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雏鸭养殖越来越多,雏鸭养殖技术要点有什么?

   2023-05-09 互联网艺莲园43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春天来了,正是农村养鸭的季节,鸭子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家禽生产,生产成本比鸡鸭低,利润高,农村养鸭要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农作物的布局、生长、收购季节等,还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以充分利用天然饲料,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农村养鸭一是直接到鸭子孵化场购买出壳的鸭子。另一种是自己用育雏母鸡孵化,孵化数量少,但可以选择产蛋多的母鸭和生长快的鸭子孵化养殖,鸭群的质量有保证。养殖户应如何养好鸭苗?鸭苗是鸭子的基础,主要是在饲养管理上要精心管理,精心饲养才能提高鸭苗的成活率,在养雏时要注意几个

雏鸭有没有什么养殖技巧?

一、鸭群产蛋上下午之比

一般来说蛋鸭每天上午产蛋要产出一整天产蛋量的80-90%,如果上午产蛋越早,则说明蛋鸭健康。如果产蛋时间往后推,而总的产蛋量却没有变化,则需及时调节,减少产蛋鸭群的应激方法,协调肝肾,调理产蛋鸭鹅机体系统功能。

二、蛋壳颜色变白、变黑色小点沉着、或见到沙皮蛋

这些情况都说明一点,就是接产蛋推迟后的向前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应激因素和继续强烈刺激机体、病毒病菌入侵,从而使得产蛋鸭鹅生殖器官分泌紊乱,需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产蛋量的变化

每天记录产蛋个数和产蛋斤数,这样才会知道产蛋个数是否减少,最后才会根据相关信息,寻找产蛋个数减少原因。

四、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

在养蛋鸭的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要了解蛋鸭每日饮水量及采食量的情况,需根据蛋鸭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饲料和饮水。

五、鸭群体重的变化规律

蛋鸭产蛋后每周称一次体重并记录体重数据。

六、听呼吸音

在每晚睡觉前听蛋鸭呼吸五分钟,这样可以提前知晓蛋鸭是否患上某种呼吸疾病。

雏鸭阶段的饲养工作对育雏率、生长发育以及今后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即所谓“宁喂小,不喂老”。做好雏鸭的饲养工作要抓好“开水、开食、开荤、开青”,为此,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1)抓好适时开水与开食工作 鸭是水禽,加之在孵化室高温环境下存放时间较久,体内水分丧失较多,如长时间不供水,容易造成虚脱,影响健康与食欲。因此,早出雏的应早喂,如延误开食,常导致食欲不振,发育迟缓,甚至会发生死亡。

(2)抓好饲料的调制 饲料在7日龄前应喂熟食,以助消化;7日龄后喂整粒饲料也应事先泡透。动物性饲料如蚕蛹、粪蛆、蚯蚓(切短)等须漂洗后饲喂,黄鳝、田螺等应切碎或捣烂成糜状饲喂,青饲料要切细饲喂。此外,建议养殖户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充分发挥雏鸭生长发育的潜力。

(3)抓好头十天的饲养 开食后,10日龄内宜少喂多餐,喂食后一定要放水。对于荤料,应注意新鲜,量宜逐步增加,尤其喂蛆不可喂得太多,防止“蛆胀”而死。10日内,应保证青饲料供应充足。

(4)抓好放牧饲养 雏鸭10~12日龄,天气好即可开始放牧,放牧应注意水由浅到深、路程由近到远、时间由短到长逐渐过渡,放牧后仍需补饲,保证雏鸭生长发育。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