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养殖之虾苗放养技术具体是什么样的?
1放苗时间
建议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虾苗,避免多变的天气,保证虾苗的成活率。
2确定放养量的依据
放养量过小,不能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放养量过大,会减小成虾的出塘规格,影响经济效益,要根据多方面的条件,科学地确定虾苗放养量。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水深、水质、水源水量、机械配套能力等各方面的池塘条件与虾苗放养的密度密切相关,凡适应养虾条件的就可多放,否则应少放。
(2)养殖技术水平:罗氏沼虾养殖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定放养时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技术水平。
(3)养殖模式: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有三种模式,即单养罗氏沼虾、以虾为主的虾鱼混养、以鱼为主的鱼虾混养,这三种模式的罗氏沼虾放养量依次减少。
(4)放养规格:目前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苗种有两种,一种是体长为07~10厘米的淡化苗,一种是经过中间培育体长为2~3厘米的大规格仔虾。一般情况下,大规格仔虾成活率要比淡化苗成活率高,所以淡化苗的放养量要适当增加。
3确定放养量的方法:罗氏沼虾的放养量是由计划产量、预计成活率和出塘虾规格等决定的。根据成虾养殖经验,一般放养量可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虾苗放养量=放养面积(公顷)×计划单产(千克/公顷)×预计养成虾出塘规格(尾/千克)÷预计成活率(%)上式中“计划单产”是参照以往的养虾产量,并结合当年养殖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及管理经验而预计可能达到的平均单产。一般单养产量,每公顷为1850~2250千克;以虾为主的虾鱼混养,每公顷为1500千克;以鱼为主的鱼虾混养,每公顷为450~750千克。“预计成活率”随放养虾苗规格的增大而增大,通常可定在50%~70%。总之,确定虾苗的放养量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虾苗的规格和质量、饲养周期的长短、饲料的数量和质量、混养鱼的品种规格及数量等等。
罗氏沼虾的养殖饲料是什么
养虾的时候选址很重要,要选在周边水源好,排灌方面的地方,在这种地方搭建池塘。也可用稻田养虾。虾属于杂食性的,荤,精,青饲料都吃。
养虾常用的荤饲料有螺,野杂鱼虾,动物血液,禽畜的下脚料等。青料有蔬菜,瓜皮,陆草类。精饲料有玉米,小麦,谷物等。此外,饲养的时候要及时清除敌害。
扩展资料:
养殖方法 主要包括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
育苗对虾养殖用苗可直接从自然繁殖场(河口或浅海区)捕捞或利用潮水纳入,也可人工繁殖培育。沼虾及其他虾类养殖用苗均须人工培育。育苗设施有土池、网箱、水泥池和聚脂水槽等多种,而以水泥池和聚脂水槽为主。面积一般只有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环境条件容易控制,出苗率一般高于大水体。
对虾与沼虾的区别
罗氏虾在养殖的时候对于饵料的需要与 其它 虾有什么不同呢它需要什么饵料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罗氏沼虾的养殖饲料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罗氏沼虾的配合饵料
罗氏沼虾成虾养殖中主要以投微配合饵料,但也有时用一般鱼用饵料的,如动物性饵料有鱼、虾、贝及蚯蚓、蚕蛹、蝇蛆等,植物性饵料有米糠、麸皮、花生饼、豆类以及浮萍、水草等。据实验报道,罗氏沼虾的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在38%左右为最好,其生长速度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当罗氏沼虾饵料缺乏时,常以吞食刚蜕壳、活动能力差的虾为食,从而影响虾的产量。目前生产已基本采用配合颗粒饵料来 饲养 罗氏沼虾,效果理想。
罗氏沼虾颗粒饲料的生产 方法
1、加工工艺:罗氏沼虾颗粒饲料生产包括以下工序:原料清理-粉碎-配料-混合-蒸气调质-制粒-干燥冷却-包装。
2、原料组成:罗氏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为30%—40%,配方中鱼粉、豆粕等蛋白饲料应占较高比例;同时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Vc的用量应达到50O—1000毫克/公斤。此外,配方中面粉或次粉用量应在10%以上。并应减少麸皮或其他富含粗纤维原料的用量。
