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市场销量好,怎样提高黑木耳的产量?
属于我国食用菌的传统品种,具有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见效快的优点,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接下来,农学博士就分享一套黑木耳的高产栽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是锯好1米长左右的木段进行打眼,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它尽快发酵。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促使段木干燥均匀。
清理好耳场。耳棚周围及走道应每周一次用多菌灵或菇霉灵液喷雾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接受“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学院教授的技术辅导养殖黑木耳技术。前年开始,投资建塑料大棚养殖黑木耳,效益很好,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在大地上养殖黑木耳。
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木屑选用阔叶树种;玉米芯应先在日光下暴晒1天到2天,用粉碎机打碎成黄豆粒到玉米粒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糠状,以免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性。木段栽培木耳是最传统的木耳人工栽培方式,通常采用椴木、柞木等不含油性树种的树干、枝干作为木耳菌种获取养分的营养基。只不过,这种栽培方式对林木资源的消耗量较大。
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深坑种植。宽和深都是一米,长视的地形以耳木数量来定。坑的上面我们可以用木棍或者竹片搭一个架子,铺上枝条。坑底的话可以在两边挖一条窄一点的水沟,中间作为管理的过道。木耳的品种根据形状,一般可分为朵形和片形两大类,这两类各有优点,朵形的产量比较高,片形是展开状的,看起来干净容易清洗,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的销量较佳。
辽宁抚顺地区哪里有卖木耳菌的?木耳好养吗?假如投资一万元能赚(纯利润)多少钱?(纯利润)
(一)母种的制备
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原始试管种(保留种,并用于生产的母种即为生产母种,可用于扩接原种。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硫酸镁05克
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配方二合成培养基
马铃薯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
酵母膏5克硫酸镁08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作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并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一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一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一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细口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试管装入量为度管长度1/4。装好后塞上棉塞,每10支试管扎一捆,棉塞上用塑料纸封扎好,用线绳捆扎起来。
3.灭菌
将分装后的试管扎捆好,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1公斤/厘米压力下(锅入温度达121℃)灭菌20分钟,使微生物包括芽子色全部杀死。待压力降到0度时,慢慢放出锅内气体,趁培养基没有凝固时,将试管摆成斜面。
4.接种、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方法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上,置28℃、3天后将温度降至24℃继续培养,12—15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即成(生产)母种。
(二)原种、制备
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原种一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
配方一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树木78%麸皮20%糖1%石膏粉1%水65%PH值自然
配方二棉籽壳木屑混合培养基
棉籽壳90%糖1%麸皮5%过磷酸钙3%石膏粉1%PH值自然
2.拌料与装袋
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计算配料总量,将麸皮、石膏粉均匀的混合在培养料里,糖和过磷酸钙溶于水解后,按上述干料量加入水,比例为1:1、3拌匀,培养料含水量60%为宜,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堆闷30分钟后,装瓶(袋)。用机械或人工装袋稍加压实。(塑料袋规格通常为9210、04即,而袋宽9厘米,长21厘米,单层厚4厘米)实,在袋口外套入塑料环,形成象瓶子一样,然后在袋口内塞松紧适宜棉塞、或用牛皮纸包扎好。
原种灭菌方法有两种,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又称加压蒸气灭菌,灭菌原理:在高温(120℃)、高压(1公斤/厘米2)条件下灭菌2-3小时,将芽孢在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常压灭菌称流通蒸气灭菌,由于灭菌设备、条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温度变动在90-103℃之间,其热力、穿透力不强,在一定温度下维持足够时间达到灭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维持8-10小时。
4.接种与培养
不论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在接种前,需对接种箱或接种室用0、2%的来苏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灭菌过的料瓶(袋)放入接种箱内或接种室内,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或在接种前用烟雾剂密闭薰蒸消毒。即烟雾剂点燃消毒时应关闭门窗。接种室消毒,一间房需点燃3盒50克规格烟雾剂;接种箱消毒每次仅用重量为40克,但又细分为20包的其中2包点燃即可(每包2克)。一般18×180厘米,母种试管每支可接4—6瓶(袋)原种。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袋)放入发菌室培养。以培养室温度22-26℃,相对湿度为80%以下,光线为弱散射光,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原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袋)需30—40天。
(三)栽培种制备
原种进一步扩繁,即为栽培种。栽培种一般采用塑料袋制备,规格为15×33×0、05,用无棉盖体封口。一瓶原种可接50瓶(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与原种用塑料袋制备时一致。
(四)菌种质量鉴定
菌种质量不仅与能否成功发菌有关,也关系到产量和效益,从事木耳栽培必须严把质量关。菌种的质量鉴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分离培养的菌种是否是栽培所需种类。二是菌种是否为优良菌株。黑木耳菌种正常菌丝应洁白,生活力旺盛,发菌培养45天后,瓶(袋)间自上而下会出现菊花状或梅花型胶质原基,颜色明褐至黑褐色。如果瓶(袋)底积淡液体,或上半部出现粘液,培养基收缩,为过期老化菌种,应予淘汰。
如果菌种菌丝仅发至瓶(袋)1/3-1/2处时出现淡黑色的胶状耳基,说明菌种早熟,或扩大次数太多,或由于培养室光线过强。若菌丝只长一个角落而不蔓延,可能是培养基太干、过湿或干湿不均引起。若菌丝蔓延停止不前,并有一明显抑制线,多为杂菌所致。在发菌过程中,发现杂菌应及时检出不用。
毛木耳生产优势与市场前景如何?
