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海鱼便宜又好吃呢?
我家不但不靠海边,而且离海很远很远,所以从小见得最多的海鱼就是带鱼,吃的最多的也是带鱼。小时候因为家庭困难,物资匮乏,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买上几斤带鱼,等父亲把它们收拾干净了,加盐、五香粉、酱油腌制一下,然后母亲就会用小火把腌好的鱼煎得焦黄喷香,我和弟妹们早馋的就差流哈喇子了,直觉得世上没有比这再好吃的鱼了!如今条件好了,吃的见的海鱼也多了,吃来吃去,还是觉得小时候吃的带鱼最香,最有味道。
武汉 ,别名“江城”地处江汉平原的东部、长江中下游,长江和汉水从这里流过,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三,所以有了汉口、汉阳和武昌,整个城市江河纵横、湖泊交织,因此武汉又被称为“百湖之市”;
这是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吃的最多的是淡水鱼,比如鲫鱼、草鱼、青鱼、胖头鱼等,海鱼也吃,小的时候吃的最多的应该是带鱼和剥皮鱼,从小我就觉得海鱼真好,完全没有小刺,比鲫鱼草鱼更加鲜美,同时可以像吃肉那样,大口吃鱼;
我 这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说起对海鱼的认识,就好比我现在这个年纪,我吃过的海鱼应该也为数不多,家中常吃的海鱼有:带鱼、小黄鱼、鲈鱼和剥皮鱼四种,除此之外,我还听说过多宝鱼,另外,不知道鳜鱼算不算海鱼?
什么海鱼便宜又好吃呢?
我家买菜的任务是由我爸妈负责的,今天看到题主的这道问道题,什么海鱼便宜又好吃呢?我认为能出现在我家餐桌、而且比较频繁出现的,应该算是比较便宜又好吃的海鱼,同时,由于吃过的海鱼品种少,所以我吃过的每种海鱼,感觉都非常美味,我这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眼中,对待这到问答题的回答是:
一、小黄鱼 ,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一名;
我是这样判断的,我将小黄鱼同鲫鱼做个对比,一条7-8两左右的鲫鱼,现在是8-10元每斤,鲫鱼是我家吃的比较多,晚餐时做一盘红烧鲫鱼,一般都是两条,不到两斤,15元钱左右,鲫鱼的这个价格,我感觉还算比较便宜;
小黄鱼,老妈爱吃,最喜欢的做法是雪菜烧黄鱼,老爸常说:这黄鱼的味道比鲫鱼好吃太多,又没有小刺,吃起来非常便捷,2条完全不够,所以我家做小黄鱼一般都是3条,大约也就是在25元钱的样子,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小黄鱼在海鱼中应该是第一名;
二、带鱼 ,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二名;
我家吃带鱼,一餐一般一条比较大点的带鱼就够了,带鱼炸的金黄酥脆,然后用糖醋的办法来烹饪,这是我的最爱,最喜欢老妈做的糖醋带鱼;
一条带鱼其实比3条小黄鱼便宜,也就是在15-20元钱的样子,但是为什么我将它排在第二了,其原因是:带鱼买回来之后,特别腥,处理带鱼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每次家中做带鱼,苍蝇立马就会围着处理带鱼的菜板乱飞,这时原因之一;
其二,带鱼的口感也算鲜美,但同小黄鱼比较起来,我个人觉得还是稍微逊色一些,所以带鱼,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只能是第二名;
三、剥皮鱼 ,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三名;
剥皮鱼在我小的时候,可以说是天天吃,将洗净的剥皮鱼在油锅中煎的两面金黄,之后采用红烧的办法,现在想起都口水直流,但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家几乎就不买剥皮鱼了,原因非常简单,剥皮鱼涨价了,而且非常的贵;
记得好像是上个月,老妈问我明天我们买什么菜?我说:要不买点剥皮鱼吃吧,同时,我还担心剥皮鱼贵了,退而求其次的说:要不买那种比较大的剥皮鱼,应该会比较便宜;
哪知立马遭到老爸的反驳,你就是不买菜不知菜米油盐贵,剥皮鱼大的更贵,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就只能放弃吃剥皮鱼的念头了,所以剥皮鱼,它在我的心目中,排名第三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比较贵;
四、鲈鱼, 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四名;
在我心中,鲈鱼算是最贵的,25-30元钱每斤,一条鲈鱼一般都是30元钱的样子,虽说鲈鱼比较贵,但是鲈鱼的口感同小黄鱼、带鱼等海鱼比较起来,我觉得鲈鱼是最好吃的,贵有贵的道理;
什么海鱼便宜又好吃呢?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在我家餐桌出现比较频繁的、应该都能算是比较便宜又好吃的海鱼,我这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眼中,对待这到问答题的总结如下:
1、小黄鱼,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一名;
2、带鱼,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二名;
3、剥皮鱼,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三名;
4、鲈鱼,它在我的心目中,按照既便宜又好吃的标准来排列,应该是第四名;
当今的物价步步上升,许多海鱼价格都挺高,幸好,还有几种价格既便宜又好吃的。不然身在沿海地区的人,要是一日无鱼,吃饭都不香了。在我们那里,有5种物美价廉的海鱼,可能有些知名度不高,或许是因为叫法不同吧。
1、青占鱼
当地方言叫做“花仙”鱼,一斤大概10块钱左右。肉质非常厚实,骨刺少,只有中间的一条大脊椎骨。在我们那里通常是用来做“鱼饭”,指的是是“清蒸”,为什么要叫做“鱼饭”呢?
