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斑节虾与基围虾的区别?

   2023-05-04 互联网艺莲园50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斑节虾与基围虾的区别主要有:1、外观不同;斑节虾,体被黑褐色、土**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喙7~8齿,下喙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基围虾,其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2、营养价值不同,斑节虾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样,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

明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明虾和基围虾的区别有科属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外观不同、口感不同、颜色不同等。

1、科属不同

明虾是对虾科、对虾属海水虾。基围虾是对虾科、新对虾属虾类。

2、生长环境不同

明虾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在水体、底砂、养殖密度要求高,多生长在我国黄海、渤海等地,其中旅顺、河北、山东省、天津市沿海是大明虾的重要产地,捕捞季节在春、秋两季。基围虾生长在我国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适合内陆养殖,在5-8月是产卵盛期,在国外的菲律宾、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也有分布。

3、外观不同

明虾个头肥大,外壳较薄,虾壳颜色偏向于深青色,其外表和斑节虾很像,额头上有刺,身体挺且有弯曲度,虾节间外壳相互分离,可自由伸缩。基围虾个头小,外壳很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和浅褐色斑点,额头上无刺。

4、口感不同

明虾肉多味道鲜美,内含丰富的物质,适宜多种烹饪法制菜。基围虾虾皮较薄,肉质很嫩、松软、易消化,适合煲汤、烧烤、白灼等。

5、颜色不同

虾成熟之后虾壳就会变成固定的颜色,明虾虾壳的颜色一般是青灰色,而基围虾的外壳颜色有明显的条纹,看起来偏黄,虾脚处有少许红色,并且外壳比较硬。

虾与基围虾的区别

车虾:又名日本对虾。生长快,在大海中放流仅70-80天即可长成商品虾 拉丁名 Japanese tiger prawn英文名 Penaeus japonicus Bate俗 名 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斑节对虾、青尾虾纲 目 对虾科产地及产期 日本对虾分布极广,中国沿岸、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均有栖息。我国沿岸l~3月及9~10月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虾汛旺季为1~3月。介 绍 大型甲壳动物,成熟雌虾一般体长为13~16cm;雄虾个体比雌虾小,一般体长为11~14cm。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头胸甲和腹部体节上有棕色和蓝色相间横斑。尾尖呈蓝色和。额角基部微隆起,上缘10齿,下缘1齿。第一触角鞭特别短。附肢。身体长而侧扁,分头胸部与腹部,由20节组成,即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头部与胸部愈合成头胸部、分节不明显。其末节称为尾节,与尾肢组成尾扇。除尾节外,各节皆有一对附肢。日本对虾体外包有坚韧的几丁质甲壳,其前端有具齿的额角,在额角的基部两侧具1对带柄的复眼,口位于两大颚之间。 基围虾: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亦称“基围虾”、“独角新对虾”。 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

新对虾俗称麻虾、基围虾,民间叫基围虾的多一些。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