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罗氏沼虾养殖的国外发展动向是怎样的?

   2023-05-02 互联网艺莲园30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罗氏沼虾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是世界性大型淡水虾养殖品种。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引进该品种,并开展人工养殖,且规模越来越大。1984年至1992年期间,世界罗氏沼虾的产量增长了大约3倍,总产量达到312万吨,其中亚洲的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92%。其余的部分主要产自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少 量的罗氏沼虾产在非洲,仅占全世界产量的02%。亚洲地区是罗氏沼虾发展的主要地区。1992年,越南的罗氏沼虾产量占亚洲的42%,泰国占34%。1991—1992年间,印度发展较快,其

罗氏沼虾应该怎么养殖?

我国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其中罗氏沼虾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进口罗氏沼虾非常昂贵。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积极开展自主育种,是满足市场需求,发展我国虾养殖业的重要手段。罗氏沼虾养殖比较麻烦,而池塘养殖是一种成本效益和效率较高的养殖方式。在此基础上,我简要分析了罗氏沼虾池塘高效养殖的要点。

一,选择合适的养殖季节

罗氏沼虾能在20~34℃的水温下生存,但其最佳繁殖温度为25~32℃。在这个温度下,虾长得很好。水温为26~28℃时,幼虾4~6天脱壳一次,成虾7~10天脱壳一次,成熟虾20天脱壳一次。因此,在池塘养殖中一定要注意测量水温,掌握池塘水温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放养规格、时机和收获时机。23虾幼虫的饲养。

二,在合适的时间放苗

(1)在我国,5月中旬水温稳定在18℃以上的时候是虾仔养殖的最佳季节。每年的5月10日左右会有一次寒潮,所以你应该等到寒潮过去后再选择在天气好的时候储存它们。

(2)注意养殖密度,饲养密度应根据虾幼虫的体长进行安排。一般应放养体长为08cm的脱盐虾仔225万~ 300000尾/hm2;在15~20cm体长范围内,放养18万~21万头/hm2。[6]. 如果初期繁殖或池塘条件不好,应在此基础上减少10%至20%的数量。在放养前必须解决多层隐蔽物的问题,否则会降低虾类的成活率和品质,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

三,注意池塘管理

(1)定期换水。虾池要定期更换,特别是7 - 9月,每隔10-15天抽出1/3的池水,并注入新的水。水的透明度应该保持在40厘米左右。

(2)氧增加。曝气机应定时开启,每天清晨开启,雨天全天开启,晴天中午开启。充足的供氧是虾产量达到750kg/hm2的必要条件,应注意对池塘溶解氧的监测和补充。

四,罗氏沼虾的疾病防治

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罗氏沼虾的疾病并不多,但由于其不易检测,防控难度较大。加强预防和监测十分重要。纤毛虫病、褐斑病、黑鳃病、软壳病、硬壳病、甲壳溃疡病、肌白混浊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无毒苗;在培育种鸡时,提高种鸡的体质和免疫力;严格对虾苗、虾池进行消毒;高温季节是虾类病害高发期。对于几种常见疾病,应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和控制。加强池塘管理

罗氏沼虾有哪些养殖技巧呢?怎么进行饲养?

苗种是养殖成败的第一要素,罗氏沼虾养殖也是如此。它不仅影响养殖的产量和饲料系数,同时也会影响其销售的价格。作为优良的罗氏沼虾,苗种必须具有以下几点要求 :

(1)良好的罗氏沼虾亲本。罗氏沼虾引入我国已几十代了,随着近亲繁殖的加剧及亲本规格的缩小,使得罗氏沼虾养殖出现了性腺提早成熟现象。性腺的早熟,抑制了个体 的生长,同时消耗饲料造成饵料系数的提高。因此,育苗亲本必须定期取之于原产地并与本地亲本杂交产生优势种,同时在规格上达到良好要求(上海市的标准是雌虾大于20克/ 尾,雄虾大于25克/尾)。

(2)罗氏沼虾苗必须淡化4天(96小时)以上,虾苗体格健壮,无病害,规格在07毫米以上,虾苗大小整齐。

一、幼虾培育技术

  1培育条件

(1)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也可采用幼体培育池进行高密度强化培育。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

(2)培育用水 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2放养密度

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4000~5000尾。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

    3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视水质变化情况,不定期更换池水,使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利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则保持经常性充气增氧,经常去除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恶化。

(2)投饵 花生饼、豆饼、豆渣、麦麸、鱼粉、鱼肉、蛋品等均是幼虾适口饵料,而以小型配合颗粒饵料为好,日喂三次,投喂量占总体重15%~20%。在幼体培育池中强化培育和网箱培育,则以投喂鱼肉、蛋品等高蛋白饲料为宜。

     二、商品虾饲养技术

 1池塘条件

(1)面积和水深 面积2~10亩,水深12~15米 。

(2)塘堤和底质 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塘底平坦,少留淤泥,以沙质土为好,并以新开挖池塘较适宜。

(3)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虾鱼混养

(1)虾苗放养 每亩放养体长15厘米以上幼虾10万~12万尾,规格一致,一次放足。

(2)混养鱼类 每亩混养体长16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50尾,一次放足。

    3饲养管理

(1)投饵和施肥 a投饵: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也可投喂其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日投量占虾总体重15%~20%,依虾体重增长而逐步递减。日投饵2~3 次,均匀撒放于离岸1~2米处,全塘均匀投放。b施肥:虾苗下塘前施放基肥,培育水质,亩放发酵有机肥50~100公斤,虾鱼放养后视水质变化情况,每月投放50公斤左右,以促进浮游生物持续生长繁殖,增加天然饵料。

(2)水质管理 定期进行池水理化因子测定,及时冲注新水或机械增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虾苗放养时,水温应在25℃ 以上。

(3)虾体测量 每半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查虾生长情况,测量其全长、体长和体重,掌握其生长情况,决定投饵量。

 
标签: 是怎样 动向 罗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