以前沿海地区居民以捕鱼为生,很多时候满载而归,那时又没冰箱可保存,怎么办呢?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清蒸后蘸着豆酱吃,把鱼当成“米饭”吃个饱,所以至今还保留这种叫法。从侧面看,说明了海鱼在当地人眼中的重要性。
当然不止只有清蒸做法,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红烧青占鱼”、“干煎青占鱼”、“豆酱煮青占鱼”之类的。
2、秋刀鱼
对于这种鱼,大家不陌生的,在烧烤摊和快餐馆是热销的食物。虽然是冰鲜鱼,但在这边市场上卖的挺新鲜的,价格不贵,7~10元一斤。记得在以前工作的地方,员工餐吃得最多的鱼类就是这货,用姜葱盐水浸泡入味,油一炸一煎,相当快速的一道食物。味道还可以,关键是便宜啊。
3、小黄鱼
长得跟大黄花鱼很像,不过价格差不悬殊,小黄鱼一斤大概是10元,有时会贵一点,有时便宜,价格上下浮动不定。像这类鱼,个人喜欢清蒸或者煮是最美味的,鱼腥味并不重,反而鲜嫩无比,肉质细腻柔美,口感无得说。有个缺点是,不能煮过熟了,不然一夹就散。香煎的话,能弥补缺点。
4、鳓鱼
俗话叫做白磷鱼,8月份那会一斤才5元,现在升到十几块钱一斤了。用来香煎最适合,鱼鳞都是酥脆的,连小毛刺也是。一人可以吃好几条,毕竟一斤有五六条,再喝的小酒,小日子赛似神仙。
5、鹦哥鱼
当地方言称为“马头鱼”,因其头部形状奇特而命名的。
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海鱼,十几年前,一斤两三块钱。如今翻了好多倍,价格在30元以上。当然是物有所值的,同样适合干煎,特点在于不用去鱼鳞,因为煎完特别香,特别酥。
此外还有几种,只记得方言叫法,不知学名是什么。比如那哥鱼、鸡腿鱼、小红鱼、螺仔鱼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
首先想到以前超市处理的黄花鱼,三四元一斤一买一大袋,回来油炸,香脆酥嫩。后在宁波居住时,常去市场购买冰鲜大黄鱼,大致二十元一斤,挑眼睛明亮鱼鳃红润的回来清蒸十分钟就可食用,鱼肉入口即化,甚至能吃出奶香的味道,一度以为是最好吃的鱼了。
来海南后,发现石斑类、珊瑚类的鱼价格实惠,普通的青斑、珍珠龙胆、龙趸等养殖活鱼也就二十多元一斤,曾在旺豪超市看到一条百斤大石斑,一米多长的大胖子呆萌可爱,真有购买的欲望,后来觉得家里冰箱放不下才放弃,不甘心的我就买了条东星斑尝尝,活鱼较贵大概一百四五十,吃刺身的话很好,不过我就吃个酸菜鱼就有点浪费了,就花四五十买了条一斤重的冰鲜红星斑。
还有红斑、青衣(野生)、苏眉、老虎斑等冰鲜价三十到五十不等,活鱼翻一倍或两倍,虽不算便宜,但还算实惠。
如果说最便宜的话,就是去渔具店花6块买一两海蜈蚣,或者海边自己翻石头找,花一下午时间钓上来的最便宜了。
比目鱼:吃比目鱼也有炖的也有炸的,不过想来想去,炸比目鱼应该就是最好吃的做法了,比目鱼是一种扁鱼,炸完之后不用怕油多余的小刺,吃起来非常过瘾。
秋刀鱼:狭长的一种鱼,最好吃的做法就是烤,也有油炸的做法,但是烤秋刀鱼简直就是为这种鱼特殊定制的做法。
