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大公鸡怎么养殖

   2023-05-09 互联网艺莲园17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 、大公鸡该怎么选种呢?选种的大公鸡的必须冠子必须很红,体形比较大,然后肌肉比较多,羽毛比较鲜艳的;淘汰那些羽毛不鲜艳,肌肉不发达的,体形比较小的公鸡;2 、该怎么喂养大公鸡呢 对于大公鸡的喂养必须定时定量的喂养,早上喂的少点,下午3点的时候在喂养的多点;这样的有利于大公鸡健康的生长;这样的话,有利于鸡蛋的质量的保证;也有利于维持养鸡场正常的生长率;3 、及时拣蛋,10点到下午3点的时候,是产蛋的黄金时刻;平养鸡舍2小时捡一次蛋,早晚各增捡一次;对于比较脏的蛋必须用布

种公鸡在饲养管理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种公鸡饲养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精液品质;而精液品质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种蛋受精率的重要条件。种公鸡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选用合理的饲养方式 种公鸡的饲养方式可实行地面散养和笼养两种。地面散养适用于公母混群的自然交配鸡群;笼养便于管理和调教,精液品质好,适合于人工授精的种鸡群。但要求公鸡笼比母鸡笼大,最好一只公鸡一个笼,以防相互角斗。

(2)满足种公鸡的营养需要 根据试验,日粮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可提高精子活力和精液浓度;日粮中多维素的用量增大,射精量也增多;矿物质添加量增加,对精液品质也有直接影响。因此,种公鸡日粮中一定要供应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种公鸡的日粮配合可按粗蛋白18%、代谢能115兆焦/千克、多维素004%、钙35%~36%、总磷072%~078%,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种类齐全,比例应恰当。

(3)满足种公鸡的环境条件 种鸡舍温度以15~20℃为宜,不要高于26℃,也不要低于10℃。因此,冬天要做好保温防寒、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相对湿度在55%左右,也不要过高或过低。要搞好环境卫生,要求空气新鲜,无不良气味。最好采用恒定光照,每天16~17小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3~4瓦灯泡为宜。

(4)加强管理 应根据配种任务大小决定饲料喂量,一般人工授精条件下公鸡采精频率为每采精4天,休息一天,宜采用不限量、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要供给充足清洁饮水,防止因缺水造成鸡冠发绀而影响公鸡健康。要注意观察公鸡状态,特别是采食量、饮水、粪便等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进行隔离,停止交配或采精。按防疫要求,及时做好防疫工作。

如是鸡舍养什么时侯开始养都行,要是散养3、4月份是最好的。

饲养技术

一、精选良种。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种,可以是三黄鸡,也可以是麻花青脚鸡,如宫廷黄鸡、河南固始鸡、广西岑溪三黄鸡及浙江仙居鸡等各地优良名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饲养习惯及市场消费需求,选育适合当地饲养的优良肉鸡品种。

二、注重放牧。放牧是提高肉鸡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优质放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快大型肉鸡无异,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鸡场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较理想。鸡只既可吃上述“四园”中的害虫及杂草,还可为“四园”积

施肥。放牧场地可设砂坑,让鸡砂浴。还要搭建避雨、遮阳、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肉鸡早出晚归,放牧密度为50~70只/亩,每群规模约500只为宜。为防止鸡走失或危害附近农作物,放牧场可设置围栏,一直放养至出售。加强放牧可以提高鸡肉的结实度,促进体格健壮及羽毛紧密光亮;还可采食青草、草籽、枯叶、虫蝇等,节约饲料和提高肉质。有条件的可以放一批鸡换一个地方,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鸡只觅食。

三、巧喂饲料。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利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添加剂及药物等,应加入适量的桔皮粉、松针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质以改变肉色、改善肉质和增加鲜味。

四、严格防疫。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放养土鸡的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强,较圈养快大型肉鸡发病少。但因其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做好以下防疫工作,推荐的免疫程序如表1所示。

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经常检查,一旦发生,及时驱除,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五、适时销售。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的重要环节。饲养期太短鸡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饲养期过长,肌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性成熟早等特点,确定小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130天上市。此时上市鸡的体重、鸡肉中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物质的积累基本达到成鸡的含量标准,肉质又较嫩,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较佳结合点。

 
标签: 大公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