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白对虾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是养殖对虾三大优良品种之一,所以在养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是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3-5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的地方。
其次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整理,通常池塘的深度在18m左右,要清除杂草和过多淤泥,且在放苗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消毒。
然后放入虾苗,保持水温在23℃以上,要避免虾苗暴晒。然后在日常养护中,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投喂不同的饲料。最后就是要做好病害防治,要定期清理池塘。
怎么养好南美白对虾要注意那些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养虾实践,谈一点体感和看法,供同事参考。01首先要抓住虾苗的选择和投入。养虾方面,虾苗质量居首位。还分不清是一代苗子还是普通苗,但很容易分辨虾苗是否健康。用瓢吃面条就知道了。不能离开苗子,或者只用一两个特产舀出来,就能知道这个池塘虾苗子是健康的。离开4 ~ 5个,投放后存活率不会超过50%,超过10个,就没有任何养精蓄锐了,这是因为虾庙的虾苗和虾塘的养殖虾都有共同点。因为健康的虾或虾苗不浮在水面,浮在水面的人都有100%的病。
第二,健康的虾苗是肉色,体色一致,无畸形,掺有浅红色或畸形,表明不健康。另外,在投入虾苗时,应尽可能使虾池的盐度、温度、pH值与虾池一致,为此,应在虾庙提前进行调整,提前适应。因为pH值随着肥料数的增加,肥肉不主张虾池的PH和虾池的差异太大,肥料释放树苗。加入树苗后,虾池的水质暂时变成肥料,随着pH值的提高,虾苗逐渐产生了适应的过程,对虾生长没有威胁。02第二,要抓住啊缺氧的认识和处理。一般来说,每个人都知道虾缺氧的情况是紧急的。
但是平时气色不好,还没有到达码头的亚氧不足状态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大部分对虾病是由于长期的亚氧不足引起的,所以平时只有对亚氧不足的认识和处理才能抓住想法。因为缺乏亚氧会影响物色,所以可以通过观察物色来控制处理。例如,物色变暗、变黑、发臭、物色层、混浊、饲料带和绳子(浸水部分)缺氧意味着劣质不好,有害物质增加,虾处于压力或挣扎状态,因此,处理缺氧除了及时增加氧气外,还需要采取减脂、解毒、抗压力、营养增加等综合措施。
据说亚氧不足最终导致水环境出现问题,亚氧不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清除池塘或池塘的底部、虾密度过大、残饵和死藻类大量积累、夜间增产氧气的措施不灵活、轮虫大量繁殖等。因此,预防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此外,平时要准确的工资,及时控制过度浓潮,晚上动态增产。如果轮虫太多,要减少或停止1-2天的喂食,特别是要根据虾池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防苗密度。在掌握或控制水环境的前提下,要决定抛秧数量的最大化。
03要预防和治疗虾病,早期治疗严重的虾病是很难治疗的,但轻微的虾病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以前我们的方法是发现睡眠中有病的虾后才治疗。这个方法十有八九是治不好的。因为这时虾病已经很严重了,已经太迟了。方法是将预防工作向前转移。综上所述,只要掌握这三个方面,即选择虾和抛秧的方法,水环境就要从源头抓起,综合治理,预防虾病要立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那么养虾会变得简单或轻便。
白对虾怎么养
南美白对虾在池塘养殖中饲料[ 玉米 豆粕 鱼粉 添加剂 ]投喂技术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掌握合理的投喂技术,保证让南美白对虾吃饱吃好,积极提高饲料[ 玉米 豆粕 鱼粉 添加剂 ]利用率,节约成本开支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关键问题。一、坚持定点投喂:每次投喂南美白对虾的饵料应投放在固定的投喂点上,不能随意更换。这样既可直接,观察南美白对虾的摄食情况,决定投饵量,又可让南美白对虾养成定点摄食的习惯,不会造成浪费。投饵点可选择在池塘中的深水处;虾塘太小的应沿着池塘的四周的浅水处投喂。二、所投喂的饲料应是新鲜适口:螺蚌肉、野杂鱼等捣烂的动物性饵料不应是腐烂变质,机制的颗粒料、或人工制作的精料都不能是霉变发黄,水草、菜类等植物性饲料应鲜嫩可口。一般来说所用的幼虾的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要达40%以上,且要求要细小柔软,而养殖成虾的饵料其蛋白质含量要求要达25%以上,可做成团状、条状、颗粒状,要求大小要适宜,便于南美白对虾摄食。粉状或碎料最好不要直接投喂成虾,以防止粉碎的饲料扩散漂浮败坏水质,从而造成浪费。如真要投喂粉状碎料,应该用面粉等粘合剂加水煮沸调制成糊状后,并制成段状、或短节条状的南美白对虾适口饲料后再投喂。三、水质中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添加矿物质:南美白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等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缺少它就不能满足甲壳类(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要,因此,凡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除了应在饲料中添加钙、磷类矿物质外,还应在池塘中施用 “强壳宝”或“生石灰”。