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你对这种鱼了解多少?
最大的淡水鱼是白鲸鲟鱼,这种鱼的体重可达22吨,身长可以长到7~8米,是当之无愧的水中霸主。淡水鱼大家都非常常见,通常体型不会很大,20斤以上的都属于少数。但是如果说到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还要数鲟鱼。其实鲟鱼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中华鲟,白雪,高首鲟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体型较大,在这众多的鲟鱼当中,白鲸鳕鱼的体积是最大的。
普通淡水鱼的体长不会超过半米,而白鲸鲟鱼的体长能够长到7~8米,而体重则是能够达到2000公斤,也就是22吨,是一个普通成年男人的4~5倍。光是这个身高和体重,它就已经可以在淡水当中称之霸主了。白鲸鲟鱼的主要食物是水鸟,鲤鱼,甚至连海豹都能成为它的盘中餐。如果追溯白鲸鳕鱼的历史,那还得从25亿年前说起,它属于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存活之久真是让人惊叹。
不过即便体积非常庞大,也依然逃不过人类的魔掌,尤其是白鲸鲟鱼的鱼子酱可以说是非常珍贵,每磅的价格甚至已经超过3500美元,只有有钱人才能品尝一二。尤其是成年雌性白鲸鲟鱼,更是受到了猎人的捕杀,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它们的繁殖受到影响,没过多久就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了世界人民的保护。不过即便是如此,白鲸寻鱼在2003年完全销声匿迹。
其实这也和它的繁殖有关,白鲸鲟鱼虽然寿命时间很长,但是它的繁殖能力很差,产下的众多鱼卵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就更少了。尤其是环境越来越差,破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在2019年彻底宣布灭绝,从那之后我们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这种“水中老虎”了。
全球最大淡水鱼
巨骨舌鱼(学名:Arapaima gigas)是巨骨舌鱼属(Arapaima)下的唯一一个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里,被认为是活化石。成熟的巨骨舌鱼长度可超过25米,重达100公斤,是世界上多种大型的淡水鱼之一。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世界最大的淡水鱼巨龙,欢迎阅读。
世界最大淡水鱼巨龙--巨骨舌鱼
巨骨舌鱼
Arapaima gigas Curier
俗名:巨龙、海象
英文名:Pirarucu
骨舌鱼总目OSTEOGLOSSO-MORPHA 骨舌鱼目OSTEOGLOSSIFO-RMES 骨舌鱼亚目Osteoglossoidei 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
亦作arapaima或paiche。
骨舌鱼目(Osteoglossiformes)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的南美洲鱼类,学名为Arapaima gigas。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长达24公尺(8呎)。所属类群具原始特征并有古代化石纪录。尾部因背鳍与臀鳍接近尾鳍而致外形纯圆。鳔具一定呼吸功能。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最大的个体体长可达2-6米,重可达100千克。体形巨大,长形,稍侧扁。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口大,无须。无下颌骨,舌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鳔四周富有血管,内表呈蜂窝状,常有特殊的鳃上器。鳞片大且硬,呈嵌镶状。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互为相对。胸鳍位低。腹鳍位腹部之后。尾鳍圆形。体灰绿色,背部颜色深,腹部较淡,尾鳍及体后部红色。
古老的原始鱼类之一。以鱼、虾、蛙类为食。体型笨重,行动缓慢,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中的一种。生殖季节挖穴产卵,雄鱼护幼发育达2-3个月,等幼鱼能独立生活后才离开。
肉可制成干品或盐制品,是产区大众食品。牙齿晒干后可用来代替锉具。活的鱼体颜色美丽,用于观赏。
作为一名鱼类学家和耶鲁大学的户外活动计划专家,艾德·米格道尔斯基有机会到世界各地钓鱼。他的一个“难忘的记忆”是1953年在圭亚那(当时为英属圭亚那)的儒普鲁尼河遇到的一条巨骨舌鱼(Pirarucu)。他共钓到过两条这样的鱼,一条长5英尺、重93磅,另一条长6英尺4英寸,重148磅,令人叹为观止。米格道尔斯基和两名马可西部落的土著人经过1小时40分钟的搏斗才将这条大鱼弄上他们的独木舟,鱼的身躯几乎和小船一样长,它的重量使船只剩下3英寸露在水面上。他的钓鱼成果成了国际新闻,《纽约时报》在头版作了报道,一些科学杂志也相继转载。巨骨舌鱼是一种老的鱼种,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热带丛林水域中,它们常见于巴西、秘鲁的亚马逊河流域,以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水系的支流中。这种庞然大物长着尖而长的头、青色的金属般的背、古铜色的侧部和大块的鳞片,有的鳞片边缘显出鲜艳的红色。巨骨舌鱼主要栖息在水流缓慢的河里,甚至能在含氧量很低的水域生存,因为它有巨大的气囊,这种气囊是由肺叶的组织构成,可以充当附加的呼吸器。它也能像大西洋的大海鲢一样浮到水面吸氧。米格道尔斯基指出,巨骨舌鱼常潜伏在水面障碍物下,伺机张开巨口吞食猎物和钓饵,这种鱼上钩后虽然不跳出水面,但也拼命地摆动身躯或在水面使劲翻滚。
