼的池塘条件与养殖鱼苗的池塘条件不同,主要是面积大、水深大、注排水方便、水质易于控制。一个好的食用鱼池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水源和水质是养鱼的首要条件。水源充足,水质好,溶解氧高,无过量有毒物质。其水源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加上池内注排水方便,有利于集约化养殖,提高水体承载力和鱼类产量。
二。面积大小的要求应满足鱼类生态和生长的需要。俗话说“宽养大鱼”,充分体现了池塘面积的重要性。
三。“一寸水,一寸鱼”这句谚语反映了水深与鱼生长和鱼产量的关系。有必要的水深是获得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根据1959—1964年间无锡市和龙乡第一渔场14个池塘的统计,单位面积净渔获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池塘水深17-2m,每667m2产量比水深12m-15m的池塘高100kg;每667m2产量比水深2-25m的池塘高150kg。但在超深池中,下层光合作用较弱,上下层水分难以混合,下层溶解氧不足,阻碍了物质循环,降低了池的生产力。同时,新挖池塘的土方投资也有所增加。因此,池里的水太多是不好的。池水深度一般为25m-3m,当池水面积较小时,可稍浅。
四。池的形状和坡度应为长方形,长宽比应为2:1或5:3,便于投料、捕网作业和捕网标准化,可节省劳动力。游泳池的方向可以根据地形和当地风向来确定。由于夏季西南风较大,冬季西北风较大,总体上南北向较好。同时,池水的风面积增大,也有利于池水的氧化作用。池底应平整,略向排水方向倾斜,高差10-20cm。池脊宽度为4-6m,中心脊宽度为8m,土地较多的地区可适当放宽。池塘的山脊上可以保留一定的面积种植绿色饲料。池塘的坡度应为1:25或1:3。砂或砂壤土松散,可适当扩大边坡,减少塌岸的可能性。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 养鱼水深怎样才合适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池塘是养殖鱼类栖息和生长的环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间接影响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两者都会影响池塘的鱼产量。下面分享养鱼水深多少合适。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1你的池塘的深度、面积要合适。很好理解,如果你的池塘只有0、8米深,那当需要将水升到1米以上时,就会漫塘跑鱼了。鱼塘一般深2、0-2、5米合适。太浅的鱼塘升不了水,太深的鱼塘挖掘成本大、不利于捕捞运输,也不利于养殖者的人身安全。另外,池塘的面积应该在3-6亩左右,面积太小不利于鱼活动,水体温度变化较大;太大容易受风影响。
根据季节来升高和降低池塘水位,以此达到调节水温的情况。春季时,气温刚回暖,将水位降至0、7--1、2米左右,池塘水体能够接受阳光照射也升高,有利于鱼类在经过冬季后活动能力增强,食欲恢复。夏季时,在温度高的地区,要提升水位至1、8-2、2米,水变深后,池水上下层水体温度交换变慢,底层水温会维持在一个合适的、稳定的范围。
同样的道理,冬季时将水位也升至2、0-2、2米,池塘表层的低温水体交换到底层的速度变慢,也就给了鱼类一个稳定的水温条件。秋季气温凉爽,保持水深在1、5米左右。
你需要保持的水位稳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春季降低水位到1、2米,那么在换水和时也要维持这个水位,避免忽高忽低的情况出现,这样既不利于水温稳定,又容易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
当然,各地环境条件不一样,你需要根据自己地方的区域环境做出调整。技术和经验是不断积累和改变的过程,我们的行业也将随之不断进步和壮大。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2良好的食用鱼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水源和水质
水是养鱼的首要条件。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溶氧量高,不含超量有毒物质。
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的水源,加上池塘注、排水方便,这样的池塘有利于密放精养,提高水体载鱼量和鱼产量。
2、面积
面积大小的要求,以能满足鱼类生态和生长的需要为宜。渔谚说:“宽水养大鱼”,充分反映了池塘面积的重要性。