上述两种药物的施用剂量分别是“强壳宝”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投放;“生石灰”按每立方米水体用50克生石灰化水后全塘均匀泼洒。最好是每半个月施用一次,均能迅速地补充和较好地满足南美白对虾对水体中各种矿盐的需求。四、饵料品种要多样化:南美白对虾饵料应保持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的合理搭配,力求营养全面。在饲料投喂中,要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不断调整饵料品种,严防饲料单一。如果是长期投喂同一种饵料时,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引起浪费;同时又会使某些营养缺少,还会使南美白对虾造成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而影响其生长。通常是在南美白对虾放养时,投喂的饲料品种不适口,从而使得幼虾的摄食量不多,造成虾体瘦弱,如遇到此种情况,就可多投喂些动物性的饵料;特别是在养殖的中期,由于水温不断升高,此时可以投喂些植物性饵料为主;在养殖的后期或越冬期间,南美白对虾饵料品种上要适当增加些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结合进行育肥、增强体质。为此投喂植物性饲料如:菜皮、水果之类的则要经常保持供应,以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全面需要。五、饲料中应添加些药物投喂以防疾病: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是一项重要工作,平时投喂时,应定期自制一些药饵进行投喂防病,均能有效地防止南美白对虾病的发生。在饲料中投喂一些抗菌药饵。如:用“服必宁”(15%的添加量)、“强克99”、“强克101”拌料的用药量按使用说明书。一般经上述药物拌料投喂后,均可有效防治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南美白对虾脱壳期间,还应在饲料中加入“虾蟹脱壳生长素”(按2‰的量在饲料中添加),均可促进南美白对虾快速脱壳健康成长。
怎么养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amei,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迄今为止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种优良虾种之一(另两种为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酷似,成虾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外形特征为: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等长,皆短小;大触须青灰色,心脏暗黑色,步足白垩色;头胸甲短,与腹躯之比为1:3;雌虾不具纳精囊。其自然栖息区的生活条件为泥质海底,水深0-72米,水温25-32℃,盐度28‰-34‰,PH值为 80±03。
现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 虾池
虾池建设必须兼顾经济、实用、安全和操作方便等因素。南美白对虾养殖池面积一般为10-15亩,长方形,池深25-3米,砂质底,用加厚塑料薄膜铺池底防渗,并在薄膜上加盖约30厘米细砂压固和营造虾生长的底栖环境,配增氧机075千瓦/亩。增氧机除了保证虾塘有充足的溶氧量以及施肥、施药后可搅拌均匀的作用外,还能使池水以一定的流速形成环流而使污物集中在池的中央,尽可能多的为虾生长创造洁净的栖息场所。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公斤/亩或漂白粉8公斤/亩消毒虾池。
12 水质条件
水质是直接影响对虾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原因。确定水质的优劣,可用“一触、二尝、三闻、四观”法。即用手指捻水,滑腻感强的不是好水;口尝苦涩不堪的不是好水,咸而无异味的是好水;鼻闻有腥臭味的不是好水;眼观水中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缺乏,水色异常(发红、变暗),泡沫量大且带杂色的不是好水。正常海水的泡沫为白色,泡沫量越大,表示海水富营养化越严重。
饲养南美白对虾的优质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5,透明度35-60厘米,氨氮低于02毫克/升。
13 生物饵料培养
清塘后至放苗前 10天左右,进水 50厘米,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化肥为尿素3公斤/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使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厘米左右, pH值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的肥瘦来灵活掌握。总之,在虾苗入池前要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因为基础饵料生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所不能替代的。基础饵料生物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和加速虾苗生长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饵料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危害,稳定水质起到重要作用。
2 合理放苗
21 放养健康优质的虾苗
