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几种水产养殖常见水质调控方法介绍

   2023-05-01 互联网艺莲园18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适时适量进行追肥。无论饲养何种鱼的静水池塘,都应保持一定种群数量的浮游植物并能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溶氧,并可吸收氨氮以降低对鱼类的危害。追肥一般使用化肥,追肥量以少量多次为好,并要特别注意对磷肥的使用。在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一10天追一次肥,每亩可追施尿素05一1㎏,磷肥05一1㎏,在高温季节也可单独施用磷肥,每次每亩1一2㎏。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2、经常加注新水。向池塘经常注人新水,是改善池塘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措施。春季池塘

池塘养殖水质管理,该如何进行?

水质管理方法一般要以防止水质恶变为主导,整治水质恶变辅助,防胜于治。

1、有效的散养方式:

吃肉食性鱼和滤肉食性鱼配搭有效,放养密度适度。相对密度过小,不可以灵活运用水体,生产量低效益低;相对密度很大,导致溶氧不够,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钠较高。水塘的载鱼里一般为750-2500Kg/亩,多种多样鱼种的群养水塘,放养密度可超过单养一种鱼或群养类型少的水塘。

2、恰当的精饲料挑选和投喂。

挑选氨酸均衡、动能比合理性的高品质高端精饲料,精饲料吸收率、转换率高。不必过多投喂,降低残饵、排泄物对水体的环境污染。

3、恰当上肥。

施于没经沤制的有机肥料,池水身体瘦时,最好是施微生物复合肥料,量少次多,喷撒匀称,降低对池水的环境污染。

4、恰当调整池水深层。

“水深养大鱼”,5-10亩的鱼塘水深维持12-15米,10-20亩水深15-20米,20亩之上鱼塘水深25米。池水较浅,溶氧低,水体载鱼量低;池水过深,易造成温度跃层户型,下一层温度、溶氧都很低,对鱼不好。

5、恰当应用增氧泵。

勤开增氧泵,提升 溶氧,减少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钠,氯化氢等致癌物质的转化成。

6、按时应用微生态制剂。

全池喷撒通威饲料爱人系列产品、光合菌、魅力藻源、活菌底改王等微生态制剂改进水质,更改池水藻相、菌相,抑止有危害食用菌、藻类植物,池水维持“肥、活、嫩、爽”;与此同时预防传染病,推动鱼种迅速健康快乐成长。

之上便是相关水产品养殖水质管理方法的一些方式 啦!期待对各位有效!

夏季高温天气 水产养殖户如何有效调节池塘水质

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的基础上,根据池塘及水质周、年和季节变化规律,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水质进行综合人工调控。每年冬季和早春水温低,可利用养殖空闲,对池塘进行整理,包括干塘、冻晒、清淤。养殖过程中氮大部分被脱掉,而碳则被合成为腐殖质而保留,干塘、晒塘时好氧微生物则需要大量的氮,因此,将氮、碳比提高到1 : 12~15会大幅度提高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提高晒塘效果,缩短干塘时间。对越冬养殖池塘,在冬季应保持高水位,及时破冰或淸除冰上积雪,保持和提高水中溶氧含量。早春及时更换池水,改善养殖水质。同时,早春季节加换新水还可起到施肥的作用。因为在冬季各种生物死亡后,其营养物质释放于水中,使水中营养盐含量增加,通过加水为池水补充养分,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增加水中溶氧和饵料生物的数量。春季或秋季放养鱼种时,应配养适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以调节和改善养殖水质。春季到夏初(3~6月份),水温不断回升,秋季到冬初(9~11月份)水温又不断下降。这两个交替季节,水温在15~25℃或略髙的水平上波动,昼夜温差较大,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好,水质处在良性变动中。根据主养对象的不同,进行适当追肥、投饵,可形成良好水色、水质,所以这两个交替季节是一年中养殖动物生长较快的季节,同样也是养殖动物易于传播疾病和敌害生物易于生长的季节,因此,在这两个时期,特别是交叉阶段,经常注人新水,并使用对症药物预防疾病,对调控水质尤为重要。夏季7~8月间,水温髙,经常在30℃左右波动,并且昼夜温差小,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差,严重时,甚至处于静止状态,水体上下的水温、溶氧和其他理、化、生物因子分层现象明显,池塘生态条件很差,加之通过春季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池塘载荷量增加,池塘中营养盐类积累,此时期容易形成不良的水质,水色。一旦遇上天气突变(气压低,闷热天,雷阵雨),打破池水静止状态,水体上、下剧烈交换,水质极度恶化,极易发生养殖动物浮头、严重浮头直至泛塘,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高温季节需人工调控水质。首先,当需要施肥时停止使用有机肥,巧施化肥。

