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鱼缸里要养罗非鱼,应该怎么养?

   2023-05-08 互联网艺莲园37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生物甚至你仅仅是把鱼缸里的某些工具拿出来自来水洗洗再放进去都有可能带进去螺。以在采购新物品入缸时,最好能用百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有条件的话,可以先把新的水草和沉木养在暂养缸内观察一天。另外一些新买的鱼,也最好暂养在另外的缸内。做好内外驱虫和简单牛的螺主要原因分析您在鱼缸中放的植物带有这类生物的卵,等你把植物放入鱼缸后开始孵化,所以前期没有看到,或者是鱼缸里的其它外来物质带过来的寄生虫,所以鱼缸尽量不要放太多其它外来你可能会说,我仔细看了,没有螺。是,可能没有直接

如果用自来水养罗非鱼该怎么养?

自来水刚接好的是要经过暴晒三天,或静置五天的,或者曝气24小时才可以使用。饲料选择须要匹配质量稳定、能满足罗非快速生长饲料,保障罗非鱼能在预期的时间上市。

起捕方式优化:通过多次起捕降低密度来达成提高罗非过斤成数、提高大头鱼重量、降低料比等,降低成本。

罗非鱼具有成熟早、1年多次产卵、亲鱼挖窝繁殖和口含孵化育苗等生殖特点。以尼罗罗非鱼为例,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孵出鱼苗起,一般需5-6个月时间性腺可以发育成熟,1年内能产孵2-4次。

扩展资料:

苗种培育

当鱼苗体长达08厘米左右时,便脱离亲鱼,集群游动于池边,此时采捕鱼苗移至鱼种池内进行培育。采苗一般由捞苗和捕苗两种方法。

捞苗法操作时沿池边浅水处一手推用40目筛绢做成的小网箱,另一手用由同规格筛绢制成的三角抄网在水深30-40厘米处向前捞取,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捕苗法通常是在鱼苗大批出现时,每隔5-7天用被条网捕1次苗,时间宜安排在晴天上午9-10时进行。鱼种池塘的面积以333-667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

罗非鱼要喂什么?罗非鱼要养多久?

(1)鱼种选择要正确

雄性罗非鱼生长快,但如有雌性罗非鱼在鱼塘内,会造成子代繁殖过多,造成单位水体鱼的密度过高,不单影响鱼的生长速度,也会浪费饲料,增加养殖成本。同时有雌鱼在塘内,雄性罗非鱼会因筑巢,而影响其生长。因此,选择鱼种要以雄性率高为主,同时要兼顾起捕率高、生长和出肉率高等特点。(2)池塘条件适宜

对养殖罗非鱼的鱼塘规格要求不严格,面积可大可小,甚至小型水库也可以养殖。罗非鱼也是网箱养殖品种的优良选择。罗非鱼商品鱼养殖池塘的面积以10~15亩为宜,池塘面积过小,水环境不稳定,不利于物质循环;过大,不便于生产操作。池塘水深以15~30米为宜。但是,对于需要过冬的罗非鱼池塘,要求水深25米以上。(3)放养前的准备

①修整鱼池:秋后排干塘水,通过冻结、干燥和曝晒,以清除病菌和敌害生物并改良土质;清除杂草、杂物,挖去过多淤泥,平整池底,修补池边,加固堤埂,疏通注排水渠道,设置拦鱼栅等。②药物清塘:清塘方法是将池水排出,池底剩3~5厘米深的水,每亩用生石灰60~75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每亩10~15千克,或茶籽粕每亩40~50千克。一般清塘应在晴天中午进行,可提高药效。③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7天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可注入新水05~10米,施基肥培养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罗非鱼种入池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水至最大深度。(4)放养时间

自然条件下生长水温低于18℃时,罗非鱼一般停止摄食,因此,要待水温稳定在18℃以上,才可以放养鱼种。若放养过早,因水温低,容易造成死亡;放养过迟,缩短了生长期,影响出塘规格和鱼产量。因此,在放养鱼种时,必须掌握好适当的时机。(5)放养密度适当

鱼苗阶段放养密度5000~20000尾/亩,成鱼阶段放养密度1000~2500尾/亩,通常为了保证较大规格上市,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罗非鱼主要是用作鱼片加工,一般条重400克以上的可以上市,规格越大,价格有所提高,所以建议养殖大规格成鱼出售。(6)合理搭配品种

在罗非鱼苗入塘后3~4个月,每亩放7~10厘米的乌鳢苗80~100尾,目的是控制罗非鱼繁殖的子代;鳙30~50尾;草鱼100~120尾;青鱼10~20尾。罗非鱼鱼种阶段不要混养过大规格的其他鱼种,防止与罗非鱼争夺饲料。条重100克以上的罗非鱼形成抢食习惯,其他大规格鱼种对其影响逐渐降低。(7)注意排、灌水