人工栽培木耳的生产周期为3-4个月左右。黑木耳菌丝抗逆性比较差,栽培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投资一万元能够赚多少钱,这个需要根据你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销售能力来决定。如果能够科学管理。市场也不错的话,应该可以赚8000-10000元左右的。
如何种植木耳,经济效益如何,成本多少
(1)生产现状
近年来,国际上人工栽培毛木耳集中在印度和东南亚的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1980年以后,我国黄背毛木耳生产由于良种781的推广应用而迅速发展到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山东、山西、河北等21个省、直辖市,我国南方福建、海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10多个省、自治区的毛木耳已进入商业性生产,台湾省毛木耳产区集中在台中及台南、高雄一带。四川省在金堂、简阳、中江等县建成毛木耳商品生产基地。河南省鲁山县黄背毛木耳年栽培量也达15亿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商人在福建闽南漳州一带租地办场,建立多个白背毛木耳高棚“太空包”墙式栽培模式的集约化种植场。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已成为福建省漳州市集约化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模式,白背毛木耳成为漳州市适销对路的食用菌生产新品种和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全市每年栽培毛木耳等珍稀食用菌达2亿多袋,年产值2亿多元,解决了农村劳动4万多人就业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产业,仅南靖县每年就种植12亿袋,产值15亿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还带动了塑料、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解决了许多农产品剩余下脚料。近年来,乳白毛木耳新品种的栽培量每年递增50%以上。集约化栽培模式不断扩大,闽南食用菌场1993年投资150万元人民币,占地3公顷,每年“太空包”栽培白背毛木耳100万袋,成为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毛木耳的商品基地。南靖嘉田木耳公司成为福建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国毛木耳产量已超过黑木耳产量,年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
(2)产业优势
各地实践表明,毛木耳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毛木耳抗逆力强,适应性广,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技术容易掌握;二是栽培原料来源广,产量较高,杂木屑、甘蔗渣、农作物秸秆、野草等均可利用,室内外均可栽培。每100千克干的原料可收获鲜毛木耳180~200千克。乳白毛木耳新菌株,其产品口感滑脆,介于黑木耳与毛木耳之间,投放市场很受欢迎。2000年以来古田县每年种植3000万~5000万袋,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新产品。
(3)市场前景可观
毛木耳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的众多品种竞争中,它以风味独特,富含多糖和食用纤维,价格便宜而占有优势。现有白背毛木耳出口的价格仅黑木耳的1/2;国内市场黄背毛木耳的价格仅黑木耳的1/3。因此十分适合国内亿万民众现有生活水平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市场消费需求。从市场看,毛木耳的销售很有潜力。1991年我国内地和台湾省,以及越南、中国香港等毛木耳消费量2150吨,至2004年消费量增至4600多吨。白背毛木耳的消费市场从日本延伸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法国、美国、德国及俄罗斯等欧美国家也正在形成消费市场。黄背毛木耳在国内菜市场渐成为日常菜篮子和火锅习惯区域的人们适销菇品。毛木耳将成为国内外市场黑色食品的流行一族,价格有上升的趋势。
一、培养料及配方
当前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及配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叶树木屑 78%、米糠(或麸皮)20%、石膏 1%、石灰 1%。
2木屑、玉米芯培养基。 阔叶树木屑 30%、玉米芯 48%、米糠(或麸皮)20%、石膏 1%、石灰 1%。
3木屑、豆秆粉培养基。 阔叶树木屑 30%、豆秆粉 48%、米糠(或麸皮)20%、石膏 1%、石灰 1%。
4稻草、 玉米芯培养基。 稻草 43%、 玉米芯43%、麸皮 10%、豆饼粉 2%、石膏 1%、石灰 1%。
5稻草、 玉米秆培养基。 稻草 43%、 玉米秆43%、麸皮 10%、豆饼粉 2%、石膏 1%、石灰 1%。
6玉米秆、玉米芯培养基。 玉米秆 43%、玉米芯43%、麸皮 10%、豆饼粉 2%、石膏 1%、石灰 1%。
二、拌料与装袋
1拌料。将各种干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干料中加入适量水,干料∶水=1∶(12~13)为宜。 然后堆闷。
2装袋。堆闷 30 分钟后装袋,装料要均匀、松紧度要适中。 规格为17cm×33 cm 的菌袋,装料高 20cm左右,袋口余6~7cm时停装,压平袋内料面。 每袋装湿料11~12 kg,用颈圈、盖、棉花、细绳或木棒封住袋口。
三、灭菌与接种
1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压力 15 kg/cm2,灭菌时间15~20小时;常压蒸气灭菌,料温100 ℃,灭菌8~10小时,然后在锅内闷3~4小时。
2接种。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抢温接种,菌种复活、定植、封面快,可提高成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