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蘑菇种植的方法与材料

   2023-05-05 互联网艺莲园40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消毒菇房:种植蘑菇时,需要在菇房里点燃硫磺或甲醛进行熏蒸消毒。2、配制基质:将玉米芯、干牛粪和石灰水等材料混合并发酵。3、种植方法:把蘑菇菌种接种至基质上,并保温。4、喷洒水雾:蘑菇菌丝长至1厘米时,需要喷洒结菇水。 蘑菇怎么种植 1、消毒菇房 wwW.ZiliaoPan.Com 种植蘑菇时,需要在地势开阔且避阳的地方建立菇房,再往菇房里点燃硫磺或者甲醛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进行熏蒸,然后密闭24-48个小时,消灭菇房里的

蘑菇种植的配方 蘑菇种植过程中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1、培养料的种类 蘑菇的培养料主要有粪草培养料、合成培养料和半合成培养料三种。应用最普遍的是粪草培养料。其基本的原料有下列几种:

①秸秆类 稻草、麦秆是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此外,玉米秆、甘蔗渣、油菜壳和豆科作物的茎秆等都可作为堆制培养料的原材料,但要足干和无霉烂,已经变质的不能采用。稻草以糯稻草和杂交水稻草为最好,常规稻的晚稻草其次,早稻草质量较差。大麦杆和稻草养分充足,腐熟容易。小麦秆、甘蔗渣质硬,不易腐熟,但通气性好。堆料时通常将稻草和麦秆混合使用的培养料比使用单一草料的质量较好。加以稻草和小麦秆混合使用,应先把小麦秆和粪肥先堆一星期后,再堆稻草。

②粪肥 主要为马、牛、猪的粪便及人粪尿等。马粪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富有弹性,保温、保水性能好。堆料时发效快,温度高,腐熟性好,是栽培蘑菇的好材料,但来源不多。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来源比较充足的猪、牛粪。猪粪性冷,含氮量较高,牛粪性热,含氮量较低,两者混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使培养料养分足,肥效长。牛粪质粘,湿粪堆料,形成粪块,不易打散,故宜晒干敲碎后使用。目前由于蘑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猪、牛粪也供不应求,以人粪尿来代替部分猪、牛粪已有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羊、兔、鸡、鸭等的粪便, 都可用来堆制培养料栽培蘑菇。

③添加料 堆料中常加部分饼肥、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以增加培养料的养分和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如调节酸碱度,防止培养料发粘和氮素损失,以及消毒杀菌作用(如石灰)。

2、 培养料的配方 培养料的配方是根据蘑菇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包括一定的碳氮比),进行合理搭配的成分。常用的培养料配比有以下几种:

①粪草培养料 是以稻草、麦秆和粪肥为主要材料,附加少量的添加料堆制而成的。粪草的比例有6:4、5:5和4:6 等不一。一般每一百平方米的栽培面积,需要粪草干重3,500~4,500公斤,可参照表8的配比进行备料。

②半合成培养料 主要是增加草料,减少粪料,适当增 加些添加料堆制而成。

③合成培养料 只有稻秆类和添加料为原料,不用粪肥。

3、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 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料是先通过粪草的堆制和各类微生物共同参与活动的结果,所以培养料的堆制过程也就是发酵的过程。堆料一开始,各类微生物的消长就有秩序的进行着。先是一些中温性的微生物如细菌、藻状菌等的活动,它们适应的温度范围在20~38℃利用 堆料中简单的有机物,分解果胶质等(不分解纤维素),并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温度逐渐升高,这种热称为生物热。

当温度升到40~50℃时,一些耐温性微生物如腐植霉等真菌,开始活动;它们能分解堆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当温度继续升高到50~60℃时,一些嗜热性微生物;主要是嗜热放线菌包括链霉菌、嗜热单孢菌和无芽孢的假单孢杆菌等进行活动,它们也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利用了堆料中游离的糖分和固定了游离氨,同时所产生的抗菌素有抑制其它杂菌生长的作用。所以培养料经过堆制和发酵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一个适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其他杂菌生长的环境。即无害化的培养料;二是由嗜热放线菌所产生的多糖类、微生物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硫脸素、烟酸等)及生物激素等,可供蘑菇直接利用或刺激蘑菇菌丝的生长。

