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600方水产养殖要多大空气能

   2023-05-08 互联网艺莲园44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600方水产养殖要空气能:1、水产养殖供热设备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其中讨论热度最高的莫过于水产养殖空气能热泵。水产养殖用空气能热泵控温在如今这个工业化发达的时代。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以室外空气为热源的热泵,设备通过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室外的低温空气能量回收,供养殖水体升温的一种热泵形式。3、节能、高效、安全、环保的空气能热泵采暖。渔业产业园新业态有哪些渔业作为传统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武装”,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将传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技术融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水产养殖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提升了人们的收入,但不合理的水产养殖将导致整个养殖环境遭到破坏,给水产养殖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水产养殖行业必须要树立环保理念,才能促进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的具体防治措施。

1 水产养殖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

11 内部因素

目前,在水产养殖时,不能忽略水产养殖内部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水产养殖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养殖模式的多样化,其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模式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不同。1)淡水池塘养殖模式中,内部的水资源总体性较强,导致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较弱,而水产养殖的密度非常高,会产生很多的有机物以及粪便,导致整个水体富营养化。水藻滋生,造成水产养殖的环境遭到破坏。

2)水产养殖的工厂化养殖主要利用鱼饲料进行喂养,水体不能及时更换,而且更换废水时直接排入周边的池塘,一些鱼饲料中的有机物质会随机进入到池塘中,导致池塘环境受到破坏。3)水产养殖的网箱养殖方法是设立一定区域的网箱使水产养殖区域与周围的水域联连同一体进行养殖,网箱中进行消毒、喂养工作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导致整个水域遭到破坏,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发赤潮,环境污染加剧。

12 外部因素

在水产养殖中,外部因素往往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中,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过度养殖,不合理地增加水产养殖区域,无序的排放水产养殖废水,使周围的空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整个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压力增加。此外,在水产养殖中,养殖人员不具备环保理念,认识不到新时期对于环保的重要要求,导致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国家对于水产养殖饲料的配比有严格的规定,但很多养殖人员不在这个规定内进行饲料配比,甚至使用了很多的违禁药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我国水产养殖的工作中,管理部门没有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监视和管理,对于水产养殖的区域划分不合理,导致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破坏出现蔓延式增长,引发重大的环境危机,不利于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

2 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具体防治措施

在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之前,必须要明确水产养殖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了解水产养殖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对于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并且从这些原因着手,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提升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水平,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

21 强化管理,设置合理的制度

在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1)相关的环境部门要强化对水产养殖的管理,设置合理的水产养殖制度,保障水产养殖在一个可以把控的范围之内开展。做好水产养殖区域的规划,深入了解水产养殖所在生态环境区域的承载能力,设置合理的水产养殖规模。2)在水产养殖管理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制度,设立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责任制度与考核机制,要严格审查水产养殖的资质,保障水产养殖区域内环境保护的力度。

3)对相关的水产养殖区域进行监测,避免偷偷进行水产养殖的现象,定期监测对水产养殖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空气环境,检测水产养殖区域内的环境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要责令水产养殖人员停业整顿,整治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严重的要进行处罚,或者吊销水产养殖的生产资质。只有从根本上确立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责任,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对策,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22 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水产养殖工作。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养殖户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上,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要让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根据不同养殖模式进行不同的技能培训,通过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此外,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人员的考核管理,对于从事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考核通过的人颁发技术人才证书,保障考核的机制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在合理的水产养殖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构建水产养殖环境报警制度,如果出现化学物质使用过多或者残留有机物过多,就会自动报警,通知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多的使用化学物质,及时有效地清理出水产养殖区域的有机物质,更好地改善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的水平。

3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水产养殖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开展水产养殖时,一定要树立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在水产养殖产业经济发展中强化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引导和监督,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绿色持续化发展。

有没有朋友了解无公害水产品的几个养殖方法?