南美白对虾放苗规格一般为08-10厘米,选择苗种时要挑选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不打圈游动)、躯体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浊)、全身无病灶(附肢完整、大触鞭不发红、鳃不变黑)的苗。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抗离水试验:从育苗池随机捞取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它们包埋起来,10分钟后取出放回池中,如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苗.否则是劣质苗。 连绵阴雨天气要勤开增氧机,多巡塘。一句话,预防为主,冶疗为次。
22 合理的放苗时间
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虾苗养殖,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如生活在偏低水温的环境中则摄食量小,体质弱,生长慢,从而养殖成活率低。因此放苗时水温不能低于16℃,温差不能低于5℃。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南方4-5月份放苗较合适,北方6-7月份放苗较合适。
23 合理的放养密度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养殖获得高产的保证之一。高密度养殖的虾塘放苗密度可适当加大,一般每亩放苗7-8万尾,条件好的虾塘可增至每亩12万虾苗。
3 养成管理
31 饵料的选择
高精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饲养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不宜投喂冰鲜饵料,因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水温高,冰鲜饵料在水中易变质,且浸出物较多,对水质污染严重。饲料的颗粒大小也应该根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来选择,颗粒过小或过大均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养殖前期应使用005-05毫米的饲料,养殖中期应使用 05-15毫米的饲料,养殖后期应使用15-20毫米的饲料。
32 投饵方法
高精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由于密度大,必须在放苗的当天或第二天开始投喂,否则会抑制后期的生长。投饵时应该做到:少量多次,勤投少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不喂;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中午烈日高照时少喂;投饵15小时后,虾空胃率高时(30%以上)应适当多喂;水温太低(低于15℃)或太高(高于32℃)时少喂;天气恶劣时少喂;对虾大量蜕皮时少喂,第二天多喂;池内竞食生物(脊尾白对虾)多时少喂;水质好时多喂,水质不好时少喂;对虾出现浮头时少喂或不喂。
33 池塘管理 池塘内要定期使用水质消毒剂和投放有宜菌种,主要有消毒王、沸石粉、生石灰和光合细菌等。
34 日常观测
要坚持每天早、午、晚巡塘,观测水质变化和测量各种水质因子,检查虾活动和摄食情况,坚持对虾的体长、体重的测量工作并做好原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收获
应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市场行情,水温变化情况和最近的天气情况而定。
5.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时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从池塘、水质、苗种、饵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杜绝疾病的发生。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苗后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 30 天后消毒一次,以后每隔 15-20天消毒一次。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恩诺沙星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对症下药。目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南美白对虾的疾病主要有: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51营养性疾病
511 黑鳃病
通常是由水质恶化及饲料中缺少维生素C引起。其症状为虾鳃组织变黑、鳃丝萎缩糜烂。防治可用08mg/l臭氧复合剂全池泼洒,同时饲料内添加02的稳定型维生素C,连续投喂7-10天。
512 软壳病
病因是由于投饵和换水量不足,池水pH升高及有机质下降,水体内形成不溶性磷酸钙沉淀,对虾不能利用磷而引起。症状为虾壳变软,体色发白,虾因脱壳困难而死亡。防治时可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泼洒降氨灵05-08mg/l及硝化细菌05-10mg/l或在饲料内添加磷酸二氢钙,其添加量为05%-10%,连续投喂5-7天。
52 寄生虫性疾病
521 纤毛虫病
病因由于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或累枝虫等寄生所致。症状为虾的鳃、体表、附肢上出现一层黑色绒状物,鳃部变黑,病虾呼吸困难。防治:(1)可全池泼洒纤毛净12mg/l,10天后再泼洒一次。(2)全池泼洒硫酸锌3-4mg/l,5天后再泼洒一次。(3)以上两种药用过后再全池泼洒02 mg/l的二溴海因一次。(4)若纤毛虫很多,可用12mg/l的鳌合铜泼洒一次。
53 细菌性疾病
531肠炎病
