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我养的鱼身体上有一些白色的脏东西是不是鱼生病了?

   2023-05-01 互联网艺莲园456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金鱼常见病浅谈金鱼常见疾病一、 口丝虫病本病由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 necatrix)所引起,易发生于春、秋季水温在15至25℃时,大量寄生于体表时造成粘液分泌增加,形成乳白色附着物,又称白云病。病鱼常呈现行动迟缓,群聚于池塘角落不动,似昏睡状,故又称昏睡病;鳃部大量寄生时,增生的粘液阻碍鳃的气体交换功能,鱼只常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可使用福马林(Formalin)或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食盐药浴处理。二、 粘液孢子虫病金鱼的粘液孢子虫主要寄

鱼缸里有白色絮状物怎么引起的,家里鱼缸的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1鱼缸内的白色絮状物可能是由于鱼儿吃的太饱导致的,鱼儿太饱分泌出的蛋白水,蛋白水就会产生蛋白虫。

2当鱼儿得了水霉病后,也会分泌出白色的絮状物。

3而在新开缸的前三个月,缸内一般也会附着白色菌膜。

4鱼缸有白色絮状物的原因如果在饲养鱼的过程中,出现鱼缸里有白色絮状物的情况。

5可能是给鱼儿喂食过多时,鱼儿就会分泌出蛋白水,而白色的絮状物可能就是蛋白水产生的蛋白虫。

6但如果鱼儿受伤或者是鳞片脱落,那么鱼儿就有可能会因为水中细菌侵入鱼体,而患上水霉病,当鱼儿患有水霉病时,身上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物。

7而新买的鱼缸或者是鱼缸内的装饰物在放入鱼缸的前三个月,上面也会附着一些白色菌膜,但这种菌膜一般不会对缸内的鱼儿有任何影响,并且也不长时间存在。

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这不是白点病,而是水霉病,我想你应该是用水族箱养地鱼吧,你要把病鱼单独放在新水里加温到30度放专用盐(水稍微有点咸即可)养3天左右即好(本人经验)。如是水族箱需要白天温度稍高时将顶盖打开。

提起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另外,还有人想问鲤鱼死后身上有白色絮状物还能吃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昨天刚买的5条鱼死了2条,一条身上有白色絮状物,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1、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白点。水霉。还是绒毛?都有可能。先确定是这三种哪一种。再确定是什么鱼才能对症下药。乱下药很容易把鱼折腾死。鱼死了被一层白色包裹。

2、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鲤鱼死后身上有白色絮状物还能吃吗

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质,就不要吃了,这鱼是病死的,那白色絮状物是菌丝。

3、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昨天刚买的5条鱼死了2条,一条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水霉病药浴打氧每天20分钟连续3天可痊愈鱼身上一层白雾怎么办。

另问你买的什么鱼?有些小鱼治不活的。

新买的鱼必须药浴才能和原来的鱼合缸

4、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金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养金鱼,是个细活,换水补养的同时,还得地方各种病害的发生。需要动手操作的活计咱不怕,可金鱼一旦生病了,就让人又担心又头疼。

这不,金鱼身上慢慢长了白色絮状物,就是个例子。有的朋友刚开始不在意,过几天却发现这些金鱼逐渐没了活力,直到一命呜呼。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怎么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水质出现了问题么?

NO!这和水质关系并不大。这是病,得治!

该病的专业名字叫水霉病,顾名思义,金鱼在水里发了霉(挺形象的),通俗名字叫白毛病(更形象生动)——金鱼身上长白毛。鱼身上有粉色絮状物。

小小金中游,难免会擦伤碰伤,身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水中的细菌就乐开花了:天赐良机啊!开始各种侵染,在伤口处繁衍不止,久而久之,就会在伤口周围形成白色絮状物。蓝上有白色絮状物。

不过,这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金鱼发病初期,受伤部位会,并逐渐增多,同时伴随有红肿现象。发展至后期,伤口处伸出许多棉絮状灰白色菌丝并出现、坏死、溃烂。

金鱼生病后,肯定感觉各种不舒服啊(和我们人类一样滴),经常表现出各种烦躁不安,活动异常,可以用“上蹿下跳”四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同时,食欲减退,什么都不想吃,衰竭而死亡。

昨天刚买的5条鱼死了2条,一条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说它是因为病死的没问题,说它是累死的也行,饿死的问题也不大。

反正凉凉的原因,都是因为水霉病造成的。

一旦发现金鱼身上出现了白色絮状物,不要犹豫不要慌张,一定是水霉病(白毛病)。

1、及时换水,减少水中的病原菌数量,阻断感染源;死鱼身上有白色绒毛。

2、往鱼缸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和食盐混合物,起到杀菌的作用,同时,用15瓦的紫外线等每日照射数小时,杀灭细菌。夏天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5、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上有一层白膜是怎么回事

你的鱼可能两种情况(此两种情况都有白色絮状物长在鱼身):

1感冒:由于温差大变化(骤然换水或24小时内温差超过4℃)引起的。症状为鱼鳍收缩,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颜色变淡,沉底不动。先把加热棒调到26-28℃之间,恒温(不要关闭),然后加入1%养殖盐(每斤水加一斤盐)或者1%小苏打;同时傍晚开始打照灯,到22点后再熄灭,甚至通宵亮着,直到康复。鼠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2水霉病:春季梅雨气候或光照不足引起的细菌病。身上长出白色絮状物,有絮状物的部位逐渐溃疡,而且絮丝越来越厚,鱼不能动,死亡。用5~10%涂抹患处,或者66毫升溶入一升水中,把鱼放进去浸洗3-5分钟;用千分四到五浓度的食盐水和千分四到五的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鱼缸,把鱼放回鱼缸,加入一点孔雀石绿作为愈后就行。

注意:用法注明“或者”的为二选一;没有注明的为先后次序;“和、加”等字则是一起使用。

以上就是与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相关内容,是关于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的分享。看完鱼死了身上有白色絮状物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鱼生 上有 病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