鲅鱼:鲅鱼馅饺子就不说了,几乎用鱼肉做饺子都会先想到鲅鱼,鱼肉细腻没有刺,而且绝对够鲜,更关键的是鲅鱼相对算是便宜的材料。其实朝鲜的辣白菜炖鲅鱼或者红烧鲅鱼也是非常的美味。
小黄鱼:这个不用多解释,干炸小黄鱼,小黄鱼炖豆腐,几乎是个餐厅就有的卖,而且小黄鱼很便宜,一斤十块钱左右,七八条。
九肚鱼:这个鱼吃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在海滨城市这种鱼很普遍,价格也不高,但是鱼肉非常的软嫩,犹如豆腐一般,最好吃的就是油炸和红烧,鱼肉的软嫩程度真的一点不比豆腐差。
以上的几个鱼种就是我认为海鱼里面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好吃的鱼种了。
相信你都是吃过的哦。
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我们评论区讨论起来吧。
让我们一起交流做菜的经验,分享下厨的乐趣吧!
小秀私厨,一个分享简单、快乐 美食 的私厨。
说起海鱼,大家肯定以为价格多要比淡水鱼贵上不少吧,虽然大部分的海鱼确实多有点小贵,但也有几种又便宜又好吃的海鱼,今天就推荐给大家
首先推荐给大家的是:清鳞鱼
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们的俗名你要是在海边就基本听到过,海边的渔民们有的把清磷鱼叫作为,青皮,青济,柳叶青,白羔,清鳞鱼的特点是鱼油多,要是烤起来吃的话,味道更香
还有推荐给大家的就是:小黄花鱼
大黄花鱼有点小贵,所以推荐给大家小花鱼,不要小看这小黄花鱼,正是由于它还小,所以肉质要比大黄花鱼还要鲜嫩,骨刺也非常柔软,吃的时候可以连着骨头一起吃下去
最后推荐给大家就是:龙头鱼
现在龙头鱼在市场上不知道怎么见不到了,估计没啥利润,不进货了。说起来这龙头鱼是真的好吃呀,肉质不但鲜美而且多汁,骨头还又细又软,以前买上15块钱左右,就可以吃的饱饱的
这个我喜欢回答,我也喜欢吃海鲜,我也是做海鲜的。不磨叽直接讲
①秋刀鱼,型似刀,秋天捕捞,最肥的时候,口感腥,一般人不太喜欢吃,但是秋刀鱼可以秒杀一切海鱼,秋刀鱼的DHA含量最高,价格还便宜,这种鱼还都是野生鱼,繁衍能力高,属于冰鲜的。活的没有看到过…
2黄鱼,福建那边产的大黄鱼,做成的黄鱼鲞,250克的鱼,卖14/15块钱,煎着吃很好吃…
③带鱼,这个鱼好吃不贵,冷冻带鱼全国都可以吃到,就是刺多,儿童不建议吃,我一成年人上次吃了带鱼,卡住了,从此不在吃带鱼…
④鳎米鱼,也就是龙利鱼,记住这才是龙利鱼,好多拿巴沙鱼当龙利鱼的,巴沙鱼淡水的,龙利鱼刺少肉少,不过特别的鲜,我国渤海黄海有产
⑤鲅鱼,肉质肥厚,腥味大,不过做酥鱼特别好吃,骨头都可以吃了…
⑥多春鱼,鱼不大,籽不少,有名的多情鱼,雌雄同体,这鱼富含锌,壮阳补肾,不过胆固醇含量也偏高…三高人群不适合吃…
小知识…
这几种都是比较常见的,好吃的,海水鱼类…
还有超市里卖的那个银鳕鱼,切块的那种,那个不是真正的银鳕鱼,银鳕鱼去北京西南郊跟还有京深海鲜批发市场买银鳕鱼都要70到100块钱一斤,你想想你在超市里买的银鳕鱼20/30一斤的,能是真的吗!
