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鱼缸里养鲟鱼怎么喂

   2023-05-01 互联网艺莲园33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准备一个透明美观、大小适中的鱼缸,将自来水暴晒一天再注入,水温保持在13-25℃为宜,将鲟鱼放进去。2、一天喂2-3次食,投喂小虾、红虫、海藻为主,需定时处理食物残渣。3、鲟鱼不耐低氧以及鲟鱼粪便重易沉底,所以要经常换水和清洗鱼缸。扩展资料:鲟鱼栖息在水体中下层。海河洄游性和江河定居性的种类,在产卵期均向河上游移动。冬季多在河道或近岸深水处。仔鱼期一般食浮游生物。幼鱼期多以底栖的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小型鱼虾及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成鱼期食底栖动物或动植物渣滓,铲鲟则仍

鲟鱼好养活吗,怎么养

鲟鱼是比较好养的一种鱼,它们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都不高,只要能保证环境稳定,它们就可以正常生长。虽然它们的食性比较窄,但是可以吃的食物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所以鲟鱼属于比较好养活的一种鱼类。虽然它们对食物和环境的要求都不高,但是它们对氧气的需求量是比较高的,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持续给它们打氧。

一、鲟鱼好养活吗鲟鱼好养活,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且适应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只要饲养者可以保证它们生活的环境稳定,它们就可以正常生存。虽然它们食性较窄,但是可以投喂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所以养殖也是比较简单的。

二、鲟鱼怎么养1、空间:鲟鱼属于体型偏大的一种,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充足的活动空间。如果是用鱼缸养殖的话,需要准备一个大于它们体型1-2倍的鱼缸。如果是池塘养殖,密度也不能过高。

2、水温:鲟鱼可以耐低温,但是无法接受太高的水温。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正常情况下,水温在20-25℃之间最合适。当水温超过25℃的时候,它们就会产生不适。当水温高于35℃的时候,它们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3、水质:鲟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将PH值保持在70-80之间。平时只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就可以。

4、喂食:鲟鱼是偏肉食性的鱼类,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给它们投喂一些红虫、蚯蚓、水蚤、水蚯蚓等食物。也可以投喂一些合成饲料,但是需要搭配动物饲料一起投喂,才能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

鲟龙鱼怎么养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鲟鱼该怎么饲喂?

养殖鲟龙鱼时,需要在水源充足且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立鱼塘,且鱼塘中要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而且在投放鲟龙鱼苗前,需要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而且在给鲟龙鱼投喂时,可以给其提供小鱼虾、螺蚌肉和蛋黄等饲料。

鲟龙鱼如何养殖

1、建立鱼塘

养殖鲟龙鱼时,需要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立鱼塘,且鱼塘的面积要为50-300平方米不等,水深最好在20米至22米之间,而且鱼塘底部的淤泥要小于10厘米,以免鲟龙鱼生长不良。

2、消毒处理

养殖鲟龙鱼时,需要在池塘中安装良好的进排水系统,有助于鱼类生长,而且要在投放鲟龙鱼苗前,往池塘中泼洒生石灰或者漂白粉药剂,消灭池塘里的病菌和寄生虫,并且在淤泥里施加腐熟的农家肥,为鲟龙鱼提供食物。

3、饲喂管理

饲喂鲟龙鱼时,需要每天投喂两次,可以在每天早上6-7点,和每天傍晚7-8天进行,而且要在给鲟龙鱼投喂时,可以给其提供螺蚌肉、小鱼、小虾、蛋黄、红虫等饲料,满足鲟龙鱼的营养需求,使其快速生长。

4、饲养方法

饲养鲟龙鱼时,需要每半个月往池塘里投放一次酶制剂,提高鲟龙鱼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能力,而且要每隔一个月更换一次池塘里的清水,且每次换水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帮助鲟龙鱼快速适应新环境。

鲟鱼苗开食后即可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在大规模生产时成活率往往难以保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刚开口摄食的鲟鱼苗多用活饵(浮游动物或切碎的水蚯蚓)投喂。经过30天左右的喂养,鲟鱼苗可长到体长38-94lcm,体重05-39g的规格,成活率可达60%以上。但由于活饵来源困难,价格较高,因此鲟鱼苗用活饵培育大约30天后,即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人们已经成功地用配合饲料把鲟鱼养成商品鱼上市。

鲟鱼的配合饲料可以是硬颗粒饲料。实践证明,鲟鱼更喜欢比较软的饲料,特别是在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阶段。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的关键技术是把摄食活饵的鲟鱼苗驯化转食人工配合饲料。要想驯化转食获得理想的结果,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适当的驯化时机。如果驯化时间过早,虽然这时稚鱼的遗传可塑性较大,驯化需时较短,但由于稚鱼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容易造成培苗成活率低,而驯化时间太迟,又会给驯化增加难度,延长驯化时间。实践证明,用活饵把鲟鱼苗培育到体重1克左右开始驯食配合饲料效果较好。

(2)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在溶氧和其它水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较高的放养密度可增加鱼苗和饲料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驯化成功。在有一定水交换量、中央排水的圆形鱼池中驯化效果较好,鱼池的水深控制在20-40厘米,鱼苗的放养密度可达400-500尾/平方米。

(3)保证饲料的质量。鲟鱼是一种底栖被动摄食的鱼类,嗅觉十分灵敏,对饲料气味有极强的记忆力。因此,配合饲料除了要满足鲟鱼的营养需求外,添加一些用作开口饲料的活饵作引诱剂,驯食效果更为理想。

 
标签: 鲟鱼 鱼缸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