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
给你介绍罗曼褐的吧。
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
鸡在能量采食方面有自行调节进食量的本能,所以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能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脱氨供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一)雏鸡的生长特点与营养需要
1雏鸡的生长特点
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多。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要保证满足其营养需要。
羽毛生长快: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三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四周龄时增到7%,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从孵出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饲料须纤维含量低,易消化,否则产生的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敏感性强: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2雏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幼雏日粮应保证含有规定量的能量。由于鸡能按其能量需要来部分调整采食量,才有可能用一种日粮去饲喂一群大小、发育程度相仿的鸡。在最初五周内幼雏料每千克应含代谢能约2900千卡,需敞开饲喂。平养鸡比笼养鸡活动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蛋白质:幼雏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其对正确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因此,日粮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必须是优质蛋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参考育成鸡的需要量。
(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特点
1生长发育特点
7~8周龄以后,雏鸡已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很迅速,发育也很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趋于健全。此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出成羽,脂肪沉积随日齿增长而逐渐累积,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
育成期是发育的关键时期。鸡必须以与该品系相应的速度生长。此阶段的营养需要与幼雏阶段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育成日粮的蛋白质必须比幼雏日粮大大减少,这样不但满足需要,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鸡。
2育成鸡的需要
能量:应为每千克日粮27000~2850千卡代谢能,但在炎热气候中,采食量下降,不能摄入足够的饲料;在气候寒冷时,鸡又采食太多,增重过快。需注意鸡的采食量。蛋白质:育成期日粮蛋白质的含量应随体重增加而减少,因为育成期小鸡每天蛋白质需要量相当恒定。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减少,由于其采食量与日俱增,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超过需要对鸡并无好处,使鸡的培养成本增加。同时,饲料配方必须含有某些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
维生素需要量:需要添加13种维生素。由于肠道有合成维生素K的功能,只要不服用抗菌素药物时,就不必考虑添加胆碱,不是必需维生素,其不足可由多余的蛋氨酸转变得到,它对脂溶性维生素有拮抗作用,所以一般预混料中没有考虑。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鸡的整个阶段一样;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需要量越来越少。