关于巨骨舌鱼的介绍
1 基本简介
巨骨舌鱼,又名巨滑舌鱼,俗名:巨龙、腰带鱼。英文名:Pirarucu。亦作:arapaima或paiche。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里,被认为是活化石。
巨骨舌鱼由于舌中有坚固发达的牙齿,因此得名。这种庞大的鱼类长着尖而长的头、青色的金属般的背、古铜色的侧部和大块的鳞片,有的鳞片边缘显出鲜艳的红色。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
活的巨滑舌鱼鱼体颜色美丽,用于观赏。由于野外的族群不断的下降,所以部分的国家开始限制野外环境的采捕与出口管制,在水族市场看到的多是人工繁殖的(附文:《巴西鼓励渔民养殖世界最大的淡水鱼-巨滑舌鱼》)。另外,许多水产养殖专家看好巨骨舌鱼成长率高、体型大等优点,有朝一日希望它可以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下一个明日之星。
巨骨舌鱼具有庞大的经济价值。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巨骨舌鱼在全世界的水族馆与个人饲养者之间也十分受欢迎,在北京等地的水族馆里已经能看见这种鱼类的展出。
2 外形特征
巨骨舌鱼成体长度可超过25米,重量超过100公斤。巨骨舌鱼体形巨大,长形,稍侧扁。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口大,无须。无下颌骨,舌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鳔四周富有血管,内表呈蜂窝状,常有特殊的鳃上器。鳞片大且硬,呈嵌镶状。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互为相对。胸鳍位低。腹鳍位腹部之后。尾鳍圆形。体灰绿色,背部颜色深,腹部较淡,尾鳍及体后部红色。巨骨舌鱼属于残存的古生淡水鱼类,据推测最早出现于一亿年前,由于舌中有长出硬骨牙齿,此类的鱼被称为骨舌鱼。
3 生活环境
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河流中。巴西人熟知的pirarucu,它栖息在天然的泻湖和亚马逊河流水流缓慢的河段里,是南美大陆最大的淡水鱼。
4 生活习性
习性
巨骨舌鱼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热带丛林水域中,主要以小鱼为食,但偶尔也捕食蛇、龟、青蛙和昆虫、甚至也会捕食小鳄鱼。由于天气酷热,流速缓慢的河水含氧量降低,巨骨舌鱼需要不时浮上水面吞咽空气来呼吸。在旱季,它也能靠在泥沙里钻洞来自保。巨骨舌鱼具有强大的蛮力,利用尾巴作为武器,可以轻易击倒成年的男性,并击碎骨骼造成大量内伤。
繁殖
巨骨舌鱼像鲑一样在浅滩产卵。1-5月为产卵期,约16万个卵分数次产下。卵约5天就可孵化。此时雄鱼的尾部变成红色,保护卵及照顾刚刚孵化的幼鱼是雄鱼的责任。幼鱼的头是黑色的,雄鱼的头也是黑色的,所以幼鱼常围绕着雄鱼的头周围而不愿离去。雌鱼也在周围游以追赶可能的敌人。4-5岁性成熟,养殖的巨骨舌鱼寿命15-20岁。
5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数据不足(DD)
该物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对其的捕捞已受到严格管制。
世界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
全球最大淡水鱼:
1、巨型黄貂鱼
巨型黄貂鱼是一种体型相当庞大的淡水刺魟,生活于泰国湄公河中,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魟科鱼类以及最大的有毒鱼类,还有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软骨鱼类以及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巨型黄貂鱼一般身长可达19~24米,最大身长可达42~5米,宽11~19米,重达05吨至06吨以上,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大的垂钓淡水鱼。
2、中华鲟
中华鲟又名中国鲟、鳇鱼、苦腊子等,是中国特产的古老珍稀鱼类,它们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虽然可以在淡水中生活,但在海洋中也可以发现其踪迹。它们的常见个体在50-300公斤左右,较大的个体体长可达5米,体重可达600公斤。由于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的美称。
3、达氏鳇
达氏鳇是鲟科、鳇属软骨鱼类。头尖、尾歪、体长,颜色黄褐,身上无鳞,而在背脊和两侧有5列菱形的骨板(硬鳞)。这种鱼的成年个体最长可达56米,体重可达1吨。