加水入塘和排水时,要特别注意严防进入其他野杂罗非鱼,做好密网阻拦措施,防止罗非鱼在鱼塘内大量繁殖。(8)定期开增氧机

罗非鱼一般不会因浮头死亡,但也要注意开增氧机,目的是使鱼塘水上下层循环,防止罗非鱼浮头或暗浮,减少罗非鱼额外的营养消耗。在天气晴朗时,中午开机05~1小时,清晨时视具体情况再适当开增氧机。(9)水质管理要求

罗非鱼对水质肥瘦要求相对不严格,以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食物,相对较肥的水质可节省饲料,所以,养殖罗非鱼要求水质相对较肥,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较好。相对而言,鱼种培育阶段水质比成鱼养殖阶段水质要求较肥些。(10)及时分批起捕

达到上市规格的罗非鱼要及时捕捞上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保证鱼塘中罗非鱼持续快速生长。(11)防寒措施

罗非鱼不耐寒,为了预防鱼被冻死,越冬前日晒塘底不宜过度,以便于罗非鱼能够打窝结群栖息越冬。入冬时尽量加深塘水,池塘北角搭建挡风棚,并在水面围养水葫芦,阻止鱼塘水上下对流,推迟塘底降温的时间。有条件的把鱼塘加以改造,加深塘水至25米以上。(12)病害防治

鱼病防治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因此,要认真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的方针。鱼病的发生,是环境、病原体和鱼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预防疾病就应该调节好水质,控制病菌的传播与繁殖,合理的饲养管理,增强鱼的体质。当发现鱼有不正常行为时,应立即调查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鱼病的发展。在用药方面,要对症下药,不能滥用药物,杜绝使用易被鱼体积累和污染环境的有机物、农药、重金属、抗生素、呋喃类和磺胺类等药物。

如何饲养非洲鲫鱼(罗非鱼)

罗非鱼需要养殖5-6个月左右再进行出售。罗非鱼鱼苗的投放一般是在4月中旬进行,开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当水温稳定在15度或更高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投放时期。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食用增氧机、加强鱼病防治等方法均可缩短罗非鱼的上市周期。

罗非鱼的养殖周期是五六个月左右。罗非鱼一般是在开春之后进行鱼苗投放,4月中旬左右,这时气温逐渐回升,水温慢慢稳定,达到15度或以上。养殖罗非鱼要注意鱼塘的水位变化,水位过低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气温的变化能够影响水质的肥度,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减少施肥,或者加入新水调节水质,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溶解量。水温过高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

要注意鱼病的控制和预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池塘和鱼群进行消毒杀菌。根据天气的变化或者鱼群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进行投喂。在养殖期间要将已经达到上市要求的鱼群清理出塘,降低池塘里的密度,这样能让规格小的鱼群更快的生长。

如何缩短罗非鱼的上市周期

1、增加水体容积,提高水位。每年6月份左右,天气逐渐变的炎热,水温随之上升,导致水体蒸发加快,水位线下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要增加水体的容积量,提高水位线,并且要随时加入新水,水位应该保持在2-3m,避免水位过低影响了上市的时间。

2、高温季节要降低水质肥度。罗非鱼在鱼苗期对水质肥度要求较高,可以采取投喂饵料和施肥的方式养殖,增加肥度。但是在高温季节的时候要控制施肥量,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干净,水体的透明度在25-30cm即可,水质过肥的时候可以加入新水冲淡或者用生石灰调节,以增加水中的氧气溶解量。

3、使用增氧机。水温过高,养殖密度过小,都会造成水中的溶氧量过低,一般除了采用加入新水或者生石灰调节水质之外,还可以用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可以选择在晴天的中午之后开1-2小时,增加溶氧量。养殖密度较高的池塘,在晚上也要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注意阴雨天气和突然变天,适时开动增氧机。

4、加强鱼病的防治和鱼塘管理。气温高的季节,是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同时也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密切观察鱼体的生长、水质状况,加强巡逻次数。可以在鱼饲料中加入防治鱼病的药,定期对水和鱼群进行消毒。每个月对饲料台和池中的水体用浓度为025ppm~03ppm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每隔15-20天用15-20千克/亩的生石灰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杀菌。

