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对虾,对虾养殖技术有哪些?
这样是可以的。另外,养对虾还要注意这些:
1、抓清淤除野。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3、抓调节水质。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养成中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4、抓合理投饵。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5、抓防止浮头。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水质监测,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说明水中缺氧,是虾浮头的前兆。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6、抓虾贝、鱼混养。坚持对虾与贝类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增加虾池效益。
如果要了解更多,可以搜素“技术资料帝“的博客。
想要投资对虾的养殖,对虾的养殖成本大概多少钱?
可采用快速肥水产品(如:化肥,最好是复合肥,只要不含活菌就可)将水肥起来,用些对藻类破坏力不强的消毒剂按略高于推荐治疗量消毒(也有养殖户整塘水不消毒就放苗),等消毒剂药性基本消失后就施用长效肥和微生物制剂(活菌)产品调水,放苗。
放苗前后施有机肥和活菌产品都可。按照一亩塘一米水深计算,根据池塘的肥瘦程度,快速肥水产品可选取以下任一种方法:①5-20斤尿素或碳铵加2-5斤磷肥,再加1-3斤复合肥;②15-2kg单细胞藻类生长素(简称单胞藻)加2-3斤复合肥;③其它市售的快速肥水产品再加少量复合肥。
长效肥可采用:3-5kgEM原露加2-3斤利生素(最好选用含多菌种的复合菌)拌3-5斤虾料(还可加市售的有机肥产品一起发酵),适量加水后,敞口浸泡2-3天(主要起发酵作用)后全池泼洒。第一次施菌的量一定要足,建议超量用。
为何选择虾料发酵而不用鸡粪、豆粕等,因为鸡粪的有机质丰富,但有效氮才4%左右,而虾料含蛋白质40%左右,且原料品种多,营养全面,一斤虾料差不多顶10斤鸡粪的营养。豆粕的蛋白虽达40%多,但营养单一,缺乏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养虾用虾料就地取材,虾料杂质少,基本不污染塘,发酵好的虾料被活菌慢慢分解,不断供给池水营养,不断产肥;碎末还可供浮游动物(珠三角俗称“水珠”)摄食;虾苗摄食极少量发酵好的虾料,更有助于消化吸收。可以说是个“一举三得”的办法。
有人单用EM菌发酵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是EM菌大多是些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它们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相对较差,能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的芽孢杆菌等数量太少;也有人采用密封发酵效果不理想,是因为利生素主要含芽孢杆菌,繁殖和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的过程耗氧量大,密封后容易缺氧,导致芽孢杆菌繁殖数量少,甚至死亡。
我国饲养的淡水虾主要是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虾在养殖过程中,会有一些常发生的疾病发生,如肠炎病、斑点病、烂鳃病、软壳病等,我们要做出预防和治疗才能保证产量。改善水体环境或防治疾病的时候,用药不当,量过大,造成较大的副作用,对虾产生强烈的过激反应,会增加蜕壳的频率,而且蜕壳以后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外壳硬度。
水质偏瘦。水中缺少一些有益藻类和微量元素,使虾吸收不到这些微量元素,营养得不到补充。就会生长慢。在一个是日照时长不够,水温达不到要求。针对南美白对虾软壳病,胆汁酸加钙镁离子同时使用,可有效防控软壳、脱壳不遂等问题;使用方案:胆汁酸1-2g拌1kg料+外泼500g/20-25亩(1米水深),工厂化用量1-2ppm,配合补钙产品。
水质问题:藻相、菌相剧烈变化,导致诸如水体pH值变化、氮磷比例变化等现象,单一藻相快速增长,都会导致水体营养循环受阻,影响虾蜕壳后正常硬壳。在脱壳期如果水体的总硬度不够,微量元素和钙缺乏,对虾会形成脱壳不遂;后期脱壳不遂的那些虾长势就稍慢,就形成大小不一。
水体的总硬度,硬度不足导致钙离子缺乏,虾的每一次蜕壳都需要大量的钙离子通过钙石进行蜕壳从而猛长,所以,水体总硬度是致胜关键,可以用生石灰来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水藻过多。当水出现富营养化时,藻类大量的吸收水里的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比如钙镁锌钠等等。同时也会使水质恶化,出现氨氮中毒。南美白对虾就好比是我国的对虾,虽然从名字上看上去相差不大,两者就是不同的品种。要说到南美白对虾火爆起来还是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自从到了我国之后就很受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