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白条鱼的水质有什么要求
养白条鱼的水质不高,属于初级淡水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虾类,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白条鱼喜群居性,游动时在水面形成较大面积的圆长旋流形,也有流柱形,一遇较大响动,瞬间沉入水下。在南方地区,活动最为频繁的尤以春末至晚秋这一时期为盛,规律是在气温高、气候佳的清晨,太阳未升起时,就大群游动于湖库的宽敞水面,并且多在距岸较远的深水区;而到了午时,白条鱼又多沉入水的中下层,至傍晚时分,又复现早晨水面活动的热闹场景。在气温高的中小雨天,白条鱼也会喜欢浮于水面跳跃游窜。
1、水温:一般热带鱼20~32度。水草18~28度。一天变化不得超过4度。 加温时一天2~3度为宜,治病时加温至30度。
2、放鱼:换环境时第一周最危险。适温30分钟,整袋浸泡。混水20分钟,让鱼自己游出来。
3、养水:最重要,培养菌态,稳定水质。最少一周,最佳一个月。为了让生态维持平衡,增加新鱼以每个月 5 条为宜。
4、菌肥: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养鱼,不但能促进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小动物加速繁殖,且其中的有效菌可促进各种有益菌种的扩繁。此外,菌肥中的有效活菌还可促进水中饲料残余物和排泄物分解,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5、加水:天然水最佳;其次为自来水加水质稳定剂;再其次自来水静置或打气三天,不可超过七天。
6、开灯时间:连续6~8小时。过多、强:容易使水质优氧化,水变绿色,长青苔,藻类。过少、弱:水草光合作用不足,长不好。水草面积约占底面积15~20%。
7、维持满水位,既美观,又不会水花四溅,降低水流声。不可使水位降低超过3厘米,这会让水质变化过大,较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