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棠花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如何?
禾棠花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池塘条件:水深15m以上,面积3-5亩左右,投放前需用石灰石消毒。投放密度:根据鱼种体长来决定,一般每亩投放2000尾左右。饲料投喂:可喂小杂鱼、蚯蚓等动物性饲料,配合鱼粉、菜饼等人工饲料。日常管理:保持水的清洁度,高密度养殖需增设增氧机。
养殖成本:养殖一亩黄骨鱼一年的成本大约在25万元左右。
一、黄骨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1)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
(2)保证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最好采用泥沙质底。
(3)塘内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4)需要注意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二、黄骨鱼的养殖成本
1、鱼苗:03元/尾,每亩可以喂养5000尾左右,合计:1500元。
2、水面租金:600元/亩/年。
3、饵料包括了小鱼小虾、螺蛳肉等等:15元/千克,饵料系数平均为30,每增重一千克饵料成本为45元。如选择配合饲料喂养,单价为7元/千克,饲料系数在13左右,如果按照每亩产3000斤鱼来算,大概需22000元的。
禾棠花泥鳅养殖周期可以养多久?
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学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味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所以梭子蟹是海蟹,此篇文章针对梭子蟹的养殖进行一些探讨。
三疣梭子蟹的池塘养殖大致可分为池塘养成、育肥 和越冬三种形式。养成是指从蟹苗养到商品蟹;育肥是 指秋天收购交尾雌蟹,在池内再暂养2~3个月,使其性 腺更加饱满,高价出售;越冬是选择大规格亲蟹,在室内 或室外越冬,为翌年春天提供亲蟹。
一,生产条件
1 池塘选择:养殖场地应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海水交换好,容 易排灌的中潮区,并且不受暴雨、台风及工厂排污影响的海区,海水清澈无粘性,冬季水温不能长时间低于 7℃
2 养成池的建造:建池用土池,建在中潮区附近,高潮时能灌水,低潮时能排干,池形状长方形面积一般一般3~10亩(每 亩为667 m2),池高2米,水深15米,有必要的排水系统,水池交换
3 蟹苗选择:一是来自天然健康的蟹苗,还有就是人工繁育的苗,苗种的选择应按以下 标准进行:规格整齐;壳率小于10%,大约都为2龄Ⅱ期; 检查螯足,两个全无者要少于5%;个体健壮,活力强,甲 壳朝上率100%,有反着的则不好
4 饲料:三疣梭子蟹的饵料品种以低值的 鲜活贝类、杂鱼、虾类为主,投饵量可根据水温变化及摄食率来确定。每天的摄 饵率,根据宇都宫正的测算
5 水质调控:成蟹养殖期间,水质指标范围一般为水温18℃~ 33℃,以25℃~32℃生长最快;pH值为78~86;盐度 18~32;溶解氧大于3 mg/L;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 cm~ 40 cm;氨氮小于1 mg/L。
6 设备 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量
7 疾病防控:对池塘水泼洒生石灰10-15克/m³,不定期想翅中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改善水体环境,适当时机出售部分雄三疣梭子蟹,房子交配引起死亡。
二 收获
根据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实验,与本地梭子蟹相比较,产量增加2174千克/公顷,增产186%,个体平均增加194克/只,增长78%,金收入平均增加207491/公顷,增收227%
泥鳅养殖放苗时间一般是什么时候?
放苗时间一般选择在当地水稻栽插后(或小麦收割后)至水稻收割前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的气温、水温都比较稳定,泥鳅在此时放苗死亡率最小。如果在春季过早放苗,由于水温不够稳定等原因,死亡率可能在40%~50%,此时放苗有比较大的风险。
在国庆节以后也尽量不要放苗,此时水温比较低,泥鳅的食量较小,通过转运后的泥鳅很难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越冬。夏季高温天气放苗后,应尽可能地往池中注入井水或深层的河水、湖水,让养殖池中的水温控制在26~30℃泥鳅的成活率也比较高。放苗应尽量选择在晴天,阴雨天投放泥鳅苗,泥鳅入塘后容易生病,对泥鳅的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泥鳅养殖周期是多长,泥鳅的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容器和水域中养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莲田、荸荠田等,甚至排水沟中也能养。
泥鳅从4月份开始出苗,基本9月份结束。 然后饲养的话看你自己技术和饲料投喂,水源等等因素考虑了。 一般67个月左右能出商品鱼。不过这是野外泥鳅的养殖周期,如果是大棚的哈,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