微量元素需要量:应考虑添加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磺、硒。一般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但由于饲料情况复杂,其利用率的变异很大,所以对某些元素需作部分补充。如铁,按需要量的50%添加,其它元素按需要量从预混料中添加,饲料中无论含量多少,只作为安全量处理。钾、镁在饲料中含量足够雏鸡需要,实践中也很少有缺乏症,不考虑补加。
(三)产蛋鸡的生理及营养需要特点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在开产前一个月鸡每天的采食量几乎不变,直至开产前四天,每天采食量减少20%,并且保持低采食水平至开始产蛋。在开产的最初四天里,粮食每天迅速增加,以后又中等程度增加,直到四周后,在此之后,采食量增加极其缓慢,在开产前2、3周至开产后1周其体重大约增加340~350克,其后体重增加特别缓慢。
2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产蛋鸡平均每天需代谢能320~350千卡,日粮中应含代市场能2860千卡/千克。产蛋鸡的能量需要随体重、环境温度、产蛋率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对能量进食量的影响较大,气候寒冷日粮能量水平不应低于2750千卡/千克。
蛋白质:产蛋初期,大约每天需要19克粗蛋白,其中包括410毫克蛋氨酸和820毫克赖氨酸,才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高的需要。产蛋鸡的蛋白质需要量与产蛋率有密切关系。产蛋日粮中的蛋白质比早期生长所需的18%~20%要低得多。开产前,小母鸡日粮蛋白质只需13%,但当产蛋达高峰时,蛋白质需要量可能高达17~19%;产蛋后期,又防至14%。
调整日粮的蛋白含量可改变蛋的大小。
维生素:大致和生长鸡差不多,但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比生长鸡多15~25倍。B族维生素需要量与生长鸡差不多。种母鸡核黄素、吡哆醇(B6)和叶酸需要量都比产蛋鸡高50%,泛酸需要量是产蛋鸡的5倍。这是因为这些维生素不但应满足母鸡产蛋的需要,而且还应有足够的数量贮存于种蛋中,以待孵化时胚胎发育的需要和育雏初期的需要。
矿物质:最易缺乏的是钙、磷,产蛋鸡的需钙量比生长鸡高3~4倍,增加的钙量完全用于蛋壳生长。产蛋鸡饲料中含钙量一般为3%多一点,过多会抑制食欲,缺钙时易出现软骨症、软壳蛋、砂皮蛋,超量时会影响磷、铁、铜、钴、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在鸡开产前的短时间内,大量钙沉积于长骨中,这一过程发生于开产前二周内,可在预期开产日这前10天增加钙摄入量,磷的摄入量甚低,和生长鸡差不多。总磷太多或太少会影响蛋壳的正常钙化。蛋壳质量差的强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粮含磷过多,但日粮总磷偏低又会增加入舍母鸡死亡率。总磷推荐05%,其中01%—02%为无机磷。种公鸡的营养水平。
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量比种母鸡低。采用代谢能26—29千卡/千克,蛋白质11—12%的饲粮,均对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低蛋白饲料反而对维持公鸡的正常体重有利。
采精频繁者,建议采用12—14%的蛋白质饲料,如氨基酸平衡,无需添加任何动物蛋白质饲料。
二、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鸡每天的饲料需要量是以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根据的,而且,鸡可根据其能量而改变采食量,从而影响蛋白质消耗量。这里给出适中气温,按标准饲养下的平均数字,见表1。
表一: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周龄 饲喂方式 采食量 克/鸡天 至周末累计耗料量克/鸡
1 自由采食5周龄后公鸡投料量应比母鸡多4-6克 14 98
2 19 231
3 26 413
4 32 637
5 38 903
6 45 1218
7 50 1568
8 根据体重变化决定饲料投喂量 50-55 1932
9 55-60 2331
10 60-65 2765
11 65-70 3234
12 70-75 3738
13 70-75 4242
14 75-80 4781
15 75-80 5320
16 80-90 5915
17 80-90 6510
18 80-90 7105
19
自由采食量公鸡应比母鸡少20克左右
90 7735
20 95 8400
21 100 9100
22 105 9835
23 110 10605
24 115 11410
25周后 120 12250
三、新罗曼鸡营养需要
由于种鸡饲养地区不同,饲料的品种,来源、价格各不相同,各地在配制饲料时也可采用各种不同的饲料原料,重要的是要使配制的饲料达到种鸡的营养需要,而不是饲料原料是什么,有些饲养场的饲料是从饲料厂购入的,饲养场应对饲料厂的配方及饲料质量有所了解。
应该注意,表内列出的仅是参考喂料量,应根据鸡的体重、质量和饲料浪费程度来决定投料量。
表2罗曼种鸡营养需要
1-8周龄雏鸡 9-20周龄生长鸡 21-42周龄产蛋鸡 42周龄后产蛋鸡
代谢能 2750 2700-2800 2700-2800 2700-2800