①堆料时间和方法 培养料的堆制一般是在当地适宜播种期前一个月进行。具体做法是在堆料前一天,将稻草(或麦秆)用水浸泡,牛粪敲碎用尿水调湿,先在地面上铺一层宽2米,厚20厘米,其长度不限的草料,然后铺上一层5~6厘米厚的粪肥,粪草都要铺平,这样一层草一层粪,依次堆积,直至堆高15米为止。堆的四周上下基本垂直或略成梯形,堆顶成龟背形。堆料时,要边堆边分层适当浇水,水要浇在草上。堆后于顶部盖上草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日晒,养分散失。一般在堆后次日,堆基四周会有少量水分流出。

②翻堆 翻堆的目的是可使培养料发酵均匀,散除堆中臭气,并结合调节水分。通常翻堆4~5次。

第一次翻堆是在堆料后6~7天、当温度高达70~80℃, 开始下降时即可进行。翻堆时要将下面的粪草翻到上面,四周的翻到中间,并充分抖松拌和。添加料中的氮肥如硫酸铵、人粪尿、尿素等应在堆料或第一次翻堆时加入,以供堆料中的微生物利用。如添加太迟,微生物利用不完全,进料时,游离态氨太浓,不利蘑菇菌丝生长。过磷酸钙于第一次翻堆时加入,对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固定氮素也是十分有益的。第一次翻堆要浇足水,一般以用手紧握粪草指间能滴出6~7滴水为宜。第二次翻堆是在第一次翻堆后的5~6天进行。这次翻堆要均匀加入石膏粉以调节培养料的理化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增加硫、钙等成分。当第二次翻堆时,粪草已初步腐熟,容易吸水,加水时不宜过多,以防培养料变黑、发臭和堆温不高。湿度以手紧握培养料能滴出2-3滴水为宜。

以后隔4~5天、3~4天翻第三次、第四次以至第五次。 每次翻堆相隔时间掌握由长而短,依次递减。水分的调节控制先湿后干,最后一次翻堆,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5%,即以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滴而又滴不下为宜。并要求在最后一两次翻堆时调节好。在最后一次翻堆时每百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培养料中加入15公斤福尔马林和025公斤敌敌畏,用塑料薄膜盖严以杀灭堆料中的杂菌和害虫。

蘑菇的种植方法

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

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

步骤:

⒈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⒉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一层25-30厘米的麦草,上面撒一层石灰,铺一层牛粪,撒一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一分,再铺料。如此一层草料、一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一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一侧开始撤料,在另一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一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

⒋第二次翻堆 经第一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一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五天后翻第三次堆,翻后四周喷上三氯杀螨醇。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一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二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

1、预湿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3] 。

2、建堆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3、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6d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先在外层料上喷水,然后上下内外交替翻料,同时把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全部撒入料内混合均匀。翻堆后重新建堆,宽为17m,高度不变。在建堆中心线上,按间隔05m打直径2~3cm的孔。

扩展资料:

蘑菇的病虫害防护:

一是材料来源要新鲜干燥,建堆时对牛粪和饼肥等含氮量高的辅料要粉碎后均匀撒在料中,防止结团产生绿霉。二是营养配比合理,培养料中以草料为主,控制辅料的过多使用。三是调节好堆料的温湿度,增加透气量,促进高温放线菌生长。四是菌丝生长期控制菇房温度,防止高温烧菌引发绿霉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蘑菇

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那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

一、菇房设置

1、菇房建设

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米宽的过道,如菇房窄于3米,可只留一条中间过道。床架之间留过道06米,床架可搭4~5层,每层菇距06米,底层离地面15~30厘米,最上层距棚顶13~15米,长度据菇房而定。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过道两端墙上各开上下窗一对;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离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为好,每隔2~3条棚道的中间棚顶设一拔风筒,筒高13~15米,顶端装风帽。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培养料的来源。主要有粪肥、稻草、麦草、饼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养料的碳氮比。在堆制过程中,如含氮量过低,会造成微生物活动减弱,料温不高,发酵不充分,易染杂苗。如氮过高,又会造成发酵后料中的氨、胺和酰胺含量过高,抑制蘑菇苗丝生长。生产中培养料发酵前的C/N为30~33:1,发酵后C/N为17:1。