病原是多种杆状细菌。体长3-6cm的对虾易患此病,病虾肌肉发白,肠道变粗,外观肠道颜色较深,解剖后发现肠道无食物。肠壁上有大量黑色素细胞沉积,使肠道呈黑色,有的肠壁内出现糜烂现象,多数病虾中后肠肿胀。防治措施:(1)每100kg饵料添加100g复方呋喃唑酮,连续投喂5-7天,病情严重时可加倍使用。(2)全池泼洒05mg/l的溴氯海因或02mg/l的二溴海因,同时投喂二酰甲喹,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lg,连续投喂4-5天。
532 红腿病
病原为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明显。头胸甲鳃区呈淡,血淋巴稀薄,凝固慢或不凝固,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防治措施:全池泼洒二氯海因06-08mg/l。同时内服环丙沙星,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03g,连续投喂3-5天。
54 病毒性疾病
541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
病原为TSV病毒。病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体表色素扩散,尾、足发红。通常表皮、鳃、附肢及肠有坏死性损伤。幼虾一般急性死亡,成虾一般死亡较慢。防治措施:(l)用02-03mg/l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两天,然后全池泼洒枯草杆菌02mg/l,光合细菌2mg/l,沸石粉20mg/l。
求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实际点的
南美白对虾安全健康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在1999年初引入我镇进行池塘养殖。该虾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范围广,生长较快,养殖成活率高,产量高,适合于进行高密度饲养。目前已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我镇目前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南美白对虾低盐度养殖技术》(该项目获2000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美白对虾创高产高效育养》(该项目获2003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山市对虾安全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开发》(2005年度中山市重大科技项目,其配套项目“无病毒SPF健康虾苗培育”落户我镇永健虾苗培育场),就我镇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主要技术关键,编写如下养殖技术规程,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虾塘放养前的清淤消毒
已养殖多年的土塘,通常塘底淤泥层较厚。淤泥中的有机物是病原生物滋生繁殖的基质,在养殖期间,随着水温上升,淤泥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大量消耗底层水的溶解氧,并产生多种有毒物质,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甚至直接造成对虾的死亡。另一方面,底泥的淤积减少了有效的养殖空间,既不利于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水色和水质的稳定,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放苗前清塘消毒严格与否,直接影响到日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彻底的清淤消毒是预防虾病的必要措施。
1、药物消毒
虾苗放养前应清除塘底多余的淤泥,然后每亩施用75~100公斤生石灰,让池底曝晒4~5天,以杀灭病原生物中和底泥的酸性,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改善塘底的土壤结构。虾塘的第一次注水以刚好浸没整个塘底为宜,注水后用含有效氯30%以上的漂白粉,亩用量为75~10公斤,或适量的其它含氯消剂毒消毒,以杀灭残留的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消毒后的第三天再加注已过滤的海水或地下咸水,使水深达06m左右,再全塘泼洒溴氯海因或其它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2、采用每年养殖后翻新塘底办法
在当年对虾生产后,将虾塘排干塘水,曝晒至塘底龟裂,用推土机将塘底泥约15cm的表土推上塘基,以减少塘底有毒有害生物的积累。
3、杀灭野生杂鱼和土虾
亩用茶麸15~25公斤杀灭野生杂鱼,亩用氯氰菊酯类药01公斤全池泼洒,以彻底清除水体中野杂鱼虾。亩用03公斤指环清(甲苯咪唑溶液)全池泼洒,杀灭虾塘中的福寿螺等。
4、进淡水时,必须密网把水泵进水口和出水口封好,防止杂鱼和土虾进入塘内,密网规格一般使用40目或60目。
二、饵料生物的培养
虾塘进水后即可施肥培养饵料生物。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是对虾养成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对对虾苗来说,浮游单胞藻类、底生藻类、轮虫、桡足类以及小型底栖动物等生物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人工饵料无法比拟的。虾苗放养初期池塘中饵料生物丰富,则虾苗生长快,成活率高,且个体生长均匀。
