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虾 如何养虾
1、养虾一定要护好底:在养虾过程当中,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池塘一定都会残留下一些残饵、粪便等物质,这些物质最终会滞留在池塘底部,因此,池塘底部又被称之为“聚宝盆”或者“万恶之源”。有一些养殖户认为工厂化养殖“底部很干净”,不需要注意底部环境,其实不然,工厂养殖也需要注意底部环境,但是工厂化养殖侧重于排污,就可以保证底部环境的“干净”。相比于其他的养殖模式,则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维护好池塘的底部环境。
2、抑制有害物质:清除底泥的有害物质;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高位塘、土塘的养殖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底泥,这些底泥存在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为有害物质爆发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但是底泥长期积累,会成为细菌、有害物质的“温床”,一旦条件因子形成(比如高温),这些有害物质挥发出来,对于虾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伤害。因此要求养殖户还未投苗之前就对污泥进行必要的清除,并可以采取“生物降解”(就是在未投苗前,进少量的水,再投放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的方式处理有害物质。
3、抑制底泥的有害物质;这个指的是,在养虾过程当中,采取一些办法,来抑制底泥当中的有害物质,以此达到减少虾致病病菌的目的。在养虾过程当中使用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改善底泥的生态环境。包括:优兰宝丝兰提取物、芽孢杆菌、丁酸菌。底改,在养殖的中后期,底改成为一个养殖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恶劣天气到来之前,恶劣天气过去以后,我们必须对养殖水体进行一次底改,这样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但其实,使用微生物优化底部环境的方式,也被我们称之为“生物底改”,也是底改的一种方式。
4、在虾塘当中混养一些鱼类,比如:虎鱼、黑鲷鱼、罗非鱼等;在虾塘中养殖一定数量鱼类,不仅不会对虾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还会吞食一些病虾、死虾,达到抑制病原体,消除有害物质的目的。总得来说,底部环境(主要是底泥),是池塘物质循环的最重要的部分,养殖户只要能把底泥搞好,养殖的成功率将大大的提升。
5、养虾一定要护好水:虾依赖水才能得以生存,因此水的状态直接决定虾是否能够生存,我们用于养虾的水体,第一个要求是适合虾的生长,第二个是稳定。主要包括一些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比如,溶解氧应该4mg/L以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低,或者没有;Ph值在75~85,这些指标长期较高,都会对虾的生存产生危害。一般来说,水体的稳定指的是水体物理或者化学指标的稳定,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某个水体指标变化幅度不宜过大。比如,一天内ph值从6变成8,虽然8这个数值适合虾的生存,但是6变成8,增加的幅度过大,会对虾产生胁迫,这是不利于虾的生长的。所以,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意水体是否能适合虾的生长,也要注意水体是否稳定!高产量的虾塘皆因水体能保持稳定,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注意这两个:一个是藻相,另外一个是菌相。藻相,是指水体当中藻类分布的现象,而养虾需要的是一种优良的藻相,指的是有益藻类占据优势群体的藻相,具有这样藻相的水体不仅有利于藻类产氧,而且能维护水体稳定。菌相,是指水体当中菌类的浓度,然而我们养虾则需要一个好的菌相,也就是有益细菌浓度较高的菌相,这样的菌相可以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水平。养虾三大诀窍:底、水、吸收!做好这三点,养虾成功率大大提高。其实,藻与菌是维护池塘环境两种重要的手段,虾塘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藻类或者菌类出现这样或者那样问题,因此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维护好这两者的良好性、稳定性,让虾更好的生存。
6、养虾一定要让虾吸收良好:只有在虾吃得下,吃得好的情况下,虾才能无病无灾,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如何保持虾吸收良好,成为一个关键。体质好,虾才能吸收好。虾犹如人一样,只有在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吃啥都香!因此,在平时的养殖过程当中一定要适时提高其免疫力。合理使用饲料的添加剂,在饲料当中混入一些乳酸菌等添加剂,可以增强饲料的诱食性,改善对虾的肠道吸收能力,最终提高虾的生长速度。但是虾饲料的添加剂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行业标准,养殖户必须注意其用量、频率,以及针对性,才能准确的使用饲料添加剂。
