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猪设备有哪些推荐呢?
我家的现代化猪舍设备包含了,普通猪定位栏,育肥猪栏,母猪分娩栏,仔猪保育栏,干湿喂料自动器,漏粉板。自动化饮食系统,自动饮水器,料塔连接线,自动喂料线。自动化排粪系统,水浸泡粪池,猪尿排污阀,刮粪板,粪便干湿分离设备,自动发酵设备。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鼓风机,水幕帘,燃气锅炉取暖,自控房顶换气风扇,布帘,自控喷雾消毒降温系统,进场消毒通道,猪舍环境自动控制。
猪场管理中要注意哪些细节?
你想回家养猪不是坏事,可你会养猪吗?你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定要养猪吗?如果你看到现在的猪价居高不下就动了心,千万不可。物以稀为贵,猪价高就是因为猪不好养,病多不好治,死亡多亏本,人们不敢养了。你要进入养猪业,我不反对,给你提几条意见供参考:1、国家政策支持是500头以上年出栏能力才有支持资金。2、按现在的养猪方式风险太大,万头猪场空闲起来的多的是,原因是病和死亡,赔不起。3、投资建厂虽然按《原生态养猪法》无论你规模多大,都是一年半收回成本,养猪平稳少病少死,可你有200头年出栏投资资金吗?14万。要慎重考虑。
郭群然
不管行情是好是坏 养猪人都需抓住五大趋势才能走远!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各地规模化猪场及农户的养猪数量不断增多,但多数老板认为猪场管理太难;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信息交流的日益加强,中国养猪业在技术方面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缺乏的是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猪场长或管理技术人员。谈起养猪,大家往往是谈技术,专业的养猪管理谈的很少。本人从养猪管理的角度认为,管好一个猪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立文化治理所谓的文化治理,就是在猪场的内部形成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习惯、作风道德规范和生产观念,并力求他们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从生产运作的角度来看猪场生产,它属于工艺专门化运作类型,但从产品的本身来看,它应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因为猪场的产品是活体动物。这就要求猪场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有较强的责任心(企业价值观的思想体现和行为体现);其二、技术熟练程度较高;要求猪场的管理人员在猪场的管理中以管人为纲。从以上两个层面来看传统养猪产业,它的标准化、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工人体力劳动大,工人的情绪对工作质量影响比较大,制度约束效力弱,因此在管理上应偏重于文化管理。一通过猪场文化,为员工组建一个健康的价值观一个人乐意在一家猪场工作,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是感性因素,他能感觉到这家猪场有前途、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氛围宽松向上。其次是理性因素,他在这家猪场工作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例如薪酬、培训、福利、个人发展空间等。前者主要靠猪场文化的感召力,来引导员工形成与猪场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而后者则是靠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薪酬、考核、任免等制度和机制,让员工感到在这里工作有前途,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价值。二通过猪场文化来协调、弥补制度管理在猪场封闭的条件下,人轻易产生压抑感,假如再加以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性,势必会造成员工情绪低落,工作难以起激情,人员流失率高。猪场文化的约束是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人们由于合乎特定准则的行为而受到称赞和肯定,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反之,则会产生失落感或挫折感。它对员工的约束是柔性的,它可以弥补制度治理的“真空”地带,和刚性的制度治理相配合,则可达到刚柔并进、阴阳互补之效。三通过猪场文化,统一员工思想,培养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猪场的归属感猪场流程多,岗位复杂,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场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了员工在本岗位的积极性,但整体凝聚力不高。如猪只转群时的扯皮现象以及绩效考核所滋生的本位主义。从管理心理学角度看,能将个体凝聚起来主要靠一种心理力量,而非生物力量。猪场文化正是以大量微妙的方式来沟通猪场内部人们的思想,使员工能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为实现共同目标遵守准则的“使命感”。在猪场文化的影响下,能使员工感受到完成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协调合作后对猪场的归属感,进而从根本上消除或削弱本位主义和扯皮现象。