KCAL-KG MJ/K 115 113-117 113-117 113-117
G %
粗蛋白 % 185 145 170 160
钙 % 10 08 34 37
总磷 % 07 055 065 055
可利用磷 % 045 035 045 035
钠 % 016 016 016 016
蛋氨酸 % 038 029 035 033
蛋+胱氨酸 % 067 052 063 059
赖氨酸 % 095 065 076 072
精氨酸 % 110 082 097 092
色氨酸 % 020 016 018 017
亮氨酸 % 14 06 15 12
每公斤饲料添加
维生素A 毫克 12000 8000 15000
维生素D3 毫克 2000 2000 2500
维生素E 毫克 10 5 30
维生素K3 毫克 3 3 3
维生素B1 毫克 1 1 2
维生素B2 毫克 4 4 8
维生素B6 毫克 3 2 4
维生素B12 毫克 10 10 20
泛酸 毫克 8 7 18
烟酸 毫克 30 30 40
叶酸 毫克 1 05 1
生物酸 毫克 25 25 100
胆碱毫克 400 300 500
BHT毫克 125 125 125
抗生素毫克 + + +
抗球虫药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
锰 毫克 100 100 100
锌 毫克 60 60 60
铁 毫克 25 25 25
铜 毫克 5 5 5
钴 毫克 01 01 01
碘 毫克 05 05 05
硒 毫克 02 02 02
表3 罗曼蛋鸡营养需要
1-8周龄雏鸡 9-16周龄生长蛋鸡 17周龄产蛋鸡5% 20-45周龄产蛋鸡 45周龄后产蛋鸡
代谢能
KCAL/KG 2750-2800 2650-2750 2650-2750 2650-2750 2650-2750
粗蛋白 185 145 175 170 160
钙 100 090 200 360 375
总磷 070 058 065 052 047
可利用磷 045 037 045 036 033
钠 016 016 016 015 015
蛋氨酸 038 031 036 035 033
蛋+胱氨酸 067 055 068 066 062
赖氨酸 100 065 085 076 072
苏氨酸 070 050 060 056 050
色氨酸 021 016 020 019 018
亚油酸 14 100 100 175 140
每公斤饲料添加
维生素A IU 12000 8000 10000
维生素D3 IU 2000 2000 2500
维生素E 毫克 10-30 10-30 10-30
维生素K3毫克 3 13 3
维生素B1毫克 1 41 1
维生素B2毫克 4 4 4
维生素B6毫克 3 2 3
维生素B12 毫克 15 10 15
泛酸 毫克 8 7
烟酸 毫克 30 30 30
叶酸 毫克 1 05 05
生物素 毫克 50 50 25
胆碱 毫克 300 300 400
抗生素 毫克 + + +
抗球虫药毫克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
锰 毫克 100 100 100
锌 毫克 60 60 60
铁 毫克 25 25 25
铜 毫克 5 5 5
钴 毫克 01 01 01
碘 毫克 05 05 05
硒 毫克 02 02 02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
根据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饲养管理上的特点。可将生长鸡的培育过程大致分为育雏期和育成期。幼鸡从出壳到离温前需要人工给温的阶段称为育雏期,这阶段的幼鸡称 为雏鸡或幼雏,一般所指的育雏期为0~6周龄。从脱温后到产蛋前这一阶段称之为育成期,此阶段的青年鸡称为育成鸡,留作种用的叫后备鸡,-般所指的育成期为7~20周龄,种用鸡为7~22周龄。
雏鸡,育成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有何不同
给你介绍罗曼褐的吧。
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
鸡在能量采食方面有自行调节进食量的本能,所以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能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脱氨供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一)雏鸡的生长特点与营养需要
1雏鸡的生长特点
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多。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要保证满足其营养需要。
