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正确的饲养方法有什么
鸽子的营养价值极高,既是名贵的美味佳肴,又是高级滋补佳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鸽子正确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鸽子正确的饲养方法一、育雏饲养管理
从出壳至28日龄的鸽统称雏鸽( 有的地区从出生至10日龄称初雏,10~20日龄称雏鸽)。
雏鸽出壳2小时后,亲鸽便开始用喙给雏鸽吹气、泌乳,再过2小时亲鸽开始哺 鸽乳,这时的雏鸽体小质弱,容易死亡,一定要加强管理。首先细心观察,注意避逸被 种鸽踏伤或冻死。如果出生雏5~6小时仍吃不到 鸽乳,要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给雏鸽喂人工鸽乳)。发现亲鸽不哺乳时可找同时期 种鸽寄养,而且可避免部分亲鸽喂单鸽,提高生产能力。
3~4日龄后,雏鸽的眼睛慢慢睁开,身体逐渐强壮起来,身上的羽毛开始长出,食量逐步加大,消化力增强。这时亲鸽要频频地哺喂雏鸽,有时每天多达十几次,因此供给亲鸽的饲料量要充足,营养要丰富,以满足需要。这时的雏鸽排粪量增加,容易污染巢窝,每天应及时更换垫布和垫草,以免发生疾病。
雏鸽10日龄时,新羽毛长出很多,能自行走动。亲鸽给雏鸽保温时间缩短,亲鸽 喂给的食物也由 鸽乳变成半颗粒状的饲料,有少数雏鸽未能完全适应,常出现 消化不良和嗉囊炎。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补喂些酵母片或健胃药,帮助消化。
雏鸽15日龄时,全身羽毛基本长齐,活动自如,可以抓出巢窝,在笼内铺上一快20厘米×20厘米的布片,让它慢慢适应,不致扭伤脚。这时的亲鸽喂给的饲料呈颗粒状,与所吃的饲料相同,且多数亲鸽又开始产蛋,无心喂养雏鸽,为此在这期间应加以人工喂养。
雏鸽20日龄后,羽毛丰满,能在笼内四处活动,但还不能完全自己啄食,仍然靠亲鸽,但能主动向亲鸽讨食吃,这时的亲鸽会强迫它独立采食。此时应加强管理,增加些高蛋白质饲料的供应,以满足雏鸽的需要。雏鸽生长到25~28日龄时体重可达500~750克,可以出售( 这时的雏鸽称之为乳鸽)。
二、青年鸽的饲养技术:
从28日龄离巢直到转群,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做到“三不变”:原地喂养、原饲养人员喂养、原饲料不变,这样能促使雏鸽正常生长发育。2月龄内的幼鸽由于从亲鸽喂养到独立生活, 这阶段很难喂养 ,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温、通风,加强保健砂和饲料的营养的供给,增加机抗病能力,使其正常生长发育。这时要做到“三看三查”:“三看”是看动态、看食欲、看粪便:“三查”是:查有无吃到饲料,查是否过于拥挤,查是否挨咬受伤。吃不到饲料的可以单独喂食,挨咬受伤者及时护理,把好斗者单独饲养 ,拥挤可以扩群饲养。2月龄时雏鸽开始换羽,饲料中蛋白质饲料要适当增加, 以促进羽毛的更新。在饲料中加入5%火麻仁,保健砂中加入穿心莲或龙胆草等中药, 饮水中有计划地加入少量抗生素,以预防呼吸道病及 副伤寒的发生。在这段时期,要特别注意笼舍、食饮具的卫生,要按时洗刷消毒。3~4月龄时,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活动能力越来越强,这时应当进行选优去劣,公母分开饲养,或者强行上笼配对,并对鸽群进行除虫,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三、 种鸽饲养技术:
青年鸽在5月龄逐渐开始配对,6月龄时已经性成熟,鸽子的主翼羽大部分更换到最后1根,这时基本上已转入 种鸽期。
(1)做好产蛋前的准备工作:配对后8~10天开始产蛋。这时有条件的应上笼饲养(或转移到有蛋窝的鸽舍内饲养 ),准备好产蛋巢,里面铺上1层麻布片,以免使蛋破碎。要检查笼舍有无漏洞,以防猫、狗、蛇、鼠的干扰或遭透风、漏雨的侵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 做好产蛋至出雏前的管理工作:
①产蛋后及时检查有无畸形蛋和破蛋,发现及时取出,对初产鸽要经常观察蛋巢是否固定,2 个是否集中在蛋巢的中央底部。