3、培养料配方:

干牛粪1000千克,大麦草1000千克,菜饼25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为32:1。

干牛粪1500千克,稻草、麦草各1000千克,饼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为2943:1。

在粪肥缺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无粪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粪草配比6:4、5:5、4:6。

4、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堆制时间:在播种前20~25天左右进行。

建堆与发酵:建堆前,将场地打扫干净。一般堆宽21米,堆高15米,料堆长不限。先铺一层稻草;厚度03米左右,四边整齐,不浇水,然后在上面铺一层薄牛粪,以盖没稻草为好,然后再铺一层稻草上面再撒牛粪;如此类推,大约铺10~12层。下面三层不浇水,从第四层起越往上铺,浇水越多,菜饼和尿素在建堆时逐层加入。堆好后,四边要整齐、垂直,顶部要堆成龟背形。堆好后要用草片或农膜覆盖,以防日晒雨淋。另外,建堆后,以料底部有水流出为度。

①常规发酵,粪草堆发酵后,必须经常翻堆,以调节堆料的含水量,散发有害气体,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使培养料养分加快分解转化,同时,通过堆温杀死杂苗和一些虫害。第一次翻堆在建堆5~6天进行,主要是将上与下,内与外的料充分调换位置,使发酵一致,或热均匀。翻堆时分层浇水,使料内水分达到手捏有水滴滴下为度。第二次在第一次翻堆后4~5天,当堆温达到75℃左右并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后4天进行,此时料内含水量应在70%左右,加入石膏粉可以使料PH值为75~8。第四次在第三次后3~4天进行,第五次在第四次后3天左右翻堆5次后,2~3天使可进菇房。整个过程中,翻堆间隔期一般为6、5、4、3天。

发酵好的堆养料标准为:深咖啡色,无臭味、无氨气,生热适中,料草均匀,有一定的松紧度和香气。

②二次发酵,此法是近十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有效技术,整个过程分室外前发酵和室内后发酵。

室外前发酵:方法与常规发酵相同,只是堆期较常规发酵外10天左右,翻堆3次,当料温达70~75℃时,进房进行室内后发酵。

室内后发酵:包括升温、保温、降温三个阶段。培养料进房前,要先在料堆四周表面喷04%敌敌畏治虫,喷04%的甲醛灭苗,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堆,闷3~5小时后进房。

a、升温阶段,经前发酵的培养料,趁热进房,堆放在中、上层床架上,底层不放。随即关闭门窗,先让温度自行升温至45℃以上,再升加温。升温可用煤炉、电炉,也可室外明火升温。加温使菇房温度升至62℃,维持4~6小时。

b、保温阶段,这是后发酵的主要阶段,将料温降至52℃,保持3~4天。

c、降温阶段,待料温降至45~50℃左右时,保持12小时,当温度降至45℃以下时,开门窗使料温迅速下降,后发酵完成。

三、翻格、播种

1、翻格。培养料进房完成发酵后,开窗通风,然后进行翻格。翻松料层使粪草混合均匀,料层松紧一致,拣除杂质、粪块,平整床面,稍加拍紧,然后打扫地面,准备播种。

2、播种。当料温降至28℃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前,检查料内有无氨气,料的含水量否合格。如有氨气,要重新补翻一次,散发氨气,如料的含水量不足,可用石灰水调节;过湿,可以加大通风。播种的方法有穴播、条播、散播、混播等。播种量因苗种类型和苗种培养不同而不同。

四、播种后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播后1~2天就能萌发出绒毛状菇丝,3天就开始“吃料”。播种后3天后,随着菇丝的生长,应加大菇房通风量。播后7~10天,菇丝一般长满料面。菇丝吃料后,生长不快,有可能是料过湿、有氨气等原因造成的,可以从床架反面“戳洞”。增加料层通气性,排除有害气体;也可用镊子插入菇种旁的料中,撬松料,降低温度。一般20天左右菇丝到底,就可覆土。