培养水色,施肥量要结合虾塘的水质、土壤的肥沃度和底泥的淤积程度酌情增减。培养饵料生物时应选择肥分全面、肥效快速的无机肥或有机肥。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水色的浓淡酌情追加或缓减,直到水色呈现黄绿色,透明度40~50cm时放苗。应尽量避免一次性施肥量太大,以免藻类暴长而无法控制,甚至发生藻的大量死亡而导致水色的急剧变化。
在生产习惯上,我镇多数使用地下井水的盐度来调节养殖用水,根据虾塘自身条件,可选择下列肥水方法:①使用无机肥,亩施用磷肥10公斤、尿素2公斤、钾肥1公斤。②使用有机肥,一是亩用玉糠10-20公斤+花生麸10-20公斤混合沤水。二是亩用鸡粪100公斤,入袋放塘,视水色浓淡选择是否开袋。三是亩放杂草(大草)或菜叶150-250公斤,此法多用于新塘养殖时培肥水质。
三、虾苗的放养
虾苗放养是对虾养殖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虾苗的选择和放养密度的确定,关系到养殖成活率的高低、生长速度的快慢、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高低。
1、虾苗的试水
当培好塘水后,在放养前,要通过氨氮、亚硝酸盐、PH值、盐度等项目的检测,一般来说,水中的氨氮在02以下、亚硝酸盐在01以下、PH值在78~86之间、盐度4‰左右为适宜养殖水。取虾苗试水,试水虾苗在48小时内成活率在90%以上为适宜养殖。
2、选择体质健壮的虾苗
放养体质健壮、无疫病的虾苗是养殖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虾苗的选择标准主要有:①个大质优,规模整齐,全长08~09cm;②有活力、反应敏捷,逆水游泳能力强;③体色正常,胃肠充塞度高,体表洁净,无附着物;④要求育苗场的育苗水温在28~31℃,尽量避免放养高温培育的虾苗(超出32℃为高温育苗,培育出的虾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养殖成活率较低);⑤育苗过程中虾苗生长快,变态发育正常。选购虾苗时最好进行两次观察,第一次在仔虾第6期,第二次在仔虾第10期。比较前后两次的观察情况,若虾苗的整体规格有明显增长,说明其摄食旺盛,生长正常;⑥选择不携带病毒或其他特定病源的虾苗,最好能在放苗前2~3天对准备选购的虾苗进行抽样,送有关部门进行病毒检测。⑦注意培苗场的虾苗的盐度与放养虾塘的盐度不能相差太大,一般相差不能超过2‰。
3、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应根据虾塘的条件、增氧设施、水源水质和饲养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虾苗的放养密度。如虾塘条件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又有配套的排灌设施和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增氧条件好,在常规养殖中,放养密度8~9万尾/亩,最高不应超过10万尾/亩,二、三类虾塘通常以7~8万尾/亩为宜。
养殖产量主要取决于养殖成活率和对虾的个体重量,而不是单纯依赖于加大放养密度。养殖密度过大,虾苗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约需150天)。在养殖的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水质难以调控,常常需要超常规加大换水量,并全程使用各种药物和添加剂,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养殖效益也不会很好。
四、水质和底质的调控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排泄物、残饵、饵料溶出物以及其它生物尸体的不断积累,会使虾塘的水质和底质恶化,轻则影响对虾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重则造成对虾中毒死亡,甚至导致养殖的失败。此外,由于环境压力增大,使对虾体质虚弱,抗病能力降低,容易发病。因此,虾塘水质、底质的调控是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技术的重点。水质和底质的改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1、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虾塘水色
水色是塘水中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不同的虾塘或同一虾塘在不同的养殖阶段,水体的颜色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水中藻类的优势种群不同所致。绿藻对高温和强光照的适应能力比硅藻强。在我国南方地区,夏、秋高温季节,光照强,绿色和黄绿色的水色较易培养和保持。饲养早期(40天前),塘水的透明度以30~40cm较合适;中、后期(40天后)透明度可增大到40~50cm,要求水色清爽亮泽。若水色发暗浑浊,悬浮有机物增多,开动增氧机时常在水面出现堆积不散的泡沫,说明藻类有老化迹象,塘水已经是“老水”,很可能会发生“倒水”现象,应及时适量换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制剂,以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保持水色的稳定。
藻类对调节虾塘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藻类不仅可作为对虾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更重要的是藻类的光合作用可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含量,同时可吸收水中各种无机盐类和溶解性有机物,一定程度上净化和改善虾塘的水质。
2、增氧机的科学使用