羽毛生长快: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三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四周龄时增到7%,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从孵出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饲料须纤维含量低,易消化,否则产生的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敏感性强: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2雏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幼雏日粮应保证含有规定量的能量。由于鸡能按其能量需要来部分调整采食量,才有可能用一种日粮去饲喂一群大小、发育程度相仿的鸡。在最初五周内幼雏料每千克应含代谢能约2900千卡,需敞开饲喂。平养鸡比笼养鸡活动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蛋白质:幼雏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其对正确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因此,日粮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必须是优质蛋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参考育成鸡的需要量。
(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特点
1生长发育特点
7~8周龄以后,雏鸡已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很迅速,发育也很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趋于健全。此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出成羽,脂肪沉积随日齿增长而逐渐累积,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
育成期是发育的关键时期。鸡必须以与该品系相应的速度生长。此阶段的营养需要与幼雏阶段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育成日粮的蛋白质必须比幼雏日粮大大减少,这样不但满足需要,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鸡。
2育成鸡的需要
能量:应为每千克日粮27000~2850千卡代谢能,但在炎热气候中,采食量下降,不能摄入足够的饲料;在气候寒冷时,鸡又采食太多,增重过快。需注意鸡的采食量。蛋白质:育成期日粮蛋白质的含量应随体重增加而减少,因为育成期小鸡每天蛋白质需要量相当恒定。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减少,由于其采食量与日俱增,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超过需要对鸡并无好处,使鸡的培养成本增加。同时,饲料配方必须含有某些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
维生素需要量:需要添加13种维生素。由于肠道有合成维生素K的功能,只要不服用抗菌素药物时,就不必考虑添加胆碱,不是必需维生素,其不足可由多余的蛋氨酸转变得到,它对脂溶性维生素有拮抗作用,所以一般预混料中没有考虑。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鸡的整个阶段一样;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需要量越来越少。
微量元素需要量:应考虑添加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磺、硒。一般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但由于饲料情况复杂,其利用率的变异很大,所以对某些元素需作部分补充。如铁,按需要量的50%添加,其它元素按需要量从预混料中添加,饲料中无论含量多少,只作为安全量处理。钾、镁在饲料中含量足够雏鸡需要,实践中也很少有缺乏症,不考虑补加。
(三)产蛋鸡的生理及营养需要特点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在开产前一个月鸡每天的采食量几乎不变,直至开产前四天,每天采食量减少20%,并且保持低采食水平至开始产蛋。在开产的最初四天里,粮食每天迅速增加,以后又中等程度增加,直到四周后,在此之后,采食量增加极其缓慢,在开产前2、3周至开产后1周其体重大约增加340~350克,其后体重增加特别缓慢。
2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产蛋鸡平均每天需代谢能320~350千卡,日粮中应含代市场能2860千卡/千克。产蛋鸡的能量需要随体重、环境温度、产蛋率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对能量进食量的影响较大,气候寒冷日粮能量水平不应低于2750千卡/千克。
蛋白质:产蛋初期,大约每天需要19克粗蛋白,其中包括410毫克蛋氨酸和820毫克赖氨酸,才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高的需要。产蛋鸡的蛋白质需要量与产蛋率有密切关系。产蛋日粮中的蛋白质比早期生长所需的18%~20%要低得多。开产前,小母鸡日粮蛋白质只需13%,但当产蛋达高峰时,蛋白质需要量可能高达17~19%;产蛋后期,又防至14%。
