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罗氏沼虾养殖条件是什么?罗氏沼虾养殖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2023-05-01 互联网艺莲园643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罗氏沼虾的养殖场地需要建设在地形稳定、平坦、水电便利的地方,虾池的土壤主要以黏性壤土为主,有一定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沙土容易渗水,且水中的饵料生物不能正常生长,不适合用来养虾。罗氏沼虾养殖十分普遍, 一般为单养,在池中加放网片、竹枝,种植水生植物等,以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随着 科技的发展,养殖罗氏沼虾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人们利用塑料大棚提早暂养虾苗,让幼虾早下塘,延长养殖周期。由于罗氏沼虾对水温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可以早育苗。虾苗淡化后,进行塑料大棚暂养培育。这样做

罗氏虾正确养殖方法 罗氏虾怎么养殖

1、选好塘口 要求池塘面积8~10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2米以上,坡比1:25。池中央开一道4~6米宽的集虾沟,以便捕涝。根据养殖规模,采用高灌低排工艺建好进排水系统。

2、种苗培育

(1)养殖两茬罗氏沼虾法:3月下旬至4月上旬购进早繁罗氏沼虾苗,利用塑料大棚强化培育,力争6月中下旬虾种规格达到3厘米;5月中下旬购进罗氏沼虾苗专池培育,到8月中旬前后虾种规格达到3厘米,供后茬放养。

(2)前茬养罗氏沼虾,后茬养青虾法:5月中下旬购买罗氏沼虾苗放养;6月上旬在培育池设置网箱放养抱卵青虾,专池培育青虾苗,9月底虾种规格达到3厘米左右。

3、合理放养

(1)养殖两茬罗氏沼虾:前茬每亩放养虾种08~1万尾,后茬每亩放养1~25万尾。

(2)前茬养罗氏沼虾,后茬养青虾:罗氏沼虾每亩放养2~25万尾。放养前做好虾池清塘消毒、培育基础饵料、移栽水草等工作。选择晴天上午放养,注意温差不宜过大。

4、饵料投喂 投喂专用配合饲料。养殖罗氏沼虾,以投喂系列配合饲料为主,适当增加小鱼虾。投喂饲料以傍晚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左右。白天饲料投在深水区,夜晚投浅水草丛中,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日投饲量罗氏沼虾为在池虾体重的5%~10%,青虾为35%。

5、水质管理 5~6月,虾苗或虾种放养初期,保持池水深08米。7~9月高温季节,将池水加满。秋季多阴雨闷热天气,应根据水质状况,7~10天换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1/3。平时加强水质检测和巡塘。

6、适时起捕 两茬罗氏沼虾,前茬虾8月起捕,后茬虾10月初起捕。一茬罗氏沼虾,一茬青虾,罗氏沼虾自8月中旬开始捕大留小,分期分批上市;青虾于第二年5月起捕上市。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塑料大棚暂养的方法,选留部分罗氏沼虾商品虾到春节前后价格高时销售。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温室罗氏沼虾的养殖细节?

1、选好塘口 要求池塘面积8~10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2米以上,坡比1∶25。池中央开一道4~6米宽的集虾沟,以便捕涝。根据养殖规模,采用高灌低排工艺建好进排水系统。

2、种苗培育 ,养殖两茬罗氏沼虾法,3月下旬至4月上旬购进早繁罗氏沼虾苗,利用塑料大棚强化培育,力争6月中下旬虾种规格达到3厘米;5月中下旬购进罗氏沼虾苗专池培育,到8月中旬前后虾种规格达到3厘米,供后茬放养。前茬养罗氏沼虾,后茬养青虾法,5月中下旬购买罗氏沼虾苗放养;6月上旬在培育池设置网箱放养抱卵青虾,专池培育青虾苗,9月底虾种规格达到3厘米左右。