增氧是改善水质、底质和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有效手段。增氧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养殖水体的溶解氧;二是促进虾塘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混合对流,提高底层水的溶解氧水平,促进塘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减少底层水中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养殖生产的中、后期,同时开动多部增氧机,可在虾塘中形成环流使对虾的排泄物和其它有机物集中在虾塘中央,改善对虾的栖息环境。
选用增氧机应在了解其功能、作用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虾塘的条件进行。例如水深在15m以下的虾塘,可选用叶轮式增氧机,配置比例应在2~3亩/台;水深在15m以上的虾塘,最好搭配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在虾塘的对角放置2 台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机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有利于污物在虾塘底部中央的积聚和中央静水面积的缩小,增氧范围最大为好。
使用增氧机决不是仅仅为了防止对虾缺氧浮头,更重要的是使池水溶氧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4mg/L以上),同时促进塘内的物质循环,改善虾塘的水质和底质条件,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保持旺盛的食欲,体质强健,生长迅速,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不能机械地每天定时开机,而应根据天气、水质、底质的变化,结合对虾的放养密度和个体规格,灵活掌握。不要认为晴天藻类的光合作用强,不开增氧机对虾亦不会缺氧浮头。由于池水的透明度较小,光照不能达到塘水的中、下层,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热阻力使得溶解氧和水温分层,表层水中丰富的溶解氧不能扩散到底层水中,底层的溶氧水平会越来越低,影响对虾的正常摄食生长。所以,即使是在藻类光合作用较强的中午前后,开启增氧机也是十分必要的,除了直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外,更重要的是将溶氧丰富的表层水带到塘底,提高底层水的溶氧水平,同时又把无机盐类含量较丰富的底层水带到表层,促进藻类的稳定生长,起到互补作用。晴天中午前后1点~3点钟开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增氧措施,晚上在9点~次日清晨8点开机。
此外,阴雨天气或虾塘水透明度突然变大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造氧减少,塘水的溶氧量较低;无风炎热天气,塘水分层现象明显,塘底较易缺氧。若遇上述情况,应尽量多开增氧机,并结合换水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防止缺氧现象的发生。
3、减少虾塘污染物的积累
进行对虾养殖过程时,中、后期随着对虾个体的长大,日投饲量的不断增加,虾塘的有机物负荷不断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无法排走塘底污染物的土塘养殖中,只能靠日常的换水和藻类的净化作用,来保持水质和底质的稳定,才能获得较理想的调控效果。
减少虾塘污染物的积累的有效措施是:①增氧机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尽量有利于整个水体的对流和污物在虾池底部中央和积聚;②养殖中、后期,适度进行的换水、排水,每次应少量多次进行,以提高排污效果,减少对对虾的应激;③适当混养一些食底鱼类,以期清除塘底污染及死虾。
4、有益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虾塘中对虾及其它生物的代谢产物积累对对虾本身是有害的,当其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在养殖生产中,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虾塘换水来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但在养中、后期,由于投饵量很大,单靠排水和添注新水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国内已专门研制和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消耗多余的营养盐类,以促进虾池的物质循环,净化水质,是目前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的趋向。目前鱼药市场上出售的各种活菌均为异养型和化学合成自养型细菌的复合制剂。它们能将虾塘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以减少其毒性。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是由异养菌把蛋白和氨基酸分解为氨和其它无机氮,称为含氮有机物的矿化作用;第二步是由自养菌来吸收无机物。
养殖中、后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时,往往会出现虾塘水色变浓的现象,致使有些虾农因害怕而不敢再用。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与微生物制剂中细菌和种类组成直接有关系。实践证明,在使用以异养型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制剂的同时,适量施用光合细菌(以自养型细菌为主),利用光合细菌去吸收利用水中富裕的无机盐类,既可改善虾塘的水质和底质,又有助于维持水色的稳定。
五、饲料和饲养管理