调整日粮的蛋白含量可改变蛋的大小。
维生素:大致和生长鸡差不多,但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比生长鸡多15~25倍。B族维生素需要量与生长鸡差不多。种母鸡核黄素、吡哆醇(B6)和叶酸需要量都比产蛋鸡高50%,泛酸需要量是产蛋鸡的5倍。这是因为这些维生素不但应满足母鸡产蛋的需要,而且还应有足够的数量贮存于种蛋中,以待孵化时胚胎发育的需要和育雏初期的需要。
矿物质:最易缺乏的是钙、磷,产蛋鸡的需钙量比生长鸡高3~4倍,增加的钙量完全用于蛋壳生长。产蛋鸡饲料中含钙量一般为3%多一点,过多会抑制食欲,缺钙时易出现软骨症、软壳蛋、砂皮蛋,超量时会影响磷、铁、铜、钴、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在鸡开产前的短时间内,大量钙沉积于长骨中,这一过程发生于开产前二周内,可在预期开产日这前10天增加钙摄入量,磷的摄入量甚低,和生长鸡差不多。总磷太多或太少会影响蛋壳的正常钙化。蛋壳质量差的强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粮含磷过多,但日粮总磷偏低又会增加入舍母鸡死亡率。总磷推荐05%,其中01%—02%为无机磷。种公鸡的营养水平。
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量比种母鸡低。采用代谢能26—29千卡/千克,蛋白质11—12%的饲粮,均对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低蛋白饲料反而对维持公鸡的正常体重有利。
采精频繁者,建议采用12—14%的蛋白质饲料,如氨基酸平衡,无需添加任何动物蛋白质饲料。
二、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鸡每天的饲料需要量是以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根据的,而且,鸡可根据其能量而改变采食量,从而影响蛋白质消耗量。这里给出适中气温,按标准饲养下的平均数字,见表1。
表一: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周龄 饲喂方式 采食量 克/鸡天 至周末累计耗料量克/鸡
1 自由采食5周龄后公鸡投料量应比母鸡多4-6克 14 98
2 19 231
3 26 413
4 32 637
5 38 903
6 45 1218
7 50 1568
8 根据体重变化决定饲料投喂量 50-55 1932
9 55-60 2331
10 60-65 2765
11 65-70 3234
12 70-75 3738
13 70-75 4242
14 75-80 4781
15 75-80 5320
16 80-90 5915
17 80-90 6510
18 80-90 7105
19
自由采食量公鸡应比母鸡少20克左右
90 7735
20 95 8400
21 100 9100
22 105 9835
23 110 10605
24 115 11410
25周后 120 12250
三、新罗曼鸡营养需要
由于种鸡饲养地区不同,饲料的品种,来源、价格各不相同,各地在配制饲料时也可采用各种不同的饲料原料,重要的是要使配制的饲料达到种鸡的营养需要,而不是饲料原料是什么,有些饲养场的饲料是从饲料厂购入的,饲养场应对饲料厂的配方及饲料质量有所了解。
应该注意,表内列出的仅是参考喂料量,应根据鸡的体重、质量和饲料浪费程度来决定投料量。
表2罗曼种鸡营养需要
1-8周龄雏鸡 9-20周龄生长鸡 21-42周龄产蛋鸡 42周龄后产蛋鸡
代谢能 2750 2700-2800 2700-2800 2700-2800
KCAL-KG MJ/K 115 113-117 113-117 113-117
G %
粗蛋白 % 185 145 170 160
钙 % 10 08 34 37
总磷 % 07 055 065 055
可利用磷 % 045 035 045 035
钠 % 016 016 016 016
蛋氨酸 % 038 029 035 033
蛋+胱氨酸 % 067 052 063 059
赖氨酸 % 095 065 076 072
精氨酸 % 110 082 097 092
色氨酸 % 020 016 018 017
亮氨酸 % 14 06 15 12
每公斤饲料添加
维生素A 毫克 12000 8000 15000
维生素D3 毫克 2000 2000 2500
维生素E 毫克 10 5 30
维生素K3 毫克 3 3 3
维生素B1 毫克 1 1 2
维生素B2 毫克 4 4 8
维生素B6 毫克 3 2 4
维生素B12 毫克 10 10 20
泛酸 毫克 8 7 18
烟酸 毫克 30 30 40
叶酸 毫克 1 05 1
生物酸 毫克 25 25 100
胆碱毫克 400 300 500
BHT毫克 125 125 125
抗生素毫克 + + +
抗球虫药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
锰 毫克 100 100 100
锌 毫克 60 60 60
铁 毫克 25 25 25
铜 毫克 5 5 5
钴 毫克 01 01 01
碘 毫克 05 05 05
