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素有“西施舌”之称的竹蛏为何价格如此昂贵?

   2023-05-09 互联网艺莲园59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昂贵说不上,但是确实蛤蜊类海产品中价格算是比较高的啦。竹蛏为何叫做西施舌?西施舌其实是一道菜名,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一带比较有名。而之所以的名西施舌,主要还是因为民国的梁秋实,作为一名大作家,他特别的喜欢美食。当看到用竹蛏做成的汤,鲜香异常,竹蛏的软肉像是舌头一样柔软。当然啦,不是所有的竹蛏都是白嫩柔软的,主要是这道菜必须要用最白嫩柔软的部分做成,非常的费工夫。所以,梁秋实通过竹蛏联想到了西施当年灭吴之后,咬舌自尽的同时还跳海自尽了,据说西施的舌头被竹蛏或者某种贝类含住了

蛏子的吃法

蛏子是我们沿海人家比较喜欢的一种小海鲜,一年四季市场上都有销售。

记得小时候海边退潮以后,拎着一个小水桶,拿把小铁锨。去沙滩上看到哪里有眼,一铁锨下去就有可能挖出来一个蛏子或几个蚬子。

蛏子在我们这里有两种:

一种像竹子似的粗大的叫竹蛏。这种壳比较厚,肉质粗一些,比较少见。

还有一种壳薄的,我们这里也叫“小仁鲜”。这种蛏子比较常见,而且壳薄肉鲜甜。

那么蛏子怎么做好吃呢?

我们这里常见的蛏子做法,有这么几种。

小葱拌蛏子

辣炒蛏子

蛏子萝卜丝汤

这三种做法各有各的滋味,但是我比较喜欢吃小葱拌蛏子,觉得这样最能吃出蛏子本身的鲜甜。那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葱拌蛏子:

准备食材:蛏子一斤左右,小葱一把,一品鲜酱油适量,姜片,干辣椒皮,花椒油

做法

买回来的蛏子清洗几遍,洗去泥沙。然后入清水中加盐和一把铁器,让蛏子吐净泥沙。

2把吐好的蛏子入锅,不用加水,加姜片料酒煮至蛏子开口关火捞出。煮蛏子的原汤澄清备用。

3把蛏子肉扒出来,蛏子边上的一层纱线去除。如果感觉蛏子不太干净,可以用澄清的煮蛏子原汤清洗一下。

4小葱切段和蛏子肉拌在一起,倒上一品鲜酱油,撒上干辣椒皮。锅中烧热花椒油,趁热把油淋在蛏子上,取一个盘子把蛏子扣上。憋个两三分钟,让花椒油的香气充分的进入蛏子中即可开盖食用。

小葱拌蛏子操作要点:

蛏子味道鲜美,但是主要有腥味和沙子比较多,处理不好容易牙碜和味腥。所以蛏子的纱线一定要去除,吐沙时放铁器是因为蛏子,讨厌铁锈的味道,所以易于其吐沙。

蛏子因为本身含水比较多,所以煮的时候不需要加水。留着原汤清洗蛏子肉,可以保留蛏子的鲜味。

煮蛏子的时候多加几片姜片,淋点料酒可以去除蛏子的寒性,并且可以有效的去除蛏子的腥味。如果喜欢可以加点花椒,一起煮更容易去除腥味。

蛏子购买时一定要选择鲜活的,也就是它的肉一碰就会回缩,否则就不要购买。

小葱拌蛏子特点:

小葱的微辣呛口,可以有效去除蛏子的腥味,提升蛏子的鲜甜口感。一品鲜酱油的鲜咸味道,加上花椒油特有的香味,干辣椒的微辣。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尿酸高蛏子可以吃吗?

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味鲜美。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目、竹蛏科,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蛏子的肉很好吃,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所以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在我国沿海,尤其是浙江和福建两省,都用人工方法养殖。 因为是在软泥滩上生活,所以蛏子的两个贝壳很薄也很脆。贝壳的形状近乎长方形,表面常生长着一层浅绿色的薄皮。 蛏子的两个水管很发达。它完全靠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入水管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排水管排出废物和污水。 蛏子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潜伏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夏季温暖,潜伏较浅;冬季寒冷,潜伏较深。平时潜伏的深度大约为体长的5~6倍,最深可以达到40厘米,约为体长的10倍。如果我们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用长钩触动一下能喷出少许海水来,那么底下一定有蛏子。这两个小孔就是蛏子两个水管伸出的地方。蛏子的大小可以从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推算出来,其体长约为两孔距离的25~3倍 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蛏子最常见的一种叫长竹蛏,两壳形似长竹筒,因此而得名。黄县龙口等地称为“海指甲”,海阳则叫它为“鲜子”,是夏天佐酒的佳肴。蛏肉可以拌凉菜,最宜夏令。“油爆蛏舌”即取料于蛏子的长足部分烹制。其特点为脆嫩滑软。此外还可制“苜蓿蛏子”、“肉片蛏子”等多种菜肴。另外,用蛏子氽汤,制面卤也是非常鲜美可口的。

蛏子和蛤蜊有什么区别,蛏子和蛤蜊哪个营养价值最高

尿酸高不建议吃蛏子,因为蛏子是一种高嘌呤的食物,吃蛏子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增高,会加重痛风,所以,不建议吃蛏子,而且,对于一些嘌呤比较高的食物,例如动物的内脏,肉类,海鲜等,都不建议吃,建议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尿酸过高的问题。

蛏子是一种帘蛤目竹蛏科软体动物,在我国南北沿海和日本都有分布,中文学名为缢蛏,又被称之为西施舌,马刀等。

蛏子

蛏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经鉴定,每百克鲜肉中就含有72克蛋白质,12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3克糖,133毫克钙,114毫克磷,227毫克铁,200千焦热量,食用价值非常高,但是因为含有丰富的嘌呤,所以,尿酸好的人不能吃蛏子。

虽然蛏子具有非常好的食用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丰富,嘌呤含量比较高,容易引发痛风,所以,不建议尿酸高的人吃蛏子,应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类食物。

蛏子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贝壳长方形而两端纯圆,长约4~85厘米,壳顶靠近前方。生长线显著,两片贝壳相等;壳面为黄绿色,常有磨损破落而呈白色。贝壳关闭时,前后端开口。栖息于河口附近和有少量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的软泥沙中。以足掘穴栖居,深达10~20厘米,足部朝下,涨潮时,入水管和出水管伸出洞口,引进水流,以行呼吸、摄食硅藻和排出废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我国盛产,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肉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等。我国养殖历史悠久,以福建、浙江产量最大,并有人工养殖。

蛤蜊

蛤蜊,软体动物,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

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低热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

 
标签: 西施 之称 昂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