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小龙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食用虾,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在我国养殖也比较普遍,具有很好的养殖价值和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一、养虾稻田的选择 1、稻田选择:稻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边环境安静、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壤土为佳,水源要选无污染的大型水体,田块要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而不淤,田埂高(能灌注40~60厘米的水深)而坚实,不漏水,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 2、田间建设:田间建设主要包括田埂加宽、加高、加固。进排水口设置过滤、防逃设施,环形沟、田间沟的开挖,装置遮荫棚等。在稻田四周挖环形沟作为养虾沟,保证环形沟宽3~5米、深10米,面积较大的田块,还应在中间开挖“田”或“井”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深分别为10和05米,环形养虾沟和田间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 二、稻田的消毒培水 1、田块消毒:放虾前15天要对田块进行消毒处理,可泼洒生石灰750~1125千克/公顷,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进水。 2、施肥培水:放虾前7~10天,往田沟中注水60~80厘米,一次施足农家肥15~30吨/公顷以培育饵料生物。 3、水草种植:在养虾沟和田间沟内种植伊乐藻(清沟后的冬季或早春)、轮叶黑藻和苦草(3月)等水生植物,以保证池中水沟水草覆盖率达到40%以上,以满足龙虾生长发育所需环境。为了给虾种提供饵料,可投放部分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三、小龙虾虾苗放养 1、亲虾投放:抱卵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虾沟内,让其自行繁殖。第2年在稻田养殖龙虾,亲虾平均规格为20只/千克,放养密度为450~600千克/公顷。 2、虾苗投放:稻田养虾以6月插秧后投苗为宜,此时稻田已耕种,有利于淡水龙虾适应环境,可避免耕地时损害苗种,提高虾种的成活率。一般放养规格为250~600只/千克,稚虾放养密度为225万~300万尾/公顷。放养前,需用3%盐水对虾苗、虾种进行浸洗消毒3~5分钟。 3、水稻栽种:要及早平整滩面,应选择优质、高产、耐肥力强、抗倒伏、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一般于5月15日左右育秧,6月中旬移栽。到6月10日后进行整田旋地,6月15日移栽,栽后田间保持10厘米水位。此时田间以水稻管理为主,待秧苗成活20天以后,再让龙虾进入稻田,吃田间的虫类和杂草。肥料以尿素为主,少量多次追肥,禁止施用氨水和碳铵。如果水稻发生病害时,叶面喷药防治,用药后及时换水。施肥与施药都要避开淡水龙虾蜕壳的高峰期。 四、小龙虾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稻田养虾要尽量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龙虾食性杂,荤(小杂鱼、螺肉、河肉、鱼肉、蚯蚓、动物内脏、蚕蛹)、精(糖饼、玉米、小麦、大麦粉)、青(有各类水生草类、蔬菜下脚料等)饲料都吃。日投放量一般为虾体重的4~6%。早期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后期在18:00左右投喂1次。 2、水肥管理:龙虾放养后,田沟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稻田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注水一般在10:00~11:00进行,保持引水水温与稻田水温接近。稻田管理过程中还应根据水稻晒田、治虫要求调控水位。水稻生长中期适当晒田,从而增加光照,增加根系活力,杀菌增温。平时还要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暴雨后要及时检查进排水口及拦虾设备是否完好,以防逃虾。 3、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喷药治虫,喷洒农药后要更换新鲜水,从而为水稻、龙虾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稻病防治主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采取喷雾方法,使药物落在叶面上,施药时间选择无风的晴天8:00~9:00为宜。发现敌害要及时消灭,同时进排水口要安置密眼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4、适时捕捞:稻田养殖小龙虾,一般2个月左右即可将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虾及时捕捞上市,捕大留小。这样既可降低稻田内龙虾的密度,又可促进小龙虾的快速成长。 5、水稻收割:10月底至11月初稻谷成熟后,可适当降低水位,用船收割装运稻谷,到场边再脱粒,水稻收割后可提高水位进入越冬。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稻田养小龙虾可以达到稻虾互利双收的效果,小龙虾可以为稻田除草、灭虫、松土、活水、通气、增肥,稻田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和充足饵料。
小龙虾是我国淡水养殖虾的主要品种之一。我在总结多年小龙虾养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稻田小龙虾养殖管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1、良好的水源和质量管理。
小龙虾是一种适应浅水生存和生长的水生动物。基于此,小龙虾是最适合水稻种植的品种。虽然小龙虾养殖对“水”的要求与其他水稻养殖品种不同,但在严格选择水稻养殖基地和现场工程转化时,首先要考虑水质好、水量充足,以满足养虾的基本用水量。条件。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质管理,掌握虾稻田的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采取加水、换水、使用生物制剂等措施定期调整。
2、良种的选育。
小龙虾幼苗可以自我繁殖、繁殖和取食,有利于初级繁殖。但也存在种质资源负选择小型化、自交系减少等问题。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大小差异越来越大,虾米越来越少。因此,建议养殖户重视养殖,最好实行“种养分离”,加强亲本选育、净化复壮,改变传统“抓大促小”的养殖模式,推广和完善对虾养殖新模式。
3、喂养选择,精准喂养。
饲料质量、投喂量和投喂方式直接关系到养殖虾的生长速度、大小、质量和抗病能力。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的营养和充足准确的养殖。为了使小龙虾快速生长,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根据各生长阶段的需要灵活调整在28%-36%的范围内,做到“精、绿、粗”的合理组合。根据小龙虾的摄食特点,每天投喂2-3次。稻田对虾日采食量为3% ~ 8%,主要在夜间,占日采食量的60%。集鱼场所采用多点分散投喂方式,投喂后设置饵料平台定期检查。正常情况下,在喂食后3小时基本进食。
4、放养密度适宜,调整合理。
放养密度是小龙虾养殖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自养稻田。如果放养密度过低,会影响养殖产量。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很容易自相残杀。如果养殖规模太小,会耽误销售时间,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农户应根据产量、种苗来源、规格质量、养殖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调整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5000-8000只每亩以内。如果放养密度过低,则需要适当增加苗数。值得注意的是,购买的苗木一定要进行病害检查,避免长途运输,一次放够量,否则会影响成活率。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可将部分小龙虾放入网箱出售进行间苗,或采取增加溶解氧、加强投喂、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小龙虾均衡生长。
以上就是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关键要点介绍,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