四通过猪场文化,培养猪场的进取力员工在一个“人人受到重视、个个受到尊重”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的文化氛围中,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受到肯定,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受到领导的肯定,任何心理健康的成员都会得到满足,受到鼓舞,同时为进一步发挥个人才能,会不断地奋斗。二、推行目标治理,实行绩效考核把猪场的经营计划分解到各个部门,分解到某个自然时间段,抓住要害指标实施绩效考核,同员工签订目标责任书达成共识,做到目标明确奖罚分明;同时还要以周为单位开生产例会,针对生产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制定对策并加强员工指导。对指标完成较好的员工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总结经验,把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个人,要给予指导。这样会使整个猪场所有人员有一个目标感,有一个努力的重点,当员工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时,心中就会产生欣慰感和成就感。三、注重技术创新,创办学习型猪场双汇公司近期出现瘦肉精事件,虽然有过之,但他们有句话讲的很好:“企业是船,创新是帆”,养猪单位的创新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要鼓励我们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解决问题。可以把年度总赢利的1%设立为年终贡献奖,并作为个人竞争治理工作岗位的重要依据。在猪场内要建立图书室和资料库,定期组织学习,养成一个学习的氛围。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员工有机会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术交流会,增进对外交流。四、体会一猪场文化的建立台湾学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猪场能否赢利取决与该场工人技能的熟练程度、责任心”;Cutler,Spicer等在《猪病学》第八版中曾指出“解决断奶前死亡率高的问题的要害在于育仔舍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勤劳精神和操作技能”。综合“态度、操作技能、勤劳”来看,它们符合服务业的特征,因而猪场管理要开展猪场文化。猪场文化的建立只有与制度建设融合在一起,才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只有两者的融合,才能营造出一种具有向心力和约束力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猪场文化开始于新员工的引入,即在招工时就要选择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在试用期期间要进一步考察该员工是否适应猪场文化。还要选择不适应猪场文化的员工,管理学认为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猪场文化建设是一件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它的建立不是简单的整理几句训词、写几句好听的企业理念、提几句新奇的口号、发自管理人员慷慨激昂的演讲等,而是与员工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员工的教育程度、榜样人物的树立、传统教育、管理人员是否从基层做起息息相关。总之要调和薪酬、培训、福利、考核、任免等机制,使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猪场内部形成一种比赚钱更高的境界,让员工时刻关注猪场的情况,忠心耿耿的为猪场工作,以猪场的发展为最大的幸福。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不是多此一举的,它能为猪场管理人员节约更多的精力,为猪场带来更大的效益。目标设立的原则不在高而在准,即跳一跳够得着,才是目标。有许多猪场的绩效考核方案是一成不变的,笔者认为绩效考核方案应根据季节、猪群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一个轻易忽略的地方是对优秀员工先进经验的发掘和继续。三注重技术创新,创办学习型猪场猪场的工作比较琐碎,平时应多在技术点上下工夫创新提高,形成氛围,终究可达以点带面之效。猪场与员工是一个双赢的关系,没有员工的学习成长,就没有猪场的发展。
如何控制好生猪养殖厂成本问题
趋势一:器重环保,养殖门槛提高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器重,近年来逐渐加强了对生猪养殖的排污请求。自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明确划 分了禁养限养区域,并且建立了一系列尽善的相关管理措施,而其他各省份也都纷纷响应,加强了对养殖污染的防治工作。而随着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更 是对污染企业加强了惩治力度,使得中国生猪养殖业的更加如履薄冰,这一部部法律法规和系列的环保整治举动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逐渐升高的门槛,让许多 养殖企业都失去了立足之地举步艰苦。
趋势二:食品溯源或成标配
互联网的发展赠我们生存带来了多新的元素,二维码便士翠中之一,它在生存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消费者通过手机一键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到该 猪一生所用过的药品和饲料,大大地增添了市场的透明性。目前饲料企业和动保企业的产品流通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行追溯,为来或将建立流通信息库,对养殖 生产信息进行整合运用。届时,消费者可以在云平台上查询到所买猪肉所用的各个兽药、饲料厂家的资料。
趋势三:低利润是趋势
