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池中养殖锯缘青蟹,都有哪些养殖技术呢?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属,为甲壳纲、梭子蟹科、青蟹属动物。其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青蟹在我国盛产于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省沿海地区,自然海区最大个体可达1公斤以上。我国人工养殖青蟹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青蟹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1养殖方式由于青蟹有其特定的生态习性,而且各地的海况条件、蟹苗、饵料供应、养殖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商品蟹销售途径不同,青蟹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以养殖场所来分有池塘式、围拦式、瓦瓮式、木箱式、鱼塭式养殖。以经营方式来分有粗养、半精养、精养。以放养方式来分有单养和混养,混养又可分为虾蟹混养、鱼蟹混养、蟹贝混养、鱼虾蟹混养以及青蟹与多种水生经济生物混养等。
2 养殖池的条件和放养前准备21 养殖池的条件
养蟹池应建在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无污染的内湾或位于中潮线以下有一定倾斜度的沙泥滩涂上,蟹池的水深要求干潮时能保持08-1米。面积一般2-5亩。面积过大,排灌水困难,且需大量人力、物力。池底呈方形或锅形,池水较浅的要挖环沟和十字沟,便于青蟹活动,创造夏凉冬暖的环境以利于青蟹生长,底质以沙泥为佳,泥沙亦可。
22 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要进行池塘的清整和消毒。对老塘要全面清整,包括清除沟内淤泥,排水搁塘,修复四周防逃设施、倒塌堤坝等。放养前10天,每亩用120kg生石灰或15kg漂白粉制成悬浮液进行全塘泼洒,以杀灭塘内敌害生物。
3蟹苗的选择和放养31蟹苗的来源
蟹苗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全人工育苗得来的大眼幼体,经中间培育成适宜规格的幼蟹;二是从自然海区中捕捞的蟹苗或幼蟹。
32蟹苗的选择
质量好的种苗肢体完整、体质健壮、无伤残,足部肌肉呈蔚蓝色、肢体关节间肌肉不下陷且具弹性,甲壳青绿色,活力强且不容易捕捉到;质量差的种苗,甲壳为深绿色或绿色,有的腹部和步足为棕红色或铁锈色,步足缺损。步足少于3个以上,游泳足和鳌足缺损,受到刺、钩、晒伤或带有外伤的蟹苗不宜作为种苗。蟹奴的寄生会影响蟹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放养前应仔细剔除。
怎样蟹虾混养技术
水产养殖就业方向:可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例如:鱼虾蟹贝等水产动物的养殖,水产动物饵料的配方研发,养殖池的消毒与病害防治,鱼粉、罐头等水产品的加工处理等。
水产养殖就业前景:随着全省沿海经济开发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限制捕捞,水产养殖业会成为朝阳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海洋特色明显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近些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养殖区域和主导养殖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水产养殖学专业简介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的繁殖、育种与增养殖技术以及病害与防治、渔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疫病防治、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教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等基本能力。
在同一养殖水体中,既养河蟹,养鱼,又养青虾,这是一种高效生态混养模式。按其养殖类型,可分为池塘、稻田和大水面三种虾蟹鱼混养模式。实行虾蟹鱼混养,既增加了养殖对象,又提高了养殖产量。一般以养蟹为主的池塘,每亩产青虾30千克左右,产河蟹50~80千克,产常规鱼100千克左右。每亩产值一般都在5000元以上,高的达万元以上,效益很好。主要养殖技术要点为:
(1)放好虾、蟹、鱼种苗
河蟹应以饲养大规格商品蟹为主,放养蟹种规格为80~160克/千克。池塘、稻田等养殖水面,每亩可放400~600只,大水面每亩200只。混养青虾应采取两季虾的养殖模式,冬季在蟹种放养后,每亩放规格为25~3厘米的虾种10~15千克,5月中旬开始轮捕,7月每亩再补放15厘米的虾苗1万尾左右。鱼种放养,以饲养异育银鲫为主养鱼,适当搭养鲢、鳙、草鱼、鲂,放养量视塘口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并适量套养鳜。放养的蟹种、虾种、鱼种都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力强,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2)强化喂养
虾、蟹、鱼同池混养,养殖的品种和放养的数量增加了,投喂的饵料量也要相应增加。虾、蟹的日投饵量,为虾、蟹体重的10%左右。
(3)加强管理
一是要坚持勤换水,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坚持每天早晚巡池,观察水质变化;一般每10天左右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按时开机增氧;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亩每次用量1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既消毒又调节水质,池水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 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二是要加大病害防治力度,把病害防治工作贯穿到整个养殖过程中,要彻底清塘消毒,进水严格过滤,放养的种苗质量要好,投喂的饵料要新鲜、适口,加强水质管理,定期用生石灰和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和病害防治工作。三是要搞好防逃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