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怎么养?
海区;
无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一类水质标准,在台风、暴雨季节能避免大风大浪的袭击,无大量淡水流入,交通、通讯、供电便利。
底质以砂砾、岩礁底质为佳,泥沙底质次之,泥质的不好。
海况:
海流速度应在15-35cm/s。要有足够的水深,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有2米以上。
盐度:
海区的盐度不应有太大的变化。石斑鱼能适应的盐度为11-41,最适的盐度为25-35。海区盐度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应在25-35。在大雨季节也不应低于15。
水温:
大部分石斑鱼能够适应的水温为15-38℃,但生长最好的水温是23-28℃
网箱的规格:
石斑鱼养成的网箱规格以较大为佳。目前一般用3米ⅹ3米ⅹ4米或4米ⅹ4米ⅹ4米的网箱,但效果不如6米ⅹ6米ⅹ5米规格的网箱。大规格网箱鱼体活动空间大,减少了网箱隔层,有利于水流通畅,减少疾病的发生,日常管理比较省工。
网箱的设置:
许多养殖区网箱的设置是9个或16个1组,然后一组一组地成片密集排列。这样设置极易造成中间网箱水流不畅,水质恶化。比较科学的设置方法是顺潮流方向,2-3个网箱1列纵向排列,每列之间间隔2m左右留一条纵行水道,以使水流畅通。一般原则是6mⅹ6mⅹ5m的网箱2个1列,4mⅹ4mⅹ4m的网箱3个1列,3mⅹ3mⅹ3m的网箱4个1列。 在海流较急的海区,顶流的第一排网箱外数十厘米处应该垂挂一块网目较小(1cm左右)的网片(并垂以砂袋),让附着生物滋生以挡缓海流;否则当大潮流急时,网衣会漂浮起来而使网片想贴;石斑鱼鱼群在网箱中有沿网边游动的习惯,这时就会不顾一切地在网片间穿行,造成两侧的鳞片因摩擦脱落,最终染病死亡。
苗种放养:
(1) 天然苗种 目前养殖的苗种一部分从海区钓捕或以网笼诱捕获得。作为苗种的个体一般全长15-20cm,体重60-200g;最小的个体全长仅10cm,体重仅20-25g。刚钓捕上来的苗种一般需暂养于活水仓或水族箱中,再运往海上网箱养殖。
(2) 人工苗种 人工苗种的规格全长4-8cm,体重1-8g,可以直接放入网箱,经过一段中间培育后,再分苗养成。中间培育以鱼肉糜及鳗鱼饵料混合制作的软颗粒饵料投喂,每天3-4次,至10cm以后可酌情减至每天1-2次。进行中间培育的网箱上方30cm处,悬挂一盏40-60w的灯泡,用于在夜间诱集水中的糠虾、桡足类,以及其他的小苗、小虾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石斑鱼的活饵料。
(3) 放养密度 苗种小时候放养密度可以高些,随着鱼的生长,应按个体大小分苗并降低放养密度。密度以预计在养成时,网箱鱼容量保持8-15千克/m³为佳。每口6mⅹ6mⅹ5m规格的网箱,放养全长15-20cm的苗种1500-1600尾,中途会因各种原因淘汰一部分,余下的可以一直养至收成。全长4-5cm的苗种,可放养5000-8000尾,以后待个体长至15—20cm,再选别分苗。
(4) 养殖周期 石斑鱼在水温14-15℃及更低水温下基本不摄食,16℃左右可以少量摄食,18℃时即可正常摄食。7月未出池的全长4-8cm的人工苗种,养殖15个月左右至翌年11月份可达300-500g/尾。
饵料及投喂方法
(1) 饵料种类 苗种放入网箱,大约2天后即可开始摄食。石斑鱼性多疑,所以最好混养少量相同个体大小的黄鳍鲷、真鲷黑鲷、及篮子鱼等。因为鲷科鱼类比较贪吃,见饵即抢,他们的抢食去带动石斑鱼的摄食。篮子鱼喜食海苔、残饵等,可作为“清道夫”,有利于保持网箱清洁。其他鱼种放养比例约为15%。
(2) 投喂方法 石斑鱼胃内饵料的消化时间较长,在水温24-25℃时,消化时间为24-30h。在5-10月份水温较高时,20cm以上的成鱼,可每天投饵1次,每天的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15%-20%;10-15cm的中苗,每天投饵量可为鱼体重4%-6%,分早、晚两次投喂;4-8cm的小苗,每天的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8%-10%,每天分3-4次投喂。在11-12月份及3-4月份,隔天投饵1次,视鱼摄食的情况酌情增减投喂量。冬季水温较低时,基本不投饵。
日常管理措施:
(1)巡视检查 每天应对各个网箱进行巡视检查,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正常情况下,石斑鱼会沉在网箱底部,清晨和傍晚会在水面悠然自得的游动,看到人影就迅速沉下。如果无力的游于网边,受惊动也反应迟钝,或狂游、跳跃,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应该捞起或拉网检查,判明情况,采取对策。