硒 毫克 02 02 02
表3 罗曼蛋鸡营养需要
1-8周龄雏鸡 9-16周龄生长蛋鸡 17周龄产蛋鸡5% 20-45周龄产蛋鸡 45周龄后产蛋鸡
代谢能
KCAL/KG 2750-2800 2650-2750 2650-2750 2650-2750 2650-2750
粗蛋白 185 145 175 170 160
钙 100 090 200 360 375
总磷 070 058 065 052 047
可利用磷 045 037 045 036 033
钠 016 016 016 015 015
蛋氨酸 038 031 036 035 033
蛋+胱氨酸 067 055 068 066 062
赖氨酸 100 065 085 076 072
苏氨酸 070 050 060 056 050
色氨酸 021 016 020 019 018
亚油酸 14 100 100 175 140
每公斤饲料添加
维生素A IU 12000 8000 10000
维生素D3 IU 2000 2000 2500
维生素E 毫克 10-30 10-30 10-30
维生素K3毫克 3 13 3
维生素B1毫克 1 41 1
维生素B2毫克 4 4 4
维生素B6毫克 3 2 3
维生素B12 毫克 15 10 15
泛酸 毫克 8 7
烟酸 毫克 30 30 30
叶酸 毫克 1 05 05
生物素 毫克 50 50 25
胆碱 毫克 300 300 400
抗生素 毫克 + + +
抗球虫药毫克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
锰 毫克 100 100 100
锌 毫克 60 60 60
铁 毫克 25 25 25
铜 毫克 5 5 5
钴 毫克 01 01 01
碘 毫克 05 05 05
硒 毫克 02 02 02
怎样进行蛋鸡生产管理
雏鸡阶段的管理要点一是要保温,同时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矛盾,蛋鸡三十五天定终生,育雏阶段非常关键,二是高浓度易消化的营养(优乐丰G500),让小鸡体重和胫骨长度达标。
育成鸡阶段的管理要点:一是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双标,二是均匀度的达标,只有这三者都达标了才能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
蛋鸡阶段的管理要点:保持高的产蛋率是目标,只有能过合理的免疫,科学的管理,优质饲料(优乐丰)才能实现目标。
鸡的生长周期是多久,生长分为哪几个阶段,生长缓慢是什么原因
蛋鸡生产在规模及非生产成本限定情况下,其经济效益大小主要取决于生产管理水平与市场经营环境。由于市场经营环境的可操作性难度较大,故生产管理水平就成为决定其经济效益大小的重要因素。制定切合实际,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生产管理办法,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规范技术操作规程 鸡场技术操作规程是其生产中按照科学原理制定的日常作业的技术规范。鸡群及种鸡孵化管理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操作等均通过技术操作规程加以贯彻,同时也是检验生产的依据。不同饲养阶段的鸡群或孵化厅的工作,需按其生产周期制定不同的技术操作规程。例如育雏(或育成鸡、或蛋鸡)技术操作规程、孵化操作规程等,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对任务提出生产指标,使饲养员和工作人员有明确的目标;指出不同饲养阶段鸡群的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不同品种鸡和孵化条件的技术要求特点,按不同的操作内容分段列条、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反映本场成功的经验,条文要简明具体。规程要邀集有关人员共同逐条认真讨论,并结合实际作必要的修改。只有直接生产人员认为切实可行时,各项技术操作才有可能得到贯彻,制定的技术操作规程才有真正的价值。
(2)合理安排每日工作程序 饲养人员、孵化人员根据其工作特点,特别是蛋鸡生理需要,设定每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要求的“一日工作程序”,既便于技术人员检查,又有利于生产人员合理安排工作。详见表7-3。
表7-3 笼养鸡一日工作程序(示例)
表7-3 笼养鸡一日工作程序(示例)(续)-1
表7-3 笼养鸡一日工作程序(示例)(续)-2
(3)严格执行鸡场管理制度 鸡场应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卫生防疫制度,见表7-4和表7-5。
表7-4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表7-5 鸡舍卫生防疫制度
表7-5 鸡舍卫生防疫制度(续)-1
蛋鸡雏鸡如何饲养管理
; 回答
一般情况下鸡的生长周期为14个月,土鸡生长周期为4-6个月,蛋鸡生长周期在16-17个月,而肉鸡生长周期在1-2个月。鸡生长一般分为雏鸡、育成鸡和后备鸡三个阶段。蛋鸡体型比较小、身腰较长、尾羽上翘,鸡冠和肉垂特别发达;而肉鸡体型比较大、身腰短、冠没有蛋鸡发达,腿部肌肉充实,产肉较多。
