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小鹌鹑
会养鸡吗? 很简单的 我给你复制了 农业知识 看看吧 很简单的 饲养鹌鹑方法
发布时间:2004-02-18 阅读:246次 〖 大 中 小 〗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饲养鹌鹑,饲料省,收效快,一家可养几百只,但管理要细致,饲养要求高。
1笼舍设备
可同鸡舍相仿,用竹制成笼子。为了增加饲养,笼子以层叠式排列,笼高15厘米,笼脚离地16厘米,下面的盛粪板有空间10厘米,每笼饲养一只,笼子底网用竹签制成,使粪便漏下,而鹌鹑脚不会踩下去,底网后高前低,稍倾斜,便于蛋能滚出。笼子采食面的网孔间距22-24厘米,以便鹌鹑伸出头来采食。笼前挂的白铁皮小食槽,口宽4厘米,槽高5厘米,上口大,下口小,呈杯状。
2培育幼鹑
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小鹌鹑。小鹌鹑出壳后,需放在34℃的高温下,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一旦毛长就移入内环境与小鸡相仿的小间内培育,但保温开始32℃左右,以后每隔一天降温一度。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小鹌鹑出壳一天后,即可用粗米粉或优质麸皮饲料,两天后逐步改用混合饲料,并由终日饲喂改为分顿饲喂,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
3母鹌鹑饲养
方法与蛋鸡大致相同,但饲料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常用混合饲料配方:碎米粉65%、麸皮23%,鱼粉12%。夏天养料不足时,可用南瓜打浆,每天每千鹌鹑喂5公斤。
饲料要质量良好,磨成粉状,养料切细打成薄浆,两者1:1加水混搅成能捏得拢,散得开,不粘嘴。一般每天喂食四次,定时定量供给。
4日常管理
鹌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相当于50-60支光的电灯;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此外,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
5配种繁殖
大体和鸡一样,春季配种3-5月,秋季9-11月,公母鹑搭配一比四;一般每只公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鸡,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鹑放到母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鹑。
鹌鹑怎么养
想要养好鹌鹑要选择良好的种鹑,准备好鹌鹑舍,鹌鹑配种,防治鹌鹑的疾病,鹌鹑的产蛋等。
选好优良的种鹑:
鹌鹑要选羽毛有光泽,比较活跃精神状态要好。要求啼声宏亮的,看上去老是没精神的就别选了。要不买回来影响以后的收入。
鹌鹑舍:
鹌鹑舍的建造光线要适中,注意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猫和蛇及鼠等的危害。一定要安装照明设备,夜晚给鹌鹑须要有光照度,这样可有效提高产蛋率。饲养室内本配备放置网孔大小的育雏笼、仔鹑笼、成鹑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饲养笼可用竹木和铁制成。笼子底部应制成大小合适的网状,以鹌鹑粪便及时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一般为12cm,网底要做到后高前低,还要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鹑产蛋后滚出。方便拾取。别忘记设砂槽水槽,采食饮用方便。
鹌鹑配种:
配种一般雌鹑4个月到1年,雄鹑6个月左右最好,最好是每年要更换。鹌鹑早晚的性欲最旺,交配后的受精为最高,如有把握能人工孵化,最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让鹌鹑交配繁殖。
防治鹌鹑的疾病:
鹌鹑的疾病一般有胃肠炎,白痢,脱肛和难产等,胃肠炎由饲养不当引起腹泻、昏迷等症状,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不食、排出的为白色有恶臭稀粪等症状,脱肛和难产是由早产或产蛋期营养不良等引起,要每天勤观察,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即可。
鹌鹑的产蛋:
在鹌鹑的产蛋期间,光照很重要。经过多次试验,夜间给鹌鹑舍增加光照可以很好的提高产蛋率。要悬挂适合大小的电灯,以达到每日光照时间为16小时。
鹌鹑孵化:
鹌鹑的孵化可用人工孵化器来孵化,孵化前一定要把关好种蛋。孵化温度一般室温22℃为好,在胚胎将被破壳出雏时,要勤帮助胚胎活动。种蛋孵化期为17天,雏鹑出壳后12小时后就可开始喂料和饮水了。
鹌鹑的饲料:
鹌鹑产蛋期间,对通风光照有哪些要求?