②对新配偶要观察是否和睦,是否经常跳来跳去,互相啄斗,导致踩破蛋。对于 体型大的鸽要特别小心加以护理,防止压碎蛋,更要防止由于营养不全或有恶食癖的鸽啄食种蛋。
③要按时进行 照蛋,及时处理坏蛋,对 无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应及时取出,以防蛋变臭,影响正常发育的蛋和产鸽的健康。发现不受精蛋和死胚应查明原因,完善 管理制度。
(3)合并同时间的蛋进行成双孵化:对窝产1个蛋或者2次 照蛋剩1个者,应合并同时间蛋进行成双孵化,以提高生产率。
(4)蛋巢应保持温暖干净,准备双蛋巢,雏鸽出生后应注意保温。经常更换麻布(干草),经常洗刷蛋巢中的粪便,以保持清洁卫生。在雏鸽12日龄时,应再放入一蛋巢备用,因这时 种鸽开始产第2窝蛋,在15天左右产出,种鸽担任哺乳和孵化的双重任务, 这阶段更要精心饲养管理,增加饲料营养,增加喂料次数,以保证种鸽双重任务的完成。
(5)搞好登记记录工作:随时做好产鸽的生产记录, 给今后饲养管理提供重要的数字依据。
四、肉鸽的繁殖技术。
(1)配对:5~7月龄肉鸽开始性成熟,产蛋孵化期可长达7~8年, 但经济利用年限约5年。鸽的繁殖有自然配对法和强制配对法两种。 后者按配种计划将公、母鸽强制放入笼中,可起到严防近亲繁殖的作用,配成后套上脚号移至种鸽舍的鸽笼中。一般实行老公鸽或母鸽和年轻的母鸽或公鸽配对,其后裔成绩较理想。
(2)筑巢:配对后的肉鸽第1个行动就是筑巢。一般公鸽去衔草(也可由鸽主事先做巢);笼饲时可设塑质巢盆,上加铺一麻袋片。 公鸽开始时严厉限制母鸽行动,或紧追母鸽,至产出第2个鸽蛋时停止上述跟踪活动。
(3)交配:在正式交配前,鸽均有一些求偶行为, 这以公鸽为主动,表现为头颈伸长,颈羽坚立,颈部气囊膨胀,尾羽展开成扇状,频频点头,发出“咕、咕”声,跟在母鸽后亦趋;或以母鸽 为中心,做出画圈步伐,渐靠拢母鸽。如母鸽愿意,会将头靠近公鸽颈部,有时还从公鸽嗉囊中吃一点食物,表示亲热。经一番追逐、逗、调情、接近后、便行交尾。
(4)产蛋:一般每窝连产两个蛋。 第1个是在第1天下午或傍晚时产下,第2天停产,于第3天中午再产下第2个蛋。
(5)孵化:孵化的时间多在产蛋后开始,公、母鸽轮流孵蛋。 公鸽在上午10时左右替换母鸽出来吃料、饮水,然后下午2时左右再由母鸽进去孵蛋,直至第2天上午由公鸽接班。孵化期从第2个蛋产下的那天起计算。可于孵化的第5天、10天各 照蛋1次,剔除 无精蛋、死精蛋和破蛋。孵化期为18天。
(6)记录:做好各鸽栏的配对日期、产蛋日期、受精蛋数、出雏日期、出雏数等记载。
鸽子饲养注意事项一、注意品种质量。
生产用的 种鸽是否优良是每个养鸽企业的先决条件,是鸽场的基础。优良的 种鸽其免疫力、抗病力、受精力、孵化率、成活率均比较高,乳鸽生长速度快,25日龄可达500克以上。如果是劣质 种鸽,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引种时一定要到持证的 种鸽场去买,并且要分清育种种鸽(原种代)和商品生产种鸽(父母代)的区别,这样减少引种风险。
二、注意饲养技术。
饲养管理技术是养鸽业成败的关键。不管是现有的养鸽场,还是新办鸽场,如果缺乏饲养知识和技术,不能更新科学技术,而采用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就算拥有优良的 种鸽,也产生不了效益。因为落后的饲养管理技术,无法将优良 种鸽的优良性能发挥出来。因此,在建场和引种前就要学习和掌握好技术,通过培训才能上岗,切不可请不懂鸽业的,而且没有培训过的人来管理。
三、注意市场风险。
鸽子的养殖方法
鸽子的养殖方法为选用优良种鸽、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供给营养齐全的饲料、重视保健砂的作用、加强种鸽的饲养管理等等。
1、选用优良种鸽
优良种鸽个大、体健、毛色纯正、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且繁殖力强,一般繁殖期可达5年左右,高峰期为3年。优良种鸽的最高年产仔为18只(6~9窝),最低为12只,因营养水平不同,种鸽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高低亦有所不同。引种时要选择品种特征突出、公母配对和谐、年轻力壮的种鸽。
