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泥鳅才能养好
泥鳅很皮实,对于水温、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还可以过冬,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生物。适合没有饲养经验的新人入手。
根据泥鳅的种类不同,个头也有差别,大的能够长到20公分左右,选用多大的鱼缸要根据成年泥鳅的体长而定。那么泥鳅该怎么养呢?
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在选取河沙的时候,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冬季7~10度即可。
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鱼缸的大小来定,基本上两个月一次,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加入氧气泵、水草
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看上去也美观,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缸里提供氧气,有助于泥鳅的生长。一定要添加氧气泵和水草。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在底砂中移动很容易将水草的根部崛起,因此在栽植水草时最好把根部用小石块固定一下,或者直接栽种到迷你花盆中。泥鳅呼吸不光是依靠腮,它们会时不时的把头伸到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用肠子代替腮进行呼吸。为了它们有足够的呼吸空间,缸中要控制水草的数量。
属杂食性动物
泥鳅是杂食动物,水蚤、藻类等几乎什么都吃。家里自制饵料的话可以给它们吃一些豆腐、麸皮之类的,市场上贩卖的饵料的话只要是金鱼、青鳉鱼、鳗鱼等吃的都没问题。如果是跟其他鱼类混养的话,最好投放一部分下沉的食物。泥鳅的食量非常大,有优秀清洁工的美誉。
泥鳅的繁殖
泥鳅的繁殖非常的困难,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为了诱产卵,需要给它们注射荷尔蒙剂。有勇气的朋友可以挑战一下。
黑龙江养殖泥鳅冬季如何过冬
当水温降至10℃ 左右时,泥鳅就会进入冬眠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泥鳅一般 钻 人 泥 土 中 15cm 深处越冬 。由于其体表可分泌黏液,使体表及周围保持湿润,即 使 1 个月不下雨也不会死亡。和许多需要越冬的水生动物一样,泥鳅在越冬前必须积蓄营养和能量。
泥鳅冬眠吗
泥鳅对水温的厘革相称敏感,当水温降落到15℃以下时,其食欲减退,发展迟缓。当水温降落到6℃以下,泥鳅便钻入泥中15厘米深,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况。在自然界中,休眠中的泥鳅因为体表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及四周泥土贯串毗邻潮湿,纵然休眠1~2个月下雨也不会衰亡。以下先容泥鳅怎样安适过冬供给年夜家参考。
在我国除南方的年夜部分区域,泥鳅的阅读一样寻常长达2~3个月。越冬前做好泥鳅的育肥事项,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事项。
1越冬前的筹备 泥鳅在越冬前,必需加强育肥饲养打点,使泥鳅有充足的营养和能量积储,渡过冬季。
一样寻常从9月起头,水温不再接连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进。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厚实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跟着水温的降落,泥鳅的摄食量有所淘汰,应徐徐调解投喂量。当水温降落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2越冬池子的筹备 越冬前,要对越冬池举办消毒,灌注贯注有毒、有害质风险泥鳅越冬。一样寻常1米立方米水体用20~30厘米厚的泥土,便于泥鳅钻入休眠。再在越冬池四角适量放一些牛、猪、家禽粪等有机粪肥,以发酵增温,利于保温越冬。同时,池水深贯串毗邻在1米摆布,可使池底泥温贯串毗邻在5℃摆布。
越冬池中的放养密度可高于饲养期老例放养密度的2~3倍。
3越冬打点 越冬时期,池水中因有有机粪肥的发酵,因而每10~15天应排击底层水10%~20%,再加注新水。水位节制在1米以上,水温节制在2~8℃之间。每次加注的新水应尽年夜概用水温度较高的地下水或水池水。发明池水较瘦时,还应在越冬池四角实时添加有机粪肥,以便发酵增温。
气候严寒时,谨防池水结冰。要是结冰,则必需随时敲破。因为泥鳅钻入底泥的密度较年夜,必要消融氧较年夜,一旦水体结冰,就将造成伤害。
泥鳅冬眠吗 泥鳅会不会冬眠
泥鳅会冬眠,它在温度低于5度时就会进入到冬眠期,在冬季饲养泥鳅时,需要使池塘中的淤泥深度达到30厘米,便于泥鳅钻入土壤中过冬,并且要为泥鳅提供水蚯蚓、植物碎屑或者豆渣等食物,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
泥鳅是否冬眠1、冬眠
泥鳅会冬眠,它在环境温度低于5度时会进入到休眠期,在冬季养殖泥鳅时,需要在池塘中加入干净且肥沃的淤泥,使淤泥的深度达到30厘米,方便泥鳅钻入到土壤中过冬,并且可以往淤泥中加入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温度。
2、提供食物
在冬季养殖泥鳅时,需要在每年的12月上旬时期,为其提供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可以使用植物碎屑、豆渣以及豆浆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和鱼虾浆、红虫、蚯蚓等食物,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
3、饲养管理
饲养泥鳅时,需要在池塘四周安装超出水面40厘米的防逃设备,并且要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以免泥鳅被疾病感染,而且可以将泥鳅与鳊鱼、鲢鱼、草鱼等鱼类混养,让泥鳅吃鱼类的粪便与吃剩的饲料。
4、防治病害
夏季温度较高,是病害的高发季节,在夏季养殖泥鳅时,需要每天巡查池塘,如果发现泥鳅背鳍两侧表皮脱落,就要对其喷洒药剂,并且要向池塘中泼洒漂白粉进行消毒,以免引起大规模的传染。
1、泥鳅会冬眠,它在温度低于5度时就会进入到冬眠期。
2、在冬季饲养泥鳅时,需要使池塘中的淤泥深度达到30厘米,便于泥鳅钻入土壤中过冬,并且要为泥鳅提供水蚯蚓、植物碎屑或者豆渣等食物,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