便宜又好吃的海鱼,海边人是不是最有权利,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便宜的海鱼按照季节的不同。鱼汛的不同,每年都会有变化的。但总体来说,只要产量大的,常见的,都比较便宜。而且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
第一,应该是首选小黄花鱼,一般十五二斤,有时候可能还便宜。小黄花鱼肉质鲜嫩,细腻而且无异味。用来,炖,炸,汆丸子,包饺子,做锅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的确鲜美。
与小黄花类似的:鲮鲫鱼,香片子鱼。煎着吃也很香,就是刺多。
第二,鲅鱼食也叫“晴天烂”,因为打上来,几个小时就会变碎不成型。但这种小鱼,炸着吃特别香。还有人喜欢炖着吃,有微微的苦味,就是好这一口。
一般鲅鱼食二三块钱一斤,便宜吧?
第三,小鱼介绍的差不多了,来个便宜,实惠个大的“蛤蟆鱼”,也就是鮟鱇鱼。
别看鮟鱇鱼长得丑,但真心的好吃。软骨鱼无刺,省了挑刺的烦恼。肉质雪白,有韧劲。尤其是肝和肚,不论是酱焖还是炖萝卜,豆腐。富含胶质的鮟鱇鱼都能给你惊喜。
吃过一次高大上的吃法,用鮟鱇鱼和三黄鸡煲汤,滋味也极其鲜美。最重要的是鮟鱇鱼便宜,三五块钱一斤。花上十来块钱,够全家美餐一顿的。
最后, 还得隆重介绍一下:狗杠子鱼
狗杠子体细长,个小,无磷。肉细腻,入口即化。不论是炖,还是晾干后熥着吃。都是不错的美味。最主要便宜,十块钱三斤的价格吃鱼了!
其实个人觉得,鱼不论大小,只要新鲜就好吃。
红杉鱼,又叫金丝鱼。红杉鱼,主要生活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近海底鱼类,俗称“红三”和“瓜三”,其食法颇多,可用来清蒸、煎、配合蕃茄焖煮,或煲汤均可,其质尚算嫩滑,若用来蒸时不用刮鳞,连皮清蒸,熟后才撕开外皮,如此,食起来既原汁原味,鱼肉亦分外鲜甜嫩滑;若用来煲汤,最好先煎至金黄,才配合其他材料如豆腐同煲,如此,汤水呈奶白色,且分外鲜甜可口。
香煎金丝鱼
这是我最爱吃的做法,也是唯一做过的做法,下次有机会要试试其他的做法,看看味道如何!喜欢吃的赶紧学起来吧!3条才6元,便宜实惠好吃!
1收拾干净的金丝鱼用粗海盐腌一下,时间允许可以腌长点时间。反正是咸鱼,不怕咸的。煎鱼的时候,再把粗盐去掉
2热锅热油,鱼在下锅前,身上抹上一层薄薄的盐,这样会完整又好看。用中火煎鱼。
3煎好一面,反过来煎别一面!最后装盘
番茄煮金丝鱼
新鲜的金丝鱼 去鱼鳞,去鱼肚,擦干水分,备用;配菜 西红柿,葱;金丝鱼用盐腌制十五分钟;热锅热油把腌制好的金丝鱼,下锅慢煎煎到金就可以反面 ;继续煎别一面鱼身,煎到鱼金,鱼尾紧收时 鱼就煎好了,用盘子盛出煎好的鱼!