2、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鸽舍可因陋就简,但基本要求是: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少。鸽舍本身要能避风、挡雨、遮阳、防暴晒、防潮,有利于通风、采光、防敌害、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干燥。肉鸽养殖一般采用笼养和平养(平地散养)两种方式。笼养鸽以3对/平方米为宜,平养鸽以2对/平方米为宜。
3、供给营养齐全的饲料
欲养好肉鸽,关键在于养好种鸽。种鸽的食量不大但要求饲料的营养齐全。一只种鸽日需饲料大约为45~50g,以每次饲喂剩下少许为宜,过多供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增加养殖成本。同时,应当根据肉鸽的生长阶段,对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肉鸽生长发育的需要。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肉鸽每天的饮用量约为采食量的15~4倍。
4、重视保健砂的作用
一只种鸽每天大约需要吃6g左右的保健砂。保健砂最好是现配现用,要保证新鲜,有时为了减少配料的用工时间,也可以一次配制好,放于密封的无毒塑料袋或其他干净器皿中,供多次使用。
5、加强种鸽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鸽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即配对期、抱蛋(孵化)期、育雏期、换羽期,提供营养成分有所侧重的饲料、保健砂,创造适宜的环境,以努力提高种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此外,对于留种的青年鸽,除精心饲养外,还要适当的增加光照,给予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待其性成熟后,要及时优胜劣汰,进行自然配对或人工配对,以不断扩大种群,增强生产能力。
鸽子怎么养殖方法
鸽子的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喂时应至少选用两种饲料混合饲喂,例如平时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训练时改为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菜、卷心菜、麦苗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矿物饲料的配比是:黄泥、黄沙各3份,熟石灰2份,盐1份,贝壳粉或蛋壳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后加水混合搓成圆球晒干,喂时将圆球打碎置于鸽舍内。
每天喂料两次,上午7点左右一次,下午4点30分左右1次,上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1/3,下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2/3,每天每只成年鸽的饲料量为50克左右,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点。饲料应在鸽子回到鸽舍后喂给,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归巢。
鸽子训练竞翔期间,应多喂玉米、豌豆,且要先喂水,后喂饲料。可先喂葡萄糖水,再喂淡盐水。夏季和孵幼鸽期间,可在其饮水中加适量食盐。
鸽子是极爱清洁的鸟类,必须十分注意鸽舍的清洁卫生,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两次,冬季每天水浴一次即可
鸽子养殖的方法
鸽子适合养殖在干燥通风、向阳整洁的鸟笼中,可以选择立体结构的鸽舍,日常给它饲喂小麦、玉米等植物性的食物,每天饲喂两次,共不超过50克,以免鸽子消化负担过重,未完成训练的鸽子不能放飞,易丢失。
鸽子的养殖方法
1、选择鸽舍
鸽子适合养殖在干燥通风、向阳整洁的鸟笼中,可以选择立体结构的鸽舍,这样可以增大空间,保证鸽子的飞翔活动,有利于鸽子的生长。但是,鸽舍也要做好严密的围栏防护措施,以免鸽子出现逃跑的现象。
2、饲料选择