养殖期不同水质状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本周长江沿线省份又迎来了35度以上的高温,持续高温容易让池塘水体变坏,广大水产养殖户要注意及时调控水质。

当出现藻类过度繁殖、水体pH值过高的时候,不少水产养殖户会经常使用消毒剂、除藻剂等来预防疾病和调节水质。但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不小的风险:剂量小了不容易看到效果,加大剂量后又容易导致水产养殖事故的发生。当然稳妥的方式无疑是进行适当的换水,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养殖户还可以采用另一个办法,就是可通过泼洒有机酸等解毒剂产品来改善水体。但是类似醋酸这些有机酸虽然可以快速的降低水体的pH值,但持续时间短,三两天后又会回升。

高温干旱时期,究竟该如何调控水质呢水产养殖专家指出,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如EM菌、酵素菌等来调节水质,是可行的办法之一。通过有益菌的繁殖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分解有机质改善水体。EM菌为一种混合菌,一般包括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应用在水产养殖上,有控制水环境中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调控鱼池微生物生态结构;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预防病害,增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促进生长发育、增重,增加产量;净化水质,改善环境,延长换水间隔;减少病原菌,平衡微生态,减少药物的使用,保障环境安全等作用

你知道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法吗?

养殖期不同水质状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一) 红棕色水(茶褐色)此种水主要是硅藻大量繁殖所形成的,是养殖中最深水色。遇到这种水色一般不处理或按标准量施放解毒养水宝,来稳定水质。

(二) 淡绿、翠绿或浓绿色水质,绿色水质的池水为绿藻大量繁殖所致。因绿藻大量繁殖时,能吸收水中大量氮肥,净化水质。同此,这种水色也是养殖中期望的水色。但值得提出的是当藻过量繁殖,池水中PH值往往偏高,PH值是池水理化性质的一个综合指标,反映有机污染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这时须超正常量施入解毒养水宝(一般2—3倍)可维持良好水质。

(三) 酱油色或墨褐色:这种水色是池水管理失常的一种标志。如投喂过多,残饵增多,导致溶解性及悬浮性有机物增加,使褐裸藻大量繁殖,形成这种水色。这种水色处理方法一般是换一些老水,加一些新水,无法换水的,是用沸石粉沉降悬浮有机物,最后施放解毒养水宝。

(四) 水:这种水也是一种常见的并不优良的水质,主要由鞭毛藻形成。这种水立刻换水。增加氧气。晴天施入解毒养水宝加培藻素重新培水。

(五) 清色水:这是因水质及养殖池底出现严重问题所致。这种情况立即培水,用超正常量2—3倍的解毒养水宝加培藻素。

(六) 乳白色水:水呈乳白色主要是浮游动物过多所致。这种情况下是用杀虫剂杀死部分浮游动物,然后引进水色较好的池水,再施放解毒养水宝加培藻素。

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产供给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在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时,池塘本身的封闭性很容易引起水体流动不畅通而出现水质问题,另外,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城镇化速度在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污染,引发更多水质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分析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池塘水产养殖控制污染的重要性

1 水质污染会影响水产养殖本身

在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标准很高。如果水质良好,那么生产出的水产品的质量也会很高。如果水质较差,或者某些指标超过了水产品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水产品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水产品的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2 水质污染会降低水产品质,危害人类健康

水质不好的池塘养出来的水产品也是低品质的,不仅味道难吃,更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自然环境的质量却在逐渐的降低,水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间接性的伤害。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水产品的健康养殖问题。另外,解决水质问题是养殖业实现高质量生产的重要基础,可以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池塘水产养殖业的不断进步。

