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淡水石斑鱼吃什么饲料

   2023-04-29 互联网艺莲园301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以添加植物蛋白原料。一般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

小溪石斑鱼喜欢吃什么

石斑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绝大多数为肉食性,主要以其他鱼类、甲壳类及头足类为食。

但也不乏一些滤食性的石斑鱼类,如副花属(Paranthiasspp),它们有着密集的鳃耙,可以过滤水中的桡足类(Copepods)、被囊类(Tunicates)、端足类(Amphipods)及鱼类、腹足类的幼体等浮游生物为食。

石斑鱼的捕食策略同样因种而异:一些主要捕食鱼类的种类如鳃棘鲈属(Plectropomus)和侧牙鲈属(Variola)鱼类通常会在礁石或浅滩附近巡游,以求主动搜寻猎物。

另一些种类如加勒比九棘鲈(C cruentata)、豹纹九棘鲈(C leopardus)等则擅长躲避在珊瑚及岩礁中,伏击过往的鱼类及甲壳类。典型的石斑鱼类外形口大头大,这使得它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的水形成负压,并顺势将猎物吸入口中,其口中具有众多向内的小尖齿可防止猎物从口中逃脱。

一些石斑鱼类还被记录有和裸胸鳝或其他鱼类合作捕食的行为,如蠕线鳃棘鲈、豹纹鳃棘鲈曾被观察到与爪哇裸胸、波纹唇鱼等合作捕食,石斑鱼类通过鱼体摆动及“点头”等动作,指引合作者参与捕食  。

扩展资料:

形态

石斑鱼属于辐鳍鱼纲,身体肥厚,口部大,并不适宜长途迅速游泳。石斑鱼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一百公斤也不足为奇;不过石斑鱼的种类颇多,体型大小也各有差别。

它们会把猎物吞噬,而不会用口把猎物逐片撕开;这是因为它们的颚没有很多牙齿,可是在咽头里的牙板可以碾碎食物。它们习惯等待鱼、章鱼、螃蟹、龙虾等猎物靠近,而不会在广阔的水域追逐猎物。

经济利用

由于很多种类的石斑鱼都是重要的食用鱼,因此现在鱼商养殖了不少的石斑鱼;而在深海钓鱼活动中,石斑鱼是很受欢迎的鱼类。一些体型较小的石斑鱼种会被养在水族馆里,但它们的生长速度其实也非常快。

一种名为鞍带石斑鱼的鱼可以长得非常巨大,曾有报导说有鞍带石斑鱼长得足以把泳客或水肺潜水员吞噬:当英国作家亚瑟·C·克拉克于斯里兰卡海岸潜水时,发现了一条二十英尺(约6米)长、四英尺(约12米)厚的石斑鱼,生活在一个下沉了的浮台里。

1970年代一本水肺潜水杂志记载了一宗事故,一个潜水员在加州潜水的时候被一条巨型石斑鱼完全吞噬,该鱼试图用咽头牙板将该潜水员压碎,幸好只能压凹其氧气筒,随后把该潜水员吐出。要吞噬一个使用开放式呼吸系统的水肺潜水员,石斑鱼的喉部至少要张开到两平方英尺(约02平方米)。

鞍带石斑鱼通常不会长到这么大,因为如果要躲避鲨鱼的攻击,它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庇护所;不过随着远洋渔业延绳钓使鲨鱼数量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改变。(最近有报导称猎杀鲨鱼使石斑鱼的数量上升,因此鹦哥鱼的数量也随之下降,导致珊瑚礁里的藻类生长过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石斑鱼

石斑鱼吃什么食物

石斑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饲料是新鲜度很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器将小杂鱼切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喂食。由于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摄食系数在5-12之间波动。蓝圆鱼参的摄食系数较低,眼鱼的摄食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益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如柔软度、色泽、口感等。他们喜欢软颗粒,轻而亮的饲料,颗粒太好时会呕吐。它们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喂小杂鱼到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在喂配合饲料之前要进行饲养驯化。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斜带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含量分别为51%~55%和987%。如果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脂肪含量,更多的蛋白质可以用于鱼类生长,而不是作为能量物质消耗,可以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以鱼粉为主要蛋白质的湿颗粒饲料用于养殖小型鱼类和鱼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佳。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作鲑鱼和石斑鱼干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以50%为最佳。石斑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物种间差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98:91:77:52:50:49:48:31:26:10。该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点带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mol/L~99mol/L和10mol/L~96 mol/L,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在岩石和礁石之间有关,它们的视觉功能退化,而嗅觉功能相对发达。为石斑鱼嗅觉引诱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斜带石斑鱼对饲料粒度有特殊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应小于6mm,颗粒过小,食欲不高斜带石斑鱼每年有两个摄食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月,第二个高峰在8月。水温在22-30℃之间时,鱼更活跃,吃得更多。水温降至19℃以下,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所以在摄食高峰时可以增加摄食量,但不能为了追求生长速度而盲目增加,否则会增加石斑鱼肝脏和肠道的负担,导致肝胆肠道疾病。

石斑鱼的生长与摄食频率有关。饵料排空时间约为36小时,间隔48小时投喂可大大提高饵料的摄入和利用率。生产实践表明,石斑鱼生长快,净产量高,成活率高,饵料系数低,摄食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6:00-7:00或下午6:00-7:00太阳下山前。石斑鱼的摄食状态决定摄食量,投得多凶,投得少或不投就差;每次喂的时候,分批次慢慢摊,吃完上一批饲料再喂下一批,直到吃饱了不吃为止。千万不要一次将饲料倾倒入水体,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或者出现大鱼吃小鱼,喂食不均匀的现象。投饵要注意定点、定时、定量的原则,池塘养殖要设置投饵表,提高利用率,便于清理残渣,保持良好的水质。

石斑鱼是食肉的,主要以各种蛋白质食物为食。刚刚下塘的石斑鱼幼苗一般是以浮游动物为食,如轮虫、水蚤等,长到一定大小后就以鱼糜、蚯蚓为主,后期转为人工饲料为主,使用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混合饲料。

石斑鱼吃什么东西

1、高蛋白食物

石斑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食肉鱼类,主要以各种高蛋白质含量的肉类为食,且在幼生期时就已经开始食肉捕猎小型的动物和昆虫,因此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饲料来喂养石斑鱼,才能让其肉质鲜美,生长迅速体型健壮。

2、幼鱼喂食

刚刚下到鱼池中的幼年石斑鱼由于体型过小,暂时是无法进食过大的饵料的,因此主要是为水体增施一些肥料,培育出轮虫、水蚤等小型的水生浮游动物,这样石斑鱼就能够以这些浮游动物为食,顺利的成长到能够捕食幼虫的体型。

3、饵料转变

当石斑鱼的鱼苗长到了2厘米以上之后,就可以开始投喂鱼糜、蚯蚓、蝇蛆之类的蠕虫类动物性食料了,当然线虫或是经虫只要经过了干制的处理,也是可以投喂的,3-5天之后转为搭配部分人工饵料投喂,逐步增加人工饵料的比例。

4、人工饵料

人工的饵料配比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模板可以参照,一份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需要在大约一半左右,而其中要有一半是动物性的蛋白,比如肉糜或鱼块,剩下的则是大豆一类的植物性蛋白,定时定点定量的为石斑鱼进行投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