1、 温度;18—35℃为正常温度,25—32℃为最适宜生长温度。

2、 PH值;65—85,低于65肥效不能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 3、 盐度;0—1%,盐分过高会影响淡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4、 氨氮;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 硫化氢;0—01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中枢神经,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6、 亚硝酸盐;0—002mg/L,过高会引发出血病,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于05时会引

起患病或死亡。

7、 有效磷;02—1mg/L,低于02水体中的优质藻类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水华,不利于鳙、

鲢、蚌的生长。

8、 透明度;20—30cm,过高肥度不够,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9、 溶解氧;≥3mg/L,小于3mg/L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小于2mg/L时会出现浮头,小于1mg/L会出

现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养殖用水的诸多化学性质中,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溶解气体与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一、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有多种气体,它们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空气中直接溶解入水体,二是由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底质或水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在水体中产生,水中气体的溶解是因水体环境而出现差异,其差异如下。

与水体温度成反比,水温升高,气体的溶解降低。 与大气压成正比,气压增大,气体溶解度相应也增大。 与水中杂质浓度成反比,杂质多的水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

1、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少而多变,淡水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仅为8—10mg/L,不到空气中氧含量的1/20,海水溶解氧的含量更少。这表明水中鱼类的呼吸条件较差,不时都有面临缺氧窒息的威胁。由此可见,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动态规律对水产养殖的重要。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大气中的氧与水面接触溶解入水中,二是水生植物在光合作时所释放的氧气,大气中溶入水中的氧不到植物光合作用所产氧量的1/10。

2、硫化氢;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或者是在富有硫酸盐的水中,由硫酸盐还原变成硫化物,然后再生成硫化氢。

硫化物和硫化氢对鱼类都是有毒的,硫化氢的毒性最强。一般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当水中溶解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就是与血红蛋白中的铁化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造成鱼组织缺氧。因此,在养殖中要特别注意硫化氢的存在。

3、氨氮;氨氮在氧气不足时由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者由于氧化合物被反消化细菌还原而生成。水生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都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氨氮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是有毒的,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必须密切注意

水产养殖技术

一、人工生态环境养殖法

即人工创造一个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环境条件的水域进行无公害养殖,如:种草养殖虾、蟹,现已发展成为无公害虾、蟹养殖;在鱼池埂子上种植葡萄或藤蔓类植物用以搭建遮阳棚养蛙,已成为蛙类生态养殖普遍采用的类型;把畜、禽、水产养殖与饲草种植结合在一起,用无公害商品饲料饲养畜、禽、鱼,池埂边坡种饲草饲养鱼类和禽畜,畜禽粪肥经沼气池发酵后作饲草和培育水质的肥料;冬季清塘的鱼池肥泥又可用作种草的基肥,这种人工生态系统养殖法,是无公害水产养殖很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形式。

二、使用微生物制剂养殖法

近10年来,微生物活菌制剂逐渐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应用推广,这给无公害健康养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较多使用的产品有光合细菌制剂,芽胞杆菌、乳酸杆菌制剂、益生素、西菲利、EM制剂等。他们能分解水体中的残饵、鱼粪等有机质,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使养殖水体变清洁,从而改善了环境;另外它们能改善养殖对象的胃肠道内环境,增强食欲;同时它们还能强化养殖对象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三、多品种立体养殖法

水生动物在食物链的调控作用下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上,就形成了多品种立体混养法。例如,以草鱼(或鳊)为主养鱼、同池混放一定数量的鲢、鳙、鲤、鲫等就是一种代表模式。该模式的多品种组合非常合理:用草料(或部分商品料)喂养草鱼(或鳊),他们排出的粪便可以肥水,有利于培养浮游生物,鲢、鳙滤食浮游生物降低了水质肥度,而鲤、鲫又以草鱼吃剩的残饵、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起到打扫环境卫生的作用。经过鲢、鳙、鲤、鲫的共同作用,既净化了水域环境,又促进了主养品种草鱼(或鳊)的生长。若在该系统中适当搭配一点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鳢、鲇、鳜、鲈等),利用他们吃掉养殖水体中的野杂鱼和体质较差或生病的鱼体,不仅可防止主养品种的发病以及疾病蔓延,还能降本增收。

四、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法

这是当今最先进的水产品生产模式之一。他是在特定的养殖设施内,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养殖水体进行多重杀菌消毒、加温加氧,投喂无公害饲料,使养殖对象始终处在最佳的生活、生长环境中。产品不仅是无公害的,而且能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但这种养殖模式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目前仅适合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及经济发达的缺水地区推广应用。

五、开放式流水或微流水养殖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河流及湖泊水库水体的自然落差进行流水养殖。由于水质好、环境优,配套使用无公害饲料,主养名优鱼类,只要饲养密度适当,一般很少生病,故不需用药或很少用药,产品通常能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

养殖业房屋标准-----急!