饲料是对虾的代谢能量基础和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配备优质的饲料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虾成败的关键。高品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是养殖对虾获得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几乎完全依靠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来提供。只有优质的饲料才能满足对虾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获得较高的饲料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减轻池塘的污染程度。南美白对虾具有典型的杂食性,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要求比其它虾类的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养殖南美白对虾不需要投喂高品质的人工配合饲料。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更快,饲料系数更低,养殖产量更高,效益更好。
投饲量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水质和底质条件,对虾的个体大小、健康状况、生理状况、实际摄食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做到合理投喂。投喂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污染水质;投喂不足又会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发育,轻则导致塘中对虾个体规格差异较大,重则降低对虾的体质和加剧塘中对虾的相互残食。
塘养对虾因放养密度较大,单靠饲料生物远不能满足虾苗的摄食需求,饵料生物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必须在放苗的第三天至第七天即开始投喂幼虾人工配合饲料。前15天的投饲量一般凭经验来定,开始投喂的第1天,使用对虾开口料,每亩每餐日投饲量为01斤,每天投喂三餐;第2天起每天递增5~10%。经过半个月的饲养,虾苗逐渐长大,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此时应在池塘四边设置饲料观察网,每次在规定的进间内检查饲料的消耗情况,以调整第2天同一餐次的投饲量。每次检查时间的决定取决于对虾的个体规格。南美白对虾体长达到5cm之前,活动能力较强,摄食速度较快,应在投饲后2小时进行观察,投饲量以投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体长在5~8cm时,应在投饲后15小时进行观察;体长达到9cm以上时,应在投饲后1小时观察。原则是在保证对虾吃饱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饲料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减轻对池水的污染。南美白对虾贪食,且暴食过后会出现厌食现象,建议在养殖生产中严格进行投饲管理,应遵循逐日少量增加的原则增加日投饲量,以利于对虾保持旺盛的食欲。
南美白对虾喜食新鲜饲料,而不喜欢摄食经长时间浸泡的饲料。因此,在养殖的中、后期应适当增加日投饲次数,遵循少量多餐的投饲原则,以促进对虾的摄食和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减轻池塘的污染。
六、病害防治
对虾生活在养殖水体的底部,通常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一旦发病,要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难度,而且患病个体大多失去食欲,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特别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危害最大的白斑综合症和桃拉综合症,病情出现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只有通过消除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确保对虾养殖的高产稳产。
对虾发生病害是病原、养殖环境条件和对虾自身免疫机制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病害的预防必须从消除病原,改善、优化养殖环境和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等多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
在我镇,目前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危害较大的病害是“红体症”。笔者认为,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对虾感染了白斑综合症病毒或桃拉综合症病毒或弧菌,都有可能出现体色变红的症状,养殖环境恶化时同样会使南美白对虾体色变红。所以,当个别池虾出现红体症状时,应从多方面寻找病因,再针对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养殖生产中,通常采用水体消毒、改善水质和内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综合方法治疗红体症。实践证明,虽然南美白对虾红体症对养殖生产危害很大,但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早采取综合措施,病情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转载的。
南美白对虾有哪些混养和轮养的方式?
