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淡水鲈鱼养殖方法
1、要选择水质较好、流动性较强的水域进行养殖;
2、在放苗前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岸边种植水草;
3、鲈鱼是肉食性鱼类,可以用小鱼小虾或一些贝类进行喂养;
4、在鲈鱼生长期间还要做好水质、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养殖鲈鱼的人群有很多,养殖鲈鱼需要哪些条件
我国常见的养殖鲈鱼品种包括加州鲈、梭鲈和海鲈。
1加州鲈
在亲鱼选择方面,在我国南方地区养殖的加州鲈性成熟年龄在1年以上,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年底收获成鱼时,挑选个体在06千克以上,体质健壮和无伤病的加州鲈作为预备亲鱼,选好后放入亲鱼池进行强化培育。为避免近亲繁殖,雌、雄亲本应分别选自不同养殖场,并注意调查亲本的养殖效果。亲鱼通常采用专塘培育,选择面积为1334~2001米2的池塘作为亲鱼池,要求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溶氧量高,呈中性或微碱性。进、排水方便,通风、透光。鱼池选好后,要清塘消毒,注入新水。加州鲈繁殖通常是群体自然产卵,在自然或正常人工池养的条件下,到了生殖季节,加州鲈亲鱼一般能成熟,不需人工催产也能顺利地产卵排精,完成受精过程。
2梭鲈
水泥池培育。鱼苗培育的水泥池面积以1500米2左右为宜,水深12~18米,经常注水保持水质清新,加注水时注意防逃和避免有害生物进入。池塘培育。梭鲈世代生活在广阔的大水面和江河中,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喜在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且有微流水的环境中栖息育肥。梭鲈苗种培育的池塘要求面积适中,以667~2001米2为宜,其中鱼苗池667米2左右,鱼种池667~2001米2。沙质或沙泥底质,积淤不超过15厘米,排、灌方便,配增氧机、抽水机,放养前先进行严格消毒,每667米2用150千克生石灰,20千克漂白粉。水花到夏花阶段水深要求为50~70厘米,夏花到鱼种阶段为120~150厘米。
3 海鲈
亲鱼的来源:一是捕获自然界的野生亲鱼;二是选择海区人工养殖的成鱼作为亲鱼。目前,自然界野生亲鱼的来源非常少,因此,人工养殖的成鱼是进行人工育苗生产使用亲鱼的主要来源。选择亲鱼的标准:一般要求3龄以上,体质健壮,体型、色泽优良,具有典型的生物学特性,生长速度较快。海鲈属秋、冬季节产卵的鱼类,根据其性腺发育节律,一般采取“冬保、春肥、夏育、秋繁”4个亲鱼培育环节。亲鱼在繁殖前特别要进行强化培育,可在网箱(标准网格即可)或室内水泥池(面积50米2以上)。
淡水鲈鱼的味道特别好,淡水鲈鱼应该怎么养殖呢?
鲈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这些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和吸收,而且鲈鱼肉刺少,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鲈鱼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养殖鲈鱼市场前景还是很大的好。鲈鱼可以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因此有淡水鲈鱼的名字。淡水养殖也是水产养殖技术的重点,所以掌握水产养殖技术非常重要。
池塘条件和准备工作选择水质丰富、淡水和无污染的地方修建水池。池塘面积以3300m2至6600m2为宜,水深2m以上,南北方向较好。
池底应埋入排水管内。同时配备1 ~ 2台15 kW的制氧机,养殖场应有发电机组备用。池塘的建设必须经过干涸的池塘,疏浚和暴露的环节。可在播种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 ~ 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育苗前先施培池水基本饵料,使池水为油绿色或棕色。鱼类的饲养目前鲈鱼育苗多于海钓,春季海钓育苗约25cm一4cm,经过捕捞转移作业后鱼体会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中间暂养。在养殖池内设置40目网箱进行临时养殖更为方便。每立方米水可以临时培育2000到3000棵幼苗。
前10天先喂盐生动物或海洋和淡水木霉类、桡足类的幼虫,然后再喂新鲜的鱼腥味,使鱼长至1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15条鱼。喂养鱼饵主要是添加人工配料的低养殖鱼类。鲈鱼抓取食物速度快、份量大、定时定量喂食非常重要。喂鱼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鱼已经吃饱了,鱼饵没有浪费。为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提高养殖效益,建议采用浮式饲料或每亩100条鲤鱼、30条鲢鱼、鲢鱼。每天投饵的数量和数量随季节而变化。在合适的温度季节的快速增长,诱饵铸造一天4到5次,投饵量L0鱼体重的30%,低温在早春、晚秋,诱饵铸造每天2到3次,占l保藏的鱼的体重。
