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非洲鲫鱼(罗非鱼)
罗非鱼是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若饲养在干净的鱼缸里就没有这些小东西咯),长大后,以植物性的饲料为主。有鱼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小麦、玉米、鱼油等。要是自家没有这些,就要去买咯
希望能帮上忙呵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罗非鱼的养殖方法与鱼塘的管理如下:
一、养殖条件
放苗前,一定要把池塘彻底清空,把其他鱼,尤其是罗非鱼,去掉,否则就会同堂四代,大家争抢食物和空间,不利于罗非鱼生长;通常用生石灰或茶麸粉清塘,如使用生石灰,应先将池水晾干,彻底排干池水,然后按100kg/亩施生石灰。正常注水排水时,应采用30目筛网过滤,避免其他罗非鱼混入池内。
2 饲养密度
如果培育苗,鱼苗的放养密度为30000-100000尾/亩。如果养殖成鱼,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品种的纯育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水体的大小进行调整,要保证鱼塘内通风透光,饲料充足。应放养部分鳙鱼或鲶鱼,防止在排灌过程中不彻底清塘或混入其他品种的罗非鱼和野生杂鱼在塘内生长繁殖。二是立体多品种混养,主要以鱼为杂食性鱼类,在传统的四大鱼和名优池塘混养,去除残饵和粪便。
3、喂食强度
关键的是喂食,首先是优化饲料。与其选择饲料,不如选择饲料生产厂家,我们应选择安全系数高的大老厂生产的品牌饲料;其次,在下沉材料、半沉材料和漂浮材料中优选漂浮材料。饲料要定时、定点、定量饲喂,一天两餐,喂养时间最好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在炎热的夏天,尤其是天气闷热的时候,不能喂鱼,以免喂得过饱,如果夜间溶解氧不足,会损害鱼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
4 疾病控制
该鱼不仅生长速度快,体型大,而且抗病力强,它通常很少甚至没有疾病。一般在捕捞或运输过程中造成磨损、损坏后,容易因细菌感染而死亡。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钓鱼或长途运输后很容易出现水霉;鱼苗下池当天,全池洒碘水或氯化水。
5、日常管理
调节水质是关键的环节。改善泥沙环境,早晚应检查鱼塘,看水色,闻水气,观察鱼的活动,防止鱼缺氧。尤其是在闷热的天气,一旦发现鱼的浮头,应及时打开增氧机。如发现水质过肥,应减少饲料,注入新水,降低水浓度或换水;尤其是夏季,应加深养殖水位,注意池塘地基和排灌口,禁止其他罗非鱼混入鱼塘。同时,注意改善底质环境,为鱼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是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公斤~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尾~500尾。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
罗非鱼生活习性
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2、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3、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4、繁殖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