养殖鸽子,日常可以给它饲喂小麦、玉米等植物性的食物,每天饲喂两次,共不超过50克,以免鸽子消化负担过重。饲喂之余,要定期对鸽舍进行打扫消毒,清除鸽子的粪便等污染物,以免滋生细菌,影响鸽子的健康。
3、日常养护
鸽子是极爱清洁的鸟类,夏秋两季每周要水浴两次,可以在阳光充足时在近棚处设置洗澡用的浅盆,鸽子就会自己去洗澡,但鸽子在洗澡后要及时更换盆中的清水,以免影响下一只鸽子使用,另外,可以定时定点的饲放鸽子,让鸽子形成飞行的习惯,但未完成训练的鸽子不能放飞,易丢失。
野生的原鸽白天在树林、丘陵中生活、觅食;晚间则安静地在窝巢内栖息。家鸽也是一样,白天活动十分活跃,频繁采食、饮水;晚上则在棚舍内安静地休息。因此,应根据这个特点合理安排饲养管理程序。但是,经过训练的信鸽,能在傍晚前不寻找栖息地,而是在夜色朦朦中鼓翼奋飞,甚至是在夜间飞行。
家鸽体小质弱,缺乏抵御天敌的能力。因而反应机敏,易受惊扰。在日常生活中,它们有较高的警觉性,对外来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怪音、闪光、移动的物件、异常颜色等易引起骚动和飞扑。在饲养情况下,如果巢箱设置不当,或经常受到猫、鼠、蛇等的侵扰,它们便不再回巢,宁愿夜间栖于屋檐或楼宇下。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保持笼舍周围环境的宁静,尤其是夜间要防止引起它们的惊恐和混乱。
家鸽与原鸽一样,要求有清洁、干燥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清洁的环境能保持它们健康的身体。肮脏的环境则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如果笼舍内粪便堆积、灰尘过多、通风不良,这些不利条件作用过于剧烈或者作用时间过长,它们就会渐渐失去应付的能力,逐渐表现为衰竭、食欲减退、生产下降或加重原有的疾病,甚至大批死亡。环境过于潮湿时,家鸽的羽毛就变得污秽、粘连,影响飞翔。因此,笼舍应干燥向阳、通风良好,夏季能防暑,冬季能防寒。
家鸽是营“一夫一妻”生活的鸟类,成体对配偶有选择性,并在配对后感情专一。雄性和雌性都参与营巢、孵卵和哺育幼雏等活动。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做好配对工作。家鸽在丧偶之后要经较长的时间才重新配对,但在生产上,人们为了获得高产或选育良种,常常
将已经配对的种鸽拆散重配。一般来说,只要处理得当,通常经1周左右的隔离,拆散后的种鸽重新配对是可以成功的。
家鸽有较强的记忆力,对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信号等能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例如,在每次喂食前,饲养员都固定发出某种呼声,经一段时间后,只要一发出这样的呼声,它们就会自动飞回来寻食。如果在笼舍顶上挂一面小旗,或涂上某些标志,就很容易帮助放飞的家鸽辨明方向。家鸽是习惯性较强的动物。因此,要改变它们原有的习惯时,要求逐步进行。在家鸽饲养管理中,应固定饲养管理的日常程序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成绩。此外,家鸽有强烈的恋巢性,人们就是利用这个习性来训练培养信鸽,使信鸽能从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飞回
养鸽子要做一个鸽舍 刚开始要关着养不要养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因为这样会吓到它,还要经常和它培养感情 过一段时间才能放飞自由在鸽子要产卵的时侯,要小心老鼠会偷吃,一般一次生两个蛋等大概四十天小鸽子才会出生鸽子喜欢吃玉米,小麦也会吃稻米要给水喝
冬季是鸽子的休养季节鸽子过冬,经常发生"红鼻泡"现象,说明鸽子在冬天容易感冒严寒天气,鸽子热量消耗要比平时多,会削弱鸽子的抗病能力,一不小心,就会得感冒,甚至遍及整个鸽群饲料中要增加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如芝麻菜籽向日葵籽等,这些都是冬季理想的饲料,但不宜过多给鸽子吃点红高梁也是很好的,但主食还应是玉米
鸽棚要加点保暖措施,特别是晚上,窗户要关闭,铁丝网的门上要张挂布帘,挡住西北风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