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甲鱼怎么养殖

   2023-05-08 互联网艺莲园22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养殖甲鱼需要选择较为安静、向阳、排水方便的环境,并且在养殖时需要挑选生长健康、个头相近的小甲鱼,同时在养殖后需要为甲鱼提供蛋白含量较为丰富、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还需要定期的清理甲鱼池,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干净的场所。 甲鱼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 wWw.ZiliaoPan.Com 养殖甲鱼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甲鱼喜欢生活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殖甲鱼时最好选择安静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场所,并且在养殖前需要

甲鱼怎么养

甲鱼饲养方法如下:

1、优质的水质

养甲鱼首先就是要注意水了,有河水是最好的,因为甲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不能太脏了,如果没有河水的话就先用自来水晒上2-3天,再把甲鱼放进去饲养,水质差的话对甲鱼的生长会造成很严重的威胁。

2、适宜的温度

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其最佳生长温度25到30度,因此到了冬天,就要采取搭大棚等人工措施来保证温度,夏天的时候,只要温度不超过32度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3、适宜的光照

甲鱼是两栖动物,需要有一个能让甲鱼上岸晒太阳的地方,这一点对甲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冬季,至少要保证甲鱼每天6个小时的光照时间,这样能大大提高它们的成活率。

4、合理的喂食

饲养甲鱼要求选用优质、新鲜、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蛋白质高的饵料,同时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养成好的摄食习性。

所投饵料要求新鲜、无腐烂、无霉变现象,每天在投食前要对食台进行清扫消毒,防止沾污新投饲料和污染水质。

5、病虫害的防治

用久了的水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细菌和寄生虫的病虫害,因此换水之后就要加入一些水质消毒剂,也可以在甲鱼的食物中加入一些防治病害的药物。

怎么养甲鱼?

1、池塘处理:

(1)亲鳖池:选择建立在安静的地块,面积为1亩,水深15m左右,向阳边的池塘埂上设置产卵场地,同时在池塘周围设立高出池塘埂50-80cm的防逃墙。

(2)稚鳖池:选择修建在室内,面积25-30平方米,水深05m左右,底部均匀铺上一层5-10cm厚的粉沙。

(3)幼鳖池:面积150平方米,水深08m左右,底部均匀铺上一层粉沙,并在池子的周围,修建30cm高的防逃墙。

(4)成鳖池:面积1-2亩,水深15-2m左右,在周围修建防逃墙,同时在池中央修建小岛,供甲鱼晒背、活动。

(5)在放养之前,每亩池塘需要使用125kg的生石灰化水泼洒全池进行消毒。

2、放养:

(1)放养前,种苗需要使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分钟左右。

(2)每平方米放养10-15只的稚鳖,等到鳖长至100g以上时,进行分养,密度为2-3只/平方米。

3、饲养:

(1)饲养甲鱼主要以配合饲料,鲜活鱼、虾、螺、蚯蚓、禽畜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等植物性饲料为主。

(2)在投喂之前,将食物使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

(3)每日投喂的饵料中,鲜料的占比应为10-40%;投饵料以甲鱼1-15小时以内吃完为宜。

4、管理:

(1)定期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2)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

(3)做好白斑病、腐皮病、红脖病、红底板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

5、注意事项:

(1)甲鱼不能一直养在水里,最好是在池中修建一个供其水外休息的平台。

(2)甲鱼在生长期间主要依靠肺进行呼吸,一般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而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会潜入池底的淤泥进行冬眠,此时依靠喉咙处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

甲鱼是怎么养殖的

(1)甲鱼的食物

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幼鳖以水生昆虫、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等,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当然现在的专业养殖场的甲鱼基本吃的是饲料。

(2)家养甲鱼吃什么

一般家养甲鱼的数量不会太多,也就一两只吧,所以不需要购买专门的甲鱼饲料,平时买菜的时候购买一些小鱼小虾,还有一些猪肉就可以了,也可以吃一些菜叶等。

(3)家养甲鱼怎么喂

一般一天喂两次左右,正常情况下就是早晚各一次,根据甲鱼的大小决定喂食的量。如果不能决定量的话,可以测试几次,以吃完为宜。慢慢就掌握了它的食量。

(4)冬天甲鱼不需要喂

当气温低于15℃以下时,甲鱼基本上就进入冬眠状态了,很少活动了,也不进食。只需要将它放在鱼缸里,有少量的水即可。

(5)家养甲鱼注意什么

需要保证养殖甲鱼的水质,水质变坏时要换水,甲鱼没有吃完的食物需要及时清理。购回来的小甲鱼要用做好清理清洁。因甲鱼生性好斗,大小甲鱼不宜混养在一起。

甲鱼的养殖方法

甲鱼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品种,甲鱼也叫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湖泊、水库、野塘均有分布,甲鱼以鱼虾为食。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甲鱼养殖的六大要点,帮助您养好甲鱼。

1、调节养殖水体。

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

健康养殖过程中,同池投放甲鱼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

4、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

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甲鱼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

5、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菌毒双克、三黄散、肝胆康等)、抗菌药(如蛭弧菌制剂、海洋放线菌等)及抗应激制剂(如Vc原粉、免疫多糖、电解多维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如高抗应激灵、)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生物底改9+1、双效池底净等)进行池底质、水质改良,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

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如Vc原粉、低聚糖+、等)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6、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甲鱼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甲鱼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八分饱即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

另外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消化率,减少排泄,进而相应地提高甲鱼的质量,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粉状配合饲料。这类饲料一般在临喂前加水和油脂等,制成软颗粒饲料来投喂,软颗粒饲料质地松软、适口性好。

由于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生理和营养需求不一样,选用对应阶段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稚甲鱼、幼甲鱼、成甲鱼饲料不可乱用、混用,否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成本增加,甚至会引起甲鱼的营养性疾病。

甲鱼养殖除了要做好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才能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选择场地:甲鱼养殖地选择安静、向阳且水资源丰富的池塘。 选苗放养:选择裙边厚实、体重要在3克以上的优质甲鱼苗。 饲喂方法:每天喂食一次,选择晚上7点左右或早晨5点左右。 注意事项:每隔6天换水一次。

甲鱼如何养殖

1、选择场地

甲鱼喜阳怕风,喜欢生活在安静的地方,对周围的温度环境比较敏感,因此选择养殖地时,要选择安静没有噪音、交通方便、向阳且水资源丰富的池塘,在底部掺入一些沙性土,建造高约15米左右的防护墙。

2、选苗放养

甲鱼放养前,要选择裙边厚实、平直并且体重要在3克以上,腹部板为桔红色的优质甲鱼苗,放养前需要在池塘中泼洒生石灰水,把甲鱼苗放在网箱中养殖半个月后,把种苗放置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分钟,根据每平米15只的密度,放养在池塘中。

3、饲喂方法

甲鱼是水生杂食动物,主要以水生昆虫、小型鱼虾和田螺类为食,在人工养殖时,也可以喂食蔬菜水果和杂粮等,甲鱼是夜间进食的动物,在每天晚上7点左右或者早晨5点左右喂食一次,喂食的重量要控制在体重的5%左右。

4、注意事项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每隔6天需要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池塘水的40%,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氧气的溶解量需要超过5毫升/克,池塘中的ph值稳定在75-8之间,需要注意的是,甲鱼在缺乏食物的时候,会残食同类,每天要保证饲料充足。

 
标签: 甲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