面积大,受风面也大,易使水面形成波浪,促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和促进池水上下对流。
加速上下层水的混合,提高下层水中的溶氧量,这对改善水质,促进物质循环十分有利。
生产实践表明,池塘面积以6670平方米为好。池塘过大,投喂饲料时易造成鱼类摄食不均,水质也不易控制。
日常操作管理、成鱼起捕都有一定困难,鱼产品过于集中,影响鲜活鱼货均衡上市。
3、水深
渔谚说:“一寸水,一寸鱼”,反映了水深和鱼类生长、鱼产量的关系。具备必要的水深,是夺取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
据无锡市河埒乡渔业一队1959~ 196四年14口塘次的统计,单位面积的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提高。
池塘水深1、7~2米,每667平方米产量较水深1、2~1、5米的池塘增加100千克;水深2~2、5米,每667平方米产量增加150千克。
但过深的池塘,下层光合作用弱,上下层水混合困难,下层溶氧不足,阻碍物质循环,降低池塘生产力,同时对新开挖的池塘也增加土方投资。
因此,池水过深也不好。池水深度一般以 2、5~3米为宜。池塘面积较小时,水可略浅些。
4、池形和池坡
池形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以2:1或5: 3为宜,这样便于投饲、起捕操作以及起捕网具的规格化,且能节省劳动力。
池子的方向,可根据地形和当地经常刮风的风向而定。因夏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一般以南北向为好。
可使塘埂受到风浪冲击的面积大大缩小,同时池水受风面积增大,也有利于池水增氧。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高差10~20厘米。
池塘埂面宽度为4~6米,中心埂面宽为8米,土地较多的地区还可适当放宽。塘埂上可留出一定面积用于种植青饲料。
池塘坡度以1:2、5或1:3为好。沙土或沙壤土土质松散,可适当将坡度放大些,以减少塘埂倒塌的可能性。
养鱼水深多少合适3池塘养鱼池塘要关多深的水合适,池塘养鱼最合适的水深是多少
我有个同事前几天刚好参加了一个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他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根据经验,池塘养鱼,水深在25米至3米水体的利用率是最大的,利用率最好的水深是28米,水深28米也是最适合养鱼的`,养鱼最低都需要15米的水深。所以说池塘养鱼建议大家把水深控制在25米至3米之间,最低不能低于15米。
“深水养大鱼”有道理吗,养鱼是水深好还是水浅好
经常说的“深水养大鱼”还是有点道理的,但是不能太深,水太深的话,底层水就没有氧气了,底层鱼类就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池塘养鱼,水的深度不能超过3米为好。
相对来说,水深保持在25米至3米之间,水体的环境相对稳定,不容易被破坏,鱼儿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天和冬天,天气较热和较冷的时候,保持水的深度是有好处的,冬天有保温的作用,夏天有降温的作用。
浅水也不是说不能养鱼,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经验,在春季和秋季的时候,适当降低水位是有好处的。所以说只要能满足鱼儿正常生长的水位都是可以的,根据老师讲的,保持在15米都是可以养鱼的。
人工养鱼,也是个技术活,除了掌握好水的深浅度以外,也受其它因素影响。同时,水的深浅度也要根据鱼儿生长的各个阶段和天气变化等实际情况去调整。
60L得鱼缸新手养鱼适合养什么鱼
1、养鱼水深在2-3米左右为宜。
2、通常情况下,养鱼的水不能太浅,否则环境温度一变化,水温就会跟着变化,如果温差太大的话,鱼儿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应激反应。同样水也不能太深,否则阳光是照不到底层,这会导致底部的溶氧下降,对整体的物质循环是十分不利的。
你好,首先如果你没有你说的乱七八糟的设施,是养不好鱼的。
按你的要求,金鱼最合适了。没有温度要求,但只能养少量的鱼,否则氧气不够用
还有对氧气要求不高的,那就是曼龙,珍珠马甲,斗鱼,这些鱼可以浮到水面呼吸,但是热带鱼,过不了冬。
公认比较好养的,如斑马,孔雀鱼,这些小鱼,非常皮实,养的少点,勤换水,可以不需要太多的设施,但也是热带鱼。
至于繁殖能力,孔雀鱼较好繁殖。但你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设施,养活是目标,繁殖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