5、饲料投喂。投喂次数每天2次,要均匀的投喂,要让大部分的鱼都能吃到,而且要控制好投喂的时间,每次大概在40-60分钟。一般情况下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35%,但是也要根据鱼群的生长情况、天气情况来进行调整。罗非鱼的饲料一般是颗粒饲料或者是膨化颗粒饲料,而且蛋白质含量要在28%-30%左右。

6、减少存塘量,适时出塘。罗非鱼的生长会受到水温的限制,因此在高温季节的养殖期间会有一部分罗非鱼达到了上市的规格,要将这些鱼群捕捞出来,降低存塘量,减少密度。这样可以使没有达到出塘要求的小鱼有足够的空间,更快速的生长。捕捞罗非鱼的时候尽量在天晴的时候进行,捕捞之前要停止喂食,并向池中加入新水。为了降低出塘的鱼在运输过程中的难度,可以先进行一下拉网锻炼。

本文链接地址:>

分享或转发请注明内容出处:鸟基地博客(短称鸟基博)

罗非鱼养殖周期多长,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罗非鱼是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若饲养在干净的鱼缸里就没有这些小东西咯),长大后,以植物性的饲料为主。有鱼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小麦、玉米、鱼油等。要是自家没有这些,就要去买咯

希望能帮上忙呵

养鱼都怕冷,你知道低温如何养好罗非鱼吗?

罗非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5-6个月。罗非鱼是一种热带性鱼类,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是我国的主要养殖水产品之一,鱼苗投放在开春后气温回升的时期,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鱼苗投放后可以通过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使用增氧机、防治鱼病等方式缩短罗非鱼的养殖时间。

一、罗非鱼养殖周期多长

1、罗非鱼养殖周期在5-6个月左右,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鱼苗的投放,在10月左右就能够捕捞。

2、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鱼类,在我国也是主要养殖水产品,肉质鲜美少刺,主要养殖产地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气温较高的地区,一般为池塘精养。

3、养殖罗非鱼可以通过通过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使用增氧机等方式来缩短罗非鱼养殖的周期,提前使罗非鱼上市销售。

二、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1、繁殖池选址:

(1)一般需要选择667-1334平方米的池塘,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池底平坦,池底土壤以沙壤土为佳。

(2)池塘周围需要保证排水便利,池塘无污染,面向阳光,养殖时需要保持水深在18-25m左右,需要配备增氧机给鱼苗供氧。

(3)在鱼种放养前,需要提前7-10天对鱼塘进行清理,然后将池塘水分排干进行暴晒,干塘使用石灰粉进行消毒,清理消毒后需要添加发酵肥培育浮游生物。

2、育苗放养:

(1)需要选择体表光滑、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鱼体丰满、规格大约在5厘米左右的鱼苗,放养前需要将鱼苗使用5%的食盐水或者5-10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洗。

(2)1立方米鱼塘可以投放1尾罗非鱼苗,可以搭配50克的大头鱼40-50尾一亩,每亩30-40尾30克的鲢鱼。

3、饲养管理:

(1)罗非鱼亲氧,日常饲养需要配备增氧机,可以每5亩水池配备一台增氧设施,保证罗非鱼不出现浮头现象。

(2)在罗非鱼苗150克前,采用肥水养殖,每周施肥一次,养殖2-3月后,罗非鱼重量每尾在250克时,需要改变养殖方式,投放全价配比好的多飞鱼饲料进行养殖,中后期罗非鱼每尾达到1公斤时,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新,增加罗非鱼的食欲,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

1、保持池塘水位稳定

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应保持在2米左右。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

2、定期调节好水质

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石灰浆,以提高水体钙质浓度;20天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增强鱼体抗寒能力;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力。天气情况不好时(闷热、雨天等)在夜晚要增开增氧机,一般从半夜开机到天明。

  3、及时修复保温棚等灾损渔业设施,努力减少越冬水产养殖对象损失;做好渔业生产设施的防冻工作。在持续阴雨天时要加厚迎风面的薄膜,并加长大棚的基柱。

4、适当降低鱼类养殖密度,防止因鱼群密度较大而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

5、合理投饲提高抗病力

寒冷的冬季,适当补充投喂精饲料,使鱼类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以补充,提高成活率。水温5℃以上时,一般3~5天投喂一次,日投量为鱼体重05%~10%;连续晴好天,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

6、尽量减少操作

除保障市场供应的特殊要求外,尽量减少生产作业。在严寒期间,暂停捕捞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种池、亲鱼池进行拉网等操作,以免鱼体损伤。

7、加强病害防治

寒冬季节由于水温较低,鱼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真菌(水霉病)、和寄生虫(粘孢子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锚头蚤)的感染和侵袭,要采取严格的防病措施,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标签: 罗非鱼 鱼缸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