五、覆土

覆土是蘑菇栽培中从单丝体生长向子实体生长转变的重要手段。当前推行的主要方法是“河泥砻糠一次性覆土”。具体做法是每100平方米需备含水量45%的粥状河泥700~750千克砻糠75千克,砻糠要新鲜,在使用前曝晒2天,在PH值为10的石灰中浸泡24小时,捞出用05%的敌敌畏杀虫。然后将砻糠和泥按1:10的比例拌和,使PH值为75。覆土厚度2厘米,上面用手刮干使厚度均匀。覆土后在料面打孔,适当通风。

六、覆土后管理

覆土后,前期床面一般不调水,以保湿吊菇丝。若低于要求的湿度,可轻喷增湿。

调水通风。调水原则是先湿后干,调水总量力10千克/m2,分三天调入,采取两头轻、中间重的喷水法,每次喷水时,应打开门窗通风。

喷结菇水。当菇丝普遍长到土缝中,便进行大通风3天,抑制菇丝生长,促进线毛状菇丝连成线状菇丝横躺在细土中,线状菇丝开始扭结成原基,便可喷结菇水。喷结菇水后,大通风2天,然后减少通风,促使菇丝向上生长,为以后持续出菇作好准备。

喷出菇水。当蘑菇子实体普遍长到绿豆大小后,生长加快,需大量水分,就要喷“出菇水”。出菇水的用量和结菇水差不多,每25千克/m2,分5~6次喷,每次喷水量视床属子实体多少而定,菇多则多喷,菇少则少喷。喷水时间是在喷结菇水后的4~6天进行。喷水后,逐步减少菇房的通风量,增加菇房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

七、秋菇管理

蘑菇从播种到采摘一般需40天左右。我县一股9月下旬出菇,12月下旬秋菇结束。秋菇一般可采5~6批。秋菇管理主要措施是喷水、通风、保温。

1、水分管理

做到看菇用水,菇多则多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秋菇前期喷水应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

2、通风及温、湿度控制

蘑菇生长发育中,需要吸收氧气,排出CO2,另外培养料中的微生物在分解增差换气,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在子实体逐渐长到采收期间,要增加菇房湿度。出菇期相对湿度要达到90%。

3、清理床面

每批蘑菇采收完毕,要及时清理床面。用镊子剔除冬菇根和死菇,然后补覆细土,喷水,并打扫菇房。

4、追肥

当秋菇第三批采收结束,这时培养料里的养分已大量消耗,常会出观菇体小,出菇少的现象。因此,应适当追施禽粪、畜尿、尿素、豆浆、豆芽汁、麦芽或施用1、2号健壮素等。

八、越冬管理

冬季寒冷,菇房温度在5℃左右,不适合蘑菇子实体发育。这期间的管理内容是保温、通气。一般每隔7~8天喷一次清水,含水量达15%左右即可。室内温度保持在3~4℃,正常天气、每天开窗2~3小时。到3月中旬,当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便可调水和补充营养,气温达15~25度时,是春菇出菇的最佳时期。

九、采收

菇盖直经2~4cm,菇环未破、菇伞未开的采收,要求菇无泥根、无虫蛀、无机械伤,高峰期要勤采。要做到“三轮”,“三边”,“三快”,“一减少”。

十、病虫害及其防治

蘑菇常见病虫害有:白腐病、软腐病、猝倒病、假蚊、蚤蝇、螨粪、跳虫、还有鼠妇等。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菇房、培养料消毒,后发酵,注意菇房卫生,因病虫不同,适当用药。

种植蘑菇的要点

材料准备

以栽培100平方米蘑菇计算,一般需备优质干麦秸1500公斤,干牛粪600公斤,磷肥50公斤,尿素15公斤,石膏粉25公斤,碳酸钙125公斤。

堆料及发酵

时间安排: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为宜。前期堆料,以麦草为主,后期多以稻草为主,稻、麦草混合用效果更好。