二、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 pH值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必须要控制好水的pH值,只有pH值在65-85之间才适合进行水产养殖,但是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别,加之在水体中化学物质发生相应的氧化分解反应,会导致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如果pH值偏低,水体是酸性,会直接降低鱼类自身的载氧能力,导致缺氧症,这会引发养殖中的“浮头”现象。耗氧量的减少,使鱼类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鱼类自身会出现饥饿但又吃不下东西的情况。如果pH值偏高,水体呈强碱性,这样的水体会更可怕,会腐蚀鱼类的鳃部,而且程度会很大,也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另外,pH值的变化也会使水中氨类与硫化氢的成分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会造成经济效益的下降。

有效的调节pH值的方法如下。如果水体中的pH值偏低,人们可以在水中泼洒适量的生石灰。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握好生石灰的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并且按照检测结果来决定添加生石灰的量。当pH值适中的时候,也可以适量泼洒一些生石灰,既起到消毒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维持pH值稳定。如果水体中的pH值偏高,可以泼洒适量的漂白粉。泼洒方式与生石灰相同。另外,还需要定期加注新水,也可以起到调节pH值的作用。

2 溶解氧变化与解决措施

水中的溶解氧(DO)含量也会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在夏季供氧问题十分关键。因为夏季的温度都比较高,会导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法致水体中的溶解氧降低,同时高的气温会促进水体中藻类与好氧细菌的生长,它们的过快生长会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过度下降,结果会使鱼类不爱进食,严重时会出现大面积死亡。在冬季,虽然温度低,但越冬密度大,同样要关注池塘水体的供氧。

对于DO引起的问题较易解决。定期对池底进行清淤很重要,淤泥中含有大量的好氧细菌,它们的生长会降低水中的DO;其次还应注意放养密度,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才能收获较好的收益;科学投饵,既可以减少饵料的浪费,也可以防止饵料的沉积,产生有机物促进微生物生长消耗氧气;注意培养水体中的绿色植物,以提高水体中的DO;要定期对水体进行检测,投加水体改良剂,使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调控。

3 亚硝酸盐的影响与解决办法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硝化细菌等其他微生物会将其转化成硝酸盐,并不影响鱼类的生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错误的时间使用了消毒剂,将负责硝化的硝化细菌等杀死,亚硝酸盐便会富集。亚硝酸盐的富集还与其他有关,例如池底淤泥、过剩的饵料、鱼类排泄物等的分解均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鱼类血液中的正常血红蛋白减少,从而降低了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自身的新陈代谢缓慢,从而影响生长。

常见的解决措施有:适时清淤,可有效防止池底的淤泥过厚,过多微生物参与耗氧活动;科学合理地投饵,可减少饵料浪费以及过多的饵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适时的引入新水;培养硝化细菌,促进其生长以防止亚硝酸盐的累积;增加曝气设备,增加水体中的DO,也是防止亚硝酸盐过多的有效措施。

4 蓝藻的影响与解决措施

蓝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蓝藻的泛滥对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的案例屡见不鲜。其过度的繁殖会造成水中溶解氧的降低,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都不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

解决蓝藻问题之前,应对蓝藻的生长繁殖特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了解。蓝藻的生长周期大概为一个月,前十天即为蓝藻的生长期,这时蓝藻不易察觉,在阳光下水体的透明度略有降低。这时需控制饵料的投加量,并投加生物药剂,对水体进行改善。在其后的十天里,蓝藻生长进入高峰期,水体表面很快被覆盖,空气中的氧气很难进入水体。这时需对蓝藻进行打捞,并增开曝气设备对水体进行曝气;最后的十天蓝藻生长进入衰亡期,但此时不可不重视,与其说是衰亡期,更不如说是新老交替期,处理不当会造成蓝藻的二次生长。这时需继续增加曝气设备进行曝气,另外引入新水,并投加生物药剂对水体进行及时改善。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果对水质控制不当就会出现问题,水质问题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周边环境,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对待水质的防控,一旦出现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形成的原因,通过科学手段与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治理水质污染,这样可以保持水体的健康状态,从而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绿色养殖的目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