3、粉碎与配料:粉碎机可选用锤片式粉碎机,筛板孔径以10或12毫米为宜。对于难以粉碎的物料可用爪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原料经粉碎后应能通过40目筛。对于一些少量或微量的添加成分如微量元素、维生素应采用台秤或粗天平进行称量。
4、混合与制粒:混合设备应采用卧式螺带混合机,混合时间以4—6分钟为宜。制粒设备可采用环模制粒机,环摸孔径小虾15—2毫米,大虾25毫米。
虾池中的生物饲料培养
1、水蚤:水蚤俗称红虫,水蚤是指水生枝角类和挠足类两大类浮游动物,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幼虾的良好天然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质,可以促进幼虾快速生长和增加对虾对疾病的抵抗力。水蚤繁殖量大,生长周期短、食性层次低和生长快速,是人工培养的良好天然饲料。
2、轮虫:轮虫是一种小型的水生动物,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它的体形小,游动速度和营养价值很适合作为对虾幼体的开口饲料。
3、卤虫及其无节幼体:卤虫无节幼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量脂肪,且个体的大小适中,可作为幼虾和成虾的良好饲料。虾池中卤虫的培养可以接种卤虫卵,也可以接种带卵的大活卤虫。
4、沙蚕:沙蚕是鱼虾和其他动物的重要饵料。由于沙蚕料的许多种类个体大,可在虾池内繁殖,且以底层腐屑和细小有机物为食,因而受到养虾者的青睐。
5、生物泥土层:生物泥土层是养虾池底表面繁殖生长的一层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特殊生物群落,其中常混栖原生动物、线虫、软体动物幼体及自养细菌,其营养价值全面,是幼虾比较理想的饲料。
养虾该如何起步?有没有什么养虾技巧?
自然界分类:对虾为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而沼虾为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体色:沼虾体表大多有暗褐绿色斑纹。
身体结构:对虾的鳃部为枝状,壳片叠于下一片壳片之上,而沼虾鳃部为叶状,壳片为交替叠法,并且第二步足的螯尤为强大。
繁殖方式:对虾将卵直接产于水中,而沼虾使用腹足抱卵孵化。
一、自然界分类
1、对虾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
2、沼虾为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二、体色
沼虾体表大多有暗褐绿色斑纹,颜色较深。
三、身体结构
1、壳:对虾的每片壳片叠于下一片壳片之上,而沼虾的壳片为交替叠法,其第2腹节侧甲覆盖于第1、3节侧甲外面。
2、螯:与对虾相比,沼虾的第二步足的螯尤其强大,甚至可达体长的2倍左右。
3、鳃:对虾的鳃部为枝状,而沼虾的鳃部为叶状。
4、身体:对虾身体弯曲较为顺滑,而沼虾身体带有明显的折弯。
四、繁殖方式
对虾一般是直接将卵产于水中,而沼虾一般使用腹足抱卵孵化。
有经验的虾养殖户(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淡水小龙虾)都会用EM菌给虾塘调节、稳定水质,甚至杀菌消毒都用EM菌,EM菌相比其他渔药更为安全,对虾没有副作用 。EM菌主是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复合而成,直接用EM菌撒塘,通过菌之间的互相吞噬杀灭虾塘中的杂菌、病菌,净化水质;EM菌能有效控制虾塘亚硝酸盐、氨氮含量,稳定PH值;另外EM菌可以发酵动物粪便、豆腐渣等喂虾肥水用。定期用EM菌调水可以促进有益藻类生长,长期保持 虾塘藻相稳定,水透明度高,溶氧足,换水时间延长一倍。
水产EM菌种在虾养殖上的具体功效
第一,调节虾塘微生态环境:虾塘有益微生物菌数量增多,杀灭并抑制有害细菌,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多,水面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虾塘有益生菌数量一致维持较高水平,逐渐形成有益微生态环境
第二, 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虾的免疫力和抗病性,虾成活率提高,常见病害减少(细菌霉菌引起的虾黑鳃病、烂肢病、水霉病、水肿病发病率明显减少),整个养 虾周期基本不用药
第三,多余饵料和虾粪被EM菌分解,不会呈沙状沉积在塘底,虾塘PH维持弱碱性(75-85),水中多余有机质被分解供浮游生物食用,稳定和改善 虾塘水质,水体颜色清爽,不腐不臭,能见度在25-45cm的时间延长,换水时间延长1倍以上
第四,促进虾生长,增重率产量提高,实践证明,在同等养虾环境下,用农富康EM菌后,可提前10天上市,平均亩产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