虽然今年生猪行情一片飘红,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低利润将是一种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资本陷入养殖业,带动着养殖业逐渐走入集约化、规模化。这 也标志着养殖业的暴利时代越来越远。没有其他缘故,这是由于在过去中国的猪价大幅波动很大程度是由散户乃至中小户决心的。而大资本的陷入让散户逐渐被淘 汰,留到最后的是具有长远规划和目标的规模化猪场,他们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生猪数量和母猪规模上有优势,在短光阴内不会暴涨暴跌。所以说低利润会是 一种趋势。
趋势四:强强联合,更能长远
时代在发展,养殖业也在发展。如今的养猪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标准更加明确、分工更加细致、工艺更加重杂同时竞争也 更加激烈。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先前的粗放式的养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合作和交流显得更为的重要。闭门养猪未必能够取得成功,而适当的合作也许能够事半功 倍。所以近年来各种合作模式我们并不陌生,其中中小养殖户之间的合作不少,而大企业之间的联合更是不在少数。
趋势五:科学技术依然是首席生产力
人们生存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养殖户也要紧跟市场需求。惟独采用良好的养殖技术,提高猪肉的品质才干满意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传统的养殖技术在很 大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弊端,成本核算不正确、生产力徐徐、淘汰率高、料肉比高等是传统养殖的很大困扰。而养殖产业化的发展请求科学养殖才干达到最大效益。很 多规模化的养殖企业采用猪场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如猪场管家6S软件,不仅可以降低料肉比和母猪淘汰率,其手持扫描系统更能一键扫描录入,大大的提高了员工 们的工作效率。
未来中国养猪业如何发展没人能够准断定论。也许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也许不是。可不管怎么样发展,养猪人抓住趋势,结合自身企业条件适时发展才干稳步前进,否则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来源:互联网 作者:康大夫 编辑 时间:2009-01-03 点击: 54
1无生产记录或生产记录不完善,生产水平高与否不清楚。各种记录包括配种记录、精液检查记录、产仔记录、哺乳记录、转群记录、饲料使用记录、防疫记录、销售记录、配方调整记录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 2成本项目不清楚,核算粗枝大叶,赢利与否不清楚,成本投入无详细记录、核算方法不明确。
3工资核算不确实,随意性强,影响职工积极性。
解决办法:完善生产记录、成本记录、成本核算,采用计件工资制。建议使用一些生产管理软件:如PIGWIN、金牧软件、GPS、HERDSMAN、PIGCHARMP、猪场管家等。网上有试用版的可以下载试用,感觉满意的可以购买使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软件开发商定做适合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软件。(中国畜牧软件网、中国养殖网等均有试用版下载)可以很方便的了解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另外如果EXCEL运用的比较好即可用EXCEL对整个猪场的生产进行记录、分析。现在一些配方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均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用EXCEL做配方很方便,可以自己设计配方,当然需要你有较高的营养理论和实践经验。
猪场浪费现象严重
1饲料浪费
(1)饲料配方不随季节变化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但现在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如果我们能适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肉比从35降到34的话,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10000×90×01=90000公斤,折合人民币15万左右。
(2)使用高水分玉米而不改变配方
在新玉米刚下来的时候易造成猪只生长缓慢。因秋冬季,气温偏低,猪对能量的需要量要大于春夏季节,而这时的玉米多是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多在20%以上,所配合出的饲料就存在能量不足现象,如不修改配方,且按固定饲喂程序进行的话,必定会出现能量不足,影响猪的正常生长。
解决方法:
一是在其它原料不变的情况下,加大玉米比例,同时加大饲喂量;
二是在用湿玉米的同时,配合高能量饲料如油脂等,这适合于需要能量浓度大的乳猪料或仔猪料中。
(3)不按配方加工饲料
①加工料时不过称;
②缺乏一种原料时,轻易用其它原料代替;
③原料以次充好,如用湿玉米代替干玉米等。以上三种情况都会破坏饲料配方的合理性,影响饲料利用率。
(4)搅拌不均匀
搅拌不均匀在许多猪场出现过,手工拌料自不必说,就是机器拌料也常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边粉碎边出料的有,搅拌时间不足的有。最容易忽视的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或微量添加剂,不通过预混直接倒进搅拌机。