培育幼雏:将刚孵化的幼雏放在育雏箱中,温度保持在36度,后期每天降低1-2度。 饲喂管理:开食期为鹌鹑提供玉米、麦粉和熟蛋黄。 提高光照:为母鹌鹑每天提供16小时的光照。 病害防治:每天清理一次圈舍并消毒。
鹌鹑如何养殖
1、培育幼雏
养殖鹌鹑的过程中,要将刚孵化的幼雏放入木质育雏箱中,使用煤油炉、电灯或者火盆取暖,将温度保持在35-37度之间,后期每天降低1-2度,直到幼雏适应24-26度的环境,而且幼雏进入3-4日龄后,可以每天提供24小时的光照,有利于提高其食欲。
2、饲喂管理
小鹌鹑开食时,可以饲喂玉米、碎米、麦粉混合煮熟蛋黄的饲料,3天后喂食玉米、豆饼、鱼粉、麸皮、草粉、骨粉混合的饲料,保证每一百斤饲料中有10克的维生素,而且初期喂食次数控制在每天6次,一个月后改为每天4次。
3、提高光照
母鹌鹑主要用于产蛋,养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蛋量,要每20平方米的面积悬挂一个60瓦的电灯,为母鹌鹑提供每天16小时的光照,其余时间也不能让鹌鹑处于黑暗中,可以弱化光照,营造弱光环境,避免鹌鹑受到惊吓。
4、病害防治
鹌鹑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少发病,但一发病就会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所以养殖期间,要每天清理一次圈舍,并对养殖场地用来苏儿药剂消毒,每周还要给鹌鹑饲喂一次带有土霉素的饲料,对肠道进行消毒处理。
在家里怎样养鹌鹑?
温度对鸽子、鹌鹑健康繁殖的影响。温度对家鸽、鹌鹑的存活率、雏鸽、鹌鹑的产卵量、蛋重、蛋壳质量、种蛋受精率、鸽子、鹌鹑的育肥效果、饲料转化率有很大的影响。蛋鹌鹑在室温低于15时产卵,10以下产卵。适合肉鸽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7 ~ 32 。鹌鹑温暖怕冷,屋内适宜温度为17 ~ 28,最佳产卵温度为24 ~ 26。温度和湿度调节。肉鸽大部分时间只需要为自然育养幼崽,哺育鸽子,不要考虑太多加热加热,为鸽子亲鸽创造适当的温度环境即可。一大群人工幼雏可以参照小鹌鹑的方法加热和保温。鹌鹑群的幼仔需要专用的肉墓室和幼仔,可以用肉类机取暖,用暖石保温。小群要用雏鸡来保暖自己的体热,在寒冬或早春季节采取保温增温措施,晚上用灯泡加热或在箱子上盖上棉被来保温。
(1)温度调节。温度要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总原则是幼崽要高,大幼崽要低。小群要高,大群要低。气温要低,气温要高,气温要低。夜晚要高,白天要低。四周后,小鸡的内部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可以脱温,室内温度应在20以上。一般春秋育幼仔可以脱温14天左右,夏天可以脱温4~5天,冬天可以脱温20天。(2)温度是否合适的判断。生产中幼崽的温度是否合适主要取决于观察雏鸽、雏鸽的状况。温度适宜时家鸽、小鹌鹑活跃,均匀分布在小室内,彼此不咸,食欲旺盛,喝水适量,羽毛光滑整齐,粪便正常,休息和睡眠时安静,不尖叫。温度太高的话,家鸽、鹌鹑会远离热源,集中在小鸡的边缘呼吸,抢水喝,喘气,羽毛蓬松,饮水量增加,素食量减少。
温度过低时,家鸽、鹌鹑靠近热源推开,活动少,饮用水减少,羽毛竖起,闭上眼睛尖叫,身体颤抖。肉用鹌鹑的保温与小鸽子的保温相似,主要是看鹌鹑锡安。室内温度在18 ~ 25 为宜。保温主要是关门窗,供暖使用火炉、火墙、炕、电热板、暖气、红外线等设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同时要重视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夏季炎热要降低温度,适当减少坐垫,打开门窗,使用排气扇,在条件地区安装窗帘降温。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的鸽子。(3)适当的相对湿度。在养育幼崽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7天前应保持60%至65%,10天后保持55%至60%,之后保持50%至60%。
