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田螺的养殖技术

   2023-05-07 互联网艺莲园30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亡。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田螺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当水

田螺的饲养方法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是很好的食材,也有很高的的药用价值,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田螺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田螺的饲养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好养殖的场所。田螺抗疾病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并且田螺的繁殖速度快,因此适合养田螺的地方较多,可以是稻田、池塘和沟渠。

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田螺品种。

中国圆田螺:是中国常见的种类,栖息于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内;

螺蛳:为螺蛳属的模式种,在云南的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大屯湖均有分布,全年皆可繁殖;

耳河螺:为河螺属的模式种。分布于湖南和广东省。栖息于河流内。

因此可以根据养殖的产所和地域选择好田螺的品种。

设置好田螺的生长环境。控制温度,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时,便入土冬眠。设置取食、活动的场所,在池底布置10厘米左右的淤泥。饲料,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蔬菜、瓜叶等。

田螺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种螺的饲养管理

雌螺每隔25~30天排卵一次,直到10月份。少的几十粒,多则2000粒。种螺池应选择水源方便,底质富含腐殖质,水体未受农药及有毒物体污染的地方,水深宜在30~80厘米,面积可大可小,每平方米放养种螺一百只左右。池中和池边应插较粗的竹杜和木棍,以供种螺产卵。人工投料以浮萍、人粪尿、米糠、麸皮为主,每星期投放二次,每次投料约为田螺重量的30%。

二、幼螺的饲养管理

田螺对环境要求不严,池塘、水渠、稻田、木桶、大盆等都可以放养,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每平方米放幼螺1000只。它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微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人工饲养要施一定的农家肥以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另外,利用池边杂草沤制的有机肥料也是饲养田螺的好饲料。各种粮食加工厂的副产品、废弃的蔬菜等均可投喂。每次投施的粪肥按螺体重的30%即可,米糠麸皮等精料按螺体的10%为宜,每星期投二次。

三、田螺饲养应注意的问题

田螺在水中是靠鳃呼吸的。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经常注入新水,并要清除过多的水生植物。田螺怕署不怕寒,冬天离水数天也不死亡,而酷暑数小时就可致死。遇上高温季节应加深水位或增加荫蔽物以防暑降温。还要注意防止蚂蚁、蜘蛛、蟑螂等危害田螺卵子。另外做好防逃工作,田螺虽活动不灵,但也易逃逸,尤其要在养殖池出水处加强防逃设施。

如何养殖田螺

田螺养殖技术如下:

养殖水体:它的适应能力强,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即可,稻田、池塘、河渠都可放养。

种螺放养:选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

饲养管理:要保持水体肥度,隔断时间放适量的厩肥、牛粪、鸡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满足生长需求。

日常管理:严禁流入化肥、农药污染水源,及时清除水中的杂草、草根。

田螺的习性

田螺用鳃呼吸,营底栖生活。自然界中,它们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质清新的浅水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的地方。田螺为杂食性动物,喜夜间摄食,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腐殖质、水中浮游生物等为食,也喜食人工投喂的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

在干旱季节,它会将身体的软体部分都缩入壳里,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在冬季的时候,它会钻入泥土中,不吃不喝不动,处于冬眠状态;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它会将头足伸出壳外,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来在水底摄食生长,它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7度。

温度:养殖田螺最好将水温控制在20~25度之间,这时候它们最活跃。酸碱度:田螺需要生长在碱性环境里,酸性环境会对它们造成伤害。硬度:有一定钙质的水能够让田螺的外壳坚固不易碎。食物:养殖田螺需要提供足够的食物,比如鱼粮、虾粮、螺粮等。泥沙:田螺需要在泥沙中生存,最好在底部有泥沙的环境中养殖。

田螺好养吗,怎么养殖

一、田螺好养吗

田螺是比较好养的,它对于温度、酸碱度以及水中食物要求都不高,并且可以自然繁殖。在养殖时将温度控制在20到25摄氏度,酸碱度控制在PH值大于7,并且保证水中有足够钙质有足够水生植物或者鱼虾等食物即可。

二、田螺怎么养殖

1、温度:田螺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度到25度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田螺就会不再进食,或者进入冬眠的状态。

2、酸碱度:田螺和其它的螺一样,都需要在碱性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生存。酸性环境容易对它们进行溶蚀,影响它们的生长,所以最好水中的PH值大于7。

3、硬度:养殖田螺的水中还需要有一定的钙质,这样才能够保证田螺的外壳坚硬。田螺的外壳是比较脆弱的,因此水中有钙质,这个条件是很重要的。

4、食物:养殖田螺一定要保证田螺有充足的食物。田螺属于杂食性的螺类,它能够吃的食物有很多,包括鱼虾饲料,水生植物,土壤中的一些有机物沉淀,甚至是食物残渣。

5、泥沙:田螺喜欢在池底的淤泥中爬行和休息。养殖田螺最好能够在养殖缸内或池底铺一层泥沙,这样能够最大可能模拟它们的生长环境。

 
标签: 田螺 养殖技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