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人工养殖石螺要办特殊证件吗

   2023-05-07 互联网艺莲园35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不需要办养殖证。石螺,又称坑螺。其体形略长,壳坚硬、色暗黑、腹足发达,生活在山间小溪中,生性昼伏夜出,喜爱阳光充足而水源又洁净之处,平时大多吸附在水中的石块或卵石上,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苔藓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并具有两栖本领。一般个体长到二厘米即可食用,大的如手指头。汕尾特产1、建立池塘:在稻田、池塘中养殖,或者在水质干净、水源足的地方建立池塘。 2、准备工作:投放幼螺前在池塘中泼洒生石灰,消灭真菌,并栽种红萍、水莲。 3、养殖方法:选没有破损、颜色淡褐的幼螺,

田螺与石螺怎样养

商品生产性饲养田螺,可在稻田中饲养或专门挖制饲养池饲养。以玩赏为目的的少量饲养,器具并无严格要求,用陶瓷质的缸、盆、罐或木桶都能饲养,但为了可以经常观察其生活情况,最好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或有机玻璃质的水族箱饲养,上面用铁丝网做盖,以便透气。

箱体不必太大,用35厘米20厘米25厘米的小型长方形水族箱即可。箱底宜垫放8~10厘米厚的含较多腐殖质的泥土,能加入部分塘底挖出的淤泥最好。上面再加上10里你左右深的河水或池塘水,若用自来水,则须先将自来水放入盆或桶内摆放2~3天后再用,但不可用含铁、硫等物质的泉水。箱内适当放些藻类或其他水草,再放几块较大的石块,高出水面5~8厘米,让田螺有时怕在上面休息。

饲养数量不必太多,一般养6~10只已够,最好能从幼螺开始饲养。其来源可以自行捕取,既可直接从池塘或河沟中用手捞取,也可用手抄网捕捞。抄网的直径20厘米左右,网目15~2厘米即可。倘若池面较大,够不着时,可用炒熟的米糠和泥土混合起来,捏成团粒投在池塘或小溪边,田螺闻到香味就会前来取食,此时即可用抄网捞捕。

在田螺的饲养箱内,还可养几条小鲤鱼,它和田螺混养,互不干扰,这样更加有利于观赏。

田螺的饲料,可用鲜嫩的菜叶和浮萍,并以少量的豆粉、细米糠、麸皮末等为搭配食物。它食量较小,不必投喂过多,否则剩余饵料会污染水质,不利它的生长和生存。

小螺经30~40天饲养后,即长大成中螺,其体重已能达到4~6克,此时箱中的水深须适当增加3~5厘米,并增养几棵浮萍和水浮莲。这样,既可供其食用,又能为其提供隐蔽处。投喂的饲料撒在水面上即可。

当中螺长大成成螺时,应把混养的小鱼捞去。此时饲料须每天投喂2次,并要每天捞去残留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每隔2~3天换去约半数的老水,加入水温相同的干净水。

田螺很怕高温,若在夏季,水温升至30度以上,须设法降低水温、加进新水等。到冬季水温降至10度左右时,则应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其不再下降,否则田螺不易存活,水的酸碱度应给予偏碱性些的,应保持ph值为7~8。此外,还应保持水中的含氧量,隔2~3天换一次水。 是大量的养殖吗? 螺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利用价值,是一种有待开发和利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

一、 螺蛳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鲜螺体中干物质52%,干物质中含粗蛋白5536%,灰分1542%,其中含钙522%,磷042%,盐分456%等。有赖氨酸284%,蛋氨酸和胱氨酸为233%。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此外,螺蛳壳除含有少量蛋白质外,其矿物质含量高达88%左右,其中钙37%,磷03%,钠盐4%左右,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饲料业实践中,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元素。在饲养业实践中,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补料。

二、 螺蛳的养殖技术 田螺通常生长在稻田、湖泊、池塘、沼泽及河沟等处,自然利用时可掌握其生活规律适龄时捕捞。田螺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1 、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2、 种螺的收集与选择 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池塘或沟渠收集,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螺色清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雌螺个体大而圆,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个体小而长,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方向弯曲,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每年4、5、10月为田螺的生殖季节,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产后经2~3周,仔螺重达0025g,即可开始摄食,一般经过一年的饲养即可繁殖后代。采用田螺专养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100~150个;若利用自然水域,以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为宜。

3、 饲养管理 田螺的饲料来源比较广,一般青菜、土豆、豆饼、米糠、鱼虾残体及其它动物内脏、下脚料等等均可投喂。在饲养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水质,一旦发现水质有污染应立即排除,重新注入新水。田螺的介壳口圆片盖陷入壳内,说明系因饵料不足或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投饵数量;如果发现田螺的介壳口圆片盖收缩及有肉质溢出等现象,则可视为田螺缺钙,应立即在其饵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类的钙质补充饲料。 4、 其它 在田螺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排除鸟、鼠等危害。人工养殖的田螺当年即可养成食用螺,田螺既是人类的上等保健食品,也是畜禽和鱼类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故发展前景相当广阔。田螺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种苗来源广泛等优势,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农家养殖项目之一。