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人为的控制下,水产品进行繁殖的生产行为,其整个过程都是以人工饲养为主。

所谓的陆基养殖指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而是采用封闭式的循环水养殖技术。

主要装置是采用环保型的信息技术,进行集约型水产养殖。

陆基养殖相对于传统的淡水养殖有多不同之处,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路基养殖数量是传统养殖的三倍。陆基水产养殖技术在国际水产养殖当中都是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养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传统水质环境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水质环境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减少养殖的占地面积。由此可见,陆基养殖占地面积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少,适合于很多城市的运用。

想知道,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都有什么呢?

GB/T 186546-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印章处不清晰)- 3823KB

GB/T 186544-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247KB

SC/T 1010-2008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423KB

SCT 7012-2008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pdf 263KB

GB/T 186541-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部分:检验规则(印章处不清晰) 241KB

GB/T 186542-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印章处不清晰) 234KB

GB/T 186545-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5部分:食性分析 222KB

GB/T 186547-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7部分:生态特性分析(印章处不清晰) 267KB

GB/T 1865411-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1部分:肌肉中主要氨基酸含量的测定GB/T 1865411-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1部分:肌肉中主要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印章处不清晰) 247KB

GB/T 1865413-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印章处不清晰) 445KB

GB/T 1865414-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4部分:DNA含量的测定(印章处不清晰) 242KB

GB/T 1865415-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5部分:RAPD分析(印章处不清晰) 443KB

DB33/T 722-2008 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使用技术规范 137KB

DB33/T 721-2008 水产养殖消毒剂使用技术规范 184KB

SC/T 0005-2007 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程 320KB

SC/T 1100-2007 中华绒螯蟹池塘、湖泊网围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401KB

SC/T 6040-2007 水产品工厂化养殖装备 安全卫生要求 543KB

SC/T 7012-2008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263KB

DB34/T 599-2006 无公害鲟鱼网箱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30KB

DB34/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46KB

DB34/T 597-2006 无公害食品 青鱼养殖技术规范 159KB

DB34/T 596-2006 无公害美国青蛙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05KB

DB34/T 594-2006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规范 361KB

DB34/T 630-2006 无公害江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147KB

DB11/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 184KB

DB11/T 0121-2007 北京鸭 第1部分:商品鸭集约化养殖规范 164KB

DB3201/T 134-2008 鳙鱼养殖技术规程 27KB

DB3201/T 126-2008 肉鸭高床养殖技术规程 32KB

DB33/T 6942-2008 无公害黄颡鱼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112KB

DB11/T 498-2007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171KB

DB11/T 497-2007 金鱼养殖技术规范 218KB

DB34/T 737-2007 河蟹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205KB

DB34/T 743-2007 无公害食品 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165KB

DB34/T 741-2007 无公害食品 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73KB

DB34/T 740-2007 无公害食品 商品牛蛙养殖技术规程 138KB

DB34/T 739-2007 无公害食品 云斑鮰网箱养殖技术规程 137KB

DB34/T 780-2008 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标准 147KB

NY/T 1351-2007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 510KB

DB34/T 836-2008稻田克氏螯虾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68KB

DB34/T 837-2008无公害食品 细鳞斜颌鲴商品鱼养殖技术规程 131KB

DB34/T 838-2008斑点叉尾鮰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78KB

DB34/T 844-2008无公害食品 仿生态商品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41KB

DB34/T 845-2008 无公害食品 花鱼骨网箱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32KB

NY/T 1569-2007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 332KB

NY/T 1566-2007 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建设规范 833KB

GB/T 186542-200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 95KB

SC/T 2021-2006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1107KB

SC/T 1084-2006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623KB

NY/T 5287-2004无公害食品斑点叉尾养殖技术规范 422KB

NY/T 5169-2002 无公害食品黄鳝养殖技术规NY/T 5167-2002 无公害食品鳜养殖技术规范 50KB

NY/T 5165-2002 无公害食品乌鳢养殖技术规范 38KB

NY/T 5161-2002 无公害食品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36KB

NY/T 5159-2002无公害食品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161KB

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牛蛙养殖技术规范 52KB

NY/T 5155-2002 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26KB

NY/T 5153-2002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30KB

NY/T 5069-2002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80KB

NY/T 5069-2002 无公害食品 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36KB

NY/T 5067-2002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 194KB

NY/T 5067-2002 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 32KB

NY/T 5061-2002 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43KB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38KB