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
淡水鲈鱼繁殖,每池面积8-15亩,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池岸牢固,水深2米以上。池塘太小、水面太窄,会造成溶解氧缺乏,难以产量; 池塘太大、太深,不适合生产作业。池塘是矩形的,南北朝向更好。最好的水质是井水,经检测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池塘需要设置进排水管,这有利于调节水质,使鱼类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鲈鱼最好的池塘是干塘,疏浚和曝晒,尤其是老塘。
幼苗应在释放前半个月进行消毒,每亩施50公斤生石灰或20ppm 漂白粉消毒。7天后池塘可以放入水中。池塘条件成鱼繁殖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ー5亩为宜,砂壤土底部,粉砂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4米,排水灌溉系统完善,水量充足,淡水、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经干池日晒,10ー15天前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ー100公斤,次日加5公斤漂白粉,全池水飞溅,池塘消毒。海带饵料为高度捕食性饵料,可与碎鱼、冻小杂鱼或野杂鱼块一起食用。
驯化后可用颗粒饲料喂养。喂食前,海鲈先用水喷洒形成条件反射,然后再加入颗粒。经过反复训练,只要听到水花声,海鸟就会成群游动。选择一个中间的地方,用竹子和木板跳入离池岸6-7米的水面,并设置诱饵抛撒点。这种抛饵点具有大面积的抛饵和撤饵区域,不易使鱼类在喂食时混水,并能容纳更多的鱼类均匀食用。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在北方 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
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建设池塘、鱼苗放养、水质管理、病害防治。
1、建设池塘
鲈鱼养殖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以1-5亩为好,水深约15米,水质要充足、清新、无污染,在鱼苗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使用生石灰80-100公斤,对池塘进行消毒。
2、鱼苗放养
一般情况下,每亩放养的鲈鱼密度为2000-2500尾,若投放密度过大,养殖过程中,不仅容易发生鱼病,而且会严重污染水质,可以在鱼塘中放入100尾鲫鱼,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3、水质管理
鲈鱼在养殖期间,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若条件允许,每天换掉池中30%左右的旧水,同时需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准备好增氧机和增氧剂,使水中含氧量达到5毫克以上。
4、病害防治
眼球白烛症大多出现在春夏季节,鲈鱼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至整个眼球,情况严重的眼球会脱落,一般是由于饵料不新鲜和缺乏维生素导致的,需及时更换水质,并投喂新鲜饵料。
淡水鲈鱼养殖注意事项
1、选择水质好、流动性强的水域进行养殖。至少保持水质营养。也就是说,不要求水质很清澈,能见度在2-30cm左右,池水颜色为浅绿色。
2、鲈鱼是一种食肉鱼,可以和虾或贝类一起饲养。谷物、植物和合成成分也可以添加到这些天然成分中。池塘空间要考虑鲈鱼的数量,以一亩池塘为标准,放养数量控制在一至两千只左右。
选择水质较好、流动性较强的水域进行养殖。最少要保持水质营养丰富。即水质不要求十分清澈,可见度在2、30厘米左右,池水颜色以浅绿色为宜。
2/3
放苗前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岸边种植水草。淡水鲈鱼有以沿岸浅水区为生存环境的,也有以深水区为生存环境的。但总体来说,环境布置基本相同。预先在池塘底部喷洒生石灰,同时伴以阳光照晒。池塘底部以砂石土质为主。岸边种植水草。
3/3
鲈鱼是肉食性鱼类,可用小鱼小虾或一些贝类喂养。在这些天然食材中也可加入一些谷物、植物及合成食材。池塘的空间要考虑鲈鱼的数量。以一亩池塘为标准,放养的数量控制在一至两千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