(2)观察记录 每天对天气、水温、相对密度、透明度、风浪等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和记录。尤其是在海区情况有重大改变,如暴雨、海水突然变混。
(3)换网和清洗网衣 在夏季,当海中有机物增加时,网箱上附着大量附着生物,如牡蛎、海鞘、藤壶、贻贝、海苔、麦秆虫及其他脏物,网衣应每20-30天更换一次,培养5-10cm的苗种,由于网衣网目小,更易被脏物及附着生物堵塞,造成水流不畅,应该每15-20天更换一次网衣。在冬天(12月至翌年2月),由于海水中附着生物繁殖较慢,鱼体不大活动,大多时间不摄食,受了机械损伤而不易痊愈,容易感染死亡,不宜搬动,非特别需要,不必经常更换网衣。
参考资料
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中国水产养殖网[引用时间2017-12-22]
石班鱼要怎么养`?求助!!
石斑鱼养殖要注意消毒,环境要干净卫生。
养殖技术要注意选择品质好的鱼苗,放养前对其消毒,以网箱养殖为宜,放养密度根据环境水流速度来定,以喂食小杂鱼为主,并控制好喂食量与喂食次数,后期需定期对网箱进行清理,同时做好网箱的修补工作。
养殖环境要注意的是,人工养殖石斑鱼可用网箱或池塘养殖,若在海边养殖,需选择海面无风,海浪不大,海底沙质较好且没有风暴的海区。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棘鳍总目、鲈形目、鲈亚目,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
石斑鱼饲料选择
石斑鱼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如柔软度、色泽、口感等。它们喜欢软颗粒、轻而亮的饲料,颗粒太大时会呕吐。它们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喂小杂鱼到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在喂配合饲料之前要进行饲养驯化。
如何利用池塘生态系统健康养殖石斑鱼?
饲养管理
1饲料管理:淡水石斑鱼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控制水温在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就完全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小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以后可改喂高蛋白团状人工饲料,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进行成鱼养殖。在南方地区,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放养体长约为10厘米的鱼苗,经过100天的养殖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淡水石斑鱼的最大体重可达到1200克以上。
2生殖繁殖: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同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着受精卵。雄鱼也协同保卫,但随着胚胎发育的延续,守卫行为愈来愈弱,直至离开。受精卵为椭圆形,卵色呈暗,不透明,黏性卵,卵分散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每尾雌鱼每次可产卵约3000粒以上,水温在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3苗种培育: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平方米,水深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殖大量的浮游动物,让鱼苗下塘后就有大量的天然饵料可食,随着鱼苗的生长,摄食量的增大,池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人工增喂豆浆,当鱼苗达到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开始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数量,直至全部进行人工饲料驯化投喂。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三、成鱼养殖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的模式,本地以主养淡水石斑鱼为主,苗种是购买南方的越冬苗种,规格10厘米,混养鱼的种类是罗非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300尾,混养罗非鱼150尾,鲫鱼100尾,鲢鱼1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石斑鱼养殖方法,繁殖方法
