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虾的条件和技术:1、好的水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2、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3、科学捕捞,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捕大留小。
1、好的水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2、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子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3、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天-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捕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大棚养虾需要什么技术什么条件
一是: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饲料。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子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淡水养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淡水养虾注意事项
1、水质要求:大棚养虾过程中要定期添加地下水,不要加入外河水。2、水池条件:水池要干净,水池中要安装增氧机和水车。3、保温设施:在大棚中配备锅炉,防止倒春寒的危害。4、注意事项:养虾密度较大时,要求水池的水深要达到两米以上。
大棚养虾需要什么条件
1、水质要求
大棚养虾时,需要为其配备深水井,并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添加地下水,其中富含矿物元素,而且对于亚硝酸盐的毒性具有缓解作用,注意不要加入外河水,以免其中含有农药。
2、水池条件
大棚养虾时,需要将水池中的淤泥、杂质清理干净,然后撒泼生石灰以消毒,并在水池中安装增氧机和水车,使其充足搅动水体,减少有机质对投料区的污染。
3、保温设施
大棚养虾的过程中,放苗之后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建议在棚中配备锅炉,它具有加热均匀、不受电压影响、供热水体大、保温性能强的优势。
4、注意事项
大棚内处于密闭状态,空气交换少,气压低,如果养殖密度较大,要求水池的水深要达到两米以上,并在池底和池壁铺设高强度复合防渗膜,中间再铺设排污管。
; 1、池塘应建造在通风向阳,注水排水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
2、建造好后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无毒。
3、池塘面积以3-5亩,水深15-25米为宜,淡水水源一定要充足、无污染。
4、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C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1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
一、淡水养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1、淡水养虾时池塘一定要建造在通风向阳,注水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建造好后还要先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无毒。放养虾苗一般在春季的3-4月份,这时气候比较适宜,利于虾苗生长。平时可以将饵料投喂在浅水处,同时要经常巡塘,观察生长情况,及时调节水质。
2、养虾的池塘面积以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主。在虾苗放养前1周,一定要用60-80厘米的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50公斤或尿素5公斤培养基础饵料。
3、一般5月下旬水温会稳定在18-20°C,这时可以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才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即可,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4、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需要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即可。1个月后可以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是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主,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即可。
二、淡水养虾注意事项
1、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必须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而且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
2、一般养过1年虾以上的土塘中残饵和粪便会开始积累,使塘水变浅,有毒物质开始增多。所以在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的进行虾塘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100%,保证塘中水深为15m以上,然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菌。
3、平常一定要坚持观察,加强水质监测,同时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虾情、水情、池情、天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如果发现虾和小鱼一直往水面上游时,就说明水中缺氧,这就是虾浮头的前兆,一定要开设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