一、鸡的生长周期是多久,生长分为哪几个阶段
1、鸡的生长周期和品种有关,品种不同鸡的生长周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鸡的生长周期为14个月。土鸡的生长周期为4-6个月,蛋鸡的生长周期在16-17个月,而肉鸡的生长周在1-2个月。
2、鸡的生长一般分为雏鸡、育成鸡和后备鸡这三个阶段:
(1)雏鸡:蛋鸡一般在0-6周龄;肉鸡一般在0-4周龄。
(2)育成鸡:蛋鸡一般在7-20周龄;肉鸡一般在5-22周龄。
(3)后备鸡:蛋鸡和肉鸡0-20周龄的鸡统称后备鸡。
3、鸡的特点:
(1)蛋鸡:该品种鸡体型比较小、身腰较长、尾羽上翘,鸡冠和肉垂特别发达,体质细致、性情活泼、动作灵活性成熟早,出生后5-6个月就开始产蛋。
(2)肉鸡:该品种体型比较大、身腰短、冠没有蛋鸡发达,腿部肌肉充实,产肉比较多,肉鸡早期生长发育快,生后56-70天能长到125-15kg以上。
二、鸡生长缓慢是什么原因
1、雏鸡开水和开食环节没有做好,雏鸡开食工作做的好坏决定了1日龄雏鸡在24小时内的采食量是否能够达到13g以上。而开食增强抵抗力,雏鸡的肠道净化也很重要,不然会导致后期肠胃吸收不好,从而导致鸡生长变慢。
2、雏鸡育雏阶段管理没有做好,导致7日龄雏鸡体重偏小,影响到雏鸡的早期发育,对日后的采食量和消耗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鸡生长变慢。
3、在鸡舍的昼夜温差比较大也会影响鸡群的采食量,导致鸡生长变慢。
4、饲养的密度过大、不均匀会影响到部分鸡的采食不足,饮水量不足。
5、没有科学合理的喂养鸡,导致鸡采食欲望不大。
我们该怎么 饲养 管理蛋鸡雏鸡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雏鸡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蛋鸡雏鸡饲养管理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一)育雏舍的准备
包括育雏舍的清洗、消毒、空舍等,如何清洗消毒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空舍是指两个饲养周期间无鸡的情况,一般无鸡空舍间隔期在10天以上,这样可有效地阻断舍内残留的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更加保证了进鸡前鸡舍卫生环境。
(二)育雏物料的准备
主要是检修育雏舍,配备燃料、垫料、饲料、药品及育雏阶段的器具等。
(三)制定育雏计划和确立育雏时间
进鸡时间与数量应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而定,切不可盲目地增加数量和抢时间,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欲速则不达,最终导致经济受损。
二、苗鸡的选择与运输
苗鸡的选择主要是品种的选择与质量的选择,品种当然是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而质量的选择与孵化场到育雏舍的途中运输也至关重要,优质的苗鸡是饲养场的根本保障。苗鸡的运输中,受热或受凉或脱水严重等都会给早期健康育雏带来困难。关于如何选择质量合格的苗鸡和怎样运输前面已具体地介绍过,可参考。
三、雏鸡的日常管理
蛋鸡的冬季管理
一、增加光照 冬季昼短夜长,易造成光照不足,影响蛋鸡产蛋。为[3]此,在早晨和晚上用灯光补充,平均每平方米用3瓦的灯为宜,保证每天光照14~16小时。
二、防寒保暖 蛋鸡较适宜温度为21℃~23℃,低于这个温度就会耗料多、产蛋少。为此冬季门窗要用草帘遮围,有条件时可采用取暖设备或顶棚搭塑料薄膜,以保证鸡产蛋所需的温度。
三、精心饲喂 冬季蛋鸡日粮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除了保证蛋鸡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要注意补充多维素,适当增加切碎的胡萝卜和青料。晚上饲喂时间可适当延迟。要少喂勤添,保证产蛋鸡有足够的营养。
四、注意饮水 冬季要按时给蛋鸡以足够的温水,以保证鸡对水分的需求,最好给鸡饮大蒜水。大蒜不但能健脾胃,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能增强蛋鸡的抗病能力,对鸡瘟、感冒、肠道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五、注意通风 冬季,鸡群多为封闭式饲养,舍内通风不良,易受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硫醇等有害气体的侵袭,直接影响蛋鸡的健康,还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所以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注意正确处理通风换气与保暖的关系,每天要及时扫除粪便,并根据风力大小,确定开窗通气的时间,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给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