三、田螺的利用及注意事项 由于某些淡水螺可能是畜禽寄生虫第一中间宿主,所以在用其作饲料时,需事先加热处理,以杀死其中虫卵,免遭后患。另据有关资料报道,软件体动物及鲜鱼等的内脏中,含有抗硫胺素酶,如长期或大量生喂,可造成动物体内硫胺素缺乏,导致神经系统病变。雏鸡和幼鸭尤为敏感,故应力避生喂。

如何养石螺?有技术提供吗?

不能。养殖石螺,可以在相对平坦的池塘、稻田、河渠等地放养,在进行养殖前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水泥池不适合植物生长无法为石螺提供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水泥池不能养石螺。石螺,又称坑螺。其体形略长,壳坚硬、色暗黑、腹足发达,生活在山间小溪中,生性昼伏夜出,喜爱阳光充足而水源又洁净之处。

海螺怎么养

养石螺很简单,现在很多没人耕的水田,边用竹篾围墙即可,放螺种,养殖场不能放鸭,鸭吃掉螺,也不需要什么食物喂养,放鸡猪屎使场够肥即可以了,保持有小换水。不能大水来水去,免肥泥流矢,螺没养份可吃。

人工养殖海螺怎么养

问题一:海螺在家怎么养 缸,加水,在是放一些石子还有沙子,过不久水面上自然有微生物,自然会生长

问题二:人工养殖海螺怎么养 养殖海螺最重要的是其生活环境:

1养殖水体

石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石螺隐蔽栖息。

石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天~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石螺摄食。

2种螺放养

种螺放养最好在石螺繁殖前期完成。种石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浮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1公斤~05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3倍。养殖石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石螺、泥鳅混养方式。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石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石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石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石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石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问题三:海里捡来的海螺怎么养 贝壳的栖息地

和其他动物一样,软体动物已经适应千变万化的生存环境。从海水日夜冲刷的岩石到阴暗泥泞的深海底,各种形态的栖息地都有其特殊的软体动物群。潮汐影响生长在海边的软体动物的特性和分布,它们所生活的地质表面特性也有同样的影响力。不过,充足的阳光所提供的食物显更为重要。软体动物最适合栖息于热带,所以这个区域的海贝种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珊瑚是鲜艳的芋螺、宝螺、涡螺的故乡;在红树林中,牡蛎寄居与根部,蜇螺喜欢攀枝附叶,蟹守螺则静静地在泥滩上爬行。当然,温带海域同样会让收藏者大开眼界。沙滩是许多双壳贝以及穴居腹足类,如玉螺的避风港。在河流入海口,泥沙混杂,造就了食物丰盛的环境,常可发现大量鸟尾蛤。岩岸是腹足类的大好猎场,它们能牢牢地吸附在岩石上。

海螺一般都是从海里捞捕的,不能人工饲养。

海螺不吃一般植物的,把他和金鱼放在一起养,它会吃金鱼的粪便,也就相当于清理鱼缸。你只用定期喂鱼就可以了。不过水要兑一点海水。

不过海螺到现在为止都是从海里捕捞的,没有人工饲养这种养殖方法。

也可以喂一点海藻咯 市场买的鱼食也可以吃的 但不可以淡水养殖!

建议放生额……

问题四:用什么方式养殖海螺好 海螺繁殖方法

自然繁衍

海螺等贝类生物是卵生或卵胎生动物(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个过渡品种,鲨鱼也有部分种类是卵胎生的)。海螺的产期大概在5~8月,这段时期海域水温较高,适宜海螺等生活繁衍。

海螺有的种类主要是向海水中集体排卵排精,受精后的受精卵象浮游生物一样漂浮在水中,遇到礁石便附着上 ,在礁石缝隙待孵化,有的种类是在体内自行孵化, 类似于蜗牛等的繁殖。

人工养殖

海螺是发展海水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为了实现其人工养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殖环境

远离池塘内的其他贝类,选择一块约5-6亩相对平整的地方,用22亩网圈围,处理好底脚,防止发生逃逸影响其他贝类生长,围网中间要分散插有小竹竿,为高温缺氧季节海螺上爬呼吸做准备;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对网具进行清洗,保证围网内外水源对流畅通无阻,以确保有足够的藻类,缩短养殖周期。

