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注意什么
肉鸡饲养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两方面因素,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饲养管理的好坏则可以人为进行调节,使之尽量满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各种需要。因此,养好肉鸡要把好以下六关:
一、选择品种。选好品种是养好肉鸡的关键。目前,丹东地区以艾维因、AA、科宝、罗斯等肉鸡品种较好,这些品种的雏鸡生长速度快,抗病毒能力较强,饲料报酬也较高。因此,应选择信誉好、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健康鸡群所繁殖的雏鸡。弱雏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死亡,饲料报酬低,而且易带入传染病,给养鸡带来损失。
二、温度控制。雏鸡进入鸡舍时,要绝对保证舍内温度达到33-35℃,以后每周降2℃,一直降到20℃左右为宜,同时应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关系,防止鸡群因慢性缺氧而引发腹水症等疾病。
三、适宜密度。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根据季节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0-15只较为合适。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
四、饲料选择。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选择和饲喂,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鸡成本的80%左右。要根据肉仔鸡的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饲料,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证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五、光照控制。肉鸡饲养应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制度。以每平方米鸡舍安装2—3瓦灯泡为宜。常用的方法是每20平方米用25瓦灯泡,错落排置即可。
六、适时出栏。一是要了解行情。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饲养量、肉鸡的市场需求量及气候季节、传统节假日来决定进雏时间、数量;二是要适时出栏。一般肉鸡的饲养时间是46-52天。超期饲养,肉鸡的采食量增加而增重率降低,料肉比下降,增加饲养成本。
新手养鸡需要注意什么?
养鸡需要适当的喂一些凉茶。
如果要想提高鸡的存活率,最好在小鸡被母鸡孵出来的时候,就用铁笼将小鸡圈养起来。如果给母鸡带的话,容易丢失,或者被猫头鹰吃掉等因素。降低鸡的存活率,所以尽量将小鸡和母鸡分出来,然后用饲料喂养,这样小鸡长的快而壮。
养鸡要想提高鸡的肉质,最好就是经常放养出来,吃一些沙子或者是一些小虫,这样有助于鸡的消化能力。鸡的肉质也会比较结实和味道比较鲜美,抵抗力也会比较强。
养鸡的注意事项
最好要专门给鸡准备一间鸡舍,而且要通风和宽敞。如果太挤的话,容易造成鸡舍的空气不流通,鸡容易生病,而且要定期的将鸡舍打扫干净。不要堆积那些鸡粪太长时间,给细菌和病毒制造滋生环境。
一般家里养鸡的用户,村里的政策都会免费给养殖户做好打预防针的工作,所以一定给村委报上去养的数量,然后定期的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提高鸡的数量和质量,这点工作一定要做的及时,最好在发病前做好这个工作,发病后一般没什么效果。小鸡和小鸡分一类来饲养,大的和大的一起饲养。
养殖肉鸡时要注意些什么,怎么样才能养殖好!
新手养鸡起步需要精选鸡苗、注重放养、巧喂饲料、严格防疫、适时销售。
1、精选鸡苗
好的鸡苗是养殖的关键,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种。如果是蛋鸡,海兰褐、京红一号,这两种鸡都比较好,产蛋率高,适应性强。如果是做商品小鸡,可以养乌鸡,贵妃鸡,如果养笨鸡,可以养三黄鸡,芦花鸡等品种。
2、注重放养
放养是提高肉鸡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优质放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快大型肉鸡无异,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
放鸡场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较理想。
3、巧喂饲料
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
4、严格防疫
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放养土鸡的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强,较圈养快大型肉鸡发病少。但因其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做好以下防疫工作。
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经常检查,一旦发生,及时驱除,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5、适时销售
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性成熟早等特点,确定小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130天上市。
此时上市鸡的体重、鸡肉中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物质的积累基本达到成鸡的含量标准,肉质又较嫩,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较佳结合点。
肉鸡饲养是养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量大,分布面广,如何提高肉鸡的经济效益?应抓好以下四项措施。
一、减开支
肉仔鸡饲养要因陋就简,如采用投资较小的塑料暖棚养殖等。水、电、药物的使用要合理,各种用具设备要注意维修,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千方百计降低养鸡成本,从而提高饲养肉鸡的经济效益。
二、保成活
保肉鸡成活率的要点:一是选择健康雏鸡,其体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带病少,好饲养;二是科学饲养管理,以保证鸡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有个良好的环境,以利鸡体健康生长;三是搞好疾病防治,要做到雏鸡进栏前一周对栏舍进行彻底清洗,认真消毒。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一般第一次在雏鸡10-14日龄进行,同时接种鸡痘疫苗,再过15-20天,进行第二次滴鼻。要在饲料或饮水中定期投放防治小鸡白痢和球虫病的药物。每隔10-15天对栏舍、饲料、饮水、用具等消毒一次,并谢绝外人参观。要坚持每天早、晚巡栏,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料、饮水、粪便等情况。发现病鸡及时隔离诊断、对症治疗,同时对全群鸡投药预防;四是防害灭鼠,杜绝鼠、蛇、黄鼠狼等危害。
三、促生长
①优质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新鲜无霉,容易消化,含粗蛋白质21%-23%,代谢能3100-3200大卡/千克;
②多餐喂料。肉鸡每日喂料,育雏期5~6次(含夜晚1次),以后4-5次(含夜晚1次)为好,每次喂料均采取少喂勤添,定时定量,供足清洁饮水;
③暗淡光照。雏鸡出壳3日龄内可保持光照23-24小时,以后降为14-12小时。光照强度以暗淡为宜,除第一周龄用1076勒克斯,从第二周龄起改为5勒克斯;
④密度合理。一般每平方米14-18羽,具体根据肉鸡的品种和体重而定;
⑤公母分群。有条件进行雌雄鉴别的可从育雏开始公母分群饲养,若不能鉴别公母的可在能识别时分开饲养;
⑥新鲜空气。要定时通风透气,保持栏内空气新鲜。
四、抓销售
肉鸡生长到一定时候,生长减慢,耗料增加,应及时销售。最好采用“全进全出”成批销售,既提高了栏舍利用率,又便于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