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蟾蜍的养殖。

   2023-05-05 互联网艺莲园42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养殖蟾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蟾蜍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而且天敌少,本身也是不易发病。因此,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殖蟾蜍还是很简单的!蟾蜍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池塘,菜园,稻田,水库,荒地,荒沟等地进行家庭养殖或规模养殖。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以防蟾蜍逃遁。蟾蜍引种主要是靠捕捉野生蟾蜍,蟾蜍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

癞蛤蟆怎么养?

1建立养殖场:养殖场地四周建立围墙,一般在一米到一米五即可,里面可设养殖池、 产卵池和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

2食物:主要是活饵饲料,蝇蛆,蚯蚓,黄粉虫和各种昆虫。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如果食物不够的话,也可以自己购买一些蚯蚓、黄粉虫等幼苗自己培训饲料。

3繁殖:蟾蜍为卵生,繁殖能力较强。每年当水温为十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九十时产卵,每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五千枚左右,卵一般成双行地排列在管状的胶质卵带内,卵带缠绕于水草上。可将卵带放在孵化池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时水温保持在十摄氏度以上,并随时调节水深,控制水温。遇寒流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膜盖保温。

4蝌蚪期:

蝌蚪是吃浮游生物,饲养蝌蚪最好用池塘水,自来水是不行的,纯净水也不行。

蝌蚪会自相残杀的,很多在一起的时候,自身会分泌一些毒素,杀死一部分个体,以至让其余的个体在有限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养蝌蚪只需要一个“裸缸”(就是空空的一盆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这样太残忍的话,只需要在底部铺一层细砂,再放一些生命力强韧的水草,这样就很高级了。

3~5天换一次水,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将已曝气过的自来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

5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

6注意: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7建议:最好还是进行相关的培训,找专业人士学习相关知识。

如何养殖金蟾

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或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

一般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废沟、废塘或水沟,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饲养场。养殖场周围要用砖砌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纱网、竹编作围栏,以防蟾蜍逃遁。在进、出水口处用塑料纱网封堵,以阻拦小蝌蚪外逃。场内中间要有水池,池水最好保持细水长流,也可用雨水或含锌、铝、铁较少的井水。如用自来水,应日光曝晒驱氯后再用。水池周围应有土地,种植水草或其他杂草。这样既可提供栖息场所,又可让蟾蜍捕食草丛中昆虫,以促进生长。

蟾蜍养殖技术有哪些

金蟾对于水质来说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一般水温在15~30度就能成长平常可以喂一些面包虫、小鱼、红虫都可以。

一般来说大的金蟾比幼小的金蟾容易成活,刚开始养的话放在鱼缸里就行水淹没过蛙体就可以。

最好在鱼缸最下面放上一层鹅卵石然后买一些水草对于鱼缸里面的水要勤换虽然对水质要求不高那也要勤换。金蟾适合用来独养在鱼缸里别放其他种类的鱼,不然它总是咬别的鱼一定不要混养单独来养就行。

金蟾一般指三足金蟾。三足金蟾,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

蟾蜍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蟾蜍养殖三大关键技术

随着野生蟾蜍资源日渐枯竭,药材市场上动物类中药材蟾酥、蟾衣、蟾干的价格也逐渐上升。笔者从事蟾蜍养殖27年,现将蟾蜍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技术一、解决蟾蜍食料来源

1最经济实惠的食料来源,是在养殖场内点灯引诱各类昆虫,让蟾蜍觅食,这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有农作物地区,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品种、不同引诱方法及不同灯具的布局,对引虫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因此要科学布置、合理使用,效果才理想。

2利用废弃物培养蝇蛆喂蟾蜍。将豆腐渣或动物粪便等放在容器中发酵,然后引诱苍蝇在其中产卵,三五天后即可繁殖出蛆虫,用于喂蟾蜍。如用屠宰场下脚料、动物血及农贸市场上的鱼、鸡等下脚料发酵后培养蝇蛆,效果更好,成本更低。

3喂人工配合饲料。可以选用青蛙、牛蛙饲料来喂蟾蜍,也可以用黄鳝、龟鳖、鱼虾饲料,但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还可以手工自制配合饲料,成本比购买商品饲料要低35%。

第二个关键技术是:让蟾蜍旱地安全越冬

可在房前屋后、闲置地块、荒滩、山坡等处,最好选择向阳地块,将土地翻耕深达20厘米(北方地区要再深些),再横向、竖向各开几条排水沟。

为防止蟾蜍逃逸,越冬场地要用80厘米宽的厚塑料膜围起来,将塑料膜下边埋入土中20厘米,地上留60厘米左右,再用竹竿、木棒把地上部分塑料膜支起来,形成防逃墙。由于塑料膜较光滑,蟾蜍不会跳高,因此爬不出去。塑料膜连接处用胶带粘牢。一般塑料膜可用3~5年。

在围住的土地上,每平方米放养蟾蜍10只,让其自行钻入翻松的土壤中越冬。放入蟾蜍后2~3天,蟾蜍陆续钻入土中,再在上面盖些稻草、枯草或其他秸秆,以防长期日晒或干旱后土壤裂缝过大而把蟾蜍晒死或干死,还可防止下大雨导致土壤板结。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只要保持土壤略微湿润即可,一般遇干旱1个月都没问题。如过分干燥,可洒些水;如遇长期下雨,则要防止积水,以免造成蟾蜍窒息死亡。