建堆发酵:目的是合粪草料充分发酵后,能达到蘑菇菌丝正常生长的营养要求。

堆形及规格:按每分面积用料计算,应建堆宽7尺,高5尺、长6尺为用料够数,长度可随面积用料增加按比例加长、但宽、高不变。

建堆方法:根据面积用料确定堆长后 (最好用灰画框),开始铺第一层草料,厚5~6寸,泼适量粪水,撒一层石灰、发酵粉,按此方法以此类推,分层增加粪水用量,下层少泼,上顶层多泼,一般堆高为8~10层,堆起后堆面成瓦背形,第二天早上观察堆面冒水蒸气雾为水份正常。

堆料翻堆

翻堆的目的是促使培养料上、下、内、外发酵均匀一致。其翻堆间隔时间一般为麦草6、5、4天,谷草5、4、3天;其方法是从料的侧面将面上的生粪草料勾在一边,把里边的熟料用来铺底和垒边,然后再把生料填在中间,根据料干湿补充水分,分层加完应施的油枯、牛踏肥、尿素、复合肥、过钙;只有石灰、发酵粉需在建堆、翻料时分三次用完。

翻堆的要求是:翻第一次堆长可适当缩短,高度不变,翻第二次高度降低,堆长增加;第三次翻堆可根据料的腐熟程度加大或缩小堆形。同时,标准的培养料腐熟度应达到90%,料呈棕褐色或咖啡色,并有较浓的草香甜味,水份以手捏见湿不见水 (60%)为宜,酸碱度75~80为宜。

选田栽培

做厢:种植蘑菇应选择向阳滤水肥沃的夹沙田,提前排水,翻耕整平后(可免耕)按厢宽24~26尺 (或根据草帘的宽窄确定厢面宽),人行道3尺打线划厢。注意选田不能选上年种过蘑菇的田。

铺料:将发酵好的营养料,抖散铺入栽培厢面,用手扒平销压,要求料厚度5寸左右(若料水分过大应反复翻晒,排除多余水分、异味,再铺料上厢)。

播种:播种时间应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为宜。先将菌种的棉塞去掉,用高锰酸钾液消毒,用消毒巾把瓶身全部消毒,然后把瓶破碎,用猪棕毛刷刷净玻璃碎片,用手捏散菌种。然后,放于消毒盆内。再按计划用种均匀撒播于料面,随播并随即进行覆土。对一时来不及覆土的,应覆盖一层用石灰水处理过的稻草或草扇。

覆土:播种后,将预留人行道湿润的表层土用锄头挖松打碎,及时轻轻地盖在料面菌种上,一次性盖土厚度要求15至2寸较合适。

盖帘发菌:草帘主要起保温、保湿、遮光和透气的作用。所以覆土后要尽快将湿润的厢面盖住,以有利于发菌,每厢用两铺草帘遮住整个厢面及两边。草头朝厢中间,草尖朝厢边,顺厢盖上去,成瓦背形,下雨上面加盖薄膜,有利水流向人行道,保护菌丝。

出菇管理

覆土后以土层保湿为主,只要土料湿润就不用喷水;若土料过湿,可在中午翻草帘调节,只要水分合适,一周内可不翻动草帘。为防止下大雨积水淹料,人行道及四周排水沟要畅通;

播种后3天菌丝开始生长,10天左右可达到料土的中层,18天左右长满整个料土层,并开始形成菇蕾,此时更要注意湿度管理,如床面土料发白,必须喷水增湿,以有利于菇蕾膨大及多出菇;

秋春季,在厢面盖薄膜能防雨水渗入料层淹死菌丝,防风吹死厢面小菇,保持水分。冬季厢面盖膜能增湿延长出菇期,增加产量,一般要求薄膜要盖在厢面草帘上,以利透气;

在每潮菇结束时,应调一次水,以利下批小菇形成,厢面有小如米大的菇时严禁调重水(淋雨期除外)。同时在追施营养液或喷药后要及时用清水喷洗一次,以防产生斑点菇;

采菇要求:蘑菇现蕾后5~7天才能成熟,当菌柄升高,有八成熟(未开盘)时,就要及时采摘。采摘时按住菇盖左右摇两下,连同菇脚一并旋起,填平床面即可。

蘑菇采摘后要拿出田外或家里修削。修削时左手拿菇右手拿削笔刀直切下去,刀口要齐,不起毛,泥脚切净后即可。

 
标签: 蘑菇 材料 方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