特地查询了问题相关 供您参考:
淡水虾养殖种类
世界上已知虾类共有2640种,隶属于39科,和螃蟹、蟹虾和龙虾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虾的特点是有半透明的身体,腹部柔软灵活,与扇状的尾巴相连接。附属肢体已进化以适合游泳。有长长的触角。
虾类的淡水养殖包括淡水虾的养殖和海虾淡化养殖,我国淡水虾的养殖品种主要有:日本沼虾、罗氏沼虾、淡水龙虾。
日本沼虾又俗称青虾,隶属软甲亚纲,十足目,游行亚目,长臂虾科,沼虾主要分布于日本与我国 亦是我国淡水捕捞的重要对象。除西部高原地区以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江河水库池塘和沟渠之中。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青虾生存的水温在0至34℃,水温降至8℃以下进入越冬期。产卵期在五至九月份,在水温18至20℃时开始繁殖,繁殖的虾苗经三至四个月的精心养殖后多数个体可达四至五厘米的上市规格。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青虾养殖和消费的主要集中地。
罗氏沼虾的原产地是印度太平洋。罗氏沼虾随着不同的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栖息习性。幼体发育期须在盐度为8‰-22‰咸淡水中生存。仔虾和成虾生活在淡水中。生存温度为15至35℃,生长适温22至32℃。成虾对盐度无限制,即可在淡水中生活,也可在低盐度的半咸水中生活。且喜欢在受到潮汐影响的河流下游以及与之相通的湖泊、水渠、水田等水域生活。池塘养殖五个月左右,体长达八至九厘米,体重达二十至二十五克。幼虾、成虾多单独生活,多分布在水域边缘,喜攀附于水草、树枝等到物上,有时也在水中活动。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龙虾的品种有红蟹虾、亚比虾和克氏原蟹虾;
克氏原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从日本引进我国,现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克氏原蟹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斜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蟹,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可在3‰至9‰的盐度中生长;能耐40℃的高温及-15℃的低温。繁育力强。
红蟹虾,又被称为澳洲龙虾、淡水龙虾、小龙虾。原系澳大利亚的野生种类,1971年澳大利亚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外形酷似龙虾,是目前世界上优良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该虾在河流、湖泊、池塘中都能生活,底栖、爬行,在半咸水中也能生存。杂食性,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发酵牛粪及人工配合饲料。最适水温22-32℃。极限水温4℃和37℃。水质恶化时能爬离水体自救。自然界较大个体为500克,人工养殖当年苗种能长到60-100克,2龄雄虾能长到280克。可自然繁殖,在北方地区一年产卵1-2次。
亚比虾,该虾具有较强抗干旱能力,虾和虾苗都可以在潮湿(无水)的环境下存活较长时间。亚比虾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隐藏在砖石缝隙。水草丛下,喜集群活动,昼伏夜出、不喜强光。亚比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5度,适易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3℃即开始摄食、生长和繁殖,水温超过30℃则会抑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具有较强的耐低氧特性。成虾可以在具有一定盐度(17%‰以下)的水体中生存。亚比虾为杂食性,可以摄食植物性饵料,如青菜、谷物、植物碎屑等,也可以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蚯蚓、昆虫幼虫、螺蚬、小鱼虾、蝌蚪或其它肉类等。
海虾淡化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南太平洋海岸水域的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抗逆性强、耐盐性广、营养要求低、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水温在15至38℃,最适水温22至35℃,低于18℃,摄食活动受影响,9℃以下侧卧发生死亡。也可在盐度05‰至35‰的水域中生长,经淡化盐度驯化,也可在纯淡水池中养殖。
另外,刀额新对虾和斑节对虾也是海虾淡化养殖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