第三个关键技术是:蟾蜍四季疾病防治

相对于其他养殖动物,蟾蜍抗病能力还是较强的。蟾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无论是自捕或是引种进来的,首先要对所有蟾蜍进行认真消毒。可用3~6克漂白粉兑水50公斤,浸泡蟾蜍15分钟,然后再放入养殖场内。

由于各地气候及水土环境不同,还有蟾蜍品种和饲养管理方面等诸多因素不同的影响,养殖的蟾蜍有时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病:

1夏季气候炎热时,蟾蜍易发生肠胃炎,这是由细菌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患病蟾蜍肛门红肿,胃肠道发炎充血,食欲减退。可用1%~3%的食盐水浸泡蟾蜍,并在饲料中拌入食母生或健胃消食片,连喂3~5天。病情严重的,可用庆大霉素予以注射,每500克蟾蜍用药15万国际单位,注射于蟾蜍大腿基部肌肉内,连用3天。

2如果长途运输不当,就易引发蟾蜍皮肤糜烂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即在50公斤水中加入高锰酸钾10~15克,待药物溶解后,放入蟾蜍浸泡15~20分钟。高锰酸钾要用温水化开,不可用热水,而且要现配现用。

3如饲养密度过大,有时蟾蜍会互相擦伤眼睛。眼睛被病菌感染后易发生白眼病,可用消炎眼药水滴眼数次。虽然蟾蜍皮肤粗糙,但其爪子锋利,通过互相爬跨极易引起蟾蜍皮肤损伤,不仅易引发感染,还会导致皮肤损伤后蜕下来的蟾衣完整率大大下降,影响蟾衣商品率,最终影响养殖效益。因此,蟾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蟾蜍适合在哪里养?好养吗?

首先就是场地,养殖蟾蜍的场地要选择水源方便的地方,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的环境。因为蟾蜍胆子比较小,如果噪音太大,蟾蜍容易受到惊吓,对平时的养殖和采集药材都没有好处。即使是人长时间处在噪音大的环境下生存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一般一亩地可以放养3000只蟾蜍,养殖蟾蜍的场地要有水池,有陆地,因为蟾蜍是两栖动物,产卵和冬眠都是在水里,如果天气比较热蟾蜍也会下水。一般是水面占三分之一。其余是陆地的面积。养殖场一般要有成年池,幼蟾池,冬眠池等。

场地周围可以用塑料膜或者纱网围起来防止蟾蜍外逃。需要埋到土里20到30公分,防止蟾蜍打洞外逃,高度一米左右。

再就是蟾蜍场地的土壤以及水质的定期消毒,防病,蟾蜍的疾病预防等措施都要做好,在养殖过程中避免蟾蜍出现疾病或者死亡的现象。

还有喂养蟾蜍可以在养殖场地挂上诱虫灯吸引野外昆虫,或者投喂一些活饵饲料,目前吉林永发蟾蜍养殖合作社也已经研制出了蟾蜍专用的颗粒饲料,通过他们专业的蟾蜍喂食器进行喂养,效果也非常好,直接解决的喂养蟾蜍的问题。

养殖蟾蜍的最终目的是提取蟾衣和蟾酥。因为采集蟾衣和蟾酥是不需要宰杀蟾蜍的,可以循环利用,而且蟾衣和蟾酥的药用价值和回收价格也是最高的。

想要养好蟾蜍最终还是要掌握专业的技术方法,认真做好每一步,遇到问题能解决才是最关键的。不懂技术的话不建议盲目的投资,会走很多弯路,浪费时间和金钱,还有可能到最后都不会成功,现在养殖蟾蜍也有专业的培训基地,不妨跟专业的人学习技术经验,也是属于投资的一部分,并且终身受益。

池塘,好养。

苗种繁(吉)育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蟾蜍产卵盛期,解决苗种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产卵季节的雨后到静水处寻找蟾蜍卵(林)块,捞回放在池中孵化或直接放在没有蟾蜍的养殖池中,每平方米放2500粒卵,温度在18℃~25℃,3天就(永)可孵出小蝌蚪。采用这种方法必须一次放足,否则孵化时间不一致,蝌蚪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二是在(发惊蜇(蟾)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到野外潮湿的地方捕捉越冬蟾蜍,选择个体,按雌雄比3∶1放到产卵池中养殖,让其(蜍)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受精率可达90%以上。每天产的卵要收集另池存放,让其自然孵化。产完卵的蟾蜍也要另池存放,没产的继续留产。

护理幼苗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2天~3天后,小蝌蚪开始吃水中藻类或其他饵料。养殖池要提前一星期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洒粪尿,以免伤害蝌蚪。产卵池、蝌蚪池水深一般保持20厘米~40厘米。可投喂切碎的菜叶、鱼肠、猪血、淘米水,每天1次~2次。经半个月的培育,体长达3厘米时,就可捞出放入幼蟾池中养殖。从卵孵出蝌蚪到幼蟾约需40天,这时就需转入成蟾池养殖。

 
标签: 蟾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