特别是要防止高温高湿、低温高湿等不良影响。可以用空罐头一样的碗制作沙盘。在其中加入沙子和水,通过水分蒸发提高空气湿度,沙盘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室内也可以喷水。湿度太高时,加强屋内通风,减少用水量,防止饮水器的水滴、冒号、泄漏等,降低饲养密度。3繁殖期鸽子、鹌鹑舍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保温性能良好,高密度饲养的鸽子、鹌鹑家里春秋两季鸽子、鹌鹑家里的温湿度一般能满足鸽子、鹌鹑的生理要求,但冬季气温低,夏季高,因此要重视冬季的防寒保暖、夏季的防暑降温。(1)缓解夏天的炎热。鸽子和鹌鹑在30的高温下产生热响应,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死亡率提高,要及时采取一系列冷却措施。
降低公司内部温度:增加公司内部通风量是降低公司温度的最常用方法,但温度超过30时,其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一般饲养鸽子和鹌鹑的饲养密度比冬天低20%。在有条件的地区密封的鸽子房和鹌鹑房内安装窗帘,可以将水温降低5 ~ 8,气温越高,冷却效果越好。开放式鸽房和鹌鹑房通过机械纵向通风可以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进来的空气的热交换不仅有助于降低热天的温度,还有助于冷天的加热。另外,可以在家里使用喷雾冷却。避免相对湿度太高(50%至60%以下)。降低饲养密度,提供足够干净凉爽的饮用水。选择隔热建筑材料有助于夏季降低室内温度,防止冬季温度过低。及时清除粪便,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夏季高温使鸽子粪和鹌鹑粪迅速发酵,产生有害气体,诱发呼吸道疾病。要及时清除粪便,加强通风。(2)冬天的防寒保温。加强鸽舍和鹌鹑舍的保温设计是访韩的根本措施,包括增加风口的壁厚,降低鸽舍和鹌鹑舍的高度,适当提高饲养密度等。每天冬天前可以修理鸽子屋和鹌鹑屋,防止屋顶、窗户和墙壁上的所有缝隙,寒冷地区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薄膜遮住窗户,增设棉窗帘,竖起天花板,迎风用麦秆或玉米秆挡风,防止寒风进入。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方法来提高水温。自然光除了上述作用外,还可以对阳光进行杀菌,使家里的干燥保持温暖。人工照明大部分以光为光源,用于补充公司内部自然光的不足,列出鸽子、鹌鹑的适当日照时间和亮度。
介绍鹌鹑的饲养方法
笼可用木制,高160-180厘米,长90-100厘米,深40厘米,每层笼高15厘米,承粪板空间10厘米,每层可养鹌鹑60-80只。中间可隔成2-4个小笼,笼底用粗铁线,间距05厘米,以便漏粪。笼底后高前低,向前稍有倾斜,产蛋后可自动流出到前面档板,以便饲养员在笼外捡蛋。笼子四周用细铁线制,间距22-24厘米,外挂料槽和饮水槽,便于鹌鹑头颈伸出吃料饮水。
母鹌鹑全价混合饮料配料百分比:玉米42、豆饼33、鱼粉10、麸皮3、草粉5、贝壳粉6、骨粉1,粗蛋白为27-28%,钙磷比4:1,再加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日喂干料3-4次。每只母鹌鹑喂粗料20多克,蛋料比约1:2,产蛋鹌鹑亦喜吃半干湿糊状饲料,喂湿料比干料的产蛋率高,但喂湿料费工麻烦,夏季饲料易变质,因此喂干料另给饮水,比较方便。
加强光照管理,可提高产蛋率。通常每20-25平方米面积,在2米高处悬挂一只60瓦的电灯,或在每层笼内吊电灯,每昼夜要求保持16小时光照,其余时间可改为弱光灯泡,以防黑暗惊扰鹌鹑,影响产蛋。
产蛋的母鹌鹑食欲旺盛,每只鹌鹑每天需要采食20克精饲料。精饲料配方为:玉米面53%、豆饼22%、麸皮3.5%、鱼粉12%、微量元素1%、骨粉2%、贝壳粉3.8%、细沙1.2%、多种维生素1.5%。青饲料要切碎打成浆,与精饲料按1∶1的比例加水混合饲喂,湿度以不糊嘴为准。每天喂5次(其中午后喂3次),饲喂时要注意做到定时、定量,不要随意改变饲料品种。
幼鹌鹑养40天后便可上笼,应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以利于其早产蛋。产蛋开始头60天为旺盛期,要加强饲养管理。
鹌鹑一般很少发病,流行性传染病也不多见,但一旦发病,往往造成全窝死亡,因此精心防病很重要。鹌鹑笼舍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并定期用3%~5%来苏儿消毒。每周对鹌鹑进行一次肠道消毒(可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钙盐、金霉素添加剂),以防传染病的发生。大量饲养鹌鹑时要对鹌鹑进行预防接种,接种方法与鸡的接种方法相同。
怎么 养鹌鹑?