3、合理放养 ,养殖两茬罗氏沼虾:前茬每亩放养虾种08~1万尾,后茬每亩放养1~25万尾。前茬养罗氏沼虾,后茬养青虾,罗氏沼虾每亩放养2~25万尾。放养前做好虾池清塘消毒、培育基础饵料、移栽水草等工作。选择晴天上午放养,注意温差不宜过大。

4、饵料投喂,投喂专用配合饲料。养殖罗氏沼虾,以投喂系列配合饲料为主,适当增加小鱼虾。投喂饲料以傍晚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左右。白天饲料投在深水区,夜晚投浅水草丛中,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日投饲量罗氏沼虾为在池虾体重的5%~10%,青虾为35%。

5、水质管理 5~6月,虾苗或虾种放养初期,保持池水深08米。7~9月高温季节,将池水加满。秋季多阴雨闷热天气,应根据水质状况,7~10天换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1/3。平时加强水质检测和巡塘。

6、适时起捕,两茬罗氏沼虾,前茬虾8月起捕,后茬虾10月初起捕。一茬罗氏沼虾,一茬青虾,罗氏沼虾自8月中旬开始捕大留小,分期分批上市;青虾于第二年5月起捕上市。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塑料大棚暂养的方法,选留部分罗氏沼虾商品虾到春节前后价格高时销售。

说一下罗氏沼虾成虾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罗氏沼虾是近几年养殖较多的淡水名特优品种,深受城乡居民欢迎。但罗氏沼虾为热带虾类,放苗水温要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同时成虾的最低临界水温为14摄氏度,故常规养殖必须在10月上旬干池起捕,因此造成了上市时间相对集中,价格较低,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罗氏沼虾均衡上市,可通过建温室大棚,采用加温办法,与露天常温池塘配套,每年4月用温室大棚育苗,待室外水温上升到20摄氏度时,放入露天常温池中养成,提早40天左右供应市场。从10月份开始利用育苗温室大棚暂养成虾,推迟成虾上市时间,直至元旦、春节前后,使罗氏沼虾由集中上市为均衡上市,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配套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罗氏沼虾早繁苗培育。早繁苗育苗池与露天池养殖面积比为1:10,水深1—1.5米,通过加温,将水温控制在22—30摄氏度,水中放养些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供虾苗栖息隐蔽,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早繁苗放养,要求淡化后继续培育一天以上,规格0.6—1厘米,一般在4月上旬放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尾以内。饲养前期投喂蛋黄,每万尾投熟蛋黄一个,用80目筛绢过滤,每天喂3—5次。后期投喂幼虾配合饲料,培育期内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温稳定。经过40天左右的强化培育,体长可达2厘米以上。当外界水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时,可出池供露天池塘养殖。

二、商品虾温室大棚保温暂养。利用早繁苗育苗池塘,在9月中下旬进行清塘消毒,适当施肥培育天然生物饵料,并覆盖好塑料薄膜,当外界水温降至20摄氏度左右时,选择优质健壮、体形完整、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沼虾暂养入池。入池前每立方米水体用0.9克孔雀石绿和2克福尔马林液浸浴虾体10—15分钟,以防止病原体带入暂养池。暂养密度每平方米控制在1公斤以内。虾入池后,水温应保持在18—22摄氏度,溶氧要求在3毫克/升以上,并适当投喂颗粒饲料,使虾保持不掉膘,以提高暂养成活率。

罗氏沼虾养殖区早些年仅局限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近年来,其养殖区以由原来的两广、福建、讲、浙、沪扩展到河北、河南、四川、辽宁和宁夏等北部省区也开始试养,并出现了不少高产报道。虽然各地因气候的差异而采用的技术措施有所不同,但其养殖的基本方法是相似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放养时间的确定和养殖模式的选择,各养殖模式则采用各自的管理方法。

一、放养时间的确定:罗氏沼虾原产热带,不耐寒,放养时间太早易被冻死,放养时间太迟,会缩短养殖周期影响产量。各地应根据实际气候条件确定放养时间。海南、广东、广西可在4月中下旬,福建、江西在5 月上中旬,湖南、湖北、安徽和江浙沪一带则宜在5月中下旬。原则上是水温稳定在18℃以上方可投苗。