饲料加药和饮水加药已是流行的办法,但却没有一种能让所有猪场都接受的拌料方法。在上千斤饲料中加入几十克药品,很难做到搅拌均匀。常见的有逐步稀释法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使用,因为比较麻烦。现在加药时,在料车上拌料的有,地面拌料的也有,加水搅拌后拌料的也有,没有一种能将饲料拌匀,眼看药品在浪费却无能为力。预混合料时将药物稀释后加入双轴浆叶式搅拌机混合,可能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法。
(5)大猪吃小猪料
经常遇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这些都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而更严重的是让后备猪吃育肥猪料,这将会大大推迟母猪发情时间,影响正常配种。这些看似不重要,但如果仔细算一笔账,你会大吃一惊的。
2猪的浪费
(1)饲养无效公母猪
如果母猪空怀期过长,空怀期的代价是很大的,其损失计算见本期第6版“从母猪经济评估看养猪生产”一文。从中可以看出每头母猪每空怀一天相当于收入损失11元。
这也就表明了通过减少空怀天数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以上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
无效公母猪主要有以下几种:
长期不发情的母猪;
屡配屡返情的母猪;
习惯性流产的母猪;
饲养在妊娠舍中,但却不出现返情的母猪;
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母猪;
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公猪;
使用频率很低的公猪;
精液质量差,配种受胎率低的公猪等。
这些公母猪的饲养,浪费人力,浪费饲料,浪费栏舍等,应及时淘汰。
(2)肥猪出栏时间过长
育肥猪到100kg就要出售,100kg以后猪的饲料转化率低。160天可以出栏的猪却要养到180天,有的甚至养到200天。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因每增加一天饲养,猪的维持饲养就要多一天,就按维持饲养需每日1公斤料的话,多养20天就需多用20公斤料,折成本30多元,对一个规模猪场来说,这个数额是很大的。
(3)技术不过关
这种现象很普遍,如不看食欲随意给仔猪加料而造成的剩料或不足,不看膘情机械地饲喂妊娠母猪而引起过肥或过瘦,不看时机配种造成的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等。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技术造成的,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力量解决。
(4)饲养无价值猪
无价值猪主要是一些病弱僵猪,及时淘汰为好,否则浪费人力、药品、精力,最后收效很小。要严格按照猪只淘汰标准进行。
遇病不诊断,盲目去治疗,发现病猪,不作详细诊断,不分析病情,盲目治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教训是多多的。应掌握判断疾病的能力,对下列病猪需作淘汰处理。
①无法治愈的病猪;
②治疗费用较高的病猪;
③治疗费时费工的病猪;
④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
⑤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猪。
猪只淘汰的标准
哺乳仔猪:新生体重<05千克者和断奶体重(25日龄)<5千克者;肢体畸形,肌肉震颤,运动障碍者;长期腹泻,高热不退,久病不愈体质瘦弱者。
保育猪及生长猪:生长缓慢,体重不合格者,严重的外伤,关节肿大,皮肤溃烂,运动障碍者,严重呼吸困难,顽固腹泻,高热不退,久治不愈者。
30日龄 60日龄 90日龄
体重 <6kg <10kg <15kg
种公猪:10月龄以上的种公猪无性欲或性欲差,不愿爬胯者;公猪瘦弱,食欲差,关节蹄子病变严重者;精液屡检不合格者,年龄超过4岁者。
种用母猪:后备母猪到10月龄仍不发情者或断奶后母猪不发情者并屡配不孕,经治疗连续3个情期内无效者。连续三胎习惯性流产者。母猪繁殖性能差,连续三胎产仔数少于5头,泌乳性能差,仔猪成活率低于60%。母猪患有严重的子宫内膜炎,肢蹄疾病,身体瘦弱,久病不愈或已产8胎者。查出猪瘟抗体过低,经多次免疫抗体仍不合格者。
3人的浪费
人的浪费在猪场中也是很普遍,主要有两种:大才小用——浪费的是个人的能力与技术;小才大用——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猪场的效益。前几年大家都在讨论养猪界外行管理内行的不合理现象,现在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因为现在从事管理的人员尽管有畜牧方面的文凭,但却缺乏管理方面的能力,小才大用的具体表现,因为他们没有管理能力,浪费了职工的能力发挥。
4钱的浪费
许多猪场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一旦养猪盈利了,就会把大量资金用在扩建上面,猪场规模扩大了,但猪场收益却没有大的提高甚至减少。与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规模上,不如用来提高技术含量或改善猪舍设施,进而增加单位产出。如果养600头母猪与养1000头母猪盈利一样,我们是养600头呢还是养1000头呢?
5计划不周
计划不周在猪场屡见不鲜,资金计划不周导致缺料少药;配种计划不周,配种过于集中导致哺乳仔猪被迫提前断奶,保育仔猪体重不足转入生长舍,育肥猪不得不提前出栏,降低猪的盈利;饲料计划不周而出现积压或不足,饲料配方经常改动,影响使用效果等。上述情况造成的损失是每一位养猪者都能体会到的。
6信息资源的浪费
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原料价格预测不准。就2006年国庆节前后的市场行情来说,猪价有的地方高达44-45元/500克,有的猪场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感觉可能猪价还有上涨的空间,80千克左右本可以出售的猪,又喂了10多天,行情出现小幅跌落,只有39-42,每千克降1元-06元,可以算算,多喂了饲料,收入和十几天前差不多,浪费了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