水煮金丝鱼
清蒸金丝鱼
便宜的海鱼我这边还真的蛮多的。
在我看来一盘不到十块钱的海鱼就是很便宜的了。
我们这小黄鱼10块钱一斤,是最小的那种,当然不是那种很大的黄鱼,大的黄鱼还是很贵的,我们这边十几厘米的都要三十多一斤,而且我们这是沿海地区,已经算是比较便宜的了。
最小的这种小黄鱼,有很多时候,都是买一斤以上都给你八块钱一斤的优惠。上次我买了十块钱的,有十五条,一盘子满满的,一个人吃的饱饱的妥妥的。
做法:
1、处理小黄鱼,我一般都去头,这样吃到的就都是肉了;
2、姜切丝,蒜切片,葱切末;
3、加少许油,姜爆香;
4、加入小黄鱼煎制;
5、煎到两面微微焦黄,然后加一勺生抽,两勺料酒,加入蒜片;
6、煮5分钟后加入葱花,出锅即可;
小黄鱼特别嫩!!!好吃!又便宜
舌苔鱼我之前也做过,是一种特别好玩的鱼,味道类似带鱼,但是比带鱼好吃多了,而且做法也特别简单。虽然单价看着不太便宜,但是两条也就八九块钱的样子。
1、处理舌苔鱼,从头部往下撕,两面都可以撕下来,我一般都去头,这样吃到的就都是肉了;
2、姜切块,葱切末;
3、加少许油,姜爆香;
4、加入舌苔鱼煎制;
5、煎到两面微微焦黄,然后加一勺生抽,两勺料酒;
6、煮5分钟后加入葱花,出锅即可;
舌苔鱼好吃!又便宜
其实做法都差不多~
海鱼怎么样养殖不容易死和长得快!说的好或提义有价值的另外加200分!
鱼中贵族-海南马鲛鱼
中国人过春节讲究好意头,希望“年年有余”,餐桌上一定要鱼。在海南,春节必备的一道菜就是香煎马鲛鱼。
马鲛鱼,海南话称“黑鱼”。过年买马鲛鱼,是海南人的一个传统,春节年夜饭上,马鲛鱼是文昌鸡之外最重要的一道菜。
鱼类生活在水中,无论淡水或海水,水生环境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影响鱼类的生理、生态平衡,水生环境存在多种多样的可变因素,如果这些可变因素超过鱼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即可使鱼体致病或危及其生存。 海洋的理化因素,如温度、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水流、水压等,了解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是搞好海水鱼养殖生产的科学依据。
(一) 水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差约01~1℃。各种鱼类都有其耐热的上、下限及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鱼类的摄食、呼吸、消化机能旺盛大、代谢作用增强、生长迅速。超过了适温范围,可导致代谢作用失调,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 根据鱼类对温度的适应情况,可分热带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热带性鱼类适宜较高的水温(25~30℃),但不耐低温,15~30℃以下难以生存。石斑鱼多栖息于热带和温带底质多岩礁的海哉,其最适水温为24~30℃,但各种石斑鱼之间有差异,如鲑形石斑鱼半数致死温度的上限是385~395℃,下限是115~130℃ 。赤点石斑鱼等的适温是22~285℃,水温超过32℃即失去平衡,赤点石斑鱼322℃即易死亡。32℃是这些石斑鱼的上限,其下限是15℃,15℃时鱼体失去平衡,停止摄食,不活动,水温降到14℃时,体弱者和点带石斑易死亡,尤其泰国和菲律宾产的点带石斑不耐低温。
(二)盐度
水中的溶解盐类因水体而异,其分类标准也不一致,一般把盐度31~41‰的水称为海水或碱水,而∠05‰的水为淡水。
鱼类对于不同盐度的水哉,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机制,但只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超越此范围即可影响其生存。根据鱼类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分广盐性和狭盐性两类,赤点石斑、黑鲷等属于广盐性鱼类,耐受盐度的变化较大。石斑鱼生活在浅海港湾,盐度在11~41‰均可适应。
三) 溶解氧
环境中的溶解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的生长、食物转化以及养殖场的养殖容量。大多数鱼类不能直接吸收大气中的氧,而适应用鳃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进行气体交换。
海水中的溶氧量与水温、盐度有关,大气中氧的溶入速度,一般与水温、盐度反比,与大气压成正比。海水中一般都含有饱和的溶解氧,鱼类不致缺氧,但在局部特定情况下,水层也可以发生缺氧,如鱼排太密集、水流不畅或滞流(平潮)时,天气闷热,阴天密云或雷雨前,网箱孔被附著物堵塞,放养密度又高,有可能造成养殖区局部缺氧。场地老化,底层有机物沉积,也可造成底层缺氧,使底栖动物和底层鱼类窒息死亡。一般溶氧量在3毫克/升时鱼摄食量下降,2毫克/升时停止摄食,呼吸困难,鱼群浮头或有呕饵现象。充足的氧量是鱼类生活所必须,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经常注意网箱内外水域的溶氧量,鱼类如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便会出现摄食减少,代谢率降低,生活机能减弱,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为宜。青石斑08468mg/L出现浮头。