具体做法是:
1选择5~10亩左右的长方形池塘,池水深15~2米,池塘上方搭盖温棚达到保温或遮荫的目的,调节盛夏和寒冬的水温,使石斑鱼全年都能正常生长。内部架设网箱,每口网箱为4米×4米×(12~15)米,视池水的深浅而定。池塘进水前用漂白粉或茶饼将池塘彻底消毒,除去野生杂鱼等。进水后,进行肥水,待池水微绿时,放养苗种。
2放苗后,随着投饵和鱼的排粪,池塘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加,接种、培育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调控池塘中的生态平衡,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一般平时不换水,只适当增添10厘米左右的新水。水的颜色太深时,换水15~20厘米左右。交换的水来自另外特别设置的生态蓄水池,池中通常已培育有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每口网箱可放养12~15厘米长的石斑鱼苗种2000尾,以后随着长大逐渐减少,到养成时每箱400尾为宜。鱼在养殖过程及时按大小分箱养殖,以利于鱼的摄食和生长。鱼苗小时用鱼糜混合配合饲料制作营养全面的软颗粒饲料,现做现投。成鱼养殖的饵料选择新鲜的小巴浪鱼、玉筋鱼等小杂鱼,经过清洗、杀菌措施处理以后投喂。一口5亩的池塘,建立这样的生态系统,可养成石斑鱼5000尾左右。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石斑鱼的养殖条件要求,石斑鱼养殖技术和环境
池塘养殖:在低中潮区挖池,模拟海洋的环境来养殖石斑鱼。要求水质没有污染、清澈度高,并且水池深度要在1米以上。网箱养殖:在大海中放入网箱,来人工养殖石斑鱼。网箱养殖的场所应该选择风浪不大、污染较小的海域,冬季水温不能低于15℃,温度最好全年都能在22℃以上。养殖的时候,要挑选活泼健康的鱼苗。 一、石斑鱼养殖方法
石斑鱼养殖的方法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两种方法:
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就是选择低中潮区挖出一个池塘,在池塘的底部模拟海洋的环境,要求水质没有污染、清澈度高,并且水池深度要在1米以上。这种方法需要良好的循环过滤系统。
2、网箱养殖:网箱养殖就是选择合适的海域作为养殖场,放入网箱和鱼苗,利用大海的天然资源进行养殖。养殖场最好选择风浪不大、没有污染的海域,并且有良好的避风条件,海底的沙石和礁石也要良好,海水流速最好在02-075米每秒。全年水温最好都在22℃以上,冬季水温最低不能低于15℃。放养鱼苗时注意密度,最好1立方投放3公斤鱼苗。食物可以选择小鱼小虾,根据石斑鱼的体型切成合适的大小,建议2天投喂一次。
二、石斑鱼繁殖方法石斑鱼繁殖可以选择人工繁殖的亲鱼或自然捕捞的亲鱼,将雄鱼和雌鱼饲养在网箱中,按照1千克体重1毫克剂量的甲基睾丸素的比例进行投喂,一周喂3次,可以促进石斑鱼的发情和交配。等待石斑鱼体色变淡,头部出现棕白相间的条状,就可以产卵受精了。
1苗种选择:亲鱼可用人工养殖的成鱼或自然海区捕捞的成鱼。
2雌鱼选择体重5公斤-8公斤、腹部膨大而柔软者。
3雄鱼选择体重8公斤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
4雌雄亲鱼按3∶1-8∶1的比例搭配,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就能自然产卵受精,可获得优质的受精卵。
5日常管理: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
6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
7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8饵料投喂:正常情况下,池塘中都应保持有部分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等饵料生物供仔鱼摄食。
9每天早、中、下检查三次池塘水中的生物饵料密度,如发现生物饵料密度不足时,可适量补充轮虫和桡足类等生物饵料,保持池塘的饵料生物充足。
10如果没有生物饵料时,可适当泼洒配合饵料如螺旋藻粉、虾片等根据鱼苗的大小使用200~80目的筛绢网过滤后投喂),减少鱼苗自残,提高鱼苗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