1、成虾养殖池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面积一般均小于海水养殖池。养殖池面积过大,捕捞和管理均不便。塘口面积一般在2—12亩,池深2米左右,水深维持在1。3米以上。池塘外形多呈长方形,长宽比约为2:1。池坡不应太陡,坡比为1:(2。5—3。0)。池底平整且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放干池水晒塘和捕捞。淤泥一般以不超越10厘米。池塘须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管上套有60目筛绢网袋,排水口必需设置拦网以防野杂鱼顶水进入养殖池中抢食和摧残虾苗。
河水、湖水、江水、水库的蓄水或地下水均可用作养虾的水源。水质尺度为:氨氮≤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升,铜离子≤0。01毫克/升,锌离子≤0。1毫克/升,铅≤0。05毫克/升,铬≤0。1毫克/升,pH7。5—8。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并不受农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假如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可用10—40毫克/升复合型生物制剂进行水质处置。经测试,在水温22—30℃的条件下使用生物制剂,1—3天即可使淡水水质达标。而重金属污染较严峻的水域,虾的成活率较低,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络合处置虽有一定效果,但成本比较高,故重金属含量高的水源一般不合适养虾。
2、虾苗暂养池
虾苗暂养是为了使虾苗从海水生态转向淡水生态过程中有个过渡时期,使虾苗在放养初期能适应淡水养殖环境。暂养池一般建在养成池的一端,面积约占全体养成池的1/15—1/10,水深一般为0。6—1。2米,水体盐度为2—5,并配有小型增氧机。常见情势有:
21、大棚土池暂养:在养成池的进水端开挖一个小池,小池的池堤由开挖出的土壤垒成,池堤高约0。8米,池宽5—8米,池长视养成池大小而定,一般以60—120米为多见,池上搭建简易大棚保温。大棚暂养池多在外界水温较低的2—4月使用,有利于延伸虾苗生长期。暂养结束时拆除大棚,挖开池堤,虾苗即可顺缺口游进养成池。
22、塑料薄膜拦养:用塑料薄膜作为隔水材料,在养成池的一端拦出一块暂养区进行虾苗暂养。该方法合适在外界水温达20℃以上的季节使用,暂养期一般为10—20天,当虾苗适应了池塘生态环境后,撤除水中塑料薄膜虾苗即可进入养成池中生长。但塑料薄膜具备漂浮性,强度也较低,因此薄膜的下端必需埋进泥中,并用竹桩将塑料薄膜垂直固定在水中,注水时暂养池和养成池的水位须维持一致以使薄膜在水中能维持平衡。
3、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
在养殖前期,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营造水体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养殖中期,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改善底质和水质;养殖后期,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促进水体良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提高南美白对虾活力和抗病能力。
(1)混养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征,通过不同品种混养,对改良生态环境、保持水质稳定、防止疾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主要有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虾—参混养和虾—藻混养5种方式。可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的鱼类品种有罗非鱼、梭鱼、鲻、河_、黑鲷、黄鳍鲷和乌塘鳢等;蟹类品种有锯缘青蟹和梭子蟹;贝类品种有扇贝、牡蛎、泥蚶、缢蛏、文蛤、毛蚶和杂色蛤等;藻类品种有江蓠、石莼和大叶藻等。
(2)轮养有虾—鱼轮养和不同对虾品种轮养等方式:
①虾—鱼轮养方式:主要针对一些难以排干水、底泥厚、无法晒塘的老化池塘,实行虾—鱼轮养,对改良底质环境、防止病害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②不同对虾品种轮养:主要利用养殖季节特点进行轮养,通常有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轮养,南美白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等方式。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