NY 5163-2002无公害食品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 38KB

GB/T 18781-2002养殖珍珠分级 312KB

GB/T 186549-200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9部分含肉率测定 85KB

GB/T 186548-200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8部分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测定 133KB

GB/T 186543-2002养殖针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163KB

GB/T 1865412-200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287KB

GB/T 186541-200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135KB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10KB

GB/T 151012-1994中国对虾养殖苗种 49KB

SC/T 2047-2006 水产养殖用海洋微藻保种操作技术规范 1699KB

SC/T 2036-2006 文蛤养殖技术规范 780KB

SC/T 2023-2006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865KB

SC/T 2021-2006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1139KB

SC/T 20042-2000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苗种 161KB

SC/T 20041-2000皱纹盘鲍增养殖技术规范亲鲍 106KB

SC/T 20032-2000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苗种 145KB

SC/T 20031-2000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亲参 106KB

SC/T 10913-2006 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鱼蟹混养 286KB

SC/T 10912-2006 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蟹 781KB

SC/T 10911-2006 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养鱼 1231KB

SC/T 1085-2006 四环素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176KB

SC/T 1084-2006 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649KB

SC/T 1081-2006 黄海鲤养殖技术规范 1089KB

SC/T 10806-2006 建鲤养殖技术规范 第6部分:食用鱼网箱饲养技术 388KB

SC/T 10805-2006 建鲤养殖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鱼池塘饲养技术 437KB

SC/T 10804-2006 建鲤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440KB

SC/T 10803-2006 建鲤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鱼苗、鱼种 458KB

SC/T 10801-2006 建鲤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亲鱼 414KB

SC/T 10694-2004暗纹东方鲀养殖技术规范第4部分:养成技术 2216KB

SC/T 10693-2004暗纹东方鲀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2143KB

SC/T 10692-2004暗纹东方鲀养殖技术规范第2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2581KB

SC/T 10691-2004暗纹东方鲀养殖技术规范第1部分:亲鱼 1283KB

SC/T 1049-2006 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997KB

SC/T 10335-1999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虾苗运输技术 86KB

SC/T 10334-1999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食用虾饲养技术 121KB

SC/T 10333-1999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幼虾培育技术 102KB

SC/T 10332-1999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技术 197KB

范 37KB

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1 水域环境的控制

在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前期选址到中期管理,都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增加水中含氧量。后期水产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像气温变化、水位高低变化等,都是水域环境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 苗种的选择

选择品种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本地的水产品种,可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苗种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快速生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优良的苗种还可以降低后期病害的发生率,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也符合生态养殖理念。如果因为养殖需要,从外地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一是要接受渔业管理站的健康检测,防止外来苗种携带病原,造成本地水域污染;二是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养殖,观察确定不会对环境或其他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后,再在公共水域进行养殖。

3 饲料的科学喂养

水产生态养殖中,对于饲料的投喂也有专门的要求,除了要根据水域内苗种数量多少确定投喂量外,还要坚持“由少增多,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特别是对于养殖新手,应先投喂少量饲料,一段时间后观察水域(池塘)中饲料剩余情况,如果无剩余,下次投喂时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直到观察到水域中有少量饲料剩余,此时投喂量即为最佳。科学进行饲料投喂,能够减少水域因为饲料残余而导致水质败坏、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情况,保证了水质纯净、健康。

4药物的规范使用

生态养殖中,对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也十分关键。基于生态养殖理念的水产养殖,首先要做到对常见疾病的有效防范,例如掌握某一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了解其致病原因,这样就可以在疾病暴发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更换水体、进行水体消毒等措施,避免爆发疾病带来损害。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疾病,则需要按照渔业管理站的指导进行科学用药,使用低毒高效的绿色药物,精准把握用量,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病效果,且不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 益生菌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适宜淡水养殖品种生长的有益菌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菌类的选择工作。首先,就是要挑选自然水域中的菌类,这一类菌类不仅能够帮助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同时也是模拟养殖种类成长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菌类的投放也需要注意数量,如果数量过多反而会引发负面效果。其次,就是要根据养殖种类的特性来投放合适的种菌,通过这些种菌可以促进菌类更好的生长,以此保障水产品的健康生长。最后,就是在采购种菌时,一定要确保采购渠道的规范性,并且经过一些试验确认种菌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