1、培育幼鹑。挑选体重7克以上、羽毛整洁有光泽、活泼健壮、脐部愈合良好的幼鹌鹑来育雏。育雏的温度:1-3日龄为36-38℃;4-10日龄为35-36℃;11-12龄为32-34℃;21-23日龄后将幼鹑关入成鹑笼,在室温条件下饲养。
育雏室要求易于保温,便于观察、添水、添食及清除粪便,要防止幼鹑外逃,垫物要粗糙,防止雏鹑站立不稳造成残疾等。
雏鹑出壳2-4小时后要饮用清洁温水,24小时后可以喂食。饮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以进行肠道消毒,加入少量维生素以提高抗逆力。开食时可先喂少量的蛋黄或奶粉,以后用配合饲料饲喂,让其自由采食。
光照是育雏的重要条件之一,在1-7日龄应昼夜光照,亮度为白炽灯每平方米4瓦,7天后每天光照时间为16小时即可。鹌鹑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宜为:1-7日龄120只,8-14日龄100只,15-21日龄80只,22-30日龄50只。
每天打扫雏舍、清除粪便、更换垫物、清洁饮水器,以防污染,并供足饮水,夏季要通风良好。
2、饲喂母鹑。产蛋的母鹑食欲旺盛,每天每只要吃精料20克,青料则要切碎、打成浆,同精料1:1加水混合,湿度以不粘嘴为宜,每天喂食5次,其中下午3次。做到定时、定量,不能随意变换饲料,以防减食影响产蛋。
3、精心管理。幼鹑一般饲养40天左右即可上笼,以适应新环境,便于产蛋。从开始产蛋到60天的产蛋旺盛期,管理上要处处留心。蛋鹑在产蛋的时候比母鸡还要娇气,见生人易受惊,不能惊动它,同时要勤清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防老鼠和苍蝇进入舍内。
4、防治疾病。鹌鹑的抵抗力较强很少生病,流行性传染病也较少见,但一旦发病,往往造成全群覆灭。因此,必须进行预防。较大规模饲养时,避免与鸡共养,防止疾病传染。鹑舍要通风、干燥、清洁,定期用3-5%来苏尔液进行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每周进行1次肠道消毒,即喂1次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微红即可),一般疾病拌喂土霉素钙盐、金霉素添加剂、土霉素即可治疗。大批量饲养时,为防范于未然,最好进行预防接种。
首先你得用笼子饲养。玉米豆帕小米这些都可以。鹌鹑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一天要喂四五次。温度20-35之间。冷了下蛋少,温度高了也是。一般的鹌鹑4周左右就开始下蛋。和环境温度都有关系。要提高下蛋,还需要16小时光照。一般晚上开始开灯。几瓦的节能灯就行。晚上9点以后就可以关灯。养殖鹌鹑还得清理粪便,时间长了以后,鹌鹑容易生病。需要更多的了解请加群。望采纳。手打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