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河蟹是稻田养蟹的首选品种,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2023-05-10 互联网艺莲园20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稻田能为河蟹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稻田,一般土质松软、溶氧充足、水温适宜、营养盐类丰富。 2、稻田能为河蟹的生长发育提供丰厚的饵料生物。 稻田养殖河蟹,是利用稻田的生态环境,辅以人为的工程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挖掘稻田的生产潜力,达到稻蟹双增收的目的。稻田养蟹有什么特点呢?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是一项连续的管理工作,做好不同阶段的养殖管理是赢得河蟹高产高效的关键之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河蟹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哪些。

一、投喂管理

投喂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配合饲料、冰鲜鱼、螺类、蚬类、豆粕、小麦和玉米等。饵料投喂应坚持“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养殖初期 (3~5月),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喂部分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养殖中期(6~8月),以投喂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应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以防河蟹性早熟和发生消化道疾病;养殖后期(9~11月),以投喂配合饲料、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动物性饵料为主,适量投喂部分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以满足河蟹后期生长和育肥的营养需求。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河蟹的活动范围小,饵料投喂要求呈条带状,均匀投在浅水区,投饵点面积应占蟹池面积30%以上。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摄食强度、季节和温度变化灵活掌控,一般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

二、日常巡塘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与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主要任务有:

一是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二是检查河蟹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有残饵时应减少投饵量。

三是检查水质变化和河蟹的蜕壳、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是认真填写塘口记录,详细记录放养、投喂、水质、病害、产量和销售等情况,并整理归档保存,为下一年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三、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总体要求是“清、新、嫩、爽”。一般保持ph值为75~85,透明度为30~40厘米,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水温为25~28℃。

每月使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底净宝等生物制剂1次,分解池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可起到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设备增氧,以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为河蟹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四、水草管理

水草管理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当池塘水草覆盖率低于40%时,应及时补充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和浮萍。喜旱莲子草净化水质效果明显。浮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但浮萍繁殖能力强,当覆盖面积超过15%时,必须人工捞出,避免影响水体光合作用,降低产氧量。

对于水草上附着的污泥等异物,可采取泼洒护草活水素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吸收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增强净水效果。

五、病害防控

应遵循“以生态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无病先预防,有病早治疗”的原则,通过实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放养优质苗种、营造良好环境、科学投喂饵料和定期投喂药饵等健康养殖手段,积极防控病害;通过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降低有害细菌含量,再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等消毒水体,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正确用药,控制病害的蔓延。渔药要高效、低毒、副作用小,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渔药。

选择在稻田内混养虾蟹,有哪些注意的事项你知道吗?

稻田蟹是什么蟹种?生活习性是什么呢?

稻田蟹实际上就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是弓蟹科绒螯蟹属硬壳动物,亦称螃蟹、大闸蟹、螃蟹等,我国北起辽河、南到珠江均有分布,有5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因肉质鲜嫩且营养丰富而深受大家青睐,有着“蟹中之王”的美名。

形态特征

稻田蟹的头胸甲呈圆方形,边沿有细颗粒,前半部窄于后半段,反面较突起,螯足粗壮,男性掌、小手指基半边的内、外边均密具毛绒,雌体的毛绒只在外侧存有、里侧没毛,腹部已衰退成块状紧贴在胸部下面,男性呈细长三角形,雌蟹呈椭圆形,步足四对。

分布范畴

稻田蟹在中国分布极其普遍,北自辽宁、南到福建沿海诸省通海河流中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上游两岸的湖泊、河流中最常见,近些年随着稻田养殖越来越完善螃蟹也走进了稻田,运用稻田养殖螃蟹可做到一水双用、一地双收。

生活习性

杂食:稻田蟹是杂食动物,关键以藻类、水生虫类、高等植物碎渣、动物尸体等为食,在食物匮乏的时节亦常自自相残杀食,人工养殖可投喂浓缩饲料、屠宰厂边角料、鲜嫩蔬菜水果等。

夜路性:稻田蟹是夜路性动物,白天多隐蔽在水下石头下或土洞、石缝中,到夜里才出去活动、寻食,实际上稻田蟹的视觉十分敏锐,在极微弱的光线下也能有效的寻找食物和躲避敌害。

穴居性:稻田蟹是穴居性动物,喜在田里或泥底掘洞窟居且掘洞能力很强,有时只需数分钟就可掘出一个洞窟,掘洞时先用头胸部推泥导致凹陷,随后再用螯足挖深并用一侧的步足扒泥。

稻田蟹怎么做好吃?

麻辣稻田蟹:准备好稻田蟹放到器皿里,在里面添加少量的白酒。腌渍15分钟以后,拿出来除掉螃蟹鳃和螃蟹肠道。以后把螃蟹切成块儿。准备适当的姜蒜剁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直到油三分热的时候,放入麻椒和辣椒干,炒出清香味。再添加姜蒜和螃蟹小块。倒进少量的米酒,白醋,白糖,食盐,煸炒匀称,直到螃蟹熟了就能够出锅了。

1、留意喷药

稻田群养虾蟹,最先要做的是挑选耐肥强、倒苗状况少而且生产量高的小麦品种,由于虾蟹对化肥特别敏感,因此能不用就尽可能不用。如果是在要喷药时,也尽量挑选高效率微毒的化肥,可以选用以叶肥方法开展喷洒,尽量减少入水。与此同时还要依据稻谷必须预防的问题要有效挑选药物,喷药应当挑选在下午开展。,并且在喷药前,田里水位线提升到20公分上下,不能在小河蟹剥壳期开展。

2、留意上肥

在饲养前,必须向稻田内施足底肥,基肥以发酵的有机肥为主导,操纵好肥料施加量,一般1亩施用250KG就可以。应当在稻谷栽秧前就需要将化肥施用最底层的耕植土中,那样能提升有机肥料的长久性,肥料施加量不能太多,不然会导致水体过肥,减少水质溶解氧。此外在追肥时要遵循多施少许的标准,尽量避免施或是不施有机肥,以防对虾蟹导致人身安全,一样的不适合在小河蟹剥壳期开展上肥。

3、预防敌害

在稻田饲养虾蟹,敌害或是比较多的,例如小青蛙、蛇、黄鳝等,因此我们在饲养前就要搞好稻田的阳光照射,再在四周搞好防护措施,以防敌害侵入。并且在种植历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常常消除敌害,敌害可以使用人力捕获的方式,还可以适度喷药解决,而假如发生水鼠等敌害,要马上解决,保证虾蟹正常的生长发育。

4、水体调整

稻田的水量较为低,尤其是在夏天时,水体要维持清爽,那样才能够有足够的溶氧浓度,假如发觉水量过浅且水体过肥得话,那样就必须放假了放老水、注自来水。最好是以边排边灌为主导,防止水量转变过大而干扰到虾蟹的生长发育。依据时长操纵好排水管道工作频率和换水量,例如在7-8月时每星期鱼缸换水3次,有前提的可以一天鱼缸换水一次,或是维持田里水微流。夏天时也需要对暂养池开展按时消毒杀菌,每过2-3周一次,1亩可以用8千克的生石灰粉开展全方位洒出。

 
标签: 有什么 河蟹 稻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