达氏鳇分布于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黑龙江之中,从不洄游入海,只在黑龙江及其支流或远或近的地方游动,冬季留在江中深水处。它们习性凶猛,嗜食,饥饿时会撕咬同类,在水中只要摆动尾鳍,张开大口,便可吞进几千克重的鱼。
最大的淡水鱼
世界最大淡水鱼。 鳇 又名达乌尔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黑龙江流域。
观赏鱼只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世界的鱼类,据说有3万-5万种,其中可供观赏的包括海水鱼,淡水鱼有2-3千种,而实际普遍饲养和常见的只有500种左右。
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它们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
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
观赏鱼主要包括海水鱼、热带鱼、我国金鱼、锦鲤鱼、其它淡水鱼、在分类上依照习惯叫法,分类不一定正确。
热带鱼:包括脂鲤科、鲤科、鱼科、慈鲷科、攀鲈科、鳅科、鲶科等
龙鱼:属热带鱼中的古代鱼类
七彩神仙鱼:本属热带鱼中的慈鲷科
我国金鱼:本属我国的“国粹”,但已在国外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锦鲤鱼:许多国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产的品种最好。
海水鱼:品种极多,能在水族箱中饲养的只有数百种。
其它鱼类:冷水鱼和汽水鱼
金鱼
观赏鱼
金鱼的家化经历了池养和盆养两个阶段,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精心挑选,由最初的单尾金鲫鱼,逐渐发展为双尾、三尾、四尾金鱼,颜色也由单一的红色,逐渐形成红白花、五花、黑色、蓝色、紫色等,体形也由狭长的纺锤形发展为椭圆形、皮球形等,品种也由单一的金鲫鱼,发展为现在丰富多彩的数十个品种,诸如龙睛、朝天龙、水泡、狮头、虎头、绒球、珍珠鳞、鹤顶红等。据史料记载,我国金鱼是在明朝首次传入日本,并于1615-1623年再次传入日本。
日本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早期也是由我国传入日本的,经过日本人民的精心饲养,逐渐成为现在驰名世界的观赏鱼之一。日本锦鲤的主要品种有红白色、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秋翠等。
海水鱼
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种很多体型怪异,体表色彩丰富,极富变化,善于藏匿,具有一种原始古朴神秘的自然美。常见产区有菲律宾、南海、日本、澳大利亚、夏威夷群岛、印度、红海、非洲东海岸等。
热带海水观赏鱼分布极广,它们生活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许多海域人迹罕至,还有许多未被人类发现的品种。热带海水观赏鱼是全世界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观赏鱼类,代表了未来观赏鱼的发展方向。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是湄公河巨型鲶鱼。
巨无齿栖息于江河的底层,特别偏爱岩石、砂砾底,有时栖息于水下的洞穴中。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藻类等为食,杂食性。原产于越南、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干流。
湄公河巨鲶能长到约3米长,现在已经极度濒危。过度捕鱼、水坝建设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都在威胁着湄公河巨鲶的生存。之前渔民曾经捕捉到重达293公斤的巨大鲶鱼,这也是现在世界最大淡水鱼的纪录保持者,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鱼。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极度濒危,是濒临灭绝的动物:
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人造大坝的修建和野生栖息地的破坏已经严重地威胁了它们的生存。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最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灭绝,而湄公河巨型鲶鱼恰恰属于这种。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正在努力拯救物种,但是,因为这些鱼一般生活在偏僻地区黑暗的深水中,所以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强制执行捕鱼限制在湄公河沿岸的许多偏僻村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湄公河巨型鲶鱼的生存状况仍将进一步恶化。
最大淡水鱼
世界上最大淡水鱼的记录保持者是湄公河巨型鲶鱼。可能与之一争高下的挑战者是来自柬埔寨一条大河的黄貂鱼和来自中国长江的中华鲟,湄公河巨型鲶鱼学名Pangasianodongigas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