二、苗种选择

苗种的来源主要是海洋捕捞,人工育苗较少,每年2-3月份本地海头、柘汪、城东等码头渔船有售。另外燕尾港3-4月份有出售,苗种最好选用20粒/斤,健康,无破损,洗净用筐装运输。放苗时,均匀将苗种播洒在已整理好的围网内。

三、管理和喂养

海螺所适应的海水理化指标如下:盐度10‰-30‰,PH值75-88,亚硝酸盐010ppm以下,透明度30cm左右。以上理化指标内水温在10-35℃时海螺生长较快。海螺的食性广,饲料投喂以小杂鱼和低价贝类为主,同时注意水中硅藻含量,海螺亦滤食硅藻,日投饵量根据池塘水质而定,硅藻缺乏的池塘多投饵,反之少投。2-3天检查一次海螺摄食情况,防止投饵过多造成底质恶化,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防止底泥发黑,引发病变,发现爬杆时要及时使用粒粒氧,泼洒底改,定期使用EM调水王,调整水质,保持池塘内的有益菌群为优势种群,从而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海螺养殖中后期投喂的低价贝类相对较大,可以选择池塘其他地方,在放养海螺苗种时也可放养一些低价贝类,以备需要时起捕,作为饲料投喂。由于混养池塘中底层贝类较多,日滤食量大,故而养殖周期中一定要注意肥水,肥水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大品牌生物肥水产品,保证藻种数量和藻类的繁殖量。

四、增产增收

海螺养殖主要是圈养,所占池塘面积小,属密集型养殖,每亩的苗种量应控制在12万粒左右,中秋节后可以间断性的捕大留小。秋收时节达不到规格的海螺,应放于环沟中暂养,次年可作苗种亦可提前上市。总而言之,海螺养殖是混养池塘的一个附属,也是降低混养池塘风险性的一个条件。虽然海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但在舒适的环境中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且混养池塘其他养殖品种也需要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所以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水质的变化,保持池塘的菌藻平衡,控制底质变化,定期清洗围网,适量投饵,保证水中的溶解氧。有病害发生时要及时就诊,防止交叉感染。

问题五:海螺用清水养会死吗 当然会死了 海螺原本生活在海水里 海水中含丰富的盐类 海螺 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它生活的环境盐性环境 而淡水里含盐量少 盐性物质少 所以淡水中不适应它的生长

问题六:海螺怎么养,它需要吃东西吗? 只要是活的,都要吃,

问题七:大海螺能活多久、需要加水养吗 可以存活一星期。需要加海水养。但是存放时间越长,海螺越消瘦。

海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类。贝类主要分为五大纲,全世界有7万多种,海生的种类可通称为海螺。

海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问题八:海螺的生活习性与海螺怎样养殖的 海螺到现在为止都是从海里捕捞的,没有人工饲养这种养殖方法

问题九:海螺在家怎么养 缸,加水,在是放一些石子还有沙子,过不久水面上自然有微生物,自然会生长

问题十:海里捡来的海螺怎么养 贝壳的栖息地

和其他动物一样,软体动物已经适应千变万化的生存环境。从海水日夜冲刷的岩石到阴暗泥泞的深海底,各种形态的栖息地都有其特殊的软体动物群。潮汐影响生长在海边的软体动物的特性和分布,它们所生活的地质表面特性也有同样的影响力。不过,充足的阳光所提供的食物显更为重要。软体动物最适合栖息于热带,所以这个区域的海贝种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珊瑚是鲜艳的芋螺、宝螺、涡螺的故乡;在红树林中,牡蛎寄居与根部,蜇螺喜欢攀枝附叶,蟹守螺则静静地在泥滩上爬行。当然,温带海域同样会让收藏者大开眼界。沙滩是许多双壳贝以及穴居腹足类,如玉螺的避风港。在河流入海口,泥沙混杂,造就了食物丰盛的环境,常可发现大量鸟尾蛤。岩岸是腹足类的大好猎场,它们能牢牢地吸附在岩石上。

海螺一般都是从海里捞捕的,不能人工饲养。

海螺不吃一般植物的,把他和金鱼放在一起养,它会吃金鱼的粪便,也就相当于清理鱼缸。你只用定期喂鱼就可以了。不过水要兑一点海水。

不过海螺到现在为止都是从海里捕捞的,没有人工饲养这种养殖方法。

也可以喂一点海藻咯 市场买的鱼食也可以吃的 但不可以淡水养殖!

建议放生额……

养殖海螺最重要的是其生活环境:

1、养殖水体,石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到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石螺隐蔽栖息。 石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到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天到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石螺摄食。

2、种螺放养,种螺放养最好在石螺繁殖前期完成。种石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1公斤到05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到3倍。养殖石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石螺、泥鳅混养方式。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石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石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石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石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石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到3%。水温在15℃到20℃、28℃到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标签: 证件 要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