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怎么养水
金鱼饲养有“养鱼先养水”之说,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金鱼正常的生长发育。换水的目的在于清除水中污物,保持水的清洁,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氧气,从而刺激金鱼的生长发育。
水的选择1.生水指刚放出而未经晾晒处理过的自来水或井水,其水温常与养鱼池(缸)中的水温相差较大,里面含的氯气较多,这种水对金鱼危害极大;2.新水就是自来水或井水、泉水,经过晾晒、静置沉淀2~3天后,并且与鱼池(缸)水温相等或相似的干净水;3.陈水是鱼池(缸)底部含有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未换的水;4.老水就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也是金鱼很好的辅助饲料。这种水中的有机质少,溶氧较多,常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养出来的鱼食欲最为旺盛,鱼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5.回清水指原来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水容易引发鱼病,需全部更换。
换水的方法一般换水:正常的情况下,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每天只要坚持将鱼池(缸)底部的粪便和脏物连同陈水,用橡皮管轻轻吸出1/10~1/5,清除水面灰尘及浮出的粪便,然后沿池(缸)壁徐徐注入等温的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即可。这种换水方法不易伤及鱼体,方法简便而安全,最适用于家庭鱼缸或小池养鱼。
部分换水:在炎热的夏季和初秋,鱼池(缸)中的饲水换后没几天,而水色转绿极快(饲料投喂量偏少的缘故),水质尚清洁的情况下,可把池(缸)中的金鱼全部捞出来,然后把池(缸)中的水成螺旋形转动,待静止片刻后,把池(缸)中央的污物和陈水用橡皮管吸去1/3~1/2,然后注入等温、等量的新水,再把金鱼捞入原池(缸)内饲养。
彻底换水:这种换水往往结合翻池(缸),挑选幼鱼或成鱼时进行的一种换水法。常常是在水质严重败坏或青苔过长、鱼过密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养鱼之前应该怎样养水啊?
自来水一定要经过晾晒达到和饲养水同温,才能使用。此外虽然可用硫代硫酸钠应急去氯,但最好还是用曝晒充氧的方法,把生水养成熟水,再用来养金鱼。
具体方法如下:可以把要养鱼的水放在其他敞口的容器里,用太阳光下暴晒24~~48小时。在这期间会把氯气除去的,同时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如果急用,来不及曝晒增氧,也可以在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一般药店有售)能很快的去除氯气。可按一克大苏打溶入十千克的自来水做比例,进行除氯。
扩展资料:
鱼确实有清缸的品种,如清道夫、三间鼠等,但这类鱼有一部分比较凶猛,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互相之间是否能够混养。但鱼缸的清洁不能只依靠清缸的鱼。大家要定期清理鱼缸。可使用磁力清洁刷每隔7—10天对鱼缸进行一次全面清洗。
在换水时,注意换水量不超过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好,尽量少改变鱼原有的水质环境。因为观赏鱼对水质非常敏感,一次性换水太多对原有水质影响较大。使用自来水换水时,可提前两天将水晾一下,让自来水中的余氯挥发。市场上有一些水质稳定剂可以稳定水质,每次换水后可以添加。
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有过滤系统,但也要每7—10天对鱼缸进行定期换水,保障水质洁净。这里说的水质,是指水的Ph值,硬度、氯离子含量、含氧量这些因素。保持这些数值稳定很关键。水质差鱼易生病,如鱼的白斑问题也大多是由于水质的影响。
新手可使用水质稳定剂。烂尾的问题一般由细菌引起,可投入庆大霉素、高锰酸钾等对鱼缸进行消毒。
买鱼回来之后,不要急于把鱼放入鱼缸中,可将鱼袋一起放入水中,先让鱼来适应鱼缸的温度,再将鱼缸的水加入到装鱼的袋子里,再继续让鱼适应一段时间,最后再放入鱼缸中。
参考资料:
养鱼先养水,自然界有很多少水源可以供选择,水源包括雨水、河水、湖水、井水、地下水、自来水。由于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不建议使用雨水、河水、湖水,建议使用井水、地下水、自来水。无论井水、地下水、自来水,建议将水存于桶或盆中晾晒3天以后才能使用。
把鱼缸加满水,爆氧,不过不用开过滤,不加温,进行两天的困水阶段。两天后打开过滤循环,加温28度,打氧,此阶段维持三天。放入闯缸鱼,观察闯缸鱼3~4天的时间,是否有异常的表现,如果活动正常,没有任何疾病,就可以放鱼进缸了。
扩展资料:
过滤
滴流过滤为集成的过滤器,主要是将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在一个过滤槽中,在此过滤槽中分成几层(滴流过滤的层数可以根据鱼缸或是鱼池的需要增减);
过滤槽的上层为物理过滤层,主要摆放的滤材有过滤棉、生化棉,而下面的几层会分别安放生化球、玻璃环、石英球、细菌屋等滤材。
滴流过滤的工作原理是,当水流通过时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为好氧性的细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