二、两种基本养殖模式及其具体的管理措施  这两种基本模式是池塘单养和池塘虾鱼混养

1、池塘单养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养虾模式,亩产高同时技术要求也高,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虾池建造:养虾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饵料来源丰富、交通和供电便利的地方。每只虾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子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坡比1:25,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一侧略有倾斜,便于排干池水,池子要求不渗漏。虾池的建设规模可视经济状况、养虾数量、饲养管理水平以及场地自然条件决定。要建设好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旱涝保收。塘边保持有一定的水草,利于栖息隐蔽和遮阴,又能减少相互残杀。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做好虾池的清塘消毒。新开虾塘须暴晒2—3天后再进水;老虾塘需清除过多的淤泥,整好池埂池坡,检查渗漏情况。新老虾池都要严格池消毒,并严防野杂鱼和敌害残留在池中。其次是陪肥水质,清塘后10—15天,药性消失即可进水。同时每亩施有机肥70—80千克,用以培养浮游动物,经过7—10天后,水色转深,池中有大量浮游生物出现,即可放养虾种。

虾种放养:虾种放养密度视虾池条件、所具备的技术基础以及成虾所需达到的亩产计划而定。如计划亩产75千克以上,则每亩可放规格3—4厘米的虾种08—1万尾,或放淡化虾苗12—15万尾;若计划亩产在75千克以下的,每亩可放规格3—4厘米虾种06—08万尾,或放经过淡化的虾苗08—12万尾。

饵料投喂:在池养条件下应以人工投喂为主,饵料的主要种类有螺蚬、贝肉 、蚯蚓、鲜鱼肉等动物饵料,花生、麦粉等谷物饵料和切碎的新鲜蔬菜等植物饵料。由于罗氏沼虾对饵料的要求较高,幼虾饲养期饵料蛋白量要求为35—40%,成虾期饵料蛋白量为25—30%。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制成大小适口,配方科学的颗粒饵料投喂。虾料的投喂要做到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日投喂量约相当于虾体重的5—7%,但要根据虾体重的变化来确定。上午投喂量占全日饵量的30%、上午占全日饵量的70%。

追肥:为保证天然饵料的形成,要定期泼施肥料,使水质具有一定的肥度;一般每半个月施1次猪粪肥,每亩75—100千克,使浮游生物繁殖,补充人工饵料不足。

隐蔽物设置:罗氏沼虾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正常情况下,每7—10天蜕皮1次,体重也随之增加。由于刚蜕皮的虾活动能力很弱,易于被其它饥饿的虾残食,所以在虾池中投放一些树枝,种植一些水草,作为栖息、隐蔽和蜕皮的场所,这样可有效提高成活率。

水质管理:虾池早期以浅水为好,水深一般为70厘米左右,虾种放养15天后,逐渐添加新水;2个月后,池水可加深到15米。若发现虾活动迟钝,摄食量少,应及时向池中补充新水,严防缺氧引起死亡。

2、池塘虾鱼混养    这种模式又分罗氏沼虾与成鱼混养和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两种常见形式,一般亩产成虾50—75千克,产鱼100—200千克。

池塘选择:与成鱼混养,虾种规格3—4厘米,放养密度每亩2000—4000尾,先放鱼种,后放虾种。与鱼种混养,先放虾种,虾种放养密度6000—8000尾,待幼虾适应新的池塘环境后再放养鱼种,以提高虾种的成活率。

饲养管理:其方法可参照单养罗氏沼虾的方法进行。饵料投喂应先满足虾的需要后再投喂鱼的饵料。发生鱼病需要进行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虾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在水质管理上,也应考虑到虾对溶解痒要求较高的特性,经常添加新水或换水,控制池水肥度,保证对溶解痒的需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