四) 氢离子浓度
水的氢离子浓度即水的酸碱度,以PH值来表示,分成14等级,[H+]浓度为100纳摩/升(nml/L)=pH7为中性,[H]浓度大于100纳摩/升即pH小于7为酸性,[H+]浓度小于100纳摩/升即pH7大于7为碱性。PH值的变化,受水中二氧化碳、溶解氧、溶解盐类和盐度等水质因子的影响,主要由于水中的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碳酸氢盐的比例而定,一般二氧化碳越多,pH值越低,相反,二氧化碳越少,pH值增高。
氢离子浓度对水质、水生动植物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各种鱼类有其最适的pH值范围,多数鱼类适应pH值为70~85范围内,偏向弱碱性环境,石斑鱼真鲷的适宜范围pH值为68~80,pH值小于5或大于95使鱼致死。酸性水体,可使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H+]浓度上升),使一部分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受阻,减低血球载氧能力,导致血液中氧分压变小,即使周围水中含量仍高,鱼类也会因此而缺氧,代谢功能降低,生长受抑制。因此长期处于酸性水中,可使鱼体衰弱,或易于感染而导致诱化疾病。
海水是氢离散浓度变化最好的缓冲剂之一,末污染的海水,pH值为785~835,适合鱼类生长发育。
(五) 水流
海水鱼类养殖场为了要保持良好水质,清除积累在网箱内的氨氮(NH3-N)等代谢废物及网箱底部积累和残饵
和分解产生的硫化氢(H3S)等有害气体,养殖场所应保持有充足的潮流或海岸水流产生的运动水流进出网箱,冲洗鱼排场地,以保证网箱内处有高的溶氧量,这对高密度精养的网箱养鱼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潮流或海岸流过强也是不适宜的,因鱼类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能量以维持自身稳定,影响到鱼的生长率,一般认为,海湾浮式网箱养殖适当的流速是:网箱内为01~02米/秒,网箱外的流速要求为03~05米/秒。网箱网孔在75~505毫米之间的网箱内溶氧量约在50%饱和度以上。沉式网箱养殖要求有较高的朱流速,宜在075~10米/秒间,适合于较大网箱养殖耐急流的海鱼。
水流交换不良的港湾是不适宜进行网箱养殖的,因它不符合精养的基本要求,限制了每单位养殖水面的放养密度和水的自净能力。具体区域能承担的生物总量,取决于水流的交换情况,受潮汐影响很小时,水流交换就受限,难以进行高密度精养。
在网衣附著物增多,网目堵塞的情况下,网内流速减小,交换量也减小,为了保持箱内充足的溶氧量,经常定期清洗网箱就非常必要。
(六) 水压
水压是指海洋中其中一点的压力(P),即某一水深处的静止压力,可用水柱的重量作用于1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力来表示。这一点单位面积上水柱的重量,等于海水深度(h)与海水密度(p)及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即P=pgh(单位):达因/平方厘米或巴)。1巴=106达因/厘米2,定每平方厘米所受的压力为100万达因时为1巴。海洋学上常采用分巴为实用单位,即1分巴=1/10=105达因/厘米2。
每增加水深1米,通常压力增加1分巴,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鱼在100米深水中,鳔内的压力约为10个大气压,在2,000米深度曾发现有气鳔的鱼类,其鳔内即有200个大气压力。当鱼类由浅层进入较深层时,气鳔需加入气体以保持中性浮力。深海中的鱼类长期栖息在大压力下,骨骼变薄而疏松、富弹性,骨骼与骨间的连腱也较疏松而易于分离,鱼类两侧肌肉松弛不发达,口大、胃的伸缩力强,肠内和血液内的溶解气体很多,所以被捕到水面时,压力骤减气体膨胀,常使肌肉血管破裂,内脏翻出口外,眼球由眼眶内突出而死亡。
海洋中生物都有对一定水压的适应性,生活在高水压的鱼类到低水压就不易生存,同样,生活在低水压的鱼类到不适宜生存于高水压处。当捕捞深水鱼类急剧上升时,水层变化快,鱼类来不及排气,待鱼到表层时,鳔,人气体压力大大超出表层水压和空气中压力,压力骤减鱼鳔膨胀,可把体腔中的胃挤出口外,如从深水捕起的黄花鱼即可发生此在现象。石斑鱼从深水处(水深在8米以上)捕起,由于压力骤减也可发生鳔充气腹部鼓起,渔民一般用竹针或注射针